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二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二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二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二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复兴号”投入运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山东舰”航母交付使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功收官……我国工业化起步于()A.三大改造B.“十三五”规划C.土地改革D.“一五”计划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我国工业化起步于“一五”计划,D项符合题意。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A.注重沿海的建设和发展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强调国民经济要稳步协调发展D.超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经济建设”“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强调国民经济要稳步协调发展。答案选C项。年到1957年底,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这说明新中国()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生产增长有限C.增强了工业基础和实力D.轻工业生产高增长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题干材料所体现的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说明新中国增强了工业基础和实力。故选C。4.2022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答案:C解析:结合教材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2022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故选择C项。5.申纪兰代表参加了建国以来全部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历的是()A.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B.参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C.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D.激动于习近平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项正确。6.国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办法是()A.实行合作化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和平赎买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答案:C解析: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选择C项。7.苏州东山人沈莱舟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民族品牌“恒源祥”。他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段话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农业合作化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国有企业改革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故选择B项。8.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曾写道:“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以下能支持这一论断的是()①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③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判断“今年”是195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并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C。10.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随后,交通、邮电、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都开展“全民大办”,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了高潮。这反映了我国当时()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B.各条战线得到高速发展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D.改变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答案:D解析: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故选择D项。11.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择D项。12.在某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他受到批判,林彪、江青集团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文中的“他”指的是()A.刘少奇B.贺龙C.彭德怀D.周恩来答案:A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他”“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联系所学可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故选择A项。13.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某些旧报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故选D。14.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邱少云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优秀县委书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故选B。15.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和众多先进人物一起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他们三人的先进事迹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先进人物,故选择D项。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共40分)16.(14分)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分)答案: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2)材料二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2分)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1分)请列举该计划的两例成就。(2分)答案:实现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任意两个即可)解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实现工业化。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成就根据所学回答即可。材料三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进行。(3)依据所学指出,三大改造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的改造?(3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3分)答案: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结合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三1954年,在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理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答案:实行“一五”计划。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理想,党和政府实行了“一五”计划。(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4分)答案: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答出其中两项即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任意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即可。(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3分)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8.(14分)八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加进来。【制度确立】(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4分)答案: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根据图片下方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失误】(2)图4中的“总路线”提出于何时?“总路线”提出后不久,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4分)答案: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