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卷(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解析版)_第1页
专项训练卷(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解析版)_第2页
专项训练卷(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解析版)_第3页
专项训练卷(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解析版)_第4页
专项训练卷(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训练卷(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解析版)一、选择题1.1917年11月7日,随着“阿芙乐尔号”发出的一声怒吼,俄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了。以上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建立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影响,链接所学可知,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及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2.俄国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1917年11月发生在俄国的“独一无二”的事件是()A.彼得一世改革B.俄国1861年改革C.俄国十月革命D.赫鲁晓夫改革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国家、时间,链接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3.右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A.苏维埃政权巩固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C.农业集体化完成D.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图片中的人物“列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并实施新经济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4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这主要是由于其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仅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强大的工业国的飞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苏联成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十月革命的胜利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答案:D解析: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6.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由关键信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改革、企图解决苏联模式弊端,你能联想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B.苏联建立C.戈尔巴乔夫改革D.华沙条约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国家、改革目的,链接所学可知,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年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刚卸任首相的丘吉尔对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丘吉尔说的“大深渊”应该指的是()A.美苏之间的“冷战”B.苏联境内的大峡谷C.东西方之间的隔阂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1956年”“赫鲁晓夫”“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并链接所学可知,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8.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并链接所学可知,回忆录作为当事人亲历的一些事情,加之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内容不同,更加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年2月25日,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去世,在他留下的“特殊遗嘱”中,这样评价一位前苏联领导人:“我们的国家非常繁杂……幅员辽阔。他没有能力领导这样一个国家。他毁掉了这个国家。”亚佐夫元帅评价的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他没有能力领导这样一个国家。他毁掉了这个国家”,链接所学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后来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10.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这种看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欧盟成立C.科索沃战争爆发D.法西斯的扩张答案:A解析:辨析题干并链接所学可知,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题干中的这个国家就是美国,故A项符合题意。11.归类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果我们把“圣马丁”和“章西女王”放在一组,那么下面历史人物可以归入此类的是()答案:A解析:圣马丁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都属于民族解放斗争中出现的人物。玻利瓦尔与圣马丁同时领导了拉美独立运动,一同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12.一战期间,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支持英国,同英国合作,幻想以此换取战后印度自治。但1919年3月,殖民政府颁布法令:印度总督可以随时宣布戒严;殖民政府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一个印度人,并可以不加审讯就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材料旨在揭示()A.英国成为一战胜利国的主要原因B.印度民族自治运动的空想性与妥协性C.英国放松对印度殖民掠夺的背景D.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根源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一战后印度的民族主义者实现印度自治的幻想破灭,英国殖民政府反而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链接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激化,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道路,故D项符合题意。13.有人这样描写印度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有宗教家的仁厚胸怀,革命家的雄浑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材料中的“他”()A.领导了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B.参加了抗击英国入侵的战争C.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主持了印度的现代化建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印度”“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链接所学可知,“他”指甘地。甘地发起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判断C项正确。14.以下史料说明甘地和凯末尔领导的民族独立斗争()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印度]甘地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土耳其]凯末尔A.原因不同B.方式不同C.目的不同D.影响不同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甘地采取的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凯末尔采取的是武力斗争的方式。故B项符合题意。15.“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该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45年到1960年期间”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国家得到了新发展,所以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1902-1903年,列宁致力于研究农民问题,他阅读了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阅览室中有关这类问题的各种文字的书籍,认为工人应团结农民,共同革命。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得到满足,积极支持苏维埃政府。(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说出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中和20世纪20年代为团结农民面采取的措施或政策。答案:十月革命中,通过土地法令,满足农民的需求。20世纪20年代,颁布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链接十月革命和新经济政策的知识回答即可。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材料二中列宁的“让步”是指1921年实行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政策的特点。答案: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描述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第二小问由材料二中的“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解答。材料三这次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3)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这次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一百多年前,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次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到哪一个阶段?答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解析:根据“开创了俄国历史新纪年”,判断是十月革命,结合十月革命的影响解答即可。第二、三小问根据题干条件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直接解答。(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介绍其中一条经验。答案: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析:开放性题目,从符合国情、适时改革、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等角度解答即可。17.围绕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某班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来参与。【患难国度艰难起步】材料一社会主义的成果要保住,必然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提高生产率。——列宁(1)为了保住社会主义的成果,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答案: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凡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解析:链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直接解答。【重新出发硕果累累】(2)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是谁?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给苏联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答案:斯大林。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解析:问根据题干时间并链接所学可知,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是斯大林,归纳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解答即可。【成绩很大失误难免】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3)材料二中提到的这种僵化了的苏联模式,其特征是什么?针对这一模式的弊端,苏联和东欧各国先后进行改革,请你列举苏联的一例改革。答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赫鲁晓夫改革或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根据材料二并链接所学可知,这种模式指苏联模式,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针对这一弊端,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遭受挫折吸取教训】材料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这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民来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俄罗斯总统普京(4)材料三是针对什么事件而说的?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或教训?答案:苏联解体。经验或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实事求是,方针、政策的制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等。(言之有理,任意两点即可)解析:第一小问,材料三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指苏联解体。第二小问是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18.(2022山东烟台中考,28,★☆☆)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列宁看来,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1)材料一中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答案: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一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削弱;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链接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的描述概括回答。材料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建国以后不仅顶住了西方国家的种种压力,而且抵制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强调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任何人都无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摘编自薛汉伟《中国率先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条件》(2)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哪些成就?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适合本国特点”的措施?答案: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措施: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归纳所学知识解答即可。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推行以“民主化、新思维”为旗号的修正路线,非但没有革新苏共、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权,反而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成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霸权……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借鉴他人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可能是致命的毒药。——摘编自张树华《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3)材料三中的“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答案:事件:苏联解体。影响: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及所学知识可知,“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指的是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4)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迪?答案: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要借鉴他人经验,但决不能全盘照搬。(答出其中两点,符合题意即可)解析:开放性问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9.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殖民地人民的共同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殖民反抗斗争】材料一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一个土生白人家庭,青年时赴欧洲求学。他发誓说:“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重返祖国后,他指挥起义军,同西班牙殖民军展开了艰苦斗争,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材料二章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在1853年登上章西土邦的王位。1858年3月,英军包围章西,她率领全城居民英勇抵抗。英军破城后,章西女王率部突出重围,坚持抗英。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她身先士卒、勇敢杀敌,不幸身亡,年仅23岁。(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历史地位如何?说一说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章西女王成为印度的民族英雄。热爱祖国、坚持正义、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根据材料一、二中的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链接所学可知,他们分别是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结合相关史实解答。【民族民主运动】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印度、埃及的独立运动与墨西哥的改革影响深远,颇具特色。(2)请你分别写出图1、图3人物的名字及主要贡献。图2是埃及华夫脱运动的领导人,他是谁?他领导的运动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