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_第1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_第2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_第3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_第4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PAGE4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作者:陈畅贵阳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总体把握课文,了解相关字词知识;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能力,总结课文的实例,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并体会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观点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③评价作者观点。【教学难点】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②学习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我来考考各位一个歇后语: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当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只很有品味的小老鼠!例子一:展示四个字:“中”“国”“在”“吃”。请各位调整字词顺序,表达以下三种意思:1、食文化在中国,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吃在中国2、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中国,是品尝美食的在中国吃3、讽刺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是国家的蛀虫在吃中国同样四个字,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在中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子二:贵州人、湖南人、四川人的饮食习惯,都比较喜欢哪种口味?辣,那到底谁是最重口味的,咱们可以通过每个省份的描述可知:湖南人自诩:辣不怕;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请各位判断一下,哪个省份的口味最重?贵州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没有辣椒,嗜辣如命,哪天没有辣椒,可能就会心慌意乱、形容枯槁。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见,有时候,文字的排列组合不同,句子的意义不同;有时候,同一句话,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也不尽相同,因此,写作时,要学会字斟句酌,这便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二、作家作品。首先知人论世,了解一些作家作品,朱光潜,听说过没?上学期名著导读?《谈美》,回顾一下,《谈美》是以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政治等问题。是一本议论美感修养的文艺理论学著作,因此,朱光潜被称为“美学老人”。咱们看看,这位“美学老人”,是怎样教我们咬文嚼字的!三、信息筛选。(一)明确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大家认为它是褒义还是贬义?贬义:“死抠字眼,卖弄学问。迂腐。掉书袋。”请学生说成语的意思!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它的积极意义,咱们看,本文中,作者是怎样定义的?阅读第三自然段。与其说是“咬文嚼字”,不如说是字斟句酌,这是做学问必备的一种态度?严谨、步步留心的态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咬文嚼字”举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出门沽酒时,大雪纷纷扬扬,施耐庵用了一个什么字?使得境界全出呢?“紧”。《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为何?学生讨论明确:“紧”好处:1、生动朴实的写出大雪纷飞、紧凑。2、渲染出气氛的紧张,主人公命运前途未卜。所以,一个“紧”字,境界全出。正如朱先生所说,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因为文字它不单单是一个符号,而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咱们现在明白,本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就是一种“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那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请各位同学在文中找一下。定位在总结性的语段当中,齐读最后一段。告诉我,“咬文嚼字”的意义是?明确“咬文嚼字”的意义:追求“艺术的完美”,尽善尽美。我们讲,言由心生,有的人说话也好、写作也罢,想的是一回事,写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谓的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这是因为你没有仔细地咬文嚼字,本课我们着重讨论的问题是:怎样咬文嚼字!怎样达到艺术的完美。(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1)句式不同,意味不同。提问:班上有位同学,有个坏毛病,就是特别爱迟到,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很生气地准备批评他,你们挑选以下两种句式:哪个语气更强烈!更适合批评人:A、你是个老爱迟到的学生。B、你这个老爱迟到的学生。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原因。阅读1、2自然段,再来解决这个问题。明确:“这”字句:是坚决的判断,表现强烈的情感,但一般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不适宜。“是”字句:1、表示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意义,不带情感的判断。2、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有“你不是”的讥刺意味。(你是个好小子)所以在批评人时,这句感情比较强烈!结论:事例一: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句式不同,意味不同!个便是一种惯性。如何避免“套板反应”,做到“唯陈言之务去。”疏通全文脉络:第一部分:咬文嚼字是什么。第二部分,咬文嚼字的原则。第三部分,咬文嚼字的意义。回过头来看看,全文的文体是什么?文体介绍:文艺随笔,三个部分之间逻辑顺序严密。四、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假把式,我来给各位出几个题目,你们看看哪个字用在其中比较合适?这些字词好在何处?练习:(1)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解析:闹,修辞手法:火红的杏花在枝头吵吵闹闹的?拟人,光是拟人,可能还不够,本身是一种视觉,他却装化为了一种听觉?通感,仿佛看到许多杏花在枝头叽叽喳喳的,你一言我一语的,七嘴八舌的,“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一闹字卓绝千古”刘公勇做一个选词填空: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学生讨论,明确:冬天,梅花开树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已经不算早了,梅花开于百花之先,以见起早,而其中的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它是头号种子,“一”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3)《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教我们咬文嚼字,咱们下面就利用他的方法,来反咬他一口,挑挑朱先生的毛病,文中有个地方作者是出现了错误的,哪个典故?“推敲”的典故。所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上海一个杂志,《咬文嚼字》,专门去挑一些大家的、著名节目的文字毛病。出示两个事例:例子一,挑某一年春晚的毛病,冯巩主演的一个小品《爱的代驾》,里面冯巩夸她的老婆是西施,夸另外一个女子为貂蝉,于是冯巩他老婆便不高兴了,她说了一句话:“我是西施,她是貂蝉,合着我比他老1000多年呢!”你们看出什么端倪没有?学生讨论明确:西施生活在春秋末年,貂蝉生活在东汉末年,相差600、700而已,没有1000年那么远!例子二:我国著名女舞蹈家杨丽萍,春晚跳完了一支《雀之舞》,主持人朱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