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原文】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披文解析】
开篇的作用是引出本文写作对象——普通希金。由自己的认识经历写起,真实自然。文段虽然有些长,但不是主要内容,可以速读。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这一段时空跳跃比较大。由上文中的普希金,到现在的对他的寻访。由此可见,上一段提到的普希金是为这一段寻访做铺垫的。注意两个地名: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普希金父母的庄园。注意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对应的内容,“焦虑”是因为听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宁静”是因为导游小姐多方努力可以参观。注意“夙愿”,说明我们一行人对普希金的敬仰。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
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地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种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这一段,作者来到普希金父母的庄园。可以分两层,一是庄园
的环境描写,一是由庄园联想到普希金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吉雅娜。那么,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一人物呢?我们可以寻着这样的生活体验来思考:一个人(A)来到某一个地方,自然地想到某人(B),那么B肯定和这个地方有联系,而且B和A之间也有联系,要不然A何以想到B。阅读要有文本意识,从左边标黄底文字的内容可以概括出这几个原因:作者钟爱达吉雅娜这一文学形象,钟爱的原因是这一文学形象具有“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次要原因:达吉雅娜是普希金流放到眼前的这个地方——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时所写的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还有,在作者大学年青时代,作者曾经与同学们围绕达吉雅娜进行争论,印象深刻。
这一段涉及主观题8主要内容,考查的是信息梳理概括能力。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这一段是过渡段,从上文的联想,过渡到下文对普希金的生平介绍。此段没有更多深意。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
这一段介绍普希金性格发展、思想转变及作品全貌。性格发展: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思想转变:曲折而复杂,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注意这里就有“曲折而复杂”,也就是说普希金的思路不是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路上,也曾有过不确定的怀疑和悲观情绪,不是生而就伟大,是一个成长、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最终才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者是真实的普希金。“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这句话是说,普希金虽然思想也有过不成熟的时期,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最终的伟大。基于以上认识,作者才有以下的观点,认识一个完整、真实的作家,就要阅读他的全部作品,也就是全集,而不是只收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注意这里的逻辑关系:作者亲不反对只收集普希金优秀的作品成集,只是认为这样做还不够全面,应该再加上他的其他作品。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延近待”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求,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福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病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要认真阅读。可以分为两层。先从普希金的石膏面模写起,提到的是普希金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注意这里使用的词语理“痛苦”。
再来探讨普希金的死因。
读第二层,我们可以了解普希金的死因是多方面的,有妻子的不贞,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他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不向沙皇帝屈服低头,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
这一段得到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一句是文眼,也是文章标题“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来源。普希金的痛苦是他自己所无法解决的,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时代使然。本段最后一句“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病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就是在强调普希金的死因的社会属性。
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
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峣峣(yáo),很高的样子。皦皦(jiào),洁白的样子。两句是说:细高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玷污。这两句比喻人的名望高了,容易受到人的嫉妒和打击;性格过于清高,容易招致毁谤和中伤。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
这句话说的就是普希金,他认清了沙皇的黑暗,“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与沙皇势力抗争,饱受了沙皇帝的迫害,“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但以一自己之力又无法改变自己的宿命,“峣峣者易缺”,所以“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这一句话则引人思考。文章主旨从遗言中的“痛苦”出发,通过普希金人生悲剧,抒发对痛苦与人生的思考。从主旨来看,本文要表达的情感,就是借普希金的遗言,引发出关于“痛苦与人生”的深层思考。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记忆开头,既点出了作者与普希金结缘之早,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访问普希金流放地的期待。B.当地出版的普希金选集虽然收集了他最优秀的作品,但作者并不满足,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C.满地密叶的林荫道,秀美静谧的庄园,若有若无的细雨,这些环境描写,将寻访者的怀念、景仰与惆怅渲染得更加深切。D.文章结尾,作者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将“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答案】B【解析】作者认为普希金的作品有许多,全部作品可以表现他的思想转变曲折而复杂的全过程。“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就应该从他的全部作品中展现,而不是仅仅是最优秀的作品。逻辑推理:了解“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要读普希金的作品全集(含最优秀的作品)逆向推理:最优秀的作品有助于了解“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但仅仅是读最优秀的作品,还不够。选项B“认为这无助于”推理错误。8.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8.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②达吉雅娜是本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③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书期间,因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审题】任务是回答作者联想到达吉雅娜的原因。注意题目中的一个词语很重要,是“联想”,也就是为什么会联想到?是哪些思绪点触动了作者,并让作者想起这一人物?分值6分,通常有三个得分点,也就是说原因不是一个方面,要综合思考,分条概述。注意题目“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前面还有一个限制条件——“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回答此题,要找到文中对应答题区域段落(第三自然段),细细品读。【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信息概括与梳理能力。答题对应区域在原文第三自然段。①原文: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原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普希金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②原文: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原因:作者喜欢达吉雅娜身上的精神品质,这也是作者自然联考到达吉雅娜的一个重要原因。③原文: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原因:达吉雅娜也关乎作者的大学时代一场同学之间的争论的青春回忆,故而引起作者的联想。9.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新。(6分)【参考答案】9.①临终遗言是理解普希全人生悲剧的线索,它将昔希金个人不幸与时代痛苦联系起来,揭示出他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②临终遇言是统摄全篇的“文眼”,文章的标题由此而来;作者的情感抒发、思想表达也都与言临终遗言有密切关系。【审题】“理解本文的钥匙”,一是理解本文,一是“钥匙”。“钥匙”是比喻说法,也就是说这句话是阅读并理解这篇文章的“打开方式”。有了这句话,我们就能读懂这篇文章。考生要回答的是:通过普希金的临终遗言,你是如何来理解本文的。同量还要注意到,作者把普希金的临终遗言作为文章标题,也有强调作用,标题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说明本篇文章的主题与这句话有关。【解析】【临终遗言·理解本文“钥匙”→文本内容方面:解释普希金人生悲剧原因】这篇游记游记散文,写到的主人公是普希金,从哪一个角度来写普希金呢?写的是普希金之死因。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就是死因的最好解释。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首先表现在帮助读者理解普希金的死因,理解他的人悲剧是社会环境使然,非个人能改变。“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句话说明普希金去世时,是各种痛苦压倒了他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消除自己的痛苦。作者认为普希金的巨大痛苦是来自于时代与社会,而不仅仅是个人。这句话对理解普希金的人生悲剧有重要提示作用,是理解普希全人生悲剧的线索。【临终遗言·理解本文“钥匙”→主旨情感方面:引发的人生思考,意味更深远】作者写到普希金之死,从他的身上引发出更加深远的思考,以此深化文章的主题。“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这句话说的就是普希金,他认清了沙皇的黑暗,“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与沙皇势力抗争,饱受了沙皇帝的迫害,“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但以一自己之力又无法改变自己的宿命,“峣峣者易缺”,所以“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这一句话则引人思考。文章主旨从遗言中的“痛苦”出发,通过普希金人生悲剧,抒发对痛苦与人生的思考。从主旨来看,本文要表达的情感,就是借普希金的遗言,引发出关于“痛苦与人生”的深层思考。【临终遗言·理解本文“钥匙”→标题:文眼】文章标题: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普希金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可以看出,标题以遗言的精髓“痛苦大于力量”而拟。作者以“痛苦大于力量”为题,是在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此为中心,探讨当人生的“痛苦”大于自己的力量时该怎样对待的话题。在答题时应该想到标题与遗言的内在关联。散主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就是“文眼”。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放到标题上来,意图不言自明,临终遗言是统摄全篇的“文眼”,让读者了解全篇主要内容。
(2020·新课标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记忆里的光蒋子龙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倒序式开头,先交代自己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时间,再展开对具体情景的描写,突出记忆之深刻,照应文题。火车的一系列夸张形容,体现孩子的天真稚嫩和对这未知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他成为作者记忆中的光的原因。)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虽然距离不远,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却十分漫长,这既是因为火车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十分遥远的,也因为后文中提及的路程恐怖危险。森林虽然可怕但我依然选择穿越,对比烘托自己看火车心情之急切。此处既可以看作穿过现实中的森林,也可以试做我探寻光的心路过程。接着对伙伴们的动作描写,暗示紧张激动心情,寒冷气烘托紧张氛围。)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四周的寂静和孩子们激动的心情形成对比“迫不及待”“屏住气”等词语的运用,和“换耳朵听”的细节,将我期待的心情细腻刻画。对火车声音由轻到重的描写,以及“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体现出我已经听得入神,随着火车的逼近,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膨胀到了极点,为下文“我们”的震惊造势。)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这“一股强大的光束”和镰刀锤头图标是第一道“记忆中的光”,它穿越广袤的黑暗向作者驶来的态势,也是“镰刀锤头”给他带来的强烈感受,这种朦胧的家国情怀在作者心中扎下了根。)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镰刀锤头给作者带来的源于生活的亲切感,在他之后的生活中得到了加深,此处为下文埋下伏笔。孩子的直觉充满天真和出对未知事物的憧憬,跟家乡、跟“我”的关联,暗指国家、使命等与自己的联系。)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镰刀锤头再次出现,暗示记忆中的第二道光。身为队长却背着破旧的挎包,这种反差带给读者好奇和思考,设置小小悬念。)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本段给出关于挎包来历的解释,让物件具有了非比寻常的价值。镰刀锤头作为全文线索,由图案变成了某种意义的寄托,其形象变得更加立体。镰刀锤头伴随着我的成长,对其深意的理解,正是我精神成长的见证。挎包蕴含着的是朴素的爱国之情和勇于牺牲的无畏精神,队长和我都对它有着感情。)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队长把挎包借给我,也就是将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传递给年轻人,让镰刀锤头蕴含的价值更加深沉。队长的嘱托自然地把叙述内容从挎包引到了边防战士的生活,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和乐观的精神感染着作者和你我。)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此处是本文第三次出现镰刀锤头,也就是记忆中的第三道光。这三道光虽然都是镰刀锤头,但其义逐步深厚,记忆中的光贯穿作者的生命。这时光推移我的生活和工作发生变化,但始终有镰刀锤头相伴。少时的农家生活与镰刀为伴,青年与印着镰刀锤头图案的党旗为伴,中年锻钢打铁与锤头为伴,镰刀锤头已经从引起不可名状的情感变为朝夕相处的伙伴,也暗示着我对其所象征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日渐浓厚。初见镰刀锤头时的亲切感和中年以后说不出的特殊情感,前后照应,体现作者对其深沉又难以言表的热爱。作者的一生是在镰刀锤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放射诊断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 2025福建漳州漳州市芗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心招募2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特殊食品生产声明书7篇
- 2025湖北荆州市石首市第二批校园招聘教师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网络平台商家责任承诺书3篇
- 运动会上感人瞬间记事文(6篇)
- 我的童话城堡世界作文4篇
- 2025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解析版)
- 与时光同行我的成长日记8篇
- 反恐单位视频管理制度
- 眩晕症中医辩证论治
- T/CTRA 01-2020废轮胎/橡胶再生油
-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星环科技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 西安教师入编协议书
- 《高龄卧床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
- 2025至2030年中国LNG加气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ZYJ电液转辙机的维护信号基础设备课件
- 顶板在线监测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