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科学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时:23课时
设计者:
日期:2021年1月
目录
一、课程背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六、所需条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一)课程标准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
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课标的落实上,各单元按领域分析如下:
领域落实课程标准要点
测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特征;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力的
作用;知道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5.2)
通过研究能举例说明声音产生及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
向传播,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6.1)
物质科学领域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
低、强弱发生改变。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6.1)
通过观察、实际动手操作等活动了解电路的原理,能描述出简
单电路组成部分,通过动手的活动,了解其中原理及产品与生
活中安全用电注意事项。(6.4)
初步了解动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
行简单分类。(8.1)
通过研究植物,会描述植物的生命历程,并学会调查家乡的植
生命科学领域物种类和特点。(8.2)
意识到植物的重要性,与我们生活有密切的联系;(8.3)
通过观察生物的生长阶段,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知道影响生存的因素。(7.3)
1
地球与宇宙科学通过认识地球、太阳、月球的相关知识,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领域体会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对宇宙产生好奇心。(13.3)
通过动手操作,动手制作小台灯,体验技术对于人们生活带来
的便利。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技术与工程领域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17.3)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
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
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主题单元的形
式编排了7个单元,分别为《物体的运动》、《声音的秘密》、《太阳、地球、
月球》、《植物的生长》、《生物的特征》、《电的本领》、《设计制作小台灯》
等研究主题,共计23课时。本册中共编排的内容包括: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
的形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变化;探索地球,认识太阳,月相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电的认识,安全用电;
设计制作小台灯等。分属四大领域:
物质科学领域--《物体的运动》、《声音的秘密》、《电的本领》
生命科学领域--《植物的生长》、《生物的特征》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一《太阳、地球、月球》
技术与工程领域-一《设计制作小台灯》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自主完成猜想、设计实验、
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意识的进行合作,能够仔细倾
听和交流,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
生活,更使他们乐于探究。对科学课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探究,有一定的基础,也
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欠缺能力:
2
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学生只看到事物表面,而不知道事
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生在探究中往往只是一种热闹的心
态,所以教师应注重从激趣问题入手引导孩子规范语言表达,进行逻辑推理,学
会用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合、统计图表等方式来整理信息,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运动和静止的
关系,知道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2.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
而产生。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
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3.通过认识地球、太阳、月球,让学生对宇宙产生好奇心。
4.通过了解植物的生命历程,了解植物任何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了解植物与我
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观察生物的生长阶段,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知道影响生存的
因素,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究揭示未知的秘密;
6.通过观察、实际动手操作等活动了解电路的原理,能描述出简单电路组成部
分,通过动手的活动,了解其中原理及产品与生活中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7.通过动手操作,动手制作,体验技术对于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科学态度目标
1.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
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通过对地球,太阳,月球的了解,意识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通过研究植物,意识到植物的重要性,与我们有密切的联系;
5.通过对生物的研究,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物的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
要性;
3
6.通过对身边常用科技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
惯。
(三)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了解物体的状态,了解物体的位置,速度,
认识生活中常见物体状态等。
2.通过搜集生活中声音的相关资料,知道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知道声音有高
低和强弱之分。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知道噪声的危
害和防治;
3.通过探究地球,太阳,月球等有关内容,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究揭示未知的秘密;
4.通过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植物特征,能说出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5.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知道影响生存的因素;
6.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能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认识科技带给我们的生
活改变。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3、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4、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三、课程内容
本册共编排了7个单元,分别为《物体的运动》、《声音的秘密》、《太阳、地
球、月球》、《植物的生长》、《生物的特征》、《电的本领》、《设计制作小
台灯》等研究主题。
课时安排
新授周数15课时数30
复习周数2课时数4
机动周数1课时数2
合计18合计36
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4
第1周学习课程纲要2
学习《运动与力》、《小球的运
第2周12搜集有关资
动》
料动手实验
学习《运动的形式》、第一单元
第3周12
整理复习及检测
学习《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
第4周22
播》
动手实验及
学习《声音的变化》、《噪声的
时总结
第5周2危害和防治》第二单元整理复习3
及检测
第6周3学习《探索地球》、《认识太阳》2
加强积累、
《登上月球》、《月相的变化》
第7周33动手实验
第三单元整理复习及检测学习
学习《种辣椒》;学习《不同环
第8周42
境中的植物》
学习《调查家乡植物》、
第9周42
第四单元整理复习及检测
第10周5学习《养蚕》1
学习《动物的“家”》、《生物
第11周52查阅资料
与非生物》
第12周5第五单元整理复习及检测1
学习《灯泡亮了》、《导体和绝
第13周62
缘体》
学习《安全用电》、第六单元整
第14周62
理复习及检测
学习了解《设计小台灯》《制作
第15周设计与发明2查阅资料动
小台灯》
手操作
第16周设计与发明学习了解《太阳能小台灯》、第2
5
七单元整理复习及检测
第17周复习2
第18周考核和学生自评2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2020年第1版
2.课内资源:《四年级下册科学同步体验与探究》、《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
动手册》、教材图片、多媒体、微课等。
3.课外资源:科普读物、互联网资源等。
4.教室及实验室,各种实验器材(钢尺、蜡烛、灯泡、铜丝、铁丝、铝丝、
橡皮筋、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等)、实验材料,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活动
课程实施过程必须和目标相一致,所以在制定实施方法的时候,我们也是根
据目标来分析。另外,为了让实施方法更清晰,我们从多个领域来阐述,包含了
教师教和学生学。
L通过分享学期《课程纲要》,认识《课程纲要》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学
习中尝试对照《课程纲要》进行自我评价,逐步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2.动手动脑做科学
小学科学课与其他课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很多情况下要通过动手做来学习科
学,如:做实验,制作模型,观察、测量……这些活动不仅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
式,也是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重要经验支撑。动手不应是纯粹的操作性活动,还
应与动脑相结合。边动手边思考,可以使两者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和整理资料等探究性的学习,在相互协作与交流中
走进科学,意识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3.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这种符合儿童天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
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利于科学概念的理解,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精神的有效学习方式。
6
4.《四年级下册科学同步体验与探究》、《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当堂上交,严格要求,认真规范。
5.单元测评
要高度重视,出题、考试、阅卷、分析、反馈、评改,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操
作。同时纳入到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中。
6.课堂学习
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上,认真学习、规范实验、认真记录、积极表达,在多个
实验中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实践活动结合自己的
生活经验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7.其他有效学习方式
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五、课程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科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
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二)科学知识的评价
考查学生对主要概念的掌握情况。
(三)学习评价的方式
学习评价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就小学科学课而言,主要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
价两种。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与学生的学习交融在一起的,
包括课前、课中、课后针对学生的学情及学习表现所进行的评价活动(终结性评
价指的是在学习进行到一个阶段之后,针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的评价活动。
7
评价
评价项目评价要素评价等级
方式
A、尽力(15分)家长
课前准备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相关的
B、家长督促完成组长
15%材料准备、观察与调查等活动
(10分)教师
C、不完成(0分)
1.积极发言,能有条理表达自A、好(10分)
己的想法,有质疑精神,善于B、比较好(7分)
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C、一般(5分)
常规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A、好(10分)
课堂在交流中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教师
B、比较好(7分)
评价活动秩序,能借鉴别人的意见组评
C、一般(5分)
30%完善自己的观点。
能按照实验探究的顺序进行
A、好(10分)
技能科学探究,重点是观察能力、
B、比较好(7分)
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讨论、应
C、一般(5分)
用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
1.按时并独立完成学习单,能A、好(5分)
及时订正学习单中的问题。B、比较好(3分)
学习单评价师评
C、一般(1分)
15%组评
2.完成一些观察、参观、制作A、好(5分)
等实践性作业。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8
3.学习单干净、整洁,书写工A、好(5分)
整。B、比较好(3分)
C、一般(1分)
过程性评价:占整个课程评价的60%
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占40%
终结性评价40%=期中测试成绩(10舞)+期末测试成绩(30%)
(四)评价结果呈现
学期总评成绩以等级呈现,共分为四个等级:
优秀(290)良好(75-89)及格(60-74)需努力(<60)
六、所需条件
1.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2.四年级下册科学学习单
3.四级下册科学同步体验与探究
4.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5.教具、学具:实验器材、生活中的材料
6.其他(科学实验室、校内外资源、网络资源
9
小学科学单元备课【单元方案】
课程
课题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国家课程年级四
类型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岛出版社
教材来源课时4
2021年1月第1版
背景分析
物体运动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5.2)
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3)
相关内容
物体的机械运动有不同的形式。(4.3)
1.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编排了《1.运动与力》、《2.小球的运动》、《3.
运动的形式》3课的教学内容。旨在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以问题
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来进行学习,让教师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完
成教学任务。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知道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
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会描述
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并且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
式。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能够根据物
体运动时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物体进行分类。
单元开篇呈现的是过山车的情境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运
动,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又通过单元导读“当你坐上飞驰的列车时,当你
教材分析
在秋千上摇来荡去时,当你享受过山车带给你的速度与激情时……你是否知
道自己在做着不同形式的运动,而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能量呢”,向学生
展示生活中物体运动有不同的形式,而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能量,进而引
发思考,进入本单元的探究学习。
《1.运动与力》通过问题怎样让自行车动起来?怎样改变自行车运动的
快慢?得出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并且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进而探
索怎么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且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推理出运动的物
体具有能量。
《2.小球的运动》通过问题踢出的足球是怎样运动的,从树上落下的苹
果是怎样运动?问题探究,并且通过小球的运动的实验画出运动路线图,进
而利用生活中运动物体的图片观察运动路线,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
10
运动和曲线运动。
《3.运动的形式》根据问题当我们拿着纸风车奔跑时,我们在做什么运动,
纸风车在做什么运动?引发学生思考运动的形式,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主栗
有四种类型:平动、振动、摆动、转动。进而通过生活中的运动图片的观察
再次巩固,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教材每节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准备活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分
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方法指导,明
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生活中物体的运动随处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已经知道了运动、力、能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对物体的运动具备初步
的分类意识。
第1课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与静止,并且改变运动与静止总结出
这些都是运动的状态,进而应该可以梳理出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哪些方面,
应该可以通过动手实验发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第2课学生研究小球的运动,并且试着画出路线图,得出结论物体的运
学情分析
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师要适时进行合理的引导,能够观察生活中
的一些运动现象,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
得以激发。
第3课学生对运动形式的探究,可以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四种类
型:平动、振动、摆动、转动,教师适时的引导,对语言的总结要科学。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探究
欲望,在老师引导下能自行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进行大胆的放手。
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描述运动物体的运动
路线。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平动、振动、摆动、转动。知
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2.科学探究: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在
具体目标教师引导下,能够让小球按照设计的路线动起来并在探究过程中能用自己擅
(核心素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能够根据物体运动时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物体进行分
养)类。
3.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力的关联的探
究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体验到科学探
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单元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主
(指向的评价任务评价标准题、检测、表现
单元目标)性、口头等)
11
能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
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
变化。
通过观察实验与小组合
作交流,描述力改变物体的语言叙述正确。(★)
目标1运动状态。语言条理清楚。(★)检测、口头、
科学知识通过猜测与实践,体验逻辑性强。(★)问答式提问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合计:★★★
小组合作,积极讨论,画
出小球的运动路线。
学生能说出物体的运
动。
会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
的(★)
1.能通过小组合作,全积极参与实验的方案设计
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明(★)
实验操作、
目标2确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并
检测、自评、
科学探究生改变的。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奖励
问答式提问
2.通过实验,观察实验(★)
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能清晰条理描述自己的发
现与结论(★)
合计:★★★★
1.大胆参与交流、讨论、评价。
★
实验操作、实
1.主动与同学交流,大胆说2.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验结论填写、
目标3出自己的想法。★
实验器材归
科学态度2.参与评价,并说出自己的3.准确、完整说出实验过程。★
整等课堂表
理由。4.合理顺畅地表达探究结论。
现
★
合计:★★★★
能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明确它们的
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观察记录课
目标41.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现象十
的。上课堂表现;
科学、技2.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运动物体课下能主动
术、社会体,说一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的运动路线。进行实践应
与环境合计:★★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应用物体用
运动的形式实例及应用运动
形式的方法。
1.结果240优秀
目标1、第二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单单元质量检
2.结果35—39良好,
2、3、4元质量检测测
3.结果30—34及格
12
4.低于30需努力。需努力的学
生需要查漏补然后进行补考。
课时安排表
基本课型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课程资源
新授课1.运动与力1教材、《同步体验与探究》、《学生活
动手册》、教材图片、多媒体、微课、
新授课2.小球的运动1
当堂达标题等课内资源;科普读物、
新授课3.运动的形式1互联网等课外资源
第二单元混合与分离教材图片、多媒体、知识思维导图、
整理复习课1
单元整理复习与检测单元质量检测卷
第一课时新授课学习过程设计
课题1.运动与力
课标陈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学段要求“力作用
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2)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核心素养)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力的关联的
探究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
学习设备注
环节教学计(学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
(活设计修习资
动)改源)
1.能根据小风车引
、发思考,提出与力相
情境评价设关的可探究的科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计问题。提出与力有关的猜测(★★)
聚焦2.积极发现,畅谈想
法。
生活导入风车
过程1师:(拿出风车)这是风车,小组内玩一玩吧!想一想,玩具
实施是什么让风车转起来的?要想让它转得更快,可以怎样
设计做?
(预学生分组玩风车。
设)2.师: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是什么让风车转起
来的?
13
生:使劲吹气、用手扇风等。
教师引导说出:用力;是力让风车转起来。
师:那我们想让风车转的更快,你是怎么办的?
生:加大力量。
3.师:对,看来,风车的转动与力有关。那么,其他物体
的运动呢?是否也与力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
究《运动与力》。
4.板书课题:运动与力
会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
能通过观察物体的运(★)
评价设动现象,描述物体运能清晰条理描述自己的发现与结
计动状态的变化。论(★★)
二、
方案探究问题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课件
的变化。
探究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到生活中看一看,请同学们仔
(―细观察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秋千和汽
)基车的运动状态。然后描述一下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
础活教师播放荡秋千的视频。
动2.学生小组讨论。
过程实3.师生交流:荡秋千时,秋千开始时是静止的,推动秋千
施后,秋千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时快,有时慢,最后
设计会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时,自行车有时会快,有时慢,
(预有时……
设)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这么多科
学道理,那么你还能描述更多物体的运动状态吗?
生:汽车行驶时,有时快有时慢,有时……
生:扔铅球时,铅球……
生:工人叔叔拉车时……
4.师生小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
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化。
—•、1.通过观察实验1.积极参与实验的方案设计(★
方案与小组合作交
评价设流,描述力改变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并圆满完成
探究计物体的运动状自己的任务的奖励(★★★)
(进态。3.能清晰条理描述自己的发现与结论
阶活2.通过猜测与实(★★★)
14
动)践,体验运动的
物体具有能量。
探究问题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师:同学们刚才描述的物体运动的状态都很好,那么
纸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怎样改变的呢?
车、空
生:荡秋千时,我们一推它,它就动了。
易拉
生:跑在路上的汽车,一踩油门,车就跑快了。
罐、矿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看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
泉水
一种神秘的东西有关,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下面你们用手
瓶
中的几种物品,自己试一试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我看能
不能找出这种神秘的东西。
师:请你们拿出纸风车、易拉罐、还有铅笔盒,你们想办
法让这几种物品都动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分别做实验,让这些物体动起来,改变它们的运
动状态。
3、学生汇报交流发现。
师:通过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给大家分享一
下。
生:纸风车静止时,我用嘴吹了一下,它就转起来了,我
过程实
再用大力吹,它就转的快了。
施
生:我用手推易拉罐,易拉罐就开始滚动,然后我用大力
设计
气推它,它就滚动的更快了,最后我用手阻挡它,它就停
(预
下来了。
设)
生:铅笔盒...
师:那么你们找到这种神秘的东西了吗?
生:是力。
师:很棒!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这几个
小活动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有力的存在才会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4.师生小结,课件出示结论:
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
加力。
探究问题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课件、
师:当我们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之后,物体就运动了,那
核桃、
运动着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呢?
小球、
生:我觉得应该有。
小车、
师:说一下理由,可以举例说明。
小铁
生:我看到落下的雨滴落到水里会溅起水花,说明向下落
锤
的雨滴有能量。
生:被踢飞的足球砸到感到很疼,说明运动的足球也有能
15
量。
生:...
师: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这些一些运动的物
体碰到其他物体后,其他物体有什么变化。
1.课件出示视频:人们扔出的保龄球,将球瓶撞到的场景;
快速挥动的高尔夫球杆将高尔夫球打飞很远的场景。
师:同学们说说球瓶是怎么倒的?高尔夫球怎么飞出去
的?
生:保龄球滚过去后,就把球瓶砸倒了。
生:挥动的杆子把高尔夫球打飞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下面我们也做几个游戏,看看有
什么发现?
学生分别做用小球砸矿泉水的游戏和砸核桃游戏。教师同
时出示活动要求。
1.主动与同学交流,1.大胆参与交流、讨论、评价。★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2.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价设
法。3.准确、完整说出实验过程。★
计
2.参与评价,并说出4.合理顺畅地表达探究结论。★
自己的理由。合计:★★★★
1.师:同学们,我看你们都玩的很尽兴,你们通过这几个一体
游戏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机、投
(预设)影仪
生:我们发现扔出的小球,会把矿泉水瓶砸倒,说明扔出
交流
的小球是由能量的。
过程实
生:我们将锤子举起来,向下砸去,核桃就碎了,说明锤
评价施
子这时是有能量的。
设计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重大发现。
(预
2.师生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设)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像我们刚才这样,依据事实,
推出结论,这就是在推理。
课件出示: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
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
在推理。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应
语言叙述正确。(★)
四、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
语言叙述正确,条理清楚。(★
拓展评价设态及物体运动具有能
★)
计量的例子。明确它们
语言叙述正确,条理清楚,逻辑
应用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
性强。(★★★)
生改变的。
16
师:生活中,还有更多运动的现象,[课件出示]请同学
过程实们课下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状
施设计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预如果保持拉力不变,往小车上加重物,小车前进的快慢又
设)会有什么变化呢?
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收获
评价1.每准确说出一条收获得
(知识、科学探究思路
五、设计2.语言完整、有条理额外得支
等)。
梳理
过程实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
施设计己的表现怎样?谁的表现最好?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
(预充分发言,在评价中发展自己。
设)
8-10分★★★
1.5分钟内独立完成当堂
6-7分★★
评价设检测。
6分以下★
计2.完成自评,并与同伴交
自己发现错误并能订正额外
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得★
出示当堂检测题,提出要求:五分钟内独立完成以下题目。一体
当堂检测(5分钟共10分)机
六、过程实一.填一填(每空1分)
检测施1.()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
设计止,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和()o
反馈(预2.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拉力越小,小车运
设)动速度越()o(填“快”或“慢”)
3.()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新工程合同范本
- 多文言文翻译方法
- 血糖监测宣教手册
- 2025版帕金森病症状与康复护理培训
- 2025版肛肠科痔疮症状分析及饮食护理培训
- 小儿腹泻护理宣教
- 2025版干眼症状综合分析及护理护理建议
- 海底捞定价方法
- p89-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 2025年水利岗位竞聘考试题及答案
- 《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知识培训
- 2025年海南省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3D数字展品展示与互动体验方案
- 天津市卓越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5杭州桐庐县统计局编外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际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广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康复治疗学专业知识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申请查业主清册申请书
- 深圳婚姻家事法律课件
- ODM研发承揽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