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白居易的古诗_第1页
池上白居易的古诗_第2页
池上白居易的古诗_第3页
池上白居易的古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池上白居易的古诗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池上白居易的(古诗),欢迎阅读。

池上二绝

原文

其一

山僧对棋坐⑴,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⑵。

其二

小娃撑小艇⑶,偷采白莲回⑷。

不解藏踪迹⑸,浮萍一道开⑹。

解释

⑴山僧:指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

⑵下子:是指放下棋子。

⑶小娃:指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⑷白莲:是指白色的莲花。

⑸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⑹浮萍:指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其一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其二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盖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创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赏析

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就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就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蔽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特别最终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衬托了真正的恬静。

其次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顽皮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表达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确切地捕获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掉自己就是瞒着大人静静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楚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十分可爱、可亲,整首诗宛如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就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人,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名家评价

徐增《而庵说(唐诗)》:“‘不解藏踪迹’,‘不解’妙。乐天心中正喜其不解,若解则不采莲,浮萍中又安得有此一道天光哉!此种诗,着不得一些拟议,犹之西子面上着不得一些脂粉。今人胸中不洁净,那有此好诗作出来?〞

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清爽俊逸,见胸中垒块全消。〞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二十字写小娃天真如在眼前,有画笔所不到者。〞

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XX)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