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一)人民战争的涵义(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特征(四)与以往人民战争的不同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一)人民战争的涵义人民战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亦指为了人民,并动员、组织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两个标准:
一是战争的正义性,二是广泛的群众性战争的阶级性质战争的基础战争的规模目的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不是人民战争?萨达姆领导的反抗美军入侵的战争是不是人民战争?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一)人民战争的涵义(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依据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一切为了人民,坚决依靠人民,彻底动员组织人民、充分武装人民,实行全面彻底的群众战争。(一)人民战争的涵义(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特征1、真正的正义性 2、广泛的群众性3、鲜明的实践性 4、完整的系统性 5、科学的先进性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科学的先进性(三)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特征—
具有坚实的理论根基;—
能经受任何战争实践的检验;—
达到了战争力量的最佳组合;—
具有打赢战争和遏制战争的双重功能及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人民战争的影响中国的人民战争可以像核战争一样,具有确实无疑的和同样有效的威慑力。
——
柯林斯战争的禁律之一就是不能进攻中国,谁要是进攻中国就一定要大倒其霉,因为中国就像一块吸水石一样,任凭你有原子弹、有大量的新式技术装备也无济于事,这必将被中国的人民战争所击败。——
蒙哥马利(一)人民战争的涵义(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特定内涵(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特征(四)与以往人民战争的不同1、战争的政治目的不同2、依靠群众的深度和广度不同3、战争的结果不同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一、人民战争思想的概念注意把握: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革命战争的根本指导路线。实质就是:
战争的目的为了人民,进行战争依靠人民,胜利果实属于人民。二、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一)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三)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一)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民心向背是战争中始终起作用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战争军力和经济力的源泉人民群众是运用战略战术的首要条件人民群众拥有无限的精神创造力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兵民是胜利之本杜聿明在昆仑关战役时,“本军是民众的武力,民众是本军的父老,本军的胜利其实也就是民众的胜利。”在淮海战役时,“败在敌人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就再也挽救不回来了。”
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1、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2、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3、人和武器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1、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武器装备能帮助人们实现自身所不能达到的各种战争目的;-武器装备的优势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自然优势;-武器因素对战争的进程、军队的编制体制和战略战术有着直接的影响。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1、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2、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人是武器的支配者,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人具有自觉能动性,是战争中最活跃的力量;人心向背,是战争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1、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2、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淮海战役敌我兵力对比阶段区分我军敌军对比60万80万0.75:1第一阶段38个师18个师2.1:1第二阶段37个师16个师2.3:1第三阶段44个师22个师2:1合计歼敌56个师55万余人(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1、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2、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3、人和武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人是战争的主体,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武器装备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只有人与武器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战斗力反对“唯武器论”、“精神万能论”(三)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1、中国革命战争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完全一致2、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3、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4、中国共产党以群众路线作为领导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三)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三、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实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人民战争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地发动群众;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挥各条战线紧密配合的整体威力。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实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织形式
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正规军之间的结合武装群众之间的结合整个战争力量之间的结合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实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三结合………游击队民兵……非武装群众主力兵团地方兵团正规军武装群众兵民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织形式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实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织形式
以武装斗争为主,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
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配合武装斗争与经济斗争配合武装斗争与文化斗争配合武装斗争与外交斗争配合如:夺取、巩固政权;统一战线;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实施政治攻势;锄奸斗争;谈判斗争;“第二条战线”;改变生产关系、搞好经济建设;打击不法分子及敌人的破坏等……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敌军投诚63.3万余人,起义84.6万余人,被改编29.3万余人,共计177万余人,占歼敌总数的22%。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实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实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
人民军队担负着歼灭敌人军队的主要任务;人民军队是“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核心;人民军队是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条件;人民军队在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以至建立政权、建立共产党的组织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前提。”--毛泽东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动员群众的必要性:首先,只有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才能使群众中蕴藏着的潜在力量转化为现实力量;其次,只有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才能被广大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动员群众的经验:要把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要说明达到战争目的的步骤和政策;除军事秘密外,政治动员必须是公开的,要利用一切宣传手段进行;动员必须是经常的,不能一劳永逸。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得人民战争有了重要依托;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得诱敌深入以弱制强的战略战术得以施展;根据地的建设为人民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提供了战略基地;是革命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在思想上,既要反对轻视农村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不愿在根据地做艰苦工作的流寇主义;要有一支人民的军队,这是建立和发展根据地的必要条件;要有好的群众基础;地理条件,要有广阔的余地及有利于作战的地势;经济条件,要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要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根本保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什么条件打什么条件的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其核心在于掌握作战的主动权和自主性党的绝对领导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和武装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革命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三结合一配合”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最好的组织斗争形式;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策略。三、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四、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有没有过时?(二)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三)现代人民战争的制胜原则(一)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武器(三)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有没有过时?1、战争手段日益高技术化,但战争的政治本质没有变,现代战争的性质仍然有正义非正义之分;2、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地位作用没有变,现代战争的伟力仍然存在于民众之中;3、高技术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没有使战争的制胜规律发生变化,现代战争的胜负最终仍然由人的因素决定。(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有没有过时?(二)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与以往人民战争的共同点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面临的挑战高技术条件下实行人民战争的有利条件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与传统人民战争的共同点战争的性质相同敌我力量对比仍然是敌强我弱战争仍将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进行作战方式仍然是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的相互结合战争仍然需要巩固的后方决定战争最后胜负的仍然是人民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1、战争的正义性、群众性、高技术性是其基本特点,使“三性”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综合效能;2、战争环境有了新的特点,战争目的是遏制和打赢战争,为国家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3、战争的规模、目的具有有限性的特点,战争准备的基点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4、战争进程具有速决性的特点,必须持久准备,力争速决取胜;5、战争动员以局部动员为主,对人民群众参战和支前提出了新要求;6、战略与战役的界限日趋模糊,战略与战役具有高度融合性的特点,注重打好戍边卫国的初期战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高技术条件下进行人民战争面临的挑战在作战数量上,以往动员大量人民群众直接参战,依靠人力密集的数量优势进行人民战争的作战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作战空间上,以往大踏步进退,利用广阔国土分散耗敌的人民战争作战方式面临着挑战;在作战时间上,以往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消耗敌人,以实现优劣势转换的人民战争作战方式面临着挑战;在作战形式上,传统的运动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招聘综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证大集团招聘15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地铁2号线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海峡人才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全媒体业务工作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安溪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募职业经理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平凉灵台县绿色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市中方县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岳西县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滨州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权属公司公开招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笔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二)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GB/T 21499-2024粮油检验稻谷和糙米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
- (版)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题库
- GB/Z 44314-2024生物技术生物样本保藏动物生物样本保藏要求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规程
-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课件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个人履职考核情况表
- 中小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系统安全教育主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