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1电子的发现1x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1电子的发现1x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1电子的发现1x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1电子的发现1x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1电子的发现1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原子的结构请点击图片访问出处:/(西安鸿图霓虹广告工程公司|霓虹灯|...)

第一节电子的发现请点击图片访问出处:/(西安鸿图霓虹广告工程公司|霓虹灯|...)

19世纪是电磁学大发展的时期,到七、八十年代电气工业开始有了发展,其中电气照明也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问题涉及低压气体放电现象,于是,人们竞相研究与低压气体发电现象有关的问题。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认为,管壁上的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

对其本性的研究导致了英国学派的带电微粒说和德国学派的电磁波说。

带电粒子和电磁波有什么区别?

实验如何去判定?(1857年-1894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实验发现电磁波

(1856年-1940年)英国物理学家气体放电管-+问题2:如何确定其荷质比?问题1:如何判断其电性?KBAD2D1P2P3P1经检验为负电荷实验一:+-实验结果:不同物质都能发射这种带电粒子,且荷质比都相同。约为质子的2000倍

问题:是电荷比质子大?还是质量比质子小?用不同的材料做阴极做实验,光电效应、热离子发射效应、射线(研究对象普遍化)。原子并非不可分

实验二:实验三:

直接测量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质量实验结果:这种粒子电荷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命名为电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割,他们的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回顾: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