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1.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兴起于春秋,在战国蔚然大宗,秦朝备受打击,汉武帝以后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正统地位受到削弱,宋朝儒学复兴,元朝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受到冲击。由此可知,A项符合示意图信息,故正确;材料和君主专制的演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科技的兴衰无关,故BCD错误。2.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生存于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针对的是当时战乱的现实,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是为汉武帝大一统思想服务,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要和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有关,因此B正确;孟子并未否定君主专制,A排除;董仲舒的主张受到了汉武帝的重视,C排除;董仲舒的主张并未处于社会转型期,D排除。故选B。3.A【详解】根据“今欲国耻之一酒,其在我辈之自新”可知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兴亡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体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这与顾炎武的主张相符,故选A;孔子、老子和黄宗羲没有提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张,排除BCD。4.B【详解】由材料“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扶危定倾之心”可知,顾炎武和黄宗羲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主张将所学用于明道救世,即主张经世致用,故选B;材料并未提及任何与君主相关的信息,排除A;材料中的顾炎武和黄宗羲并未就如何治理国家提出建议,法治之说无从谈起,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顾炎武等人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5.A【详解】根据“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可得出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反对君主专制,A项正确;BCD项没有体现,排除。6.D【详解】王夫之这段话的大意是:粟米价贵伤害商业,价贱则伤害农业。当其价格昂贵时,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使其价贱,政府强制平抑粮价,那么粮商不再收粮出售,只会导致粮价最终更贵;当粮价低贱时,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使其价格提高,政府强制要求粮食售价提高,那么粮商压仓不售,就会导致粮价更加低贱。材料中王夫之并论及农业和商业关系,故A排除;王夫之反对政府干预粮价,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征收工商税的主张,故C排除;王夫之反对政府强制干预,主张粮价遵从市场调节作用,故D正确。7.D【详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机械原理以及西方的农田水利相关技术都说明当时西方科技进入中国,D正确;总结性著作在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A;B错在“普遍”,排除;题干未提及四大发明,排除C。8.A【详解】材料反映了清朝昆曲演出趋于平民化、大众化,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清朝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密切相关,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昆曲艺术创新,故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危机加深,故排除C;材料与儒家文化无关,故排除D。9.D【详解】根据“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可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画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作出了调整,即应市场所需进行创作,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市民文化不是主流,排除B;阶级分化的说法从材料不能得出,排除C。10.A【详解】材料中的“活性因子”指的是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因此可得出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故A①③项正确;君主专制不属于“活性因子”。而明清时期并没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且勃兴的说法更不符合史实。故②④错误,排除BCD。11.A【详解】根据“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小说《红楼梦》的内容,A项正确;《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水浒传》以北宋末年的梁山好汉起义为描述对象,《农政全书》是农学著作,都和“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2.D【详解】据题意内容可知,历史演义小说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吸收了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由此可知是对市民文化需求的迎合,故选D项;历史演义小说并不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排除A项;历史演义小说是吸收社会的价值观念,而非整合,排除B项;历史演义小说是在史实的基础上撰写的,可以作为史料进行研究,排除C项。故选D项。13.B【详解】根据“唐代诗人李白被塑造成才华横溢的文士、蔑视权贵的狂士、针砭时弊的志士、仗义疏财的侠士、志高意远的逸士、嗜酒如命的酒中仙。”可得出塑造李折的这一形象主要反映出在商品经济发展之下,士人想要摆脱传统教条思想的束缚的心理,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时人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懑,排除A;“兼济天下”无法得出,排除C;材料中李白的形象并不符合世俗文化的需求,排除D。14.A【详解】根据“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婉言矩行’等意”可知明代生员的服饰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说明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故选A;科举制是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排除B;根据服饰的差别不能说明社会等级日益固化,排除C;生员的服饰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市民文化无关,而且也不能说明市民文化突破了礼制从限定,排除D。15.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明清小说中,有些商人因在日常生活中施行仁义之举,而得到财富、寿命、子嗣等现实利益的回报”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商人义举的描写,反映出明清小说渗透了儒学的教化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价值的多元性,排除A;C项太夸张,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基础的广泛性,排除C;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小说是主流,排除D。16.C【详解】根据“(戏剧)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戏剧的道德教化功能,故选C;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戏剧的功能,无法体现古代戏剧的目的,排除D。【点睛】17.C【详解】根据”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秦腔成形后,开始在全国传播,西路流入四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成为晋剧,在河南成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可得出艺术传播与地域特色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专制统治,排除A;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品位的高低,排除B;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排除D。18.C【详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据此分析可体现出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故C项正确;题干中主要阐述了“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但并不能说明是现代生物学分类学的基础,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本草纲目》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并没有涉及到借助西学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成就,与封建社会衰落无关,D项错误。故选C。19.C【详解】材料“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反映《本草纲目》重视对中国古代医学实践的总结,故C符合题意;注重实验科学和重视理论概括是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是中国古代科学不具备的特点,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尊重自然规律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C【详解】根据材料“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学者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部分内容,并使用了中国的几何、点线面、直锐钝角等概念”可得出这个时期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学说,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C项正确;开始接受西方学说并不意味着开始接受西方的基督教,排队A项;中国科技的总结时期是清朝,排队B项;材料表达的是开始接受西方学说,没有体现中国人的文化心态的变化,排队D项。故选C项。21.(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表现: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2)特点: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数量浩繁;深受读者喜爱;崛起过程艰难。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可知,材料观点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宋代主要的发明成就,如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广泛用于军事等。(2)特点:根据材料“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可知,明清时期的小说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根据材料“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