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4及“做一做”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激活学生平均分的活动经验,引入除法的含义。2.通过探索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清楚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中各数量的对应关系,知道除号和除法算式的读法。3.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平均分的含义。会读除法算式,书写除号“÷”。教学难点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看,我们先来看看大熊猫区,它们正在做一些小把戏。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么放?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教学例4。1.用圆片代表竹笋,小组活动分一分。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同桌互相用语言表述平均分。2.学习新知,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就是除法算式。(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12÷4=3来表示。你能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吗?报名展示,教师纠正。(1)除法算式的读写。师: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符号,它就是“÷”,我们叫它“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学生练习书写除号。除号的含义:表示平均分。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2)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三、应用新知,加深理解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第1题,明确要求,先让学生通过连一连的方式列出算式,得到结果。注意这里的结果不是计算出来的,是数出来的。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第2题,学生动手操作分小棒,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并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也能用10÷2=5表示呢?”四、挑战园地,巩固除法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除法读法练习。出示算式卡分组几名学生抽卡,读出卡中的算式。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帮小熊分一分苹果。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每只小熊分得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进而追问“平均分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在练习中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及除法本质的认识。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课件展示分一分的直观图:先让学生说一说两幅图的意思,再说一说相应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五、全课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5及“做一做”。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4题。教学目标1.在经历操作平均分的过程中,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能语言描述平均分,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培养初步表述能力,思维能力。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学准备20个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课件出示: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个。算式:读作:15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个。算式:读作:二、激发兴趣,引入问题师:同学们真厉害,连动物园里的饲养员叔叔也知道了你们很聪明,所以想请你们帮帮他,给小熊猫们分竹笋,你们愿意吗?我们先来数一数,看看今天饲养员叔叔为熊猫们准备了多少个竹笋?课件出示竹笋图,学生数。然后课件出示4个盘子图。你们能把这20个竹笋,每4个放在一盘,看看能放多少盘吗?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教学例5。1.动手操作,语言表述,明确含义。小组通过画、连、圈、摆等方式体会平均分。各组展示操作过程,并表述含义。师小结: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2.算式表示,深化除法,认识名称。师:上面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算式表示成?生展示算式互相说算式含义。(板书:20÷4=5)师:“÷”表示什么?生:平均分。师:这个算式怎么读?生:20除以4等于5。师:我们知道了算式的含义,那么除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一样,各个部分都有一个名字,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展示:20÷4=5↓↓↓被除数除数商三、及时巩固,内化提升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题,师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1)先让学生按要求动手摆一摆。(2)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份2个,除号后面写2;可以分成6份,等号后面写6。读除法算式:12除以2等于6。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6份。师: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第2题,学生独立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四、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效果分析 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4)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5)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在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基础练习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列出算式:()÷()=()。2.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就是()里面有()个()。3.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4.填空(1)10除以5等于2。□○□=□(2)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2。□÷□=□5.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4÷2=2

10÷2=5

9÷3=36.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①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8÷()=()②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8÷()=()7.完成下面乘法口诀。二五(

三六(

一三(

)五六(

二四(

三五(

)四四(

四六(

六六(

)8.写出除法算式。①9除以3等于3。②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9.解决问题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10.二(3)班有45人跳绳的有3组,每组3人,跳绳的共有多少人?其中还有12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4人一组,分成了()组?剩下的同学每6人一组围成一圈踢毽子,踢毽子的有()组?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需要改进的问题:(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课标分析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从具体编排来说,“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层次:(1)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材通过让学生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探索平均分的方法,认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等分和包含。同时通过让学生操作、说一说、圈一圈等方式理解“平均分”,既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也注重对平均分结果的认识和表述。(2)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研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进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使后面对除法的认识“水到渠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被除数不超过12和被除数不超过36两段。(1)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先教学被除数小的除法计算,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乘法的基础和“平均分”物品的实践经验,探索求商的方法。教材中呈现了小猴分桃后的直观图,体现出除法与乘法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也为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2)被除数不超过36,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36。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学生初学时往往感到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第19页例2呈现情境图作为形象支撑,先出现乘法算式4×6=24,再出现两个除法算式24÷4=□、24÷6=□,促使学生领会乘法、除法的关系,为学生用“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想商打开“通道”。教材中设计的看算式写乘法口诀练习和有关联的一乘两除一组的计算练习,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在解决问题部分,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2.教材编排特点(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对除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是学生探索求商的方法和用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材的编排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第一,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教材在例1中通过创设“分一分”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呈现3种不同的分物情况,使学生在对比中获得对“平均分”的直观认识。再通过小精灵的提示,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第二,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分的结果。从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来看,客观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先确定要平均分成的份数再分;二是先确定每一份要分得多少再分。由于平均分的过程(方法)不同,相应的除法算式的具体含义也就不同,但都要用除法表示。因此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表象,同时关注平均分的结果,是学生理解除法必备的“拐杖”o因此,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中,既突出体现了学生对平均分物过程的参与性,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的结果,使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共同性。具体到例题的编排,例2通过直观图和文字,既呈现了两种将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过程,并由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表明对学生不同分法的尊重;又用两个箭头指向了共同的平均分的结果。例3通过有关联的两幅情境图,展现了学生根据每份要分得多少进行平均分物的过程及最后分得的结果。结合例4、例5及第二小节的例1可以看出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地理解平均分对于认识除法、探索求商方法的重要性。第三,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表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多种方式,多种方式之间建立起联系,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材在注重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让学生边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可以不断加深平均分活动在学生脑海中的相应表象,从而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础。教材在例题和多个练习的设计中,都在“分一分”“摆一摆”或“圈一圈”的活动后,增加了“填一填”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编排,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都作了充足的准备。第四,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由于乘法的现实模型中最重要的等量组的聚集模型是不对称的*,因此就出现了两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平均分的情况,除法的这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般被称为等分(分配)和包含(重复的减法或比率)。教材通过例4和例5的编排,让学生借助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除法的概念。两个例题的编排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引入,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获得平均分的直观经验;再通过说一说、填一填的活动,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学习用除法算式进行表示。这样的编排,使学生经历了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第五,渗透数学文化,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材通过“你知道吗?”的版块设计,介绍了第一个使用“÷”的数学家,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史料。再通过小精灵的提示,突出“÷’’所表示的平均分的意思,从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只有经历“从头到尾”的探究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为此,教材选用了除法中包含(重复的减法或比率)的现实情境模型作为研究素材,便于学生与已有减法、加法和乘法的概念建立联系;同时被除数是较小的数据12,为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