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学讲稿第一章课件_第1页
男科学讲稿第一章课件_第2页
男科学讲稿第一章课件_第3页
男科学讲稿第一章课件_第4页
男科学讲稿第一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男科学讲稿第一章男科学讲稿第一章男科学概述男科学(Andrology)源于希腊文andros。1951年德国妇产科教授HaraldSiebker首次引用。1969年,经过德国学者CarlSchirrend努力,在德国科学杂志上开始正式使用“男科学”名词。定义:是研究男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一门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医学与生殖生物学的分支科学。包括:基础医学的生殖解剖、生理、生化、胚胎、遗传、微生物、免疫、病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内分泌、泌尿外科、皮肤性病以及实验兽医学等。研究的领域:生殖医学中男性生育、不育、节育、性功能以及男性生殖器官疾病、性功能障碍和性传播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男科学概述男科学(Andrology)源于希腊文andros男科学简史男科学雏形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发展为一门现代医学专科,与医学领域中其他新学科的形成一样,具备了下列条件:第一,有鲜明的学科特点。男性和女性不仅在生殖器官和内分泌系统有显著区别,而且在心理和社会学方面逈异。与妇科相对应,男科学是专门研究男性的学问,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二,在科学发展和医疗实践上有需要。伴随着人类文明和健康意识的深化,提高男性生殖器官疾病的防治水平和发展男性生育调节的要求日趋增强。为此,男性生殖的基础理论,男性节育的新技术,男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均不断得到发展。第三,具备了一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的基础。男科学简史男科学雏形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发展为男科学简史“男科学”的历史:约40年但有关男性的研究已经有2000多年,但一直停留在“唯精学说”“唯卵学说”的争论中1677年荷兰学者卢文霍克(Leeuwenhock)首次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人类精子,成为认识男性生殖细胞的开始。1755年斯派兰詹尼(Spallanzani)用犬进行人工受精研究,证实了“精卵结合学说”男科学简史“男科学”的历史:约40年男科学简史20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男性生殖生理的研究日趋深入。1910年,瑞哥德(Regaud)提出了精子生成周期的概念。1920年,史密斯(Smith)发现脑垂体分泌的性激素可以调节、控制睾丸的生理功能。30年代,格瑞普(Greep)首先提出睾丸受两种促性腺激素调控学说,即脑垂体产生的促滤泡激素(FSH)促使睾丸产生精子,促黄体激素(LH)促使睾丸产生雄激素。70年代后,进一步证实了FsH发挥生理效应的靶细胞是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celI),LH的靶细胞是睾丸间质细胞(Leydigcell),从而逐步确立了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性腺轴系的理论,为男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男科学简史20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男性生殖生男科学简史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率先成立了生育节育学会然后又逐渐开展小范围的国际间合作。1969年,由西斑牙巴塞罗那的Puigvert和Pomerol医师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Mancini医师共同创立了国际男科学协会(CIDA)1976年在西斑牙巴塞罗那召开首届国际男科学大会1981年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召开第二届大会,同时正式成立国际男科学学会(ISA),有43个国家的成员及15个国家的男科学学会加入该组织。1985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第三届大会(我国有代表参加)以后每4年召开一次。男科学简史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率先成立了生育节育学会第一章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外生殖器——阴囊+阴茎内生殖器——生殖腺(睾丸)、输送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和附属腺体(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第一章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外生殖器——阴囊+阴茎第一节睾丸睾丸左右各一,位于阴囊内,呈卵圆形,长4-5cm,宽约3cm,厚约2.5cm,容积约30ml。主要功能:精子;雄性激素。睾丸--鞘膜脏层--白膜--睾丸实质。睾丸小叶(100-200)精曲小管或称生精小管(2-4)。直细精管--在近睾丸纵隔处,精曲小管移行而成,较短。睾丸网--直细精管进入睾丸纵隔内,汇合而成。输出小管-睾丸网汇集而成(8-15条)间质--精曲小管之间构成睾丸间质。内有间质细胞。第一节睾丸睾丸左右各一,位于阴囊内,呈卵第一节睾丸第一节睾丸第一节睾丸一、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管壁由生精上皮组成,生精上皮由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组成。上皮外为基膜和固有膜。

第一节睾丸一、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管壁第一节睾丸1、基膜富含糖蛋白和粘多糖的无定形凝缩物,内含微丝,韧性较强。功能:对生精上皮起支持、保护和定位作用,是构成血睾屏障的一部分。2、固有膜(界膜、管周组织)2-3层扁平多角细胞构成,能节律性收缩,故也称类肌细胞和管周收缩细胞。功能:推动生精小管液和精子向流向睾网管,构成血睾屏障的一部分。第一节睾丸1、基膜第一节睾丸3、生精细胞5个发育阶段的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第一节睾丸3、生精细胞第一节睾丸4、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形态:功能:(1)构成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2)能合成一种特异性糖蛋白(雄激素结合蛋白、特异性载体蛋白;(3)分泌肽类物质抑制素(Inhibin)对卵泡刺激素的分泌起抑制作用;(4)分泌高钾稀薄液体,参与形成睾网液,利于精子输送;(5)与精子排放有关;(6)吞噬、清除退化衰老生精细胞及精子排放时遗留的参与胞质;(7)吸收与转送营养物质,对生精细胞起保育作用;(8)通过与生精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完成二者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9)胚胎早期分泌抗副中肾管激素,以抑制副中肾管继续发育。第一节睾丸4、支持细胞(Sertoli细第一节睾丸二、直精小管和睾网管三、睾丸间质睾丸间质:占睾丸体积的34%。其细胞成分除一般的结缔组织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外,还有一种间质细胞,又称leydig细胞,成群或单独存在,占睾丸体积的12%(图1-11)。间质细胞的功能:合成和分泌雄性激素,包括: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和双氢睾酮。此外,尚能分泌前列腺素、催产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内啡呔等。第一节睾丸二、直精小管和睾网管第一节睾丸四、血睾屏障是指曲精小管腔与间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之间一系列组织结构的通称。包括: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皮和基膜、薄层结缔组织、类肌细胞、曲精小管基膜以及支持细胞及其紧密连接。作用:阻止免疫活性大分子蛋白质通过,而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如激素、营养和代谢物质等可自由通过,孕酮、睾酮通透力弱,双氢睾酮很难通过。(临床上某些疾病可破坏之)第一节睾丸四、血睾屏障第一节睾丸六、内外环境对睾丸的影响生精过程可因内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受干扰。如:温度、超声波、微波、电离辐射、磁场、药物、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等生物理化因素。(临床应用)第一节睾丸六、内外环境对睾丸的影响第一节睾丸七、睾丸的功能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生殖性腺轴第一节睾丸七、睾丸的功能调节第二节附睾epididymis一、附睾的形态结构分头、体、尾三段(一)输出小管

10-15条,末段与附睾管相连。

输出小管的上皮:由有纤毛的高柱状细胞及无纤毛的低柱状细胞组成。高矮不等,腔面不规则。管周有平滑肌细胞。(二)附睾管(4-6m)

管腔面整齐,管壁上皮由高柱状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细长的微绒毛,又称静绒毛;基底细胞小,贴近基膜,管壁外围有薄层的平滑肌第二节附睾epididymis一、附睾的形态结构第二节附睾二、附睾的功能1.附睾液的重吸收(睾网液在到达附睾体部之前99%被吸收)2.附睾液的分泌(体部开始)主细胞:合成与分泌功能甘油磷酸胆碱(GPC)、附睾特异蛋白(向前运动蛋白)、唾液酸、类固醇、肉毒硷等。3、运转和浓缩锌(转运),睾酮、肉毒硷(浓缩)第二节附睾二、附睾的功能第二节附睾4、精子的成熟向前运动能力、固着于透明带的能力,去能状态(结合型唾液酸与质膜和顶体膜结合)5、精子的运送6、精子的储存7、处理衰老死亡的精子8、血附睾屏障第二节附睾4、精子的成熟第三节排精管道及精索一、输精管ductusdeferens40cm,分睾丸部、精索部、盆段。壁由粘膜、肌层(外纵、中环、内纵)、外膜三层构成。结扎部位在精索部第三节排精管道及精索一、输精管ductusdefe

输精管壶腹末端变细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穿前列腺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长约1cm,肌层丰厚,受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二、射精管ejaculatoryduct输精管壶腹末端变细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男科学讲稿第一章

3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3个膨大:前列腺部、尿道壶腹和舟状窝

2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特点:2个弯曲3个狭窄3个膨大3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3个膨大:前列四、精索spermaticcord自腹股沟管腹环至睾丸上端。

内容: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和鞘韧带等。

外包3层被膜,内→外为:①精索内筋膜—在腹股沟管腹环处续于腹横筋膜②提睾肌———续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③精索外筋膜—在腹股沟管皮下环处续于腹外斜肌腱腹四、精索spermaticcord自腹股沟管腹环至睾丸上端第四节附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三者均为性激素依赖器官一、精囊腺seminalvesicle数目:2位置:膀胱底之后,输精管壶腹外侧大小:因人而异壁:粘膜、肌层和外膜功能:分泌精囊腺液(淡黄色、弱碱性、稍粘稠内含果糖、前列腺素和凝固酶)第四节附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第四节附性腺二、前列腺prostate位置:前列腺部尿道周围。上端称前列腺底,邻接膀胱颈。下端称前列腺尖,位于尿生殖膈上。底与尖之间称前列腺体,体后面有纵行的前列腺沟。形态:栗子形(分五叶)大小:成人,其直径为3-4cm,重约20g。组织结构:泡状腺叶(30-50个),导管(15-30条),开口于尿道精阜。功能:分泌前列腺液(稀薄、无色浑浊、弱酸性,含蛋白水解酶和纤维蛋白酶,锌离子、精胺、酸性磷酸酶、柠檬酸等)第四节附性腺二、前列腺prostate三、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形似豌豆,位于尿道球后上方两侧、会阴深横肌内,排泄管开口于尿道球部。三、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形似豌豆,位于尿道球后第四节附性腺第五节外生殖器官一、阴阜二、阴囊三、阴茎第四节附性腺第五节外生殖器官第六节精液一、精液的组成:精子、精浆(95%左右但不固定)量:2-6ml<1ml或>8ml均属于异常颜色:灰白色气味:有特殊的腥味密度:2千万/ml以上一般正常男性6千万/ml以上临床上<2千万/ml有意义。第六节精液一、精液的组成:精子、精浆(95%左右但不固定第六节精液二、精浆的成分附睾和输精管液10%精囊腺液60-70%前列腺液20%睾丸液、尿道球腺液组成。临床意义:特异性生化指标ACP、Zn、ǐ-谷胺酰转肽酶--前列腺果糖、前列腺素--精囊腺L-肉毒碱、∝-葡萄糖苷酶--附睾第六节精液二、精浆的成分第六节精液三、精液凝固与液化5-20分钟四、精液抗原精子膜上有至少两种抗原系统:非特异性抗原(全身共有)――很多,主要是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前者如ABO血型抗原,后者如HL-A抗原及H-Y抗原等―――――引起同种免疫反应特异性抗原(精子本身具备)也称为包被抗原或包裹抗原。―――――――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第六节精液三、精液凝固与液化第七节精子一、精子的微细结构头:正面卵圆形,侧面梨形,由细胞核和顶体组成,外被质膜。顶体:帽形的扁囊,覆盖核表面3/4,性质同溶酶体

尾:鞭毛第七节精子一、精子的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