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湖南)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1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湖南)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2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湖南)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3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湖南)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4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湖南)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练六(2022·湖南湘潭一模)干旱地区洪水分为冰雪融化型、暴雨降水型和混合洪水型三种类型。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了罕见洪水,阿拉尔市塔里木河河段8月出现了135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大大超过警戒流量50立方米/秒。下图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及其1号水文站记录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内洪水过程线。据此完成1~3题。1980年5月8~14日冰雪融水携冰过程线1981年3月24~26日混合洪水过程线1984年7月的一次暴雨洪水过程线1.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罕见洪水灾害的原因有()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②受暴雨和冰川融水的影响,水量急剧增加③人为原因造成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差④沙漠物质疏松,下渗快,涵养水源的能力差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2.下列有关干旱地区发生洪水的有利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水量增加,沙漠地区将变为绿洲B.缓解土地盐碱化C.改善生态环境,利于河流下游生态补水D.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3.下列关于1号水文站的三次洪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冰雪融化型洪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周期,洪水涨落缓慢B.暴雨洪水多陡涨陡落,洪峰出现时间和降水最大强度出现时间一致C.因叠加效应,混合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总洪水量一般大于融雪型洪水和暴雨型洪水D.冰雪融化型洪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洪水总量取决于气温回升速度和高温持续的时间(2022·陕西渭南高三检测)衡邵地区南、西、东三面环山,是湖南的“旱极”,其夏秋季节的气候有“十年九旱”之称,历史上频发严重旱灾,由于干旱较多,被称为“衡邵干旱走廊”。据此完成4~5题。4.衡邵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用水量大C.焚风效应 D.河流稀少5.下列应对“衡邵干旱走廊”的措施合理的是()A.生态移民减轻环境压力B.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C.大幅减少水稻种植面积D.禁止高耗水产业的发展(2022·湖南邵阳联考)野火泛指发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火,包括自然火和人为火(包括计划火烧)。计划火烧指在严密的措施控制下,有目的、有组织地点火燃烧规划范围内的植被。下图示意以年平均着火面积为指标划分的野火空间分布格局。据此完成6~8题。6.②区的主要野火类型是()A.常绿林火 B.落叶林火C.针叶林火 D.草原火7.野火年平均着火面积最小的区域是()A.①区 B.③区C.⑥区 D.⑦区8.③④⑤⑥区近年实施计划火烧的共同目的有()①调控林区面积②增加农耕土地面积③减少野火面积④改善林区生态环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22·河南南阳高三检测)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内突发自然灾害后的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河床形态和水深示意图,灾害过后一段时间,两观测点水深基本恢复正常。据此完成9~11题。9.引发该河段两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A.上游大坝决口溢洪B.地震迫使河流改道C.滑坡土石阻塞河道D.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10.此次灾害发生点可能位于()A.该河段下游B.两观测点之间C.观测点1附近D.观测点2附近11.灾害发生时,下游地区最先采取的减灾措施是()A.转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道引流(2022·山东潍坊高三检测)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气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虫灾害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12~14题。12.新疆多蝗灾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较大 B.降水稀少C.低洼湿地多 D.冬季气温低13.图示时期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A.草原面积增多 B.地下水位上升C.气候趋于冷湿 D.气候趋于暖干14.下列关于新疆减轻蝗灾损失的措施,合理的是()A.修鸟巢留鸟类 B.喷洒高毒农药C.放火焚烧蝗虫 D.人工增雨降温(2022·湖南衡阳三模)寒潮是指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图1为1954~2016年新疆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频次(单位:次)分布示意图,图2示意阿勒泰市位置。据此完成15~16题。15.1954~2016年,阿勒泰市春季寒潮()A.各月发生频次相当B.3月暴发频次最多C.发生次数逐年减少D.暴发强度不断增大16.影响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B.人类不合理活动C.植被状况D.太阳直射点移动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洪涝灾害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自然灾害。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洪涝灾害频发。基于历史数据,揭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弱洪涝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统计了1950~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图1为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图2示意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3为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图1图2图3(1)据材料,描述印度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并分别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2)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推测进入21世纪后印度的洪涝灾害将会逐渐减弱,有学者认为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该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结合材料,解释导致上述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的具体原因。18.(2022·河北唐山检测)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省是旱涝灾害的多发地。2021年10月初山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严重灾害。图1山西省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图2山西省山脉分布示意(1)从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山西省“十年九旱”的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山西省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推测阳泉暴雨年均发生频次比较高的原因。(3)2021年10月初山西多地发生滑坡,说明其自然原因。(4)旱涝灾害频发对山西人民的生命财产影响重大,简述山西省减轻灾害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9年7月28~29日,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遭受持续强降雨,诱发大面积山体滑坡和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局部阻塞挤压了主河道,河岸受到冲刷。下图示意本次累积降雨量及形成的泥石流局部阻塞挤压主河道情况。(1)据图说明2019年7月28~29日甘洛县的降雨特点。(2)下图为甘洛县山洪泥石流形成机制图,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将相关内容填入框图中的对应位置(填字母)。A.洪水B.地表径流C.泥沙补给D.河床堆积物、坡面土石体E.地震活动影响(3)分析此次强降雨造成主河道局部阻塞、对面河岸被挤压冲刷的原因。20.(2022·山东淄博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盐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松辽平原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河流、湖沼,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000~1800毫米,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其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地下水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要素有关。下图示意该区域2000年盐碱地及年平均风速分布,下表为2000~2017年该区域盐碱地与其他类土地之间的转换情况。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km2盐碱地水田579盐碱地旱地984盐碱地林地23盐碱地草地686盐碱地水域760盐碱地建设用地—盐碱地未利用土地44水田盐碱地26旱地盐碱地290林地盐碱地8草地盐碱地1055水域盐碱地149建设用地盐碱地—未利用土地盐碱地27(1)简述松辽平原西部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的自然条件。(2)指出松辽平原西部盐碱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3)根据表中数据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就2000~2017年盐碱化治理的主要成果和主要问题得出结论;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3.1.D2.C3.B解析第1题,水利工程设施不足,易导致洪水发生,①对;该次洪水为混合洪水,受暴雨和冰川融水的影响,水量急剧增加,②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稀少,并非人为原因造成植被破坏,③错;沙漠地区地表物质疏松,下渗快,但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水流汇集速度快,易形成洪水,④对。D正确。第2题,洪水持续时间较为短暂,沙漠下渗快,地表难以储水,沙漠地区难变为绿洲,A错误;短期的洪水对缓解土地盐碱化作用不大,B错误;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水量增加有利于向下游输水,利于下游生态补水,C正确;洪水很快消退,对干旱地区不能起到长期作用,D错误。第3题,冰雪融化受气温影响大,洪水过程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周期,洪水涨落缓慢,A对;暴雨洪水洪峰滞后于最大降水量,B错;因叠加效应,混合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总洪水量一般大于融雪型洪水和暴雨型洪水,C对;冰雪融化型洪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洪水总量取决于气温回升速度和高温持续的时间,D对。B符合题意。4~5.4.C5.B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衡邵地区在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该地南、西、东三面环山,位于夏季风和冬季风的背风坡,无论冬夏都盛行下沉气流,很难成云致雨,气候干旱。衡邵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焚风效应,全球变暖会加剧干旱,用水量大和河流稀少都不是主要原因。第5题,该区域人口较多,生态移民不能解决干旱问题且费用极大;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措施;适当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发展节水农业,不能完全禁止高耗水产业的发展。6~8.6.D7.A8.D解析第6题,②区主要为我国内蒙古高原,主要的植被类型为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的可燃物较多,容易发生野火,因此该地区主要的野火类型为草原火,D正确。第7题,①区大致为我国的新疆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植被量较少,可燃物少,野火发生频率较低,年平均着火面积最小,A正确。③区、⑥区和⑦区植被覆盖率高,可燃物丰富,发生野火的频率高,过火面积较大。第8题,实施计划火烧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可减少林内可燃物积累,防止或减轻森林火灾,而且计划火烧作为经营森林的工具和手段,在育林、野生动物管理、放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作用并获得效益,D正确。9~11.9.C10.D11.A解析第9题,据图中比例尺可知,观测点1、观测点2两地距离较近。自然灾害发生后,相对于观测点1,观测点2河面宽度变小,水深明显变浅,说明有物质进入河道,导致河床抬升,可推测该地可能发生滑坡,滑坡体进入河道,使河床抬升,水深变浅。灾害过后滑坡体被流水搬运,河道恢复,水位恢复正常。第10题,观测点2处河道南侧为凹岸,正常河床深度应比北岸(凸岸)深,但此时观测点2南侧河床抬高很多,水深变浅,说明有物质从南侧进入河道。据图可知观测点2处河道南侧靠近山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观测点1处为正常河床剖面图,且水位较深,说明灾害不在该处发生。第11题,灾害发生时,滑坡体阻塞河道,易形成堰塞湖,对下游造成威胁,最先采取的措施应该是确保人员安全,所以要尽快转移沿岸居民,以减少生命财产损失。12~14.12.B13.D14.A解析第12题,由材料可知,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利于蝗虫繁殖;新疆风力较大与蝗灾多发关系不大,蝗灾主要与气温和降水有关;新疆降水稀少,低洼湿地少;新疆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繁殖。第13题,由图可知,草原蝗虫灾害发生面积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繁殖,全球气候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卵越冬,为第二年蝗灾的暴发提供“虫卵”;草原面积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蝗虫数量变化。第14题,修鸟巢,留住候鸟,候鸟可啄食蝗虫,能有效控制蝗虫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平衡;喷洒高毒农药可杀死蝗虫,但对环境破坏大;放火焚烧蝗虫效果小,且易引发火灾;人工增雨降温成本过高,且效果差。15~16.15.B16.D解析第15题,1954~2016年,阿勒泰市3月寒潮暴发频次最多,A错误,B正确;春季寒潮发生次数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春季寒潮逐年波动变化,C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春季寒潮暴发强度变化,D错误。第16题,1954~2016年,阿勒泰市整体上3月寒潮暴发频次最多,5月寒潮暴发频次最少,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不断北移,阿勒泰市气温升高,寒潮月际变化呈下降趋势,D正确。17.答案(1)空间分布:北部尤其是东北部洪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时间分布:季节差异明显,雨季(7~9月)洪涝灾害高发,1950~2016年洪涝频次呈增加趋势。影响因素: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2)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统计数据仅有17年;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进行对应分析,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解析第(1)题,由图3可知,印度洪涝灾害呈现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7~9月为高发季节,峰值出现在7月;由图1可知,1950~2016年洪涝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而且西南季风不稳定,年际变化较大。由图2可知,印度北部,特别是东北部,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抬升明显,形成地形雨。第(2)题,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统计了1950~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统计数据仅有17年;数据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但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数据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进行对应分析,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18.答案(1)(夏季风是水汽的主要输送者)山西受夏季风影响较弱,年降水量较少;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一般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夏季),其他季节降水少,易引发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往往造成南涝北旱,山西也易发生干旱。(2)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的地域差异明显,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阳泉位于山地(太行山脉)夏季风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3)山西多山地,山体内部存在软弱面或破裂面,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因连续强降雨,斜坡上的大量土体或岩石被雨水浸泡后,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造成滑坡。(4)建设水利工程,调蓄洪水,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强化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解析第(1)题,山西省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弱且时间较短,所以山西年降水量较少;且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夏季),其他季节降水少,易引发旱灾;副热带高压不同年份强弱不同,副热带高压较弱的年份,夏季风弱,我国锋面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往往造成南涝北旱,山西也易发生干旱。第(2)题,根据山西省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等值线可知,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的地域差异明显,大致东南多、西北少。从山西省的山脉分布图可明显看出阳泉位于山地(太行山脉)夏季风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所以阳泉暴雨年均发生频次比较高。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2021年10月初山西遭遇连续强降雨,从图2中可以看出山西多山地,山体内部存在软弱面或破裂面,常年开采煤炭,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较低,因连续强降雨,斜坡上的大量土体或岩石被雨水浸泡后,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造成滑坡。第(4)题,建设水库和灌渠等水利工程,调节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调蓄洪水,提高灌溉能力,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强化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营造防护林,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19.答案(1)降雨量大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