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洛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洛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洛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洛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洛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大洛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右图,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是

A.长江以南地区无土地荒漠化B.东北地区土地多冻融荒漠化C.石漠化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沙砾质荒漠化最显著

参考答案:D2.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16.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包括()①地处沿海地区;②靠近香港、澳门;③工业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矿产能源丰富A.①③

B.③⑤

C.②④

D.①②17.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目前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是()A.产业基础

B.侨乡优势

C.人才队伍

D.科技实力18.珠三角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严格限制外来人口,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B.搞好城镇和区域建设规划C.逐步淘汰耗能多、成本高、污染重的工业D.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参考答案:16.D

17.B

18.A16.据图区域轮廓可知,为我国珠三角地区,该地区地处沿海地区,且靠近香港、澳门,地理位置优越,①②正确;但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缺乏。故选D。17.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有: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知识技术人才丰富,经济腹地广阔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地理区位优越,濒临港澳,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著名的侨乡。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故选B。18.珠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应进行科学管理,而不是严格限制,在可持续发展中,三次产业要均衡发展,而不是只强调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故选A。3.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在图中各因素中,占比重最大的是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17.关于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干旱

②黑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④水源充足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参考答案:16.A

17.C16.图片显示过度樵采所占比重大于40%,比重最大。A正确。17.西北地区距离海洋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黑土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C正确。4.下面四幅图,能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图例:·乡镇

○城市

→城市发展顺序参考答案:A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5..下列地区和当地居民搭配不相符的是

A.

西双版纳------竹楼

B.云贵高原-------蒙古包

C.

陕北延安------窑洞

D.江南地区-------尖顶屋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蒙古包为内蒙古高原的民居风格;故不符合。6.如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R、Q、P三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R处为锋面雨B.Q处为对流雨C.P处降水少的原因是气流下沉增温D.R处降水多的原因是受高气压控制参考答案:C根据图示纬度,R处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为对流雨,A、D错。Q处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有极锋形成,为锋面雨,B错。P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的原因是气流下沉增温,水汽无法凝结,C对。7.发展旅游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A.保护旅游区的地理环境

B.注意交通安全C.注意保持体力

D.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参考答案:A8.环境问题的后果、环境问题和主要污染物的边线正确的是A.南美南部动物视力障碍——臭氧空洞——氟氯烃B.挪威沿海渔业减产——温室效应——二氧化硫C.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酸雨——二氧化碳D.旅行鸽灭绝——突发性污染事件——氯气泄漏参考答案:A9.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读甲乙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C.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参考答案:C甲图比乙图详细,故甲图的比例尺大;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映的区域范围越小,面状的甲图范围小于乙图;同为S市,面积相同;两图的比例尺不同,铁路长度不等,所以选C。10.读图,判断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地处沿海,所以台风活动频繁B.因地处环太平洋地带,所以火山多发C.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暴雨、春旱多发D.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所以泥石流多发参考答案:C11.为水果罐头厂、电子装配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4种工业区位模式图,较为合理的是(

)A、①炼铝厂②水果罐头厂③电子装配厂④玻璃制造厂B、①玻璃制造厂②炼铝厂③水果罐头厂④电子装配厂C、①水果罐头厂②电子装配厂③炼铝厂④玻璃制造厂D、①电子装配厂②玻璃制造厂③炼铝厂④水果罐头厂参考答案:B1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A.乙

B.甲

C.丙

D.乙和丙4.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处比例尺最小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参考答案:3.A

4.A3.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经纬线长度变化的特点把握不清;二是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甲、乙、丙三地与180度经线都相差了5个经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故答案选A。4.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在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故答案A。13.山东威海旅游胜地刘公岛使用的宣传广告语是“刘公岛,不仅仅是岛”,广告语暗示该岛旅游资源的特性是A.永续性

B.可创造性

C.多样性

D.非凡性参考答案:C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特点含义多样性①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②各地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又造成各地文化旅游景观各不相同,③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观赏性与吸引性(非凡性)①自然和人文要素是否富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特点。②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高不可移动性

重复使用性

可创造性旅游市场比较发达而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创新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刘公岛,不仅仅是岛,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4.读下图,完成下列5~6小题。5.下列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匹配正确的是(

)①A~青棵、春小麦②B~棉花、水稻③C~小麦、柑橘④.D~冬小麦、甜菜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6.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相同

B.D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候C.C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四地的植被类型均不相同参考答案:5.C

6.D

15.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1-3题.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2.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

D.Z参考答案:A

C

D略16.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5~16题。15.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C.草场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16.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包括()。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之间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④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15.B16.D解析:第15题,四个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且都有山地或丘陵的分布,具备水土流失发生的条件。第16题,B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河流多为内流河。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关于图中各地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和③地都位于高纬度地区B.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C.②地与④地的实际距离为2220kmD.甲区域实际面积大于乙区域8.关于图中各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广大

B.②—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广阔C.③—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④—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丰富参考答案:7.B

8.D8.根据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可判断,①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属于半湿润地区,故A不正确;②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以低山丘陵为主,故B错误;③位于我国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雨林,故C不正确;④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丰富,D正确。故选D项。18.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判断下列问题。22.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23.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参考答案:22.A

23.C试题分析:22.读图可知:①为我国三江平原地区、②为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③为内蒙古北部、④为新疆北部,乌苏镇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因此A正确。23.因为乌苏镇与俄罗斯相邻,故C正确。19.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1.下图中穿堂风最显著的是()A., B.C. D.1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A.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C.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房屋最好坐北朝南参考答案:11.A

12.D11.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穿堂风是从后屋植物吹向庭院地面,庭院地面应该是温度高、气压低的区域。由图可知,房屋背面是植物(升温慢),前面庭院是石子地面(石头比热容小,升温快),增强房屋前后的温差,有利于形成穿堂风,选A。B、C图中房屋前面都有绿植,房屋前后温差小,难以形成过堂风。12.穿堂风是利用屋前屋内的温差形成气压梯度进而形成了风,由于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上,南北方向上的温差相对较大,穿堂风以南北方向为主,因此,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北半球则房屋最好坐北朝南,既向阳又有风道,选D。20.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8~19题。18.

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19.

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营造农田防护林

B.发展混合农业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参考答案:A

A21.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9~30题。29.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30.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参考答案:29-30CD22.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

(

)A.发达国家多 B.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C.地形以山地为主 D.乳产品生产过程现代化参考答案:B【详解】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利于发展畜牧业,故该题选B。2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下图,回答34~36题。34.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35.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6.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参考答案:B

B

B24.读图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问题。

年份1985年1995年森林覆盖率(%)1910耕地面积(km2)333478年降水量(mm)520450气温年较差(℃)3842河流含沙量(%)1035粮食平均亩产(kg)205135粮食总产量(亿kg)1.0250.94737.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38.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C.物种减少

D.土壤盐碱化加剧39.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参考答案:37.B

38.B

39.A37.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植被覆盖率减小,耕地面积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加等信息分析可知是由于破坏植被,毁林开荒。选择B项。38.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选择B项。39.由于是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所以改善生态环境就是退耕还林,保护植被。选择A项。25.读我国某类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技术产业10.该工业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①改善环境质量②提供居民食品③加快产业升级④提供能源保障A.①②

B.②⑧

C.⑧④

D.①④参考答案:9.B

10.D9.读图可知,图中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及珠江上游地区和内蒙古山西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这些地区的火电、水电丰富,适宜发展电力工业,故选B。1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工业品为电力,输入东部地区会减少东部地区化石能源使用量,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①④对。而该工业产品为电能,不是食品工业,②错。西电东送对于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无关,③错。故选D。26.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共10分)27.阅读下列图表,回答相关问题。(12分)(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国。(2)从左图中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以看出,A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等。(答出两点即可)(3)从右图可看出,在近十几年来,该市流动人口数量有很大的变化。有人认为这种变化对该市带来的是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可能带来许多问题。你赞成哪个观点?简要说明理由。(答出两点理由即可)参考答案:28.材料一: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目前西藏交通建设以普通公路为主,全境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提高。材料二:拉萨青稞啤酒是西藏最具特色的啤酒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为了保证品质,一直坚持原产地罐装原则。材料三: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1)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导致①、②、③三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2)西藏布局青稞啤酒厂主要优势条件是

,限制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3)青藏地区人口容量小,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4)分析西藏优先发展普通公路的原因

。参考答案:(1)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地形

(2)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3)对外开放程度低

科技发展水平低(4)地形崎岖,地质不稳,建设难度低;经济水平低,普通公路建设成本较低;聚落和城市规模小,分布分散,适合发展普通公路;普通公路运输灵活性强。解析:考查青藏地区的环境特征,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1)通过读材料与图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青藏高寒区区。导致①、②、③三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地形。(2)通过分析影响青稞啤酒厂的区位因素,结合该地找出优势条件与限制因素。西藏布局青稞啤酒厂主要优势条件是接近原料产地,限制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3)青藏地区人口容量小,主要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对外开放程度低科技发展水平低。主要自然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4)西藏地区多山地高原起伏,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又非常复杂,建设难度大;该地经济水平低,普通公路的建设成本较低;而且该地城市密度较小,且分布分散,公路修建能够加大各区域的联系。29.读南北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山脉,此山脉属于______山系的一部分,B是高原。(2)字母C河,该河流注入______湾,由上可以看出,北美洲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3)图中①是______(地形区),②是______气候。参考答案:(1)落基;科迪勒拉(2)墨西哥;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或西部是高大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3)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1)图中A位于北美洲,是落基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2)图中C河是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从图中可看出,北美洲的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3)图中①是亚马孙平原,②是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三、综合题(共38分)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拔2303米的灵山是北京市第一高峰,顶部约400公顷的高山草甸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场景观,是北京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游人不断增多,每年可达10多万人。由于游人和马匹的践踏,灵山有些植被已被破坏,露出光秃秃的地面,甚至植物的根系被全部带出,使草甸难以再生。目前灵山有大小旅馆、饭店47户,虽然方便了游人,但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据估算,在旅游季节产生的污水为3万至5万吨,生活垃圾40多吨除个别生活区内的招待所建有污水处理池、化粪池外,这里大部分旅馆、饭店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随意排放,其中少量渗入地下,大部分则流到了山沟,对自然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潜在的污染威胁。(1)你认为灵山旅游景区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后果怎样?(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使灵山的旅游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参考答案:(1)首先是到此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已造成对当地旅游环境(植被)的严重破坏,使草甸面积急剧减少,不少草类种属灭绝,草类的高度和密度降低,若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则可能使灵山独特的山地牧场的自然生态平衡被彻底破坏而最终成为一座山石裸露的荒山;其次,因游人的不断增多,丢弃的废弃物不断增加,使景区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不仅危害了旅游资源,也会危害旅游者自身,最终将失去整个旅游资源。(2)首先要进行景区的生态资源调查,作好规划,发展生态旅游,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确定保护开发的目标,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得到初步的恢复与平衡,并要用人工措施使草甸面积扩大、种属增加。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除了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外,还要加大人工清除污染物的力度,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丢弃和排放。解析:(1)灵山旅游景区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生态真坏。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已造成对当地旅游环境、植被的严重破坏。导致草甸面积急剧减少,不少草类种属灭绝,草类的高度和密度降低等。后果是景区变荒山,推动旅游资源。灵山独特的山地牧场的自然生态平衡被彻底破坏,最终成为一座山石裸露的荒山。游人的不断增多,废弃物增加,致使景区受到严重的污染。后果是最终将失去整个旅游资源。(2)使灵山的旅游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要做好景区的生态资源调查,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要在保证景区的生态系统得到初步的恢复与平衡的条件下,合理进行旅游开发。用人工措施使草甸面积扩大、种属增加。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增加清除污染力度。除了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外,还要加大人工清除污染物的力度,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丢弃和排放。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2007年1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