专题中外近现代改革_第1页
专题中外近现代改革_第2页
专题中外近现代改革_第3页
专题中外近现代改革_第4页
专题中外近现代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中外近现代改革第一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复习万柏林三中樊艳琴第二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今天的汾河30年前的汾河第三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改革概念解析:

通俗地讲,对原有事物进行改造和革新,就是除去事物中陈旧的、过时的,增添新的适应时代潮流的东西,即除旧布新。第四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一:知识梳理第五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按划分:19世纪中后期②①③④·20世纪二三十年代⑤⑥⑦·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⑧⑨·20世纪七八十年代⑩俄国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7)中国洋务运动(八上P28)中国戊戌变法(八上P32)苏俄新经济政策(九下P7)美国罗斯福新政(九下P22)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九下P60)东欧匈牙利改革(九下P64)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九下P61)中国改革开放(八下P42)地主阶级改革:③资产阶级改革:①②④⑥社会主义改革:⑤⑦⑧⑨⑩时期2.按划分:性质第六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按划分●一类是在原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恢复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一类是取得成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一类可归为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结果东欧的匈牙利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的第七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分析比较第八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一)是取得成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九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名称性质内容作用明治维新农奴制改革1、政治方面:“

”,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

,引进,鼓励发展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1、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是日本历史重大

。2、仍保留大量

,而且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道路1、“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

”地主再也不允许

)2、赎买份地(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

,但他们必须

这块份地)1、有利于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

。2、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

。废藩置县土地买卖西方技术近代工业文明开化教育自由人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一块份地出钱赎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转折点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封建残余转折点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十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材料一:

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的废除农奴制度,到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为好。”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结的幕府。农民和市民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中下层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势力也投入了“倒幕”斗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历史事件的异同点?(6分)(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内容,分析“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3)分析以上材料得到什么认识?(2分)①改革要彻底、立足国情,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②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文化同:(1)时期:19世纪中期(2)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民族面临危机(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影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不彻底,保留封建残余异:(1)目的:前者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后者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背景:前者农奴制的阻碍;后者内部幕府封建统治外部美国等国的侵略(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1分)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1分)(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1分)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和市场(1分)1.俄日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是在原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改革开放(中国)新经济政策(苏俄)罗斯福新政(美国)开始时间领导人改革内容改革作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21年1933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中心措施:国家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

。2、特点(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解放了农村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3、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

”,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得到加强2、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积极性生产力窗口列宁罗斯福《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海南经济区上海浦东开发区1、改革:农村实行

城市:重点是

的改革2、开放: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增设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①②③④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材料:图一图二图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图一、图二、图三历史人物分别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3分)图一苏俄新经济政策;图二罗斯福新政;图三改革开放(2)他们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政策?(1分)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分)民族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①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②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③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对外格局2.美苏中(3)以上事件的共同影响?(2分)

①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都巩固了本国现有的制度(4)结合以上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认识:①任何社会制度都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②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③立足国情,坚持走改革之路④不同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可归为未能取得成功,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性质目的结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认识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社会主义性质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摆脱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它没有使中国

,但引进了,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

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虽然最终在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但是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解放)作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

。(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①一党制变

。②

分散③各加盟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民族分离倾向严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的过程(解体的直接原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民族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政治经济体制多党制国家权力富强起来认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1、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4、改革不能脱离国情,照搬西方的“民主自由化”。5、改革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等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摘自深圳商报2000年1月2日《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请回答:(1)作者认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请分别说明其中自强、变法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2分)(2)试比较一下自强与变法之间的异同点。(6分)自强:洋务运动;变法:戊戌变法相同点:①背景:民族危机严重;②主张:都向西方学习;③

作用:结果虽然都失败了但对历史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同点:①目的: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者是要发展资本主义。②性质: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改革。③内容:前者学技术,后者学制度3.中国与中国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大门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材料二:

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国之本;殖产兴业,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4.中日(2)这两个事件各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材料一:中国的洋务运动,材料二:日本的明治维新(3)根据材料分析,这两个事件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何不同?(4分)(3)①内容: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明治维新不仅学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②结果:洋务运动失败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制表: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时间背景领导者(参加者)内容结果性质影响启示: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不能照搬照套别国模式,应立足国情1868年1898年内:幕府封建统治外:西方列强侵略内:公车上书揭开变法序幕外:甲午战争战败签《马关条约》明治天皇、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反幕府统治的人、农、工、商)没有实权光绪帝(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发展教育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办刊物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成功失败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改革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改革“避免””走上”“转折”“不彻底”“军国主义”“思想启蒙”学习西方政治制度5.中日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6.中苏(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弊端暴露阻碍社会发展,长期得不到纠正(2)戈尔巴乔夫将“一党制”转为“多党制”违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受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影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据国情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2011年4月27日,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俄国、越南、乌克兰、美国、德国、保加利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日本等国家和国内5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2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致辞指出,深刻认识苏联解体原因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振兴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3分)同样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2分)对比得出哪些认识?(4分)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拓展延伸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010年山西中考题)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出现了新一波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浪潮:

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已越出少数几国范围而形成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古老的中国也受到冲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选择材料中任一历史事件,简述其基本史实。(提示:从原因、主要措施、作用等方面叙述)(4分)

(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4分)

(3)归纳中国这些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并加以说明。(2分)

(4)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向世人昭示出哪些道理?(1分)林肯等人的优秀品质对青少年有什么启迪?(1分)示例:日本的明治维新。原因:幕府统治腐朽;外国侵略势力;中下级武士推翻幕府统治。(1分)主要措施: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征兵制。(2分)作用: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的国家的命运。(1分)

洋务运动,(1分)戊戌变法,(1分)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共同作用:都是近代化的探索;都是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掀起思想解放潮流。(说明:作用和说明答出所列任何一点都可得分。1分)道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制度必然被先进制度所取代;资本主义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是新制度与旧制度的斗争;改革成功能推动社会进步。(1分)

启迪:青少年应具有爱国心、责任感、正义感。(1分)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探究题: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上不同国家改革异彩纷呈,境遇迥然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如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巩固统治而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改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挽救民族危机,自强御辱的一种运动④改革如不适应国情就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导致国家分裂和解体任务二: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举一例加以说明。(6分)任务三: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得到什么启示?(2分)罗斯福新政①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②改革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洋务运动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可推到思想的解放和进步任务一:(8分)①明治维新(2分)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1分)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社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发展教育(1分)军事:训练新式军队(1分)避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