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知识分子的特点_第1页
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知识分子的特点_第2页
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知识分子的特点_第3页
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知识分子的特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知识分子的特点有扎实丰富的史料文献,但不是历史研究;有精妙的细节与情景,但不是小说;有节制的想象,但不是虚构;有人物形象,但不是传记。人物、场景、事情、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学理等等,都纳入到一种寻思之中,并在现代汉语的内部,以老祖母般的细心,拾掇那些散乱的资料线头,编织出一种对象素材都无法预设的文体,我们只能说出这样的文体不是什么,这就是赵柏田先生的近作《岩中花树――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江南文人》。

之所以是形象谱系,试图淡化宋明新儒学以来的学理规律,在概念的背后,去辨识两百年间,王阳明、袁中道、张岱、黄宗羲等个体生命的标志。他们的游历、讲学、授业、交友、从政、带兵、婚姻、疾病、感官享乐乃至性生活,其中那些微小的告成,病理性的激情,荒野中的孤独感,感悟生死的肉体证词,那些令我们惊诧的儒学传承之中的异教徒气质,让历史面具的裂缝,呈现为具有质感的时间纹理,在美与罪之间,编织出有关传统的神秘与繁杂。

经由宋明儒学的努力,其精神遗产的物质符号,正集中散落在南中国江淮一代的乡村之中,譬如宗祠、譬如贞洁牌坊,道德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她的言说。不同的是,先贤们当时的语重心长,无法测度他们的子孙将会得到什么,并正在失去什么。现代汉语自身的进展与运用,已经把思维脐带剪断,道德生态发生了巨变,沦丧是某种薄弱的托词,沦丧说既无助于继承,更无利于批判。赵柏田的写作,供给了这样一种向度:在现代汉语的险峻小径上――与浩如烟海的古汉语文本相比,携裹着90年头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向人们供给的现代主义气质,忘掉古与今,忘掉中与西,在一些有关生命的恒久而平常的接点上,带着生与死的问题,爱与恨的问题,情与理的问题,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问题,去激活冷清的古典文献,去翻阅说着古汉语的全集、家书、诗词,甚至是一幅遗墨。去和古人交谈,和王阳明说话,和张岱说话,或者,试图去证明,王阳明的话是说给当代人听的,这些忙于挣钱,大谈全球化,生老病死已经在药物、饮食、气候以及生态的干扰中,无法自然开展的当代人。更多地去倾听,防止精神的动乱与不稳定,而不是穿上汉服,举行外观化的膜拜活动,这些无疑都暴露了当代人之于传统的那种自卑而粗俗的奇怪心。

据王阳明弟子记述的《传习录》中说,一次,王阳明与人同游,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阳明答:“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那么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之心外。”《岩中花树》的开篇写的是王阳明,并援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表达口吻。听着王阳明操持着现代汉语喃喃自语,借阳明先生的句式:便知传统,不在尔心之外。向内走,灵魂附体,现代汉语的“我”便有了新的内容。在史料记载的事实根基之上,这个“我”,这个个人,这个名唤王阳明的明代学识分子,这个阔论“心性”、非凡意志力的学术明星,这位道德实践的推动者,坚强的行动主义者,让人可亲的地方在于,他青绿色的结核病人的脸色,燃烧着坎坷的激情,他大片面时间奔波在南中国的土地上,传授学识,知行合一,让理想在每一次咳嗽,每一次讲学,每一次受挫贬谪中艰苦生长。抽象、客观,弥漫观念之争的历史在此失效,由于历史一旦被纳入单一的意识形态序列,传统的枯竭就在所难免。

赵柏田所表达的明清学识分子形象谱系,正如在自序中所言:“读者会看到一代代江南文人之间精神、思想的传承,他们相互间的认同、质疑、批判、辩驳”,因此,形象谱系表示的实际上是精神矩阵,这些学识分子他们之间内部的对话本身,也构成了活的历史,活的传统。尽管宋明儒学是否建立起了中国人的精神秩序,学者们讨论不休,但当代文化危机已成事实。文化危机实质上是创造力的危机,是当代人面对传统的束手无策――还没有找到一种恰当的路径,去和古人对话。是否有种最概括切近的目光投向传统,赵柏田的《岩中花树》作为一种尝试,摆在了读者面前。这目光就是朝内看,朝下看,投向生命和肉体,甚至是味觉、消化系统,譬如其次篇《感官世界――晚明士人的物质生活》;朝向神经系统,对王阳明的疾病,有着小说家式的象征隐喻。

有多少进入历史的路径,就有多少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向当代人走来。这是现代汉语的大冒险,同时也是唯一的生存之道。面对研究资料,言说对象,能不能研发一种新的寻思生活,而不是故作审慎、中立与客观。这项工作已经从不同方面开展了,譬如余英时先生的韦伯范式,当代新历史学派的“情境化写作”,法国历史年鉴学派的“物质生活史”,尼采/福柯的谱系学,正如意大利人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方法论假设是光,将会照亮“岩中花树”,同时照亮传统,找到生命延续、文化创造的坚实根据,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