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制度_第1页
能源管理制度_第2页
能源管理制度_第3页
能源管理制度_第4页
能源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为了节约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耗水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制定本制度。一、节水管理机构企业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节水工作的组织协调。节水工作职能设在能源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企业的节水管理工作。企业的分厂(车间)须建立相应的节水小组,设立兼职节水管理人员,并建立节水管理网络,确保节水工作的有序开展。二、节水管理机构的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结合生产实际,制定节水管理办法,编制节水规划和年度节水计划。拟定下达二级单位用水计划和考核指标,适时修订用水单耗定额。负责取水、用水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并按时上报企业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节水方案,审批并组织实施节水措施,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组织评估节水措施效益。抓好企业工程项目用水指标和节水措施的源头设计,做好节水技术、工艺的措施应用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公布测试结果,提出节水改进措施。抓好工程项目设计节水篇(章)的编制、审查和监督工作。工程项目要选用节水型的先进生产工艺、设备。节约用水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并作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条件之一。做好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增强节水意识,组织交流节约用水的先进经验,推动节水工作的开展。三、生产、生活用水管理生产用水是节水工作的重点。各用水单位、车间、班组和高耗水设备都要装表计量,并根据生产任务(工作量)制定用水定额及计划指标。各单位都必须建立取水、用水量的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并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3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装置,节约工业生产(生活)用水,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行冷却水和工艺水循环利用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促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超计划(定额)用水要查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对生产中的重复用水系统,必须保证完好,防止泄漏和排放。对生产中的循环用水,应尽可能减少新水的补充量,提高冷却用水装置或其它用水装置的效率,减少水的损失。各生产车间,根据用水工艺要求,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用水单位不得擅自转供用水,确需要转供的必须经本单位节水办公室、供水单位批准,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实行装表计量收费,方可转供。7、对生产、生活供水管网,要摸清管网走向,定期巡查,对水漏失较严重的管网,要制定优化改造方案并付诸实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生产、生活中用水设备凡已装有自动节水器等的节水设备器具,设备部门要加强检查,维修。防止滴漏和长流水。生活用水一律实行装表计量、有偿使用的政策,无表计的住宅必须逐步完善表计,并定期公示用水量和收费情况。四、用水奖惩办法用水单位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节水计划和指标。并实行节奖超罚。重视节水“四新”技术的应用,无特殊原因节水措施不得停止使用。实际用水量低于额定指标的差额为节水量。定额由企业节能职能部门每年核定一次,由于客观条件的改变使生产(生活)用水量变化较大时,须提前申请重新核定,未及时提交报告以及无故停用已有节水设施的单位,不得给予节水奖励。企业节能职能部门对节水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的先进单位、个人以及经评估后运行持续半年以上的节水优秀项目,在用水单位申报、职能部门审核、企业节能领导小组审定后给予奖励。未经规定程序批准,私下转供用水的单位,视情节轻重,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并根据转供量多少予以五至八倍的罚款。发现个人不经表计偷用水量,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罚。发现无表计量的用水单位,按用水高峰期水量处以五至十倍的罚款,直至装表计量为止。企业燃料节约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企业对燃料的计划、采购、结算、储存、运行管理,做到事前燃料技术标准明确,费用有预算,事中风险能控制,进程动态有监控,事后经济活动有分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制订本制度: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燃料(包括煤炭、焦炭、原油、天然气、重油、成品油等),其技术标准由企业生产运行部门提出,会同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共同编制,并经企业节能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企业燃料的供应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企业审定的燃料技术标准进行市场采购,通过燃料市场的信息调研,制定燃料采购计划,并做好燃料计划的实施,燃料合同的签订,合同的正常履行等管理,保证生产用燃料的需求。企业要建立完善燃料进场验收制度,进厂的每车(船)燃料都要过秤检斤,抽样化验,做好格式化记录,并及时对照计划、合同,核对数量、品种和质量。企业燃料的供应部门对燃料入厂全过程发出的有关燃料的各种经营与技术文件必须随实物同时到达并存档,作为运行与结算的依据。企业燃料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配合供应部门做好入厂燃料检斤、检质管理,同时还要做好入炉煤的检斤、检质。做好燃料的贮存管理,按照进厂燃料的种类、规格、分区存放,标明燃料特点,并设专人管理油库和煤场,保持煤场设施完善与完好。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应会同生产运行部门根据进厂的原煤情况,经常研究,配煤掺烧管理,在企业当前负荷情况下,将多种煤质的煤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煤燃烧。8、做好库存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建立原煤库存盘点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同时对进煤、煤耗、存煤进行统计分析。执行好燃料分析化验制度,定期将燃料取样,进行化验分析,建立燃料技术档案。燃料使用必须经过计量,使用燃料的设备,都要严格执行计量制度,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每个班组、每台设备都要分别计量,按时记录,按班组、机台核标。企业节能管理部门会同运行部门及时研究并制定耗能设备节约燃料的操作方法与规章制度,积极采用优化燃料的新技术,新设备,对已实施的优化燃烧装置,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节燃操作,不得以手动代替自动,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动力部门应及时检修、恢复功能。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燃料燃烧合理化管理标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操作,如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系数,排渣含碳量、供引风风量与压力等都要达到标准。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对消耗燃料的设备或工序都要制定燃料消耗定额,按机台或班组实施考核,并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落实奖惩。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燃料经济活动分析,对燃煤、燃油、燃气的设备进行产出与耗能的定量分析,寻找问题,挖掘节燃潜力,提出进一步节约燃料的技术措施。同时还要进行燃料合同兑现分析,合同价格与燃料成本分析。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量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如下:⑴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⑵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⑶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⑷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⑸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⑹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⑺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⑻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企业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石油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氢、水等)的计量;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第6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进出用能单位的(一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100%,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二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75%,主要用能设备(三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50%。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对使用量小,准确度要求高,而本企业又不能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报请计量部门安排检定。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原则上要达到100%,并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制订周期检定计划,保证受检率达到98-99%,抽检合格率达到95-98%。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规定进行,以保证合理安装、正确使用、维修方便。计量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巡回检定和现场监督检验,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线。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制度企业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统计企业能源消费量,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去向与分配。其次是统计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资料,再次是编制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企业能源统计的扎口是节能管理部门。企业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由节能管理部门统一制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格式,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按月逐级上报,即生产车间(或能源二次加工部门)、分厂和集团公司。能源统计内容必须包括各种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能源利用水平(产值单耗和产品单耗等)统计,能源统计的时段必须与企业生产产品或财务报表同步。企业能源统计的汇总工作由节能管理部门负责,除应完成本企业能源管理所需要的统计工作之外,还应完成行业或政府部门规定上报的能源消耗报表。节能管理部门根据全厂各部门或企业的能源统计资料,定期编制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绘制企业能流网络图,以此开展企业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或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企业应建立的各类统计表:重点耗能设备、窑、炉用能原始记录表企业燃料进、销、存台账企业能源加工转换台账企业能源消耗台账主要耗能设备台账燃料收支统计表燃料消耗统计表能源加工转换日报表全厂能源消耗日、月报表能源费用构成月报表能源成本分析表能耗平衡分析表能源计量器具运行统计月报表企业能耗综合统计表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能源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是企业考核节能效果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制订本制度。一、能源消耗定额的制订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由企业节能管理部门组织,并会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共同进行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实际测算,适当的科学分析,精确的核算,力求做到迅速及时、定额准确、制定完整、切实可行。能源消耗定额草案制定后,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经企业节能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企业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应逐项逐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⑴审查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工作报告的说明;⑵审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标准和能耗定额、限额;⑶审查能源消耗定额的项目;⑷审查重点产品能耗变化的情况和原因;⑸审查制定过程中的计算依据,并验算是否正确;⑹审查是否积极采用了节能新技术;⑺审查是否已采纳了群众及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正确意见;⑻审查制定过程中拟定实现能源消耗定额措施的情况。能源消耗定额的审批标准:⑴定额必须先进、合理、齐全、准确;⑵定额必须达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或等于上一年度的实际消耗水平;⑶定额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⑷必须实行按定额供能和按实际消耗严格考核;⑸计量表具必须准确和齐备。二、能源消耗定额的执行经批准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企业各部门都要贯彻执行,凡属能源计划分配,组织供应和成本核算等都要按定额办事。能源供应部门按照核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和生产任务核实供应,各单位要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档案。能源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应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定额供能制度、消耗定额分级管理和奖惩制度,做到定额管理生产、指导生产、监督生产,以便实现最小的能源消耗。做好能源消耗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从能源进厂、转换、分配和最终消耗为止,各个环节都应有健全的原始记录,记载各种能源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使用情况和消耗情况。能源消耗定额在贯彻执行进程中,节能管理部门应经常检查分析,了解消耗定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同时检查和发现定额在执行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能耗定额,使之切实可行,具有科学性。三、能源消耗定额的修订能源消耗定额一经审查批准生效后,必须贯彻执行,一般单项定额每年修改一次。能源消耗定额遇到下述情况时,可作必要的临时修改:⑴在能源消耗定额执行过程中,发现定额脱离实际或计算错误时;⑵产品结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⑶提高了生产规模或改进了操作时;⑷能源品种、规格、质量等发生重大变动时。四、能源消耗定额的考核企业应加强定额考核,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额考核,即将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额与执行消耗定额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偏差的幅度,并分析研究产生偏差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为进一步调动企业和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必须与实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度相结合。企业能源审计制度为了加强企业节能管理,促进节能降耗,根据节能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能源审计是指企业能源管理部门依据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本企业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的活动。企业负责能源管理的部门应制订能源审计计划,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能源审计,并通过能源审计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能源审计包括下列内容:⑴能源管理状况;⑵用能概况和能源流程;⑶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⑷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⑸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⑺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⑻节能量计算;⑼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专项能源审计。⑴单位产品能耗超过能耗限额的;⑵能源利用过程中违反节能法律、法规,未达到节能标准的;⑶政府节能监察机构依法责令强制能源审计的;⑷因技术改造等原因,其主要耗能设备、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5、能源审计应根据能源审计计划实施能源审计工作。各部门(车间)应按要求做好准备,积极配合能源审计工作。企业可以委托具有能源审计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本企业进行能源审计。能源审计必须符合《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的规定。企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管理制度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耗能设备(系统)运行效率,保障节能新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节能新技术、产品是指应用于企业生产工艺、耗能设备,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其功能能大幅度提高生工艺和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产品。企业应针对生产耗能系统和设备的节能潜力,积极吸收引进和推广应用节能产品,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企业节能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或参与协调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负责节能产品的资料审核、节能效果的测试评估和运行监督管理工作。节能产品生产厂家在产品进入企业试用之前,须向节能管理部门提供以下资料:㈠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其它必备的证件。㈡符合国家或行业要求的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㈢能够证明其产品标准、质量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和产品质量的检测报告。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户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测试报告和使用报告。㈤节能产品试用的书面申请。企业节能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对节能厂家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经审查决定受理后,向节能产品生产厂家发出《受理试用通知书》。企业节能办公室负责组织节能产品试用的评估工作,相关部门、单位和生产厂家协同参加。企业节能管理部门结合原耗能设备的运行测试情况,在同相关单位和生产厂家商议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用评估场所。在试用节能产品前,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厂家提供的有关标准与生产厂家签定试用评估协议,明确双方权益、内容和工作量,科学严谨行事。节能产品生产厂家应该根据产品的性能特点在试用评估协议书中明确应用节能产品后的节约量。企业节能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节能产品试用的测试和评估工作,相关费用由节能产品厂家承担。节能产品节能效果的评估测试工作可以委托有资质节能测试机构承担,测试期间必须严格执行测试标准,测试报告一式三份,一份存档,另两份分别交于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和节能产品生产厂家。节能产品试用测试工作要与节能产品生产厂家一起进行,如有特殊情况节能产品厂家不能参加试用测试,节能产品生产厂家要认可试用测试数据。试用期间由于节能产品造成对人身安全和设备损坏,节能产品生产厂家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企业节能管理部门组织对测试部门提供的测试报告进行审核,对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的节能产品颁发准入证书并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推广应用,对测试结果达不到协议书中明确要求或综合经济效益不显著的节能产品,任何单位不得推广应用。各生产部门(车间)结合生产实际,在调查摸底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每年10月底前向节能管理部门申报下年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企业节能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对申报的节技项目进行审查,按照“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制定下发下年度节能项目推广应用计划。取得准入证的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厂方负责对产品的原理、性能、日常维护保养和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现场培训指导。节能产品使用部门(车间)要按照节能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加强对节能产品的维护管理,如发现异常问题难以解决,及时与生产厂家联系,确保节能产品应用。企业节能管理部门将不定期地组织对运行中的节能产品进行监测、监督和检查,对在应用中节能产品暴露出的问题责令生产厂家限期整改,对无故拖延时间或拒绝售后服务的节能产品厂家撤销节能产品准入证书。发挥节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节能降耗积极性,企业节能领导小组应对符合下列条件的节能技术项目进行奖励,具体条件如下:㈠维护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到位,坚持使用一年以上者;㈡经测试评估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的;㈢节能技改项目的统计资料和总结齐全、详实;㈣节能技改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在2年之内;企业能效对标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