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_第1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_第2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_第3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_第4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1页/共88页一、古玉器第2页/共88页常见的重要纹饰

第3页/共88页1、谷纹:整齐排列的蝌蚪状纹饰,象谷牙。流行于战国秦汉。

第4页/共88页

谷纹环汉代第5页/共88页排列整齐、

清晰的谷纹

谷纹璧

战国第6页/共88页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

玉璧龙凤纹乳钉纹西汉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第7页/共88页

金玉相连龙带钩龙纹乳钉纹西汉第8页/共88页3、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纹。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上最为盛行。

西周阴刻线云纹、云雷纹

第9页/共88页4、蒲纹:成排密集排列的六角形格子纹饰。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蒲纹璜汉代第10页/共88页蒲纹谷纹璧汉代

第11页/共88页5、蟠螭纹:象四脚蛇或壁虎的爬虫。梯形头、无角、四支脚、圆形长卷尾。

三蟠螭纹系璧浮雕

第12页/共88页双螭剑格明代浮雕双螭纹

第13页/共88页双螭纹玉璧浮雕

第14页/共88页9、兽面纹:怪兽的脸。

兽面纹阴线刻浅浮雕西周第15页/共88页神人兽面纹

细如毫发的阴线刻

良渚文化

第16页/共88页红山文化:玉龙第17页/共88页玉猪龙第18页/共88页玉人第19页/共88页玉鹰第20页/共88页良渚文化:玉璧第21页/共88页良渚文化最大的玉琮第22页/共88页这一时期的玉器有何特点?这一时期的玉器特点为:朴素、稚拙、多用阴阳线雕刻图案,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的纯朴天真与快乐,并体现出了玉由物渐渐转化为神的状态。第23页/共88页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由孔子奠定了玉器文化的品位,孔子将玉的品质与儒家的道德伦理一一对应阐述,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还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云雷纹黄玉璧第24页/共88页双尾龙第25页/共88页和田玉“龙凤玉璧”第26页/共88页和田玉“龙凤玉”第27页/共88页卷云纹人一套第28页/共88页玉圭第29页/共88页黄玉茶杯第30页/共88页这一时期的玉器有何特点?玲珑剔透,独具文化内涵与深刻意义,以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为主,反映出儒家道德准则,赋予了玉器高尚的人格。第31页/共88页汉代玉器再上高峰汉代玉器分为礼玉,葬玉,饰玉和陈设玉,因为汉朝流行厚葬,所以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金镂玉衣。还一改前朝的精雕细刻,出现了雄浑豪放,简洁明快的“汉八刀”雕刻技法。第32页/共88页汉玉第33页/共88页玉凤第34页/共88页卧鹿第35页/共88页玉兔第36页/共88页第37页/共88页汉八刀《玉蝉》第38页/共88页黄玉鸭第39页/共88页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共有4248片玉片,重1.6千克。

第40页/共88页第41页/共88页汉代玉的特点:在继承战国玉器精华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以简洁明快,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为主。第42页/共88页清乾隆年间,玉器生产达到了顶峰。第43页/共88页凤凰玉器第44页/共88页宋透雕云龙纹

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第45页/共88页白玉云龙纹盖瓶

浮雕

第46页/共88页宋白玉六龙带板多层立体镂雕、浮雕龙纹龙造型复杂高9.1cm宽5.3cm厚1.8cm

第47页/共88页纹饰繁杂龙纹云雷纹鳞纹兽面纹镂雕方形牌饰春秋第48页/共88页翡翠龙纹带钩

清镂雕

第49页/共88页镶宝玉器

第50页/共88页玉器嵌金工艺第51页/共88页玉器价格第52页/共88页黄玉巧雕龟

明朝L7.5cm

RMB:2-4万元

第53页/共88页白玉巧作辈辈猴清乾隆H3.5cmRMB:12000-15000元第54页/共88页玉发箍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质较好高:11cm市场参考价:156000元第55页/共88页翡翠红宝白金镶钻胸针总重36.95gRMB:130-150万元

第56页/共88页玉的鉴别方法:鉴别方法

一、水滴鉴别法就是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则为伪劣货!

二、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下有冰凉润滑之感。

三、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颜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四、舌舔法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最后有条件的应该采用放大镜观看一下,主要是有没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价值越低。第57页/共88页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玉石步骤/方法1、色

颜色要漂亮是第一要件,目前最讨好的颜色是鲜绿色(娇绿),虽然最上品的颜色是深绿色,但是绿色过深,又让人觉得太暗沉,因此最上品的深绿色反而在价格上不及鲜绿色来的高。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度的高底,对于玉的价值有很大的影响。透明的玉给人有清凉的感觉,但是不透明的玉,色彩再怎样娇绿,却给人色调过于呆板的感觉,缺乏生动的美感。通常市面上把透明的玉称为“玻璃种”,半透明的玉称为“冰种”或“观音种”,不透明的玉则称为“芙蓉种”或“芋头种”。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多。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颜色的均匀与否与价值成正比。整块都是绿色的玉与只有部分绿的玉,价格就差了好几位数字;颜色的分布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显眼处的一点绿自然比分布在边缘的绿更好。

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玉的计价不像其他宝石一样以重量计价,玉主要是以它的外形大小与厚薄来估价,越大越厚的越值钱,相反小而薄的玉价格会较差。另外它的造型也很重要,因为中国人买玉大都抱着趋吉避凶的心理,玉的外型若是有好彩头象徽的形状,像鱼(年年有余)、桃子(长寿)、钱币(招财进宝)……..等,会比普通的花草造型更吸引买卖者。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选择玉镯,玉质好的敲起来声音清脆,玉本身若是有瑕疵,如内部有裂痕、中空或是部分变质时,敲起来的声音就会不一样,那种感觉就好像敲在败絮般,声音变成“喀喀”的声音。

6、照

把玉拿起来朝着亮光处观察,可以将玉的色泽、瑕疵一览无余,有时表面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玉,照起来才发现到有瑕疵。此外,经由照的动作,亦可以看出颜色分布的情况,而且经由光线照射能分辨出是否为天然颜色,同时合成玉(假玉)亦无法逃过“照”的关卡,只是这门“照的”功夫,还是得要有经验的人才够火候,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所以然来。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第58页/共88页彩陶和中华艺术的童年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各地陶制品第59页/共88页马家窑第60页/共88页齐家文化第61页/共88页长江第62页/共88页黄河第63页/共88页北方第64页/共88页西南第65页/共88页东南第66页/共88页唐三彩第67页/共88页二、宋朝瓷器值千金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六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第68页/共88页定窑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第69页/共88页划花水波纹海螺第70页/共88页莲瓣纹碗第71页/共88页哥窑奇瓷

传说南宋浙江处州有两兄弟,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哥哥所烧窑称为哥窑,弟弟的称为弟窑,即龙泉窑。哥窑瓷器以器表的纹片而著名,胎质细薄,色呈紫黑、深灰、土黄等色,釉色以青为主,浓淡不一,也有淡紫、米黄、紫口铁足等,釉为汝浊釉,色调淡雅,开大小纹片,像裂痕或鱼子纹,号称“百圾碎”。以纹色分类,有黑兰纹、鳝血纹、金丝铁线纹、浅黄纹等,以纹片形状命名有梅花纹、细碎纹、网形纹、大小格纹。第72页/共88页哥窑淡青釉花口方杯第73页/共88页哥窑鼎第74页/共88页宫廷官窑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御用瓷器,命名为官窑。不久,由于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窑也随之终结。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第75页/共88页官窑葵瓣口折沿洗第76页/共88页

天青叶式水洗第77页/共88页钧窑名瓷

宋代钧窑始于唐,兴盛于北宋,地处河南禹县古均台和神镇一带,宋时称均州,故名“均窑”,亦名“钧窑”或“钧州窑”。钧窑烧造的瓷器品种较多,以钧瓷最为有名。钧瓷胎质细腻坚硬,较为沉重,呈灰白、灰黑、灰黄、灰褐等色,其釉分两种,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其它还有玫瑰紫、海棠红等,相传以胭脂红为最美,釉中有免丝纹与蟹爪纹,华丽而雅致,均瓷釉的调配技法相当独特,致使其釉上纹路与众不同,早期釉上有显著的牛毛纹,盛期则多为离合状态的条纹和粗如滴露的泪痕,以及蟠曲蜿蜒的蚯蚓走泥纹,这也是均瓷的重要特征之一。第78页/共88页均窑鼓钉三足洗第79页/共88页

均窑玫瑰紫釉尊第80页/共88页汝窑好瓷

据说北宋时人以定窑白瓷芒口、不够完美的缘故,遂在河南省临汝县创建了青瓷窑,宋时隶属汝州,故名“汝窑”。在北宋后期元祜至崇宁间20多年里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汝窑专烧青瓷,胎为体细腻坚致,体有厚薄。釉为天青色,汁水莹泽,厚若堆脂,以淡青为主,近似传说中的柴窑“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也有豆青、虾青和茶叶末等,釉中有如棕眼、蟹爪纹、芝麻花等细小钉痕。第81页/共88页汝窑三足奁第82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