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1页
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2页
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3页
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4页
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瓮安县(林业部分)国家补助投资项目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瓮安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二OO八年十一月项目名称:瓮安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全县23个乡镇及国有林场内容及规模:在42.28万亩松树林木中实施。项目投资:总投资796.22万元。(国债资金)建设期限:5年(2009-2013年)建设单位:瓮安县林业局项目负责:董忠远技术负责:周明君执笔人:孔祥凌目录前言 1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1(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二)项目建设的依据 3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3(一)自然环境概况 3(二)森林资源及松林情况 4(三)社会经济情况 4(四)受灾情况 4(五)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 4(六)松褐天牛分布、发生、危害情况 5(七)松褐天牛防治情况 5三、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有原则 5(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5(二)项目建设的目标 6(三)项目建设的原则 6四、项目建设布局 6(一)项目建设方法 6(二)项目建设范围 8(三)项目建设年限 8五、项目建设资金概算及来源 8(一)资金概算 8(二)资金来源 9六、项目建设保障 9(一)组织管理措施 9(二)资金管理 10(三)档案管理 10(四)检查验收 10七、效益分析 10瓮安县(林业部份)国家补助投资项目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森林病害,松树感染该病40天即死亡,3-5年摧毁成片松林,被称为松树“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发病速度块、潜伏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我国于1982年8月,在南京市中山林园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此后疫情扩散蔓延到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重庆、广西、广东、四川、云南、湖南、贵州等14省(区、市)。目前,全国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达130多万亩,累计致死松树3500多万株。据统计,全国因松材线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间接损失达250亿元。2003年我省遵义市遵义县发生,而后又在毕节地区金沙县,黔西南州册亨县,全省发生面积13956亩,松树死亡8000多株。我省因松材线虫病危害造成的损失已达1000多万元。松材线虫病是通过松墨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松褐天牛在松树上产卵刻槽蛀孔,对松树进行双重危害。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具有寄生树种多、适生范围广、传播蔓延迅速、致死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流行需要满足感病寄主、病原线虫、媒介昆虫和适宜气候四个条件。马尾尾松是瓮安县乡土树种,也是瓮安的主要树种,又是感染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树种之一。根据瓮安县森检站多年来监测记录,在我县大部分马尾松林中都有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同时我县的气候条件属于该病流行的适生区。目前,我县虽然尚未发现松材线虫病,但已经具备了该病发生的三个条件,只是没有分离出病原线虫。病原线虫一旦传入,将使我县的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流通,给松材线虫的入侵带来了机会。特别是2008年初的我县发生了罕见的凝冻灾害,许多电力通讯设施受损,为了救灾,大量的电缆,光缆电线等松木质盘和松木质包装材料调入我县,这些匆匆而来的松木质盘和松包装材料根本没有检疫,也没有《植物检疫证书》,它们大部分来至松材线虫病疫区。这种违规调运给我县的松林造成严重的威协。2005年以来,贵阳市、都匀、威宁、仁怀、龙里等地从外省调入的松木质盘和松木质包装箱中查获了松材线虫病活体。2008年3月21日,瓮安县林业局检疫站在珠藏电信新局房大院堆放的2个光缆盘中检疫出松材线虫病活体,这2个光缆盘是黔南电信分公司从江苏省中天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广东佛山调入到瓮安的。由于林业局检疫站发现及时,并及时销毁,未造成严重后果。7月25日龙里县检疫站在中铁三局从珠海汉胜人公司调入的电缆盘中检疫出松材线虫病活体。由于2008年元月的凝冻灾害,使大面积的马尾松受灾,大大降低了树体的抗性,加上受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枯死腐烂木增多,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松褐天牛产卵蛀孔的机会,使松褐天牛种群数量上升。根据省州检疫站的安排,2004年至2008年,在我县部分乡镇实施了该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实施,降低了项目区的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而没有实施的地区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逐年增加,每年只有7万亩的实施面积对于瓮安县的48.28万亩马尾松来,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明年不实施该项目,过去5年的努力就是前功尽弃。综上所述,松褐天牛是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的关健,如不控制日趋严重的松褐天牛的危害,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传播蔓延就难以实现。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全面控制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一旦上升,将会使松林面临灭顶之灾,直接影响到造林绿化成果和林业生态建设,进而严重影响到广大山区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因此,实施松褐天牛的工程治理十分必要。(二)项目建设的依据1、松褐天牛发生危害情况;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3、《贵州省松材线虫病检疫监测管理办法》;4、《贵州省松材线虫病预防方案》、《贵州省松材线虫病预防区划》;5、《贵州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6、《黔南州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预案》;7、《瓮安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8、《黔南州林业局关于申报2009年国家补助投资项目的紧急通知》。二、项目区基本情况(一)自然环境概况瓮安县位于贵州省的中部,黔南州的“北大门”。东邻黄平县、余庆县,西与开阳县相接、南和福泉县接壤、北与遵义县隔湘江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26。53°30′~27。29°34′,东经107。2°24′~107。42°12′,东西长约57.05公里,南北宽约65.4公里。境内有乌江支流江界河、瓮安河、舞阳源头三大水系。全县土地总面积1973.8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纵横交错。全县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度为13.6℃,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辖23个乡镇、一个国有林场、一个自然保护区,247个行政村。(二)森林资源及松林情况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9.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06%,全县森林面积92.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7.9%。松树是我县的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全县共有松林面积48.28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55.63%,主要树种有马尾松、华山松,全县共有3个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三)社会经济情况瓮安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总人口46.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2万人,非农业人口4.68万人。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3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5元。从生产总值看,全县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格局。(四)受灾情况2008年1月12日以来,我县遭受罕见的雪凝天气,使县大面积森林受损,受灾面积1027461亩,其中马尾松受灾48.28万亩。(五)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松褐天牛,又名松天牛、松墨天牛,属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墨天牛属。主要寄主为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雪松等。通过近5年来观察,松褐天牛在我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在我县一般翌年五月下旬羽化。羽化的成虫6-8天后从蛹室向外咬一圆形羽化孔爬出,喜在2年生枝条上啃食嫩皮补充营养。昼夜均能活动,具有弱趋光性。补充营养后开始交尾产卵,5-6月为产卵盛期。成虫喜将卵产在光线较好的林缘、林间空地的幼龄树干和枝上,多数产在衰弱木和新伐倒木,产卵前先咬一横向椭圆形刻槽,再将卵产在刻槽内,产卵量为30-100粒,经18-23天可孵化。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取食韧皮部,2龄幼虫在边材表面食害,3-4龄幼虫蛀食木质部并逐渐形成蛀道,老孰时在蛀道端筑成蛹室。成虫的活动迁移范围在1-2km。(六)松褐天牛分布、发生、危害情况松褐天牛是一种危险的蛀干类次生性森林害虫,近年在我县危害十分严重,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危险性病害松材线虫病和拟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通常因松褐天牛的携带导致松材线虫病的扩散和蔓延。全县23个乡镇和国有林场都有马尾松分布,全县松树面积48.29万亩。在全县的马尾松林中都有松褐天牛不同程度的分布,松褐天牛成虫的活动迁移范围为1-2kmm,其远距离的传播主要以人为传播为主。它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如果任其扩散蔓延,必将猖獗成灾,更有可能造成松材线虫病的扩散和蔓延,这将对我县的马尾松、华山松等松林造成严重威胁,危及各种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影响生态安全。(七)松褐天牛防治情况根据省、州森防站的部署安排和这几年的治理,2003-2008年5年连续对我县雍阳、银盏、草塘、松坪、鱼河、中坪、白沙、建中、天文、木老坪、平定营等部分乡镇和国有林场等地的松树较集中的地方进行了防治,每年防治面积5万亩。三、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有原则(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采取工程治理的管理办法,运用营林、生物、人工物理及化学等综合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重点,分期治理,逐步实现可持续控灾。(二)项目建设的目标1、全县松林的监测覆盖率、产地检疫率、调运检疫率均达100%;2、外进松木质品复检和补检率达100%;

3、人工清理松枯死木达100%,松枯死木取样镜检率达90%,诱获松褐天牛分离镜检率达10%;4、外来疫木除害率达到100%;5、生物防治效果达75%;监测覆盖率为100%,监测准确率达95%以上;(三)项目建设的原则1、有计划抗灾和主动御灾的原则;2、按类区划和分区防治的原则;3、系统管理和联防联治的原则;4、依靠科技进步和运用先进科研成果、适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根治的原则;5、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四、项目建设布局(一)项目建设方法1、引诱剂诱杀在松褐天牛羽化期(5-7月),按照监测的方法在松林内设置诱捕器,于集虫器内盛清水或3%杀螟松乳剂,诱杀松褐天牛成。在松褐天牛羽化期(5-8月),每个固定监测点设置一个诱捕器,每200亩放置一个松褐天牛诱捕器,放置在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诱捕器下端应离地面1.5米左右。集虫器用锌铁皮或塑料等加工,防止天牛成虫爬出逃逸。先在诱捕器诱芯内放入清洁棉花,再加入调配好的引诱剂200毫升,以后每隔15日往诱芯添加140毫升。每隔1-2日(羽化后期可5-7日)检查诱捕天牛情况。2、诱木法选择衰弱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松褐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10亩设置1株(松褐天牛密度大的林分可适当增设诱木数量),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5月上旬),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40厘米处的3个方向侧面,用刀砍3-4刀(小树可少些),刀口深入木质部约1-2厘米,刀口与树干大致成30度角。用注射器把引诱剂注入刀口内。诱木引诱剂使用浓度为1∶3(1份引诱剂原液用3倍清水稀释)。施药量(毫升)大致与诱木树干基部直径(厘米)树相当。于每年秋季将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所诱天牛,减少天牛种群密度。3、化学防治(1)喷药防治。于松褐天牛成虫期采用地面树干、冠部喷洒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50-80毫升/亩(300-400倍液),或其它内吸性好、下导性强的杀虫剂,分别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盛期进行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期采用地面树干喷洒虫线清乳油80倍液,喷药量为2-3升/株。

(2)树干注药防治。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和需保护的松树,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虫线清400毫升/M3(估计立木材积),或注入虫线清1∶1乳剂400毫升/M3,进行保护。4、营林措施(1)人工清理虫害木。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受害严重的虫害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清理下来的虫害木及时烧毁。(2)封山育林。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严格控制人畜活动造成松褐天牛的传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5、检疫措施对调入我县的所有松木及其制品、包装材料、松木电光缆盘进行严格复检和补检,严防松材线虫病进入我县。依托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和各乡镇林业站,加强对过往木材的检疫检查,特别是对流通的松材及其制品严格检查和复检。充分发挥各联席成员单位的作用,各单位调入的松木质品要主动申请复检。(二)项目建设范围松褐天牛在我县松林内普遍有分布,均不同程度危害,在全县23个乡镇和国有林场42.28万亩松树中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松褐天牛危害,逐年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最终消灭松褐天牛。(三)项目建设年限2009年至2013年,建设年限5年。五、项目建设资金概算及来源(一)资金概算1、诱捕器防治:48.622万亩(1)全县42.28万亩松树,每200亩放1个松褐天牛诱捕器,共要2114个。诱捕器80元/个,需16.912万元;(2)引诱剂:每个诱捕器需1公斤,共2114公斤,每公斤50元,需10.57万元;(3)诱捕监测补助:每个诱捕点100元,需21.14万元。2、每年人工清理烧毁枯死木1000株,每株100元费:10万元3、化学防治:15万元(1)农药:对于天牛较多地区用绿色威雷,每年计划500公斤,100元1公斤,要5万元;在塔坡、西坡、映山红、朱家山等重要风景区松树上的天牛蛀孔用虫线清乳油堵塞,按400毫升/M3(估计立木材积),被蛀木按500株计,每公斤价格为100元,要5万元。(2)劳务费:5万元。4、项目技术培训费和检查验收费:3万元5、其它费用:3万元每年投资159.244万元。5年总投资796.22万元。(二)资金来源国债资金六、项目建设保障(一)组织管理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责任制度为确保工程治理项目顺利进行,我县林业局发文到各乡镇林业站。责任到每个林业站和护林员,负责防治监测工作,定期查看虫情和收集害虫,报县森检站分析。要建立健全严格的防治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防治责任书,将防治任务逐级落实到乡、镇、林场、村及山头地块,落实到小班。把防治责任和防治质量指标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主要领导肩上,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要协调好林业内部各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关系,争取全社会的支持。2、广泛宣传发动,搞好技术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做好虫害发生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对松褐天牛危害严重性和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和麻痹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林区职工、驻地单位积极投身于防虫救灾的第一线。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