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序 (唐)韩愈 原文及译文_第1页
送董邵南序 (唐)韩愈 原文及译文_第2页
送董邵南序 (唐)韩愈 原文及译文_第3页
送董邵南序 (唐)韩愈 原文及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送董邵南序(唐)韩愈原文及译文

送董邵南序[唐]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1]。董生举进士[2],连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仁者皆珍惜焉[6]。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7]!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8],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9]?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昌黎先生集》

[1]燕赵:战国时,燕国位于今XX北部、辽宁西部一带;赵国位于今XX北部、XX西部一带。

[2]董生:指董邵南。

[3]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4]利器:比喻优良的才能。

[5]兹土:当时河朔三镇幽州(领州九,治所在今北京西南)、成德(领州四,治所在今XX正定)、魏博(领州七、治所在今XX大名),都自置官吏,割据而不受朝廷节制。

[6]彊(qiǎng抢):同“强〞,勉力。

[7]矧(shěn审):况且。

[8]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谄,离燕归赵,赵封之于观津(今XX武邑东南),称“望诸君〞。

[9]屠狗者: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曾以屠狗为业。其友荆轲刺秦王未遂而被杀,高渐离替他报仇,也未遂而死。这里泛指不得志的豪侠义士。

译文:

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好多大方昂扬的豪侠义士。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优良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象你这样不遇于时,假如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可怜怜惜你的。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你此行去证明吧。董生,努力吧!

我由于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请你为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

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XX托身藩镇幕府。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送他,既可怜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首段先说此行一定“有合〞,是陪笔。次段指出古今风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末段借用乐毅和高渐离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时,应当效法古代的忠臣义士,效力朝廷。全文措辞深婉,意在言外,虽仅百余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刘大櫆评此篇曰:“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情远韵可望而不可及。〞

[韩愈简介]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上曾居住昌黎郡(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自幼好学,25岁登进士第。曾为官多年,几次遭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在散文方面的文学成就很高,主张文以载道,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力反六朝来的骈偶文风,而提倡一种散体。他学习先秦与西汉的文章,并加以发展创造,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锋芒犀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