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含解析_第1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含解析_第2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含解析_第3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含解析_第4页
2021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1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含解析专题限时集训(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20·常德市4月模拟)“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为东南亚四国的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率。据此完成1~3题。1.1990年前人口红利对东南亚四国经济的贡献率大多为负数,主要是因为()A.老龄化严重 B.劳动者素质不高C.出生率过高 D.男女性别比失调2.据图分析目前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 B.越南C.新加坡 D.菲律宾3.为促进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率,四国应该()①提升城市化水平,积极加快城镇化进程②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③调整农业、工业、服务业布局和劳动力资源分布④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C2.D3.A[第1题,“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对经济的贡献率高;在图中,1965至1990年,为二战结束后,有较高的出生率,导致总抚养比较高,所以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多为负数,C对.第2题,目前(2020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的经济贡献率都高于菲律宾,说明这三国的出生率都下降,处于“人口红利"期,对经济的贡献率高。只有菲律宾人口红利对贡献率为负数,说明菲律宾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D对。第3题,促进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率,就是要利用劳动人口创造社会财富,①③④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会大量消耗社会财富,所以②不选,A对.](2020·临沂市4月模拟)波鸿市是德国西部鲁尔区内的城市,市区内地势起伏和缓.下图示意波鸿市儿童游戏场地按不同年龄段分级分布。据此完成4~6题。波鸿市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场地分布4.波鸿市儿童游戏场地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0~6岁 B.6~12岁C.0~12岁 D.12~16岁5.波鸿市的南区和西南区,最可能是()A.住宅区 B.商业区C.行政区 D.工业区6.推测波鸿市()①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式②中心城区儿童数量最多③按人口数规划游戏场地④游戏场地布局较为合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D5.A6.C[第4题,服务业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12~16岁的儿童游戏场地等级高、数量少、距离远,服务范围大,故答案选D。第5题,读图分析,波鸿市的南区和西南区,相比其他方位的区域儿童游戏场地更多。说明南区和西南区儿童多,最可能为住宅区,故答案选A.第6题,组团状城市多因地形或者河流阻隔,形成多个核心。材料中显示波鸿市市区内地势起伏和缓,且图示道路为环路和干线交叉分布,只有一个中心区域,因此,城市形态应为团块状,①错;中心城区儿童游戏场地数量最多,因此中心城区儿童数量最多,②对;儿童游戏场地是面向儿童,而不是总人口数,③错;游戏场地多分布于市区、交通线两侧,市区人口密度大,儿童多;交通线两侧交通便利,因此游戏场地布局较为合理,④对.故答案选C。](2020·福建高三质检)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映春运期间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模,城市间可横向对比。甲、乙为我国相邻省份中的两个城市.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两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该年百度迁徙规模指数甲市小于乙市。据此完成7~9题.7.图中表示甲、乙两市人口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曲线分别是()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8.春运期间甲、乙两市的人口流动()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促进甲市消费水平提升C.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 D.减小乙市环境人口容量9.近年来春运期间甲、乙两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数量呈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甲市老年人口比重增加B.两市之间交通运输速度提升C.乙市的制造业向外转移D.两市之间教育水平差异缩小7.C8.B9.C[第7题,由材料可知,甲市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小于乙市,故曲线①②为甲市,③④为乙市。且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因此春节前甲市的人口主要为流入,乙市的人口主要为流出,春节后甲市的人口主要为流出,乙市的人口主要为流入,故图中表示甲、乙两市人口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曲线分别是①④.第8题,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间的短期的、重复的运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而人口迁移是改变其居住地,长期或永久性居住的一种人口移动表现;人口流动会促进甲地居民经济收入,从而带动当地消费水平;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与国家政策无关;人口流动与环境人口容量无关.第9题,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由于乙地制造业的转移,乙地工作机会减少了,促使人口流动减少。](2020·济宁3月模拟)市辖区,是我国的行政区划之一,属县级行政区,受地级市、直辖市管辖,是城市市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增设市辖区。有学者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空间结构划分为圈层式、组合式、并排式和独立式等几种基本模式(如下图).据此完成10~11题。10.研究表明,城市市辖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其演化路径可能为()A.并排式-—组合式——圈层式-—独立式B.独立式—-并排式——组合式——圈层式C.独立式-—并排式——圈层式-—组合式D.并排式--组合式——独立式——圈层式11.某城市增设新的市辖区后,该城市可能会出现“虚假城镇化”,“虚假城镇化”是指()A.市辖区数量多,城镇人口比重大B.市辖区数量多,城镇用地比重大C.市区空间范围大,城镇人口比重小D.市区空间范围小,城镇用地比重小10.B11。C[第10题,依据材料可知,市辖区是城市市区的组成部分。城市发展初期,市辖区数量少,范围小,为独立式模式。随着该地区的发展,市辖区数量增多,开始增设郊区市辖区,形成并排式模式,随着该地区的继续发展,郊区市辖区转变为中心市辖区,进而演变为组合式,最终演变为更加复杂多样的圈层式模式。第11题,某些城市增设新的市辖区后,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少,会出现辖区内的部分农民没有从从事第一产业转变到从事第二、三产业,致使市区空间范围变大,但是城镇人口比重仍然较低,出现“虚假城镇化",C正确;A和B都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表现,D是城市化水平仍较低的表现。]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7年1月31日,平时寂静的陕西省渭河平原东部渭南一个村庄随着春节到来一下子热闹非凡,回家团聚,走亲访友的人和车你来我往。就在这喜庆的景象中,村子内部随处可见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多年无人居住的老房子,而在村庄的外围则有一排排新近盖起来的楼房.以下信息为该市统计局对该村庄附近22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本次调查的22个行政村总户数19021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1082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为5.7%;在村内有房屋的户数18315户,闲置房屋户数894户,占房屋总数的4。9%,其中闲置房屋质量较好的405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45。3%,闲置房屋质量较差的379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42。4%,质量极差已无法居住的110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12.3%;此外,闲置房屋中闲置两年以上(含两年)的570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63。8%。(1)推测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主要原因.(2)为调查该村“空心化”状况,请你为从村内搬迁到该村西北部外缘新建房居民设置调查内容。(3)分析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不利影响.(4)请你为该村摆脱“空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空心化”表现为房屋的闲置空心和人口的空心,这与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入城落户有关,也与旧村落落后的建筑样式及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有关。第(2)题,为调查该村“空心化"状况,可以抽样调查,如对从村内搬迁到该村西北部外缘新建房居民进行调查,可以从搬迁时间、搬迁原因、旧房状况、旧房的再利用等方面调查。第(3)题,该村形成“空心化”,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旧房有安全隐患且旧房环境卫生影响村内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可能还会对后代造成财产分割纠纷;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增大了该村的养老、治安、经济发展难度;分散的村落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等。第(4)题,该村摆脱“空心化”必须与村民思想认识、村貌改造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等。[答案](1)在农村建设上,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村内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缺乏,新建住宅的占地面积比传统农宅大等原因,导致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土地利用“空心化"状况;在经济上,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造成城乡收入差异增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使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并长期居住在城市,使得留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为主,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状况。(2)①您是什么时候建的新房?②您建新房的土地原来是什么土地利用类型?③是什么原因导致您从村内搬迁到村外的呢?④您是否认为村内部旧宅的闲置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⑤您认为如何才能够把闲置的老宅基地充分利用起来?(任答其中两点即可)(3)不利影响:村内闲置旧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内旧房大都破旧不堪,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内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严重影响少数居住在村内部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村内废弃宅基地多年未用,后代会因为旧宅地界模糊而引发矛盾纠纷;随着该村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影响了该村养老、治安等问题;由于村落面积扩大、居住分散,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农村劳动力外迁导致人力资源缺乏,延缓了该村经济的发展.(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广泛宣传“空心化”的不利影响,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在尊重民意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与村容村貌改造、道路交通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完整的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制止违法乱建;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人口回流,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任答其中三点即可)13.(2020·福建高三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一带一路”上的吉布提,工农业基础薄弱,吉布提港是东非最大的港口。首都吉布提市是港口城市,老港区位于市中心,长期以港口装卸、物流为主要经济支柱,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生产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2013年以来,中国某国企集团与吉布提政府合作,按照“前港—中区—后城”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开发模式对吉布提市进行建设。前港是在老港区西郊新建的现代化深水港口,承接老港口业务;中区是在濒临新港口西郊建设的新国际自贸区,设立轻、重工业及金融、大数据等生产性服务业;后城是老港区转型升级的新城市中心,开发商业、办公、酒店及旅游设施等。下图示意吉布提市的位置及“前港—中区—后城"的空间分布。(1)说明新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环境。(2)老港区升级改造为城市新的商业中心,说明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3)吉布提市由老港区向“前港-中区”扩展,分析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4)分析“前港—中区—后城”综合发展模式促进吉布提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解析]第(1)题,该国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光照强,淡水缺乏,海域环境比较复杂,新港建设困难。第(2)题,主要从老港区的市中心位置、知名度、交通便利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从老港区的空间狭小,发展受限以及西部发展空间大等方面分析。第(4)题,可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发展、功能区合理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淡水不足;海域环境复杂,地下水盐度高。(2)城市发展需要更高等级的商业中心及其配套设施;老港区的人流量大,市场服务范围广;水陆交通便利,土地升值空间较大;老港区位于市中心,知名度较高,原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3)老港区面积狭小,功能混杂,交通、环境问题突出,发展受限;随着中方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本国政策的支持,为城市拓展提供保障;西郊沿海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