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中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中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中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中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中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中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视、听觉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

B.脑干

C.小脑

D.脊髓胸段参考答案:D略2.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参考答案:B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发生了基因重组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参考答案:B4.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其病原体是AIDSB.病原体主要是通过攻击吞噬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崩溃C.患者常常死于恶性肿瘤

D.可通过喷嚏、握手和拥抱等行为传播参考答案:C5.下图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出生率与死亡率之比是a>b>c.

③三个种群中a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c的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参考答案:B6.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D.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是只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参考答案:D7.一种全孢螺菌被双小核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内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它们的生物学关系为()A.种内互助 B.种间互助 C.寄生 D.互利共生参考答案:D【考点】种间关系.【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捕食等几种方式.【解答】解:根据题意中“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说明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是互利共生关系.故选:D.8.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自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D.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参考答案:B9.

如图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如图能正确表示e点时单位时间内棚内植株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B【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二氧化碳的变化主要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表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平衡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解答】解:图中曲线e点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平衡点,此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表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总量相等.故选:B.10.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错误的是(

)A.选择去核的卵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B.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C.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D.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参考答案:B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促进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因此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A正确;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因此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不会获得大量细胞,B错误;愈伤组织细胞处于分生状态,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因此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有用的突变体,C正确;茎尖等分生区组织几乎不含病毒,因此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D正确。11.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A、16%

B、52%

C、64%

D、84%参考答案:C1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滴加样液时,采用的是“渗入法”,滴之前,先将盖玻片盖住计数室参考答案:D【考点】F8: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本实验的注意事项:(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解答】解:A、计数时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即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A错误;B、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且大量繁殖,因此不能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错误;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混合均匀,C错误;D、滴加样液时,采用的是“渗入法”,滴之前,先将盖玻片盖住计数室,D正确.故选:D.13.已知一批豌豆种子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4∶4∶1

C.3∶5∶1

D.1∶2∶1参考答案:C14.如右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同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

A.AB、Ab、ab

B.Aa、Bb、AB

C.Ab、aB、aB

D.AB、aB、ab参考答案:C15.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A.图A和图C

B.图A和图D

C.图B和图C

D.图B和图D参考答案:C16.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参考答案:D17.下列有关描述不科学的是()A.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相同的B.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时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C.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一实验应选择植物的分生组织D.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应尽量选择多基因遗传病参考答案:D【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详解】A、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相同的,均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正确;B、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时,卡诺氏液用于材料的固定,B正确;C、分生组织细胞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故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应选择植物的分生组织,C正确;D、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应尽量选择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故选D。18.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参考答案:C19.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B.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C.只有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才能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D.效应T细胞可引起靶细胞渗透压改变而导致其裂解死亡参考答案:A20.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甲细胞相同B.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参考答案:C2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参考答案:A2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参考答案:B23.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和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参考答案:B24.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溶胶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参考答案:B25.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参考答案:B2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

)A.②可以进入A、C、DB.红细胞中O2扩散进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需穿过4层膜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属于内环境参考答案:B27.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细胞类型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胚胎干细胞3(mmol·min-1)5(mmol·min-1)成熟红细胞3(mmol·min-1)3(mmol·min-1)

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胚胎干细胞对Q的吸收受通入空气的影响,空气是影响呼吸作用生成ATP的因素,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Q的吸收不受通入空气的影响,但其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详解】A、表中数据无法判断,两种细胞吸收Q与浓度差有关,A错误;

B、经分析可知,两种细胞吸收Q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胚胎干细胞对Q的吸收是主动运输,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Q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D错误。28.根据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于细胞核中B.转录和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C.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转录的产物可以不同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说明真核生物由原核生物进化而来参考答案:C29.下列哪项肯定不属于反射弧结构(

)A.视神经

B.唾液腺

C.骨骼

D.脊髓参考答案:C30.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参考答案:C31.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32.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AAb、aB、abBAB、ab、ab

Cab、AB、ABDAB、AB、AB参考答案:B3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A.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参考答案:D34.关于ES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B.体外培养可以增殖而不分化C.ES细胞可以用来培育人造组织、器官D.ES细胞是指取自于原肠胚以后的细胞参考答案:D35.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参考答案:D36.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参考答案:B37.关于ES细胞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于治疗由于细胞坏死,退化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B.在体外诱导分化可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

C.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D.不能用于治疗糖尿病、肝衰竭等疾病参考答案:D38.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控制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

A.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参考答案:A39.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

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参考答案:A40.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能引起()A.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皮肤血管扩张汗液增多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科学家将拟南芥的抗寒基因(CBFl)转入香蕉以获得抗寒的香蕉品种。如图是某质粒载体上的SacⅠ、XbaⅠ、EcoRⅠ、HindⅢ四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限制酶SacⅠ、XbaⅠ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获得了CBFl基因,同时要用限制酶__对质粒载体进行切割,目的是__,这种采用双酶切的方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优点是使目的基因与载体__,并能防止目的基因或载体的自身环化。

(2)将CBFl基因连接到图示质粒后,作为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还必须有__,将重组质粒导入香蕉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

(3)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CBFl基因,可用含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4)科学家将生长健壮、苗龄一致的转基因香蕉(实验组)与非转基因香蕉(对照组)进行____处理,鉴定两组之间的抗寒性差异,如果__,则说明获得了抗寒的香蕉优质品种。参考答案:

(1).SacⅠ、XbaⅠ

(2).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3).定向连接

(4).启动子和终止子

(5).农杆菌转化法

(6).氨苄青霉素

(7).低温

(8).实验组的抗寒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中,如果目的基因和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获得的黏性末端相同,将会发生自身环化现象,故应选用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载体切割,以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详解】(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该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运载体,因此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SacI、XbaI切下CBFl基因后,对质粒载体进行切割的限制酶也是SacI、XbaI,这样可以产生相应的黏性末端,便于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定向连接形成重组DNA,并能防止目的基因或载体的自身环化。(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等。CBFl基因为目的基因,图中质粒上含标记基因,故作为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还必须有启动子和终止子。香蕉细胞是植物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3)据图分析,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所以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CBF1基因,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目的基因是抗寒基因,所以科学家将生长健壮、苗龄一致的转基因香蕉(实验组)与非转基因香蕉(对照组)进行低温处理。比较两组之间的抗寒性差异。如果实验组的抗寒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说明获得了抗寒的香蕉优质品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以及各步骤的要点以及对基因表达载体的分析。42.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源于__________________。(3)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