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我市一些河流中蓝藻滋生,鱼虾死亡,蝌蚪流亡,原本清澈的水变得又臭又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工业产生的有机废水排入水体 B.农田里含化肥的废水流进水体C.生活污水排入水体 D.在水体中大量开展生态养殖业2.人体通过排泄,可以排出下列物质,其中不包括()A.代谢废物B.二氧化碳C.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D.食物残渣3.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血4.某小孩缺钙,医生建议该小孩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服用少量鱼肝油,这是因为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5.在汗液形成过程中,类似于肾单位中滤过作用的结构是()A.汗腺导管和毛细血管 B.皮肤里的毛细血管C.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 D.汗腺分泌部盘曲的细管和毛细血管6.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其中与“谈梅止渴”反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纸上谈兵 B.惊弓之鸟C.鹦鹉学舌 D.杯弓蛇影7.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的供应。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产生的场所是(

)A.肺 B.肌肉 C.血管 D.细胞8.为了保证学生营养均衡,下列午餐食谱中:米饭、红焖肉、炒鸡蛋,需要添加的食物是()A.清炖排骨 B.炸牛排 C.盐水鸡 D.拌黄瓜9.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I、II、III、IV表示血液流经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物质为氧气,则III表示组织细胞B.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C.若该物质为尿素,则III表示肾单位D.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I表示小肠10.下列与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无直接关系的器官是()A.心脏 B.输尿管 C.肾脏 D.膀胱11.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发,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C.心室→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D.心室→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12.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表中能表示葡萄糖含量变化的一行数据是()主要成分血浆(克/100毫升)原尿(克/100毫升)尿液(克/100毫升)水909895A8.000.030.00B0.100.100.00C0.720.721.10D0.030.031.80A.A B.B C.C D.D13.下列有关人体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在输卵管中完成 B.胚胎是受精卵发育而成的C.胚胎在母体内一般发育280天左右 D.胎儿的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14.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接近人的实际体温的是腋窝处的体温B.发烧对人是有害无益的C.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D.人的正常体温是36℃15.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16.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A.左心房、右心房B.左心室、右心室C.左心房、左心室D.右心房、右心室17.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AB段,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B.在AB段,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张C.在BC段,膈肌舒张,膈肌下降D.在BC段,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腔的容积缩小18.食盐中加碘可以有效预防()A.佝偻病 B.骨质疏松症 C.夜盲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1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A.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异物B.乙肝病毒抗体消灭乙肝病毒C.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菌D.口服消炎药消灭肺炎双球菌20.下列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是()A.唾液 B.胰液 C.胆汁 D.胃液21.以下生物都属于鱼类的是()A.甲鱼、鳖鱼 B.娃娃鱼、鲍鱼C.金鱼、海马 D.鲸鱼、鲍鱼22.下列器官中,形成尿液的是()A.肾脏 B.膀胱 C.输尿管 D.肾盂23.下列有关人体血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B.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C.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 D.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30%24.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25.在人体血常规化验单中,下列哪二项的值偏低,可能被怀疑患贫血病A.RBC和PLTB.WBC和PLTC.RBC和HbD.WBC和Hb26.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标号1、2、3、4结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4中的液体叫_____,与血浆相比不含_____和_____。(3)图中5是肾小管,它弯曲细长,外面缠绕的6是_____。(4)下表为一成年人的医院体检报告单:红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0.9g/L20g/L0.5g/L请分析一下这个人的肾脏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表示有,表示无)。答:_____。27.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好消息传来,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应填写_____;②应填写_____。(2)在实验中,设置A组小白鼠的作用是_____。(3)B组小白鼠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_____,这种免疫类型为_____。(4)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①将感染埃博拉病毒病死的猴子深埋或焚烧②规范睡眠,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能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上述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填写序号)。28.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本中主要物质含量表,据表回答:物质样品A样品B样品C葡萄糖0.10.10无机盐0.90.91.1蛋白质07.50尿素0.030.031.8(1)样品A是_______,样品C是______。(2)样品A与样品B比较,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的浓度相同,说明这些物质能够通过______的过滤进入到______形成原尿,而大分子蛋白质则不能通过。(3)样品A与样品C比较,样品C中不含______,因为该物质被______入到血液中。(4)样品A与样品C比较,样品C中无机盐浓度上升,是因为_______,而无机盐浓度上升的倍数没有尿素高,是因为_______。29.“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下图是肾透析仪示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________相似。(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A、B、C共同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3)血液在流经A时,通过________作用,除________和________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B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作用。30.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富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是继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和癌症之后,导致人类死亡的第四大疾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飼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哏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測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清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1)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刼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方案在设计1: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于正常人来说,饱腹状态与饥饿状态相比较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___________。除了胰岛素以外,胰腺还可以分泌___________。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烟草燃烧时会产生约1400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CO、焦油等),全球11亿烟民中,每年死于肺病、冠心病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超过结核、艾滋病。车祸和自杀等死亡的总和,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吸烟者吸烟时对周围人的危害比对自己还大,我国烟民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15岁至25岁的烟民约占70%。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2011年无烟日的口号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制履约可挽救生命”,我国已禁止在公共环境中抽烟。为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用10只大小一致、10秒心跳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进行实验,烟草浸出液是用四等份的烟丝中分别加入20、30、40、50ml蒸馏水浸泡一天而成。下列是实验的相关数据:(1)资料显示,吸烟者首先危害的是人体的_____________系统,进而引起各种不同慢性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癌、冠心病等。(2)实验数据表明,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增加,水蚤心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除不吸烟外,请你再写出两条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

水体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详解】A.B.C.工业产生的有机废水、农田里含化肥的废水和生活污水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排入水体,会导致藻类植物等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赤潮等现象,从而导致水中其他生物无法获得氧气而死亡,因此清澈的水变得又臭又脏,ABC不符合题意。D.在水体中大量开展生态养殖业,并不会引起水华、赤潮等现象,也不能导致清澈的水变得又臭又脏,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水体污染。2、D【解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详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所以D符合题意。【点睛】关键知道排泄是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而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3、A【解析】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详解】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由此可以看出: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动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管的特点。4、D【解析】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维生素A不影响钙的吸收,A错误;

体内缺乏维生素B会引起脚气病、神经炎等,不影响钙的吸收,B错误.

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不影响钙的吸收,C错误;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因此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等,还应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D正确。5、D【解析】

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所以在汗液的形成过程中,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汗腺分泌部和毛细血管。【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和甚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汗液的形成为: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管构成。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所以在汗液的形成过程中,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汗腺分泌部和毛细血管。故选B【点睛】理解掌握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A【解析】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详解】A、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与“读梅止渴”属于一种类型,A符合题意;BCD、惊弓之鸟、鹦鹉学舌、杯弓蛇影都是对具体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7、D【解析】

营养物质通过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氧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到组织细胞。【详解】组织细胞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了能量,如: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能量。【点睛】记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8、D【解析】

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详解】食谱中的米饭主要成分是糖类,红焖肉、炒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根据人体平衡膳食的要求,还需要提供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清炖排骨、炸牛排、盐水鸡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而拌黄瓜主要提供维生素等,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9、B【解析】

(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3)血液流经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胰岛分泌胰岛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详解】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II时,氧气的含量增加,III表示的器官是肺不是组织细胞;氧气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组织细胞,A错误;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Ⅰ处减少,因此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正确;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肾单位。尿素在Ⅲ处增多,则Ⅲ表示组织细胞而不是肾单位,C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Ⅰ处减少,在Ⅲ处增多,则表示小肠的是Ⅲ不是Ⅰ,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正确识图。10、A【解析】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的场所。尿在肾中形成以后,经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中暂时贮存,贮存到一定量以后经膀胱排出体外。【详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正确。

B、输尿管输送尿液,B错误。

C、肾脏形成尿液,C错误

D、膀胱储存尿液,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11、B【解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详解】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入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心脏的结构。记住并理解心脏内瓣膜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B【解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就形成了尿液。【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因此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尿液中却没有,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知:尿液中无蛋白质和葡萄糖而血浆中有,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排尿主要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故A是蛋白质,B是葡萄糖,C是无机盐,D是尿素。故选B。【点睛】考查尿的形成,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13、D【解析】

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至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详解】A、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故A正确;B、受精卵不断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故B正确;C、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266天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故C正确;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理解掌握受精的概念和胚胎发育的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C【解析】

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详解】测量体温的部位有:腋窝、口腔、直肠,最接近人的实际体温的是直肠处的体温,A错误;低烧时,是机体发生免疫的过程,是有意的;高烧对人是有害的,B错误;人体被病菌、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吞噬病菌、病毒,体温会升高,C正确;人的正常体温是37℃,D错误;【点睛】记住人的正常体温及测量体温的部位是关键。15、B【解析】试题分析: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16、C【解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详解】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流的是动脉血,右心室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故选C。【点睛】掌握心脏的结构。17、C【解析】

图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详解】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曲线图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因此在BC段,膈肌舒张,膈肌上升,可见C符合题意。【点睛】考查呼吸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以及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18、D【解析】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所以国家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大脖子病。【详解】A.佝偻病是由于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引起的疾病,A不符合题意。B.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引起的疾病,B不符合题意。C.夜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C不符合题意。D.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乏含碘的无机盐引起的疾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19、D【解析】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将病菌吞噬、消化,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出,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异物是人生来就有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口服消炎药消灭肺炎双球菌是人类借助于药物治疗疾病,不属于人体的免疫,D符合题意。点睛: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主要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20、B【解析】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详解】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酶,故A不符合题意;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故B符合题意;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C不符合题意;胃液中只含蛋白质酶,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关键是掌握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21、C【解析】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详解】A、甲鱼、鳖鱼,二者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B、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B错误;C、金鱼、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来游泳,故属于鱼类,C正确;D、鲸鱼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鱼类的特征。22、A【解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详解】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排出尿液.A符合题意。【点睛】关键是明确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3、D【解析】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详解】A、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A正确;B、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C、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D、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7%~8%,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4、B【解析】

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详解】气球代表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甲图,膈顶部上升,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是在呼气;乙图,膈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是在吸气。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25、C【解析】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和HGB的值偏低,HGB也可表示为Hb。26、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原尿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毛细血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解析】

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1为入球小动脉、2为出球小动脉、3为肾小球、4为肾小囊,5为肾小管,6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7为肾静脉。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中1为入球小动脉、2为出球小动脉、3为肾小球、4为肾小囊。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通过④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4肾小囊形成原尿。

(3)图中5是肾小管,它弯曲细长,外面缠绕的6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4)此成年人的医院体检报告单中有葡萄糖,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过程。27、21天注射埃博拉疫苗对照抗体特异性免疫①③【解析】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详解】(1)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本实验的变量是埃博拉疫苗,其它条件要完全相同,所以①是21天,②是注射埃博拉疫苗。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A组是形成对照。

(3)B组小白鼠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这种免疫类型为特异性免疫。(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条途径看,①将感染埃博拉病毒病死的猴子深埋或焚烧;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④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28、原尿尿液肾小球肾小囊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解析】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即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详解】(1)样品B含有蛋白质,样品A不含蛋白质,其他成分相同,说明样品B是血浆,样品A是原尿。样品C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而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样品C是尿液。(2)、(3)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样品A和样品B比较,完成的生理过程是滤过作用;样品A和样品C比较,完成的生理过程是重吸收,样品C中不含葡萄糖,因为该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到血液中。(4)由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肾小管吸收了大部分的水,使得样品C中尿素浓度升高。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回血液的缘故,肾小管能够重新吸收部分无机盐。【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29、(1)血浆(2)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单位(3)滤过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重吸收【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该图示中ABC所示的结构分别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详解】(1)透析液需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因此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2)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对应图示中的ABC,(3)因为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是一定的,所以血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