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海峡再岸的交往课时练(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海峡再岸的交往课时练(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海峡再岸的交往课时练(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海峡再岸的交往课时练(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方针是()A、武力解放台湾B、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C、一国两制,和平统一D、和平统一台湾2、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22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3、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A.用武力解放台湾B.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4、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22年5月5日抵达西安咸阳机场,他在机场的讲话中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是要花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③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兴风作浪④海内外中国人没有共同心愿去实现统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6、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标志是()A.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B.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C.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D.“汪辜会谈”7、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8、台湾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A、历史遗留问题B、属于政党政治问题C、属于外交问题D、属于中国内政问题9、由潘维疆作词、潘本立作曲的《海峡两岸统一歌》,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目前我国解决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是()A.武力解决B.一国两制C.国共和谈D.两岸三通10、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11、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A.社会制度不变B.生活方式不变C.法律基本不变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12、2022年6月在福州举行的海峡论坛,有近万名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起续乡情,祭先祖,谈梦想,议民生,商合作,签协议,逛庙会……这说明了①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两岸文化一脉相承②实现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③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④阻挠国家统一的障碍已彻底清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的“三通”是指()①通邮②通航③通商④通话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目前,阻扰两岸统一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外国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B.台湾当局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C.民进党蓄意制造分裂,不断鼓吹“两个中国”D.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15、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针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非选择题16、“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跨越海峡的握手”成为国人最热门的话题。热情的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我的双手摊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阅读材料,请感悟小诗意蕴,评说时政热点:

(1)“背井离乡的骨肉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他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2)“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

(3)在通向“互信双赢”的路上,还有许多曲折和障碍,怎样才能真正解决台湾问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材料二: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台弯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造成了严重危害,也造成了岛内的思想混乱和政治动荡。(1)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实施这一方针的前提是什么?(2)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台湾问题?18、材料三: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商业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2022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稿(节选)根据材料写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为什么中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同时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60年前,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去重庆谈判。材料二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于2022年4月底5月初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亲切会见了连战,并与之会谈。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双方在发表的会谈新闻公报中认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材料三1945年8月28日,在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等人的陪同下,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乘专机从陕北的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8月28日晚,蒋介石在自己的别墅──林园,设宴招待毛泽东一行。当毛泽东一行到达林园时,蒋介石带领随从前来迎接,满脸笑容地和毛泽东握手、寒暄。这是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后,国共领袖再次握手。当时的舆论把“蒋毛会”称作“历史性的一刻”。──于泽远《60年前的握手》请回答:(1)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当时,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陪同中共最高领导人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主要有哪些?国共双方签署的会谈正式文件是什么?(2)材料二所说的“九二共识”和材料三所说的“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分别指什么?(3)你认为连战访问大陆有何积极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B5、D6、D7、A8、D9、B10、C11、D12、A13、D14、A15、C二、非选择题16、(1)期盼祖国早日完成统一

(2)因为它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体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3)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的分裂活动。17、(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祖国统一。(2)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个根本问题上,是共识的。正是由于这一基础,才有和平统一可言,才可能通过两岸平等谈判解决政治分歧,尽早结束敌对状态,实现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关系到维护国家统一,主权与领土完整,事关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是决不妥协,决不让步的。18、(1)一个中国(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自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方针以来,始终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江泽民的八项主张中说:“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这两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我们认为,如果承诺了根本不使用武力,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事实上,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持统一,始终坚决而明确地不向任何人承诺不使用武力,才有效地遏制了“台独”与分裂势力的发展,从而保证了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展。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干涉。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人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的势力作出承诺。(3)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