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部分 1 技法3区域特征全把握含解析_第1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部分 1 技法3区域特征全把握含解析_第2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部分 1 技法3区域特征全把握含解析_第3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部分 1 技法3区域特征全把握含解析_第4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部分 1 技法3区域特征全把握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1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部分1技法3区域特征全把握含解析技法三区域特征全把握近几年的高考地理命题,常采取“区域+要素”的方式,以区域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要素特征。解答此类试题,常用的步骤:第一,根据文字材料、图表信息,识别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若图中有典型经纬线,就用定量法判断,若试题只提供文字材料、景观图等,要用定性法判断,在具体的应试中,往往需要多方联系,综合判断。第二,提取材料信息,推断区域特征。第三,比较相似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特征类试题的选项容易混淆,只有基于时空视角,从成因推理,比较各选项特征,才能在因果分析中科学判断正误。方法1把握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植被、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在高考中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第一,根据区域位置或典型植被等信息,推断其他要素特征。例如看到有巨大的板状根系的植物,可推断当地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等。第二,由自然特征推断成因.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分析某自然现象的成因时往往从位置、区域出发,分析相关因素。例如低纬地区有企鹅活动,可能和寒流有关,可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分析。[典例示做]1.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北部,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下面是该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和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据图可知()A.图中①③河流补给类型相同B.该湖泊为咸水湖C.①河流与②河流相比,流速快D.③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流(2)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A.3月 B.4月C.10月 D.11月(1)D(2)D[第(1)题,解答该题需要分析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读等高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河流发源于山脉,河水注入湖泊,则可推断①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积雪融水,③河流自东向西流,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A错;该湖有入湖水,也有出湖水,可推断其为淡水湖,B错;①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②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所以②河流流速快,C错;③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而①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积雪融水,故③河流流量较稳定。第(2)题,该题需要利用湖泊水位变化特征来分析。只要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湖泊水位会一直上升,读统计图可知,4~11月,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湖泊水位会一直升高,11月以后,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水量,湖泊水位开始下降。]方法2把握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区域人文地理特征重点考查人口、城市、产业等要素分布和发展特征等。分布特征常表现为点状、带状、面状等不同形态特征,发展特征反映各要素的发展水平、速度、阶段及趋势等。对人文地理特征的推断,应从资源、能源→人口、城市→产业、环境等思路展开.分析人文地理特征的成因既要考虑自然条件,也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分布既受水源、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政治、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典例示做]2.(2019·云南省昆明市调研)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棕榈油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和清洁剂等的生产,廉价的棕榈油及其衍生产品为很多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某地为扩大油棕种植面积,放火焚烧雨林,下图示意该地油棕种植园景观。据此完成(1)~(3)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A.九州岛 B.苏门答腊岛C.纽芬兰岛 D.塔斯马尼亚岛(2)棕榈油产业获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成本低,销售量大 B.生产规模大,产量高C.政策扶持,地价低 D.用途广,资金投入大(3)目前,有利于该地油棕种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油棕种植规模 B.挖掘传统加工工艺C.全面恢复原生植被 D.合理集约利用土地(1)B(2)A(3)D[第(1)题,该题需要运用特征法识别地理位置。根据材料可推断该地应位于热带,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九州岛、纽芬兰岛和塔斯马尼亚岛都位于温带,只有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故选B。第(2)题,本题需要运用产业区位原理等知识来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棕榈油廉价且应用范围广,可推断棕榈油生产成本低,销售量大.故选A。第(3)题,本题需要运用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大范围破坏雨林,推广种植油棕,必然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若全面恢复原生植被,则经济难以持续发展。合理措施应是控制油棕的种植规模,保护原生雨林植被,采用现代生产工艺,提高棕榈油的附加值,合理集约利用土地,避免对雨林的大范围破坏。故选D。]方法3把握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区域地理环境中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二者的相互联系及影响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着眼于人地关系思想的选择题组层出不穷,全面把握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是解答的关键。[典例示做]3.图示区域天然次生林广布,是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农业综合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目前,沟道中的淤地坝已成为该区域的“亮点工程”。结合该区域等高线图,完成(1)~(3)题。(1)区域内农业综合开发潜力较大的原因,主要是()A.塬面平坦开阔 B.气候温暖湿润C.灌溉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肥沃(2)区域内的天然次生林,大多为()A.针叶、阔叶混交林B.乔木、灌木混交林C.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D.常绿阔叶、硬叶混交林(3)区域沟道中的淤地坝主要作用是()A.防洪抗旱 B.发电灌溉C.调节气候 D.拦沙蓄水(1)A(2)B(3)D[试题以黄土高原某地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重大成就为素材,围绕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条件、天然次生林的类型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措施设计问题。试题材料是局部地区利用整体性原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型例证。第(1)题,依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理要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植被和土壤。图示区域是黄土高原中地势相对平坦地区,耕地较多,地形条件较好;该地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降水较少,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黄土高原受水土流失的影响,土壤不肥沃.依据设问指向,该地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大主要是因为塬面平坦开阔,因而可排除“气候温暖湿润”“灌溉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第(2)题,天然次生林是指天然森林被砍伐后,由再生出来的幼树组成的森林。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当地为温带地区,植被不可能是常绿林,C、D错;当地为黄土高原,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灌木能有效固结土壤,应为优势林木,当地为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也为优势林木,针叶林是亚寒带的地带性植被,不是当地的优势林木,A错、B对。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沟壑多,地势起伏较大;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河流沟道是输沙的主要通道,在沟道内建造的堤坝可有效拦沙蓄水,减少水土流失,D对;淤地坝能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但不是淤地坝的主要作用,A错;淤地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