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8篇_第1页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8篇_第2页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8篇_第3页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8篇_第4页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8篇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8篇八年级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灵敏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断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二、重点、难点1.重点:灵敏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灵敏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难点的打破方法:三、课堂引入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四、例习题分析例1〔P83例2〕分析:⑴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⑵依题意画出图形;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QR=30;⑷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QPR=90°;⑸∠PRS=∠QPR—∠QPS=45°.小结:让学生养成“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拟短边长7米,比拟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分析:⑴假设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解略.此题帮助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八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的〔一〕教学知识点1.用分式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2.分式的根本性质及分式的有关运算法那么.3.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4.列分式方程,建立现实情境中的数学模型.〔二〕才能训练要求1.使学生有目的的梳理知识,形成这一章完好的知识体系.2.进一步体验“类比”与“转化”在学习分式的根本性质、分式的运算法那么及其分式方程解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进步学生的归纳和概括才能,形成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使学生在总结学习经历和活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因学习方法的大力改良而带来的快乐,成为一个乐于学习的人.●教学重点1.分式的概念及其根本性质.2.分式的运算法那么.3.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4.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难点1.分式的运算及分式方程的解法.2.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讨论交流本章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在反思过程中建立知识体系.●教具准备投影片两张,实物投影仪第一张:问题串,〔记作§3.5A〕第二张:例题分析,〔记作§3.5B〕●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回忆本章的知识.出示投影片〔§3.5A〕问题串:1.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量可以用分式表示,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决,请举一例.2.分式的性质及有关运算法那么与分数有什么异同?3.如何解分式方程?它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何联络与区别?[师]同学们可针对以上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在全班进展交流.〔老师可参与于学生的讨论中,注意扫除他们学习中常犯的错误〕[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量可以用分式表示,例如〔用实物投影〕某人在外面晨练,有m分钟,他每分钟走a米;有n分钟,他每分钟跑b米.求此人晨练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生]我们组来答复此问题,此人晨练时平均每分钟行米.我们组也举出一个例子:长方形的面积为8m2,长为pm,宽为____________m.[生]应为m.[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有特色,谁还能举.[生]假如某商品降价x%后的售价为a元,那么该商品的原价为多少元?[生]原价为元.……[师]都是分式.分式有什么特点?和整式有何区别?[生]整式A除以整式B,可表示成的形式,假如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是分式.而整式分母中不含字母.[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用分式方程来解决.例如〔用实物投影仪〕某车间加工1200个零件后,采用了新工艺,工效是原来的1.5倍,这样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就少用10h,采用新工艺前、后每时分别加工多少个零件?解:设采用新工艺前、后每时分别加工x个,1.5x个,根据题意,得八年级数学教案篇3一、创设情境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如何简便地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取两点即可画出函数的图象〕.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哪一点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我们画一次函数时,所选取的两个点有什么特征,通过观察图象,你发现这两个点在坐标系的什么地方?二、探究归纳1.在画函数的图象时,通过列表,可知我们选取的点是(0,-1)和(2,0),这两点都在坐标轴上,其中点(0,-1)在y轴上,点(2,0)在x轴上,我们把这两个点依次叫做直线与y轴与x轴的交点.2.求直线y=-2x-3与x轴和y轴的交点,并画出这条直线.分析x轴上点的纵坐标是0,y轴上点的横坐标0.由此可求x轴上点的横坐标值和y轴上点的纵坐标值.解因为x轴上点的纵坐标是0,y轴上点的横坐标0,所以当y=0时,x=-1.5,点(-1.5,0)就是直线与x轴的交点;当x=0时,y=-3,点(0,-3)就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过点(-1.5,0)和(0,-3)所作的直线就是直线y=-2x-3.所以一次函数y=kx+b,当x=0时,y=b;当y=0时,.所以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三、理论应用例1假设直线y=-kx+b与直线y=-x平行,且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的表达式.分析直线y=-kx+b与直线y=-x平行,可求出k的值,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可求出b的值.解因为直线y=-kx+b与直线y=-x平行,所以k=-1,又因为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所以b=-2,因此所求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x-2.例2求函数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并求这条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求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根据x轴、y轴上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为0,可求出相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八年级数学教案篇4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二、重、难点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难点的打破方法:〔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互相比照,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等号左边是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在分母上,且x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实在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kx〔k≠0〕,比拟二者解析式的一样点和不同点。〔3〕〔k≠0〕还可以写成〔k≠0〕或xy=k〔k≠0〕的形式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教材第46页的考虑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究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进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四、课堂引入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五、例习题分析例1.见教材P47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例1.〔补充〕以下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2〕〔3〕xy=21〔4〕〔5〕〔6〕〔7〕y=x-4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例2.〔补充〕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分析:反比例函数〔k≠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k≠0〕,后一种写法中x的次数是-1,因此m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2≠0且3-m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2=1的错误八年级数学教案篇5知识构造: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断定定理.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根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节的重点.推论1、2提供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推论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找边和角的等量关系经常用到此推论.本节内容的难点是性质与断定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断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经常混淆,帮助学生认识断定与性质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另外本节的文字表达题也是难点之一,和上节结合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由于知识点的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也进步,一定要学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论,才能在解题时从条件得到用哪个定理及如何用.教法建议: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究法”。在数学教学中要防止过多告诉学生现成结论。提倡老师鼓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的内在规律。详细说明如下:(1)参与探究发现,领略知识形成过程学生学习过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的什么?找一名学生口述完了,接下来问:此命题是否为真命?等同学们证明完了,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找一名学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内容。这样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断定定理.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理论,积极参与发现,满打满算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克制思维和探求的惰性,获得锻炼时机,对定理的产生过程,真正做到心领神会。(2)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由性质定理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几个推论,自然想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断定定理,我们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结论或者说哪些推论呢?这里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把一些有价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论板书出来。假如学生提到的不完好,老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引导。(3)总结,形成知识构造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完好的认识,便于今后的应用,老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考虑答复:(1)怎样断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根据?(2)怎样断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断定定理及其推论;2.掌握等腰三角形断定定理的运用;3.通过例题的学习,进步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4.通过自主学习的开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5.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二.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断定定理三.教学难点:性质与断定的区别四.教学用具:直尺,微机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究法六.教学过程: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1)请同学们说出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估计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里重点复习怎样分清题设和结论。(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并检验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述结论,老师稍加整理后给出标准表达:1.等腰三角形的断定定理: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由学生说出、求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法.:如图,△ABC中,∠B=∠C.求证:AB=AC.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联想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知道,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为∠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注意:(1)要弄清断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断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3)断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2.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要让学生自己推证这两条推论.小结: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定义;②等腰三角形断定定理.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边三角形定义;②推论1;③推论2.3.应用举例例1.求证:假如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析:让学生画图,写出求证,启发学生遇到中有外角时,常常考虑应用外角的两个特性①它与相邻的内角互补;②它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要证AB=AC,可先证明∠B=∠C,因为∠1=∠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B、∠C与∠1、∠2的关系.:∠CAE是△ABC的外角,∠1=∠2,AD∥BC.求证:AB=AC.证明:(略)由学生板演即可.补充例题:(投影展示)1.:如图,AB=AD,∠B=∠D.求证:CB=CD.分析:解详细问题时要突出边角转换环节,要证CB=CD,需构造一个以CB、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连结BD,需证∠CBD=∠CDB,但∠B=∠D,由AB=AD可证∠ABD=∠ADB,从而证得∠CDB=∠CBD,推出CB=CD.证明:连结BD,在中,()(等边对等角)()即(等教对等边)小结:求线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找出边角关系.2.,在中,的平分线与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过D作DE//BC交AC与F,交AB于E,求证:EF=BE-CF.分析:对于三个线段间关系,尽量转化为等量关系,由于此题有两个角平分线和平行线,可以通过角找边的关系,BE=DE,DF=CF即可证明结论.证明:DE//BC(),BE=DE,同理DF=CF.EF=DE-DFEF=BE-CF小结:(1)等腰三角形断定定理及推论.(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证法.七.练习教材P.75中1、2、3.八.作业教材P.83中1.1)、2)、3);2、3、4、5.九.板书设计八年级数学教案篇6学习目的1、能说出约分的意义和步骤。2、能说出最简分式的意义。3、能说出分式的乘、除和乘方法那么,并能用式子表示。4、能纯熟地进展分式的乘除和乘方运算。5、会归纳总结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6、能纯熟地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展计算。主体知识归纳1、约分根据分式的根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约分的步骤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3、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4、分式的乘法法那么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5、分式的除法法那么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6、分式的乘方〔n为正整数〕、就是说: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7、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归纳如下〔1〕am·an=am+n〔m、n都是整数〕;〔2〕〔am〕n=amn〔m、n都是整数〕;〔3〕〔ab〕n=anbn〔n是整数〕、根底知识精讲1、正确理解分式约分的意义〔1〕约分的根据是分式的根本性质,约分的本质是一个分式化成最简分式,约分的关键是将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2〕进展约分的前提条件:分子、分母必须都为积的形式且有公因式。2、分式约分的步骤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分母和公因式、约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假设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应约去分子、分母中一样因式的最低次幂、当分子、分母的系数是整数时,还应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假设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时,要先将分子、分母按同一字母降幂排列、首项为负,提取负号放到整个分式的前面,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3、进展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式的乘除运算,实际上是分式的乘法运算,根据法那么应先把分子、分母相乘,化成一个分式后再进展约分,化为最简分式、但实际运算时,常常先约分再相乘,这样做既简单易行,又不易出错、〔2〕假如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再约分。〔3〕分式运算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分式,特别地,假设分子〔或分母〕是公因式,约去公因式后,分子〔或分母〕是1而不是0。〔4〕要注意运算顺序,对于分式乘除法来说,它只含有同级乘除运算,所以只要没有附加条件〔如括号等〕,就必须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展计算。八年级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的1.使学生纯熟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2.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断定.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简洁的逻辑推理。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1.表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局部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C。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2.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那么其周长为多少?二、新课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测。2.你能否用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测是正确的?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B=C,又由B+C=180,从而推出B=C=60。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表达?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假如是,有几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点,可知AB为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ADC=90,BAC,由于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问题1:此题假设将D是BC边上的中点这一条件改为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BC上的高线,其它条件不变,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问题2:求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三、练习稳固1.判断以下命题,对的打,错的打。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2.如图(2),在△ABC中,AB=AC,AD为BAC的平分线,且2=25,求ADB和B的度数。四、小结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推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为60。三线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个结论成立,其他两个结论一样成立,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五、作业1.课本P127─7,92、补充: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BD、CE是中线,求CBD,BOE,BOC,EOD的度数。(一)课本P127─1、3、4、8题.八年级数学教案篇8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挪动一定的间隔,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1.平移2.平移的性质:⑴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⑵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⑶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3.简单的平移作图①确定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条件: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⑵需要平移的方向;⑶需要平移的间隔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②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⑴找出关键点;⑵作出这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二、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1.旋转2.旋转的性质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一样方向转动了一样的角度。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间隔相等。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3.简单的旋转作图⑴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⑵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⑶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根本图案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络③探究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⑴平移变换;⑵旋转变换;⑶轴对称变换;⑷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⑹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一.选择题:1.以下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2.在以下现象中,①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挪动属于平移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将长度为5cm的线段向上平移10cm所得线段长度是()(A)10cm(B)5cm(C)0cm(D)无法确定4.如图可以看作正△OAB绕点O通过()旋转所得到的A.3次B.4次C.5次D.6次5.以下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A.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C.气球升空的运动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6.ABC是直角三角形,如图(a),先将它以AB为对称轴作出它的轴对称图形,然后再平移得到的图形应该是();(a)ABCD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那么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间隔,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间隔D.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8.将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图形是()ABCD9.以下图形中只能用其中一局部平移可以得到的是().(A)(B)(C)(D)10.以下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1.如图1,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AD=5,B=70,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FG=5,G=70(B)EH=5,F=70(C)EF=5,F=70(D)EF=5,E=7012.如图3,△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CD的位置,AOB=45,那么AOD的度数为().(A)55(B)45(C)40(D)3513.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如图3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逆时针旋转60得到(C)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14.如图,甲图案变成乙图案,既能用平移,又能用旋转的是().15.以下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180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有().(1)正方形;(2)等边三角形;(3)长方形;(4)角;(5)平行四边形;(6)圆.(A)2个(B)3个(C)4个(D)5个16.如图4,△ABC沿直角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到△DEF,那么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A)BE=EC(B)BC=EF(C)AC=DF(D)△ABC≌△DEF二、填空题.1.平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