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学科试卷
1.默写
(1)持节云中,?《江城子》
(2),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
(3)三月残花落更开,.《春晚二首》
(4),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5)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
2.解释词语
绿肥红瘦:
3.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卷帘人”因“浓睡”而误以为“海棠依旧”。
B.“绿肥红瘦”表达了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雨疏风骤”意思是雨大风急。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伤春惜时之情。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学常识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人(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劳形:.
名)
5.下列句子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陋室”环境特点是清幽宁静。
C.“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②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日: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③,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④己。问
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①炙:烤肉。②辍:让出。③遭乱渡江:遭遇永嘉之乱,晋人纷纷渡江
南下避乱。④左右:帮助,保护。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7.“常有一人左右”顾荣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
8.从文中可以看出,顾荣是个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
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
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的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
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
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
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
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
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
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抉别。
⑤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
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
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
花热烈而深沉,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9.第④段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__应改为—
10.对第①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
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好让儿子发
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
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
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11.认真阅读第2段和第6段中的划线句,说说环境描写的好处。
(1)第①段中“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写出的景
象,突出了“我”的心情。
(2)第⑥段对各色各样的菊花描写,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治染出悲壮、深沉
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到的变化.
12.第①段和第⑥段中都有“要好好儿活……”,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处省略号分
别有什么含
义。
(1)_
(2)
13.作者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B.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秋天菊花盛开,睹花思人,“我”特别怀念母亲。
C.菊花是母亲的象征,写菊花就是写母亲。母亲就像紫色的菊花那样,热烈而深沉,
就像白色的菊花那样高洁。
D.“秋天”之景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荔枝
肖复兴
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我刚到北京,家中只有孤
零零的老母。站在荔枝摊儿前,脚挪不动步。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
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
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口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
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了一斤。那时,我刚在郊区谋上中学老师的取,衣袋里正有当
月42元半的工资,硬邦邦的,鼓起几分胆气。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书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
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
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
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
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
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
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
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
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
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
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
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
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
吃,毕竟是好吃!母样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
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
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
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
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贴。
⑤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
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
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刚上市。
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
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
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阔别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
荔枝,我一直信为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
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⑥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孙子一部
分。我忽略了身旁小馋猫的存在,他再不用熬到28岁才能尝到荔枝,他还不懂得什
么叫珍贵,什么叫舍不得,只知道想吃便张开嘴巴。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
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了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⑦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14.第①段的“口□……口……”应该填写关联词语:()
A.虽然……更……B.居然……也……C.可是……都……D.
甚至……却……
15.联系上下文,体会第3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托”的妙处。
16.课题是“荔枝”,却用了不少篇幅写“沙果”。请任意找出文中两处写到“沙果”
的内容,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17.本文以“荔枝”为题的好处是:
从结构上看,,此外,“荔枝”也饱含着一
18.课文最后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作者言犹未尽,他想表达什么?再
替作者写几句他没有说出的话,30字左右。
写作
19.请以“这样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友情提示: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初一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1.默写
(1)持节云中,?《江城子》
(2),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
(3)三月残花落更开,。《春晚二首》
(4),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5)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答案】(1).何日遣冯唐(2).过尽千帆皆不是(3).小檐日日燕飞
来(4),衣带渐宽终不悔(5),出淤泥而不染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
2.解释词语
绿肥红瘦:
3.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卷帘人”因“浓睡”而误以为“海棠依旧”。
B.“绿肥红瘦”表达了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雨疏风骤”意思是雨大风急。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伤春惜时之情。
【答案】2.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3.D
【解析】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诗词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赏析,结合诗句,用流利、
连贯的语言表述。“绿肥红瘦”指海棠树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指叶的茂盛“瘦”指花的凋零。
3.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
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词,逐句进行分析。D项理解正确,其他各项的
错误之处分别为:A:“卷帘人”因为粗心答之以“海棠依旧”。B:“绿
肥红瘦”暗示春天逐渐消失,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C:“雨疏风
骤”意思是: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耍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
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同时结合作者的写
作背景,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学常识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
(2)劳形:___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名)
5.下列句子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陋室”环境特点是清幽宁静。
C.“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答案】4.(1).(1)刘禹锡(2).(2)使(身体)劳累(3).(3)这是
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5.D
【解析】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年代:唐
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
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
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
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
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
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
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
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
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
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
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
进行分析即可。D项理解有误,引用孔子的话,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
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②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日: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③.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④己。问
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①炙:烤肉。②辍:让出。③遭乱渡江:遭遇永嘉之乱,晋人纷纷渡江
南下避乱。④左右:帮助,保护。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7.“常有一人左右”顾荣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
答)
8.从文中可以看出,顾荣是个的人。
【答案】6.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7.那个烤肉的人(因为得到了尊重)懂得知恩图报。
8.体恤下人、肯为别人着想、尊重普通人。
【解析】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年代:南朝
6.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
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
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需注意的词语是:“执”译
作“端着、拿着”。
7.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
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
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常有一人左右”顾荣是因为那个烤肉的人(因为
得到了尊重)懂得知恩图报。
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
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
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顾荣是一个体恤下人、肯为别人着想、尊重普通人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
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
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
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
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
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
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
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
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抉别。
⑤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
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
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
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9.第④段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应改为
10.对第①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
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好让儿子发
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
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
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11.认真阅读第2段和第6段中的划线句,说说环境描写的好处。
(1)第①段中“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写出
的景象,突出了"我"的心情.
(2)第⑥段对各色各样的菊花描写,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
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__至!|_的变化。
12.第①段和第⑥段中都有“要好好儿活……”,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处省略号
分别有什么含
义。
(1)
(2)
13.作者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B.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秋天菊花盛开,睹花思人,“我”特别怀念母亲。
C.菊花是母亲的象征,写菊花就是写母亲。母亲就像紫色的菊花那样,热烈而深沉,
就像白色的菊花那样高洁。
D.“秋天”之景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答案】9.(1).“抉”(2).“诀”10.B
11.(1).(1)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2).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孤独、
痛苦、无望的心情)(3).痛苦、无望(4).明朗、坚强
12.(1).(1)第1段''好好儿活……”的省略号是表示母亲因为悲伤而说话断
断续续,说不下去。(2).(2)第6段结尾句中的省略号,表达了自己会好好活下
去的坚定决心,也有对母亲叮咛的理解等。13.C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
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抉
别诀别。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
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
即可。B项理解正确,母亲对儿子是体谅和深爱的。
1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分析。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
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
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
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结合画线句子所在的语境来看,(1)表现了
“我”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2)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
望到明朗、坚强的变化。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母亲说“好好儿活”的
含义要结合“我”当时的身体状况理解,写出母亲对“我”寄予的希望,
就是要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生活,省略号是表示母亲因为悲伤而说话断
断续续,说不下去。“我”说“要好好儿活”的含义,要结合当“我”理
解了母爱的真挚后,我下定决心要坚强的活下去,不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
13.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
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C
项理解分析不正确,母亲希望儿子能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更能像菊花坚
强的生活,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中美丽与灿烂。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荔枝
肖复兴
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我刚到北京,家中只有孤
零零的老母。站在荔枝摊儿前,脚挪不动步。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
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
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口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
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了一斤。那时,我刚在郊区谋上中学老师的职,衣袋里正有当
月42元半的工资,硬邦邦的,鼓起几分胆气。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书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
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
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
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
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
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
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
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
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
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
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
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
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
吃,毕竟是好吃!母样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
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
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
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
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贴。
⑤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
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
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刚上市。
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
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
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阔别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
荔枝,我一直信为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
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⑥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孙子一部
分。我忽略了身旁小馋猫的存在,他再不用熬到28岁才能尝到荔枝,他还不懂得什
么叫珍贵,什么叫舍不得,只知道想吃便张开嘴巴。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
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了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⑦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14.第①段的“口口……口……”应该填写关联词语:()
A.虽然……更……B.居然……也……C.可是……都……D.甚至……
却……
15.联系上下文,体会第3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托”的妙处。
16.课题是“荔枝”,却用了不少篇幅写“沙果”。请任意找出文中两处写到“沙果”
的内容,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17.本文以“荔枝”为题的好处是:
从结构上看,,止匕夕卜,“荔枝'’也饱含着
18.课文最后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作者言犹未尽,他想表达什么?再
替作者写几句他没有说出的话,30字左右。
【答案】14.B15.“托”本义是用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这里用动作
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母亲舍不得吃的神态,反映出母亲对荔枝的爱惜,表现出她平时
的节俭。
16.(1)“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沙果非常便宜,写出了
母亲勤俭节约。(2)母亲洗沙果时,“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
母亲-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勤俭节约,另一方面也写出
了母亲对儿子无比关爱。(3)“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
意”,母亲时时处处为儿子着想,尽管那盘沙果是她自己买的,她还是把它就势端走
了,自然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
17.(1),以“荔枝”作为文章的线索,文章围绕买荔枝、吃荔枝来组织材料
的。(2).“荔枝”饱含母亲对儿孙的关爱,也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情感
是双向的)
18.例1: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而妈妈却已经离开了我们,再也品尝不了这鲜美
的荔枝了。(妈妈在天堂里也能吃到这鲜美的荔枝吗?)例2:而今,荔枝依旧年年
红。要是妈妈还活着那该多好啊,我们一家人又可以围坐在一起,共享鲜美的荔枝,
共享天伦之乐。要点:每当看到鲜红的荔枝上市,作者心中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已故的
慈母,想起一家人共享荔枝的温馨,想起母亲对儿孙的无私的爱,对母亲有着深切的
眷恋、怀念之情。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
辨析。B项正确,本题要根据上下句之间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15.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解题时从动作细节描写的角度分析其作
用。第三段中“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
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运用动作
描写,写出我买来荔枝后,母亲珍惜之情,“托”字本意是指用手掌或其
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文中表达了母亲对荔枝的珍惜与不舍的吃的情感,
也从侧面写出母亲平时的节俭。
16.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
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
确的语言来作答。找出描写沙果的句子并结合母亲的节俭和对孩子的爱来
分析作用。
17.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一般来说,命题者设置这个题目,就意味着这个
标题有两重意义。首先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的表面意思,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办公室装修设计合同
- 2025金融服务行业中介居间合同范本
- 2025汽车买卖的合同范文
- 江苏移动2025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房产交易合同样本:个人房屋买卖协议
- 2025年度重大合同实施进展公告
- 2025合同法关于合同终止的规定
- 2025塑料模板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混凝土工高层承包合同
- 2025设备采购合同书范本
- (二模)济宁市2025年4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抽化粪池合同协议
- 中医养生馆运营方案中医养生馆策划书
- (二模)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高考备考:100个高考常考易错的文言实词(翻译+正误辨析)
- 软件项目交付管理制度
- 知识产权现场审核记录表模板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2024年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情味浸润的时光》4
-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