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与瓦解第一页,共33页。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页,共33页。单元导言考纲考情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的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其力量对比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任何政治格局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战后国际风云变幻,国家实力此消彼长,国际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双方相互对峙形成“冷战”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欧国家走向联合道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3第三页,共33页。单元导言考纲考情4第四页,共33页。单元导言考纲考情5第五页,共33页。第14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
形成与瓦解第六页,共33页。知识笔记疑难阐释一、两极世界的形成1.背景(1)基础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确立。(2)实力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从此开始。3.措施(1)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2)军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7第七页,共33页。知识笔记疑难阐释4.影响(1)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亚洲: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3)拉美:1962年,出现了古巴导弹危机事件。(4)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8第八页,共33页。知识笔记疑难阐释二、两极格局的瓦解1.东欧剧变(1)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2)过程:①1989年,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②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9第九页,共33页。知识笔记疑难阐释2.苏联解体(1)原因: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长期得不到纠正。②美苏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的国力。③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2)过程:①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②1990年,苏联共产党放弃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③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解体。(3)影响:①美苏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②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10第十页,共33页。知识笔记疑难阐释1.冷战“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直接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战”一词是1946年4月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美国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说辞中首次提出的。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同年,政论家李普曼的《冷战》出版后,“冷战”一词随之被广泛采用。2.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美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11第十一页,共33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史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史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国务卿马歇尔如此放话……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12第十二页,共33页。考点一考点二论从史出:1.结合史料一,指出战后美国的战略意图,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意图: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称霸世界。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膨胀,西欧等国家经历战争的破坏,实力下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实现其战略意图而采取的措施。推行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第十三页,共33页。考点一考点二拓展升华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主要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主要矛盾: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14第十四页,共33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
史料一
次日,苏联前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法国电视二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说:“造成苏联今天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的解体是公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5第十五页,共33页。考点一考点二史料二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时代》16第十六页,共33页。考点一考点二论从史出:1.根据史料一,指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苏联解体后,原来被苏联控制和压抑的势力成长起来,而美国的对手则从一个变为多个。美国及其盟友的矛盾日渐加剧;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摆脱了美国的控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不断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矛盾和新冲突,削弱了美国霸权;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核扩散问题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等。17第十七页,共33页。考点一考点二拓展升华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1)导致国际格局的改变,从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而且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苏联解体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3)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掩盖着的各种矛盾,包括民族矛盾都凸显出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也随之兴起。18第十八页,共33页。考向一考向二
考向一两极格局
【例1】
(2015课标全国Ⅱ,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命题品鉴:本题要求分析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并从中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体现出对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考查。19第十九页,共33页。考向一考向二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主线”。②联所学,找关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在军事实力上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只有苏联,而决定国际关系的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③审选项,找答案:各国的根本利益不会出现趋同,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但并未出现军事冲突加剧的现象,故B项错误;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答案:C20第二十页,共33页。考向一考向二对点训练1
(2015河北沧州高三12月质量检测)1975年,苏联支持下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最终战胜了北约支持下的欧洲殖民军,取得了独立并宣布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类似的还有加纳等国。这些现象说明(
)
A.民族解放运动中曾混杂冷战因素B.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世界多极化C.美苏双方把军力重点部署在非洲D.文明程度的提高使欧洲放弃了殖民地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而欧洲殖民军则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支持,这说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混杂着美苏争霸的因素,故A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21第二十一页,共33页。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二冷战
【例2】
(2014海南单科,21)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命题品鉴:本题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本题材料提供了日美签订的两个军事同盟条约的时间以及条约内容。22第二十二页,共33页。考向一考向二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②联所学,判正误:第一个条约签订于1951年,正是冷战中的热战爆发之际,显然该条约是冷战政策的产物。第二个条约删除了美国有权干涉日本内政的条款,反映出日本地位的上升,但该条约签订于1960年,日本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尚未成为经济大国,故C项可以排除。与原条约相比,新条约保留了原条约的主要内容,删除部分只针对日本国内,所以新条约并不会削弱日美军事同盟,也不会对亚太地区力量对比产生重大影响,故A、B两项可排除,比较两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和条约内容,可以认定D项正确。答案:D23第二十三页,共33页。考向一考向二对点训练2
(2014北京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可知,此举措侧重于在经济领域与美国对抗,而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是马歇尔计划,B项正确。A项是政治举措,C项是军事措施,都不符合题意。D项也不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B24第二十四页,共33页。马歇尔计划(节选)剔除世界范围来看的士气不振和因为所涉及人群的消极而可能带来的骚动不谈,美国经济的后果对大家来说应该很明显。很合逻辑地,美国应该做任何她能做的来帮助世界经济的恢复。若不如此,将不会有政治稳定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骚动。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我坚信,这样的帮助一定不能建立在一个松散的基础上,就像很多危机产生那样。一个国家在未来可能给予的任何帮助必须提供一个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减轻。任何将在这个复兴任务中提供帮助的政府,我可以保证,将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完全的合作。25第二十五页,共33页。任何试图阻止其他国家复兴的政府将不可能从美国获得帮助。并且,政府、政党或团体,只要他们试图延续人类的灾难来获得自己的政治或其他利益,将遭到美国的严重反对。——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节选)26第二十六页,共33页。阅读提示(1)马歇尔是马歇尔计划的鼓吹者和实施者,他的这篇演说经常被各类学术文章引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2)马歇尔的演说充满了外交辞令,但并不能真正道出马歇尔计划的本质目的,这主要体现在:第一,马歇尔计划并未排除东欧国家,但是,又提出“在这个复兴任务中提供帮助”的条件,这必然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计划之外。第二,演讲中,马歇尔声称“不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其实,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第三,演讲中,马歇尔将计划描绘成挽救世界经济的措施,美国不带有任何私利。其实,美国的真实目的是稳定西欧的经济和政局,以达到控制西欧和输出美国产品的目的。27第二十七页,共33页。123451.(2015湖北宜昌三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A项错误;美苏双方也有直接对抗,如古巴导弹危机等,因此并未完全用冷战代替直接对抗,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故C项正确;冷战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才结束,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28第二十八页,共33页。123452.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三环外交”的构想主要是基于(
)A.英国国际地位的衰落 B.西方与苏联矛盾的激化C.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 D.反抗美国对欧洲的控制答案答案关闭A29第二十九页,共33页。123453.(2015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技术引进与应用方案
- 艺术品交易中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经络拍打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妆工具消毒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资产管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罐装西红柿酱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基于GaAs工艺的毫米波射频前端模块关键单元的设计与研究
- 浙江c类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长安大学英语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民族服饰建筑环创方案设计
- 2025厦门银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国家职业标准 4-08-10-02 化工生产现场技术员(试行) (2025年版)
- 公安情报学试题及答案
- 交通运输行业“一会三卡”制度实施与安全管理
- 【校本课程】初二数学校本教材
- 咸阳社区面试题及答案
- 采样来料检验规范
- 肋骨骨折患者护理查房
- 护理压疮不良事件分析
- 重庆市潼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丰收节发言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