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上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五上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五上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五上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五上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梳理:

一、单元教学内容及简要分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和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

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

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

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

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

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

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

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

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

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认读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2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及关于诚信、孝敬和立志的名言警句。

3.继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略读课文,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4.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

达方法。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中所

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他们的慈祥、善良,纯朴。

2.激发学生要感激、崇敬、热爱自己的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

方法。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

想品质。

四、教学难点:

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

达方法。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

想品质。

五、教学课时:11课时。

精读课文:4课时

略读课文: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1课时

“课外书屋”:1课时

・解读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单元目标1.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28个生字是指17.杉矶混昔墟

曼爆砾18.陷碌攥19.®腆誉版歧谨20.W噢怔喋艰

涩坠忐忑沓倚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读出字音,记住字形。在课文中能认识,离开课文的语言环境也能

正确地读出来。并能分辨形近字。

会写27个生字是指:17.杉矶混昔墟曼爆砾砸颤19.

糕迪搂豪誉置司妙版慈祥歧谨慎

(说明: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时,老师就难写的字、易

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

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速度,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

要求:会写的字是要求四会的字,通过生字组词、一字组多词等形式运用词语。通过观

察、归类、比较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音、形、义。(区分同音字、选择字义)能在生活中会运

用这些字词,能找出这些字的形近字。

如:杉----彬矶----饥混----昆墟----虚爆一瀑一暴

砾——烁迪——笛搂——楼豪——毫誉——誉

版——板祥——详谨——勤

单元目标2.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及关于诚信、孝敬和立志的名言警句。

本单元主要积累下面的词语:

读读写写的词:地震混乱安顿昔日废墟坚定挖掘绝望

爆炸叹息悲痛颤抖拥抱糟糕确实自豪誉写敬仰奇妙

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歧途谨慎把握

极端断言欢声笑语破烂不堪满怀信心一如既往

(说明:读读写写的词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要求学生掌握词语的音、

形、义,并会运用。)

读读记记的词:疲惫忙碌腼腆触摸残忍虚弱指教滚烫

后悔艰涩拖沓磨练埋怨冷漠失魂落魄震耳欲聋大吃一惊

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来日方长忐忑不安聊胜于无

本单元主要积累的句子:

17.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8.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9.“巴辿,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本单元主要积累名言警句:

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求:1、使学生认识这些名言警句,并能读准字音。

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4、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单元目标3.继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略读课文,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共有两篇略读课文,18《慈母情深》、20《学会看病》,教学这两篇课文,可以运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从中体会两位母亲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学习。

单元目标4.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教给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方

法。

单元目标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单元的内容,是描写人的,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进行有感情

的朗读,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

法。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中所表

达的情感。

解读: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心理活动等描写,体会人物思想品质。是

这组课文的重点,同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重中

之重。在学习过程中,各课的重点语句要反复朗读,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理解词句的意思,揣摩人物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他们的慈祥、善良,纯朴。

2.激发学生要感激、崇敬、热爱自己的父母的情感。

解读: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从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他们的善良、慈祥,

以此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敬仰自己的父母。完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二小年(班)级:五人数:日期:

学科:语文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型:新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

累词语,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指导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朗读的能力,在

此基础上让学生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

感”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指导朗读。

难点:使学生形成自学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问题与任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节务

一、导入激发学生5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

兴趣,导入

新课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简单的说一说。

新之情,也许,我们并不怎么在

课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

平凡、朴实、无私的父爱在我

们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

难时,你能想象到它会爆发出

何等惊人的力量?创造出怎

样的奇迹吗?今天,我们来学

习22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板书课题)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来读课文?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

二、自学

认识本课查字典,也可以问同桌。

字词3、课后要求会读的字你会读

生字,初读

吗?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

课文,整体101字

感知本文4、要求会写的字呢?你想提指名读一读课后要求会读

醒大家什么地方?的字。容易读错的字音多读

写的是什

师板书:如瞬、畅等。(在方几次。

么内容,集格里范写)。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体交流读自己看一看这些字,哪里容

在本上写容易写错的字。并在易写错,说一说。

写。

实物投影中展示、评定。提示:

注意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在本上写,其他同学同桌互

和它们外形相近的字有哪评,评后再写一个。

些?

5、找到这些字词在书中的什找出形近字,并给它们组

么地方?词。

6、在读课文时,有难读的字、

词或句子,也可以给大家提个

醒。

7.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

生读一读,读准即可。

1.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读给大家听,读出自己的理

三、指导小:

解。

朗读,互①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

相交流受?画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自由读课文,并把自己认为

子。并作简单的批注。难读的地方带着大家读一

②可以画出不理解的词读。

句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找出多音字,并强化在

想一想它的含义。本课中的读音。

带着问题1512.在组内交流,教师巡

读课文,课视,随机解决简单的问题。

3、班上交流,教师引导学生

文读通顺,

反复地朗读并加以指导。

说说自己①.提问:课文结尾说这按要求画一画,读一读,然

后再读给同桌听。

的感受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

呢?谈谈你的看法。

②.投影出示并体会这句

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指名读一读。大家交流,把

起”文中然人感动的地方都尽

(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量读一读,而且在他人读完

“不放弃”和“责任感”;儿之后,要评一评。

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

信任和对同伴有责任感。)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

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

3.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

读。不起”

1、同学们读的很好,我想:

你们通过读,一定对本课的字

四.作业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请同

按要求写生字。注意书写的

8,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把本课

需要写的字在抄书本上写一写在%业本上。

写。

抄词。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

么疑问?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在学生质疑。

课下多读课文,还可以搜集热

五、质疑练习书写,

爱生命的感人故事。课下完成。

养成良好2,

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儿子

------------信任

作业设计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在课下多读课文,还可以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

事。

2、抄写生词。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二小年(班)级:五年级人数:日期:

学科:语文课题:18慈母情深课型:略读教师: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通过读书,自学认识3个生字。借助句子,通过交流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

聋、龟裂”等。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尝试赏析人物;在此基础

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

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逐步培养学生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

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一5-7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从

谈话导入分地震中那位了不起的父亲

明确任务身上,你感受到什么?这回忆,思考,谈论

揭示课题激发情趣种父爱深深地感动并震撼

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那

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齐读课题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说一说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文主要讲什么?浏览课文

简介作者思考概括主要内容

出示投影汇报对梁晓声的了解

自读

这本书是怎么来的?饱含

找出主线着母亲怎样的深情?

301、同桌合作读好162自由读课文

8节,说说从这段对话中

环节二分思考

体会到什么。

抓重点句板书:毫不犹豫地给钱。

子,朗读2、出示课文第26节:

引出问题:女人为什么让

感^悟

妈别给我钱?妈妈到底怎

样挣钱?

学习女人为什么让妈别给我

母亲到底怎钱?

小结:在当时对大多数人

样挣钱“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

来说,物资的困乏使得精

神的需求变得退而求次,军》,想得失魂落魄。”理解“失

因此那个女人对母亲说一魂落魄”的意思

—“别给他!”

母亲到底怎样挣钱

小组合作学划出文中描写母亲怎样挣钱的

习,理解重句子

点词句。小组交流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

组织汇报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

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

在句子中体会“母亲怎样

纫机板上。

挣钱”并尝试朗读

抓住人物动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

理解龟裂

作、语言描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

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

写。震耳欲聋

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板书:艰苦劳累地挣钱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

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

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

1、我想买《青年近卫军》,了忙碌……

想得失魂落魄,为什么最

后却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引读29、30小节。

2、母亲数落了我一顿,会

怎么数落?用上29、30小节的句子说说我

导学生分别从“我”、母亲当时想法。

的角度进行想象说话,

激发学生阅

读期待

填空:这是_______一位母

说出理由

“这本书是怎么来的?饱交流讨论

含着母亲怎样的深情?①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②行动描写一-—贫苦、辛劳的

1、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

说《青年近卫军》,共花了母亲

三元,这本书就是这样来③语言描写一-通情达理的母

从课堂内延3分的。

环节三伸到课外。2、为此,母亲又要辛苦工

作好几天,但她并不后悔。

升华情

说说这是怎样的深情?

感,拓展

出示句子:我之揪然是为

延伸背诵相关古诗

心作。什么意思?有兴趣

警句

的同学可以读读梁晓声作

品《母亲》。

交流

板书设计18慈母情深

毫不犹豫地给钱

艰苦劳累地挣钱

作业训练1我来答

“妈——"“妈——”,破折号起到什么作用?

(自己组“我……””我……要钱……”中的省略号和“买书……”“一元五角……”中

编)的省略号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

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句中的几个“立刻”又突出地表现了母亲怎样的

工作?

2我来写

在本课中我结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的母亲,我也想到了我妈妈的

(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3我来集

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第二小学年(班)级:五年级人数:日期:

学科:语文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型:阅读教师: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誉写、出版、慈祥、谨

慎”等词语,体会汉字的美。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辿的诗为什

么有不同看法,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初步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初步感受爱的不同表

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巴辿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

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通过谈话导1分俗话说“严父慈母”对此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有感而发。

激发兴趣入新课,激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发学生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

兴趣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一

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

糕透了"(板书课题)。

感受一下来自严父慈母对

孩子不同的爱。

以自学的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初读式,引导学8分清字形。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自己

课文,学生学习字词想办法解决。

习生字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

通顺。

3同桌合作,互读课文正音。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4请几名学生合作读课文,集体

正音。

注意“腼腆”“歧途”的读音。

5指一名学生领大家读生字。

6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记忆字形注意形近字:誉和誉

版和板

详和祥

7交流记字方法。

通过读课1讨论:

三、再读文,了解课15(1)课文主要讲什么?

课文,整文内容,谈分(2)读后有什么感受?自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内容。

体感知自己的感(3)你从课题中知道的哪

受,培养学些内容?(学生能说多少简单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收获。

生独立表达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谈从课题中知道的内容。

的能力。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2.默读读文,边读边想: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

理清课文脉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1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络,浅谈自(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2学生交流

己的感受。清文章的顺序一一本文是3读”描写作者童年的故事”和

培养学生的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后来的认识”

概括能力。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4浅谈自己的认识,并把不理解

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的句子勾画出来。(下节课交流

构成的。)解决)

指导生字的10书写14个生字

四、书写书写,培养

生字良好的书写集体找出难书写的生字,一起

习惯。记忆并书写。

“誉”注意上半部分的书写。

“歧”左部分的书写

学以致用,5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学生书写其他生字。

五、拓展培养学生口否有像巴迪一样的经历?

延伸语表达能学生交谈

力。

1分生活中,爱有许多不同的

六、课堂表达方式。这需要我们用

小结心体会。学生倾听

板书设计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糕版慈歧谨慎

誉豪祥版谨

誉毫详板勤

作业训练1、比一比,组词

楼()豪()誉()版()祥()慎()

(自己组

编)搂()毫()誉()板()样()镇()

2、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妙()------()------()-----()------

3、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地嚷着奇妙的()

不断地()糟糕的()

努力地()共同的()

4、课文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1)(2)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第二小学年(班)级:五年级人数:日期:

学科:语文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型:阅读教师: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

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两种不同的评

价都源自对我的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

中饱含的爱。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母两种不同的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读发现问题,2分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联指的是“精彩极了”这样的赞

课文,体为后面的学系上文说说“这两种声音”扬声和“糟糕透了”这样的批

会深意。习引路。指的是什么?评声。

这两种声音对作者有着怎

样的意义呢?通过学习课

文,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阅读15

课文,感分学习第一段在小组间交流。把自己找到的

受路两种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语句读给同学听

不同的爱式,边读边标画语句,找

自主阅读课出听到妈妈的表扬和爸爸

文,理解父的批评后,我的表现和心

母对巴迪的理活动。汇报学习成果。

两种不同的教师随机进行点拨和指

态度。在理导。(1)“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解中指导学“腼腆”是由于“我”第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生有感情的一次写诗,不知好坏,有

朗读课文。些不好意思。“得意洋洋”

是一个孩子听到对自己夸

奖和肯定所表现出的骄

傲。(2)“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

“我”“迫不及待”是因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和

为听到母亲的赞扬后便自“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

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想感等待父亲回来……还用彩色

马上把这首诗给父亲看,笔在它的周围上了一圈花边。”

也想得到父亲的夸奖。

(3)“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

这里将“诗只有十行”与只有十行,我觉得他读了很长

感觉“读诗读了很长时间”时间。

做了对比,一方面可以看

出爸爸对“我”的要求是

十分严格的。另一方面体

现了“我”此时复杂的心

理。(4)“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

爸爸的批评出乎“我”的沉重得抬不起来。”和“我再也

意料,“我”没想到爸爸受不了了,……扑到床上痛器

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起来。”

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留情

有可能会很骄傲,意识不到自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我”己的不足,无法加以改正,长

的作品得到父母亲一致的大后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作家。

20称赞会怎么样?

体会两种不分学习第二段

同的爱,突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

出重点,突对我有什么作用呢?找到

破难点。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1.“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

母亲的表扬是对“我”的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鼓励,是她给“我”带来“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

了写作的力量,成为“我”行修改。”

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

的批评是在提醒“我”不的每个人....小心、注息、

要骄傲,自满,不断发现总结、提高。”

问题加以改正。这两者的

结合,成就了“我”,使

我成为一名作家。

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3.“‘精彩极了','糟糕透

股风指的是批评声。不被了’……它们像两股风……使

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赞扬声而迷失方向,没有

因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

满。

深化主题,3分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赞扬声,批评声都代表着两种

三、总结理解课文的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表现形式的爱。一种是严厉的

提高深层含义。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个爱,一种是宽容的爱。这两种

共同的出发点一那就是爱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

通过朗读,友O关心。

表达对课文再次朗读这段,读出对父母的

的理解。感激之情。

板书设计1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同一首诗

/\

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

(鼓励)(提醒)

\/

把握人生方向,不断进步

作业训练1、加笔画,变新字

加一笔

(自己组李()上()心()去()

编)加两笔

舌()主()力()三()

加三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