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北省定州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1页
2022届河北省定州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2页
2022届河北省定州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3页
2022届河北省定州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4页
2022届河北省定州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定州二中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分两部分:卷Ⅰ为单选题,每小题分共60分;卷Ⅱ为材料题:41题15分、42题14分、43题11分共40分卷Ⅰ一、单选题(40小题60分)1、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性贵族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齐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3、史学家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100多枚秦代竹简。墓主生前任县令,竹简上是他抄录的有关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文书,这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中可以得到的有关秦朝的确切信息是()A.关心民众生活B.加强专制集权C.形成立法规范D.进入法治社会4、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5、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朝 D.西汉6、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战国的军功爵制 B.汉代的察举制C.唐朝的科举制 D.明清的科举制8、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9、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1、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A.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12、“冀中名将”吕正操曾在1991年前往美国探望老上级张学良,张学良笑道:“我下野后,你当年在战斗中却获得一个‘地老鼠’的外号。”“当年”是()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3、中国首次出现的近代化方案中就主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一、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二、兴鳏寡孤独院。准仁人济施,生则教以诗书各法,死则怜而葬之。……”这一方案应该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15、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16、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17、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原图上的文字改为简体),如果为漫画拟定标题,下列标题与其寓意最贴切的是() A.中体西用 B.救亡图存 C.宪政闹剧 D.共和风云18、“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要》)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19、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①封建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的深入③民主平等的趋势④民族团结的重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入中国,引起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进入,白银外流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2、毛泽东说:1911年,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现在来看,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文中“思想还有些糊涂”是指混淆了()A.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主张 B.旧官僚和立宪派的主张C.旧官僚和革命派的主张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23、2022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24、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A.爱国精神B.民主精神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25、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是指()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26、1919年11月16日,在福州的日本侨民数十人持械寻衅,与福州市民发生流血冲突,死伤8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史称“闽案”,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学生集会声援“闽案”,指出:“国人欲图自救救国,除人人尽力不用日货外,别无他法”A.抵制日货是反帝爱国运动的一种形式 B.“闽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延续C.“闽案”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相同D.“闽案”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27、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B.中国共产党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D.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28、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9、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30、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右边的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A.建设民主国家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C.独裁内战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31、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先后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和实行管辖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制度D.都享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32、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33、看下面资料(中国行政的不完全的统计资料)省(自治区)等市(自治州)县(旗)乡镇民族地区55016361092汉族地区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83286241636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县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政治一统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B.民族县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C.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民主新气象是出现在四大经济特区建立的年代D.新中国历史上乡镇管理机制曾经被否定过34、《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错误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35、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与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在过去十年为内地企业融资达1100亿美元。这表明()①香港回归后经济获得长足发展②香港回归促进了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③香港的经济制度比东京、伦敦优越④日益强大的祖国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加强后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6、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A.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37、《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④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8、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3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40、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22年春修改为1:1。这表时()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卷Ⅱ二、材料题(3小题40分)41、(15分)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明神宗实录》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4分)材料四:观察下面三幅图(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5分)42、(14分)2022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5分)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三: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制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材料四: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的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3)林伯渠和金冲及认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材料四中的作者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对此,你如何理解?(5分)43、(11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0年11月4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引自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三: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