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玉溪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玉溪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玉溪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玉溪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玉溪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蝗虫和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共有的特征是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身体呈两侧对称,运动器官发达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感觉器官发达2.“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能分泌雌性激素、激发女性特征的器官是()A.输卵管 B.卵巢 C.子宫 D.阴道3.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下列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心脏 B.血液 C.血管 D.肺4.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对某种疫苗预防某种病毒感染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如图为该实验的某些关键步骤,其中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的是A.a、c B.b、cC.b、d D.c、d5.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黏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是多细胞个体 D.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6.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⑤④③①② B.⑤④①③② C.①⑤④③② D.⑤②③④①7.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A.牛奶、煎鸡蛋、牛拥排、水果B.鸡腿汉堡、油炸薯条、可乐C.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米饭D.肉片炒青椒、鲫鱼烧豆腐、青菜、米饭8.身体表面的皮肤被刀划破后,过一段时间伤口愈合,起愈合作用的结构是()A.角质层 B.生发层C.真皮层 D.皮下脂肪9.当人听到巨大声响时为了保护鼓膜应该()A.迅速张开嘴,双手堵住耳朵 B.迅速闭嘴C.迅速闭嘴,捏住鼻子 D.迅速闭嘴,同时双手堵住耳朵10.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收集管11.今年5月19日,同志在会议中发布大气,水,土污染防治计划。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D.臭氧层破坏、随意丟弃废旧电池、酸雨12.正常情况下,人的原尿中不可能出现()A.无机盐 B.红细胞 C.葡萄糖 D.尿素13.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动脉的是()A. B.C. D.14.食物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脂肪C.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D.糖类、脂肪、蛋白质15.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可见相关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周围为白质

B.白质内有神经中枢

C.中央呈蝴蝶状的是灰质

D.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16.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血流速度关系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①>② D.②>③>①17.正常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A.血细胞B.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D.无机盐18.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可能出现的是A.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C.氧的含量增加 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19.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医生《千金方》中提到,可以用猪肝治疗“雀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盲症.猪肝在治疗这种疾病中的有效成分是()A.脂肪B.蛋白质C.维生素CD.维生素A20.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支试管滴加碘液后,实验结果是①号和③号试管变蓝B.将①号试管去除,②号和③号试管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C.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D.滴加碘液后,若①号试管变蓝,②号试管不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21.下列消化器官只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是()A.口腔B.食管C.小肠D.大肠22.下图是“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建立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A中,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B.图B中,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C.图C表示每次喂狗食物前先摇铃D.图D中,若长期只给予铃声刺激不给食物,则铃声一唾液分泌反射消退23.关于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变化,不符合要求的是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结果B.体形的变化只受性腺分泌性激素的调节C.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D.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仍渴望得到家长的关怀24.脊神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神经B.脊神经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C.脊神经大都分布于头部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D.脊神经大都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25.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心肺复苏,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B.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远心端C.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D.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26.人有时需从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测,则在心脏中最早发现这种药物的部位是()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27.“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探究实验中,把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的原因是()A.这个温度比较好控制B.馒头在这个温度比较容易溶解,利于消化C.在这个温度唾液容易分泌D.这个温度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28.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不仅可以消化小肠中的食物,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C.侏儒症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男女分泌性激素的内分泌腺是不同的29.图是模拟人体呼吸时肺与膈肌活动情况模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模拟呼气动作,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B.乙模拟吸气动作,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C.甲模拟吸气动作,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D.乙模拟呼气动作,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30.下列关于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B.大脑的两个左右半球之间没有神经联系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D.脑干内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31.以下做法中能有效预防“大脖子病”的是()A.一日三次服用维生素CB.多吃橘子、苹果等水果C.多吃鸡蛋、瘦肉、鱼类等食物D.日常炒菜时用加碘食盐32.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A.外耳道 B.鼓膜 C.咽鼓管 D.半规管33.在打篮球的过程中,一位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A.用指压法在远心端压住 B.用止血带在近心端捆住C.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赶紧送医院34.血红蛋白的特性是()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35.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C.肠液和胆汁 D.肠液和胰液36.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血管C中(填二氧化碳或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2)若A、C内均流动脉血,血液流经B处形成原尿,则在B处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3)若B代表的器官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含量明显升高。(4)若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37.实验中学的生物兴趣小组对参观农庄时见到的一些生物(如图),按照下列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你写出A﹣F中,A、C和F分别所代表的生物名称。A_____;C._____;F._____。(2)将牛和鸡进行分类时,还可用_____作为分类的依据。(3)在生物分类学上,牛与鸡同门不同纲,牛与蝗虫同界不同门。请说出这两组生物之间_____的共同特征比较多。38.2017年10月2日,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体的褪黑素是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其分泌有昼夜节律,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如图所示为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褪黑麵分泌属于反射活动,其反射弧的感受器是_____。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后,经____运输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褪黑素会反过来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是____调节。(2)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日照周期同步。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据此推测一昼夜内,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_____。(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可见,人体内的视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_____(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4)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进而影响睡眠。长期玩手机或电脑还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的机理是_____,如何纠正?_____。39.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__________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________。(2)a在血液中由________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3)在组织细胞内,a在b中的_______气体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4)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______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__________来进行治疗。40.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下面图甲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图丙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丁是肝、胆、脾、小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统计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已称为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威胁最大一类疾病,观察图甲时,圆圆同学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且内流动脉血的是[].(2)小宇同学认真观察图甲后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向心房,其原因是心室与心房之间有.(3)小明同学认真分析图乙后得出结论是,该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的过程,图中的[10]和[11]分别模拟的结构是,[8]模拟的结构能使到达[9]的气体变得清洁.(4)在图丙中,若[14]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刺激[18]时,病人有感觉(天“能”或“不能”)缩手.(5)在丁图中,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由结构[]分泌后储存在结构[20]中,由于图中的结构[]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参考答案1、C【解析】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详解】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是昆虫的特征,而甲壳纲和蛛形纲的身体都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如虾、蜘蛛;多足纲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两部分,错误。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因此不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错误。C、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正确。D、环节动物的身体也是由许多体节组成,因此不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以及常见动物。2、B【解析】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据此解答该题。【详解】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如图各有不同的用途,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B【解析】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详解】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心脏、血管和肺属于器官,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4、D【解析】

(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2)图中a表示利用病毒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制备疫苗的过程;b表示给乙组小鼠注射疫苗,c表示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同种病毒,乙组小鼠没有发病。d表示给甲组小鼠注射病毒,甲组小鼠生病死亡。(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制备疫苗(a)后,给乙组小鼠注射疫苗(b),它进入鼠体作为抗原起作用,使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免疫力的抗体,再注射同种病毒后,病原体已侵入,抗体立即与之结合,从而被吞噬细胞消灭,因此乙组小鼠没有发病。而甲组小鼠没有注射疫苗(b),体内没有抗体,因此注射病毒生病死亡。可见甲组、乙组唯一的变量是否注射疫苗(体内有无抗体),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以,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来研究某种疫苗对于预防某种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如图为该实验的某些关键步骤,其中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的是c、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图中各环节的含义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5、C【解析】

(1)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如下图(2)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细菌的营养方式称为异养。异养又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详解】A、胃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有细胞壁,A正确。B、胃幽门螺旋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C、胃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C错误。D、胃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D正确。故选:C。【点睛】理解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详解】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健康人属于易感人群,流感属于传染病,流感病人属于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点睛】掌握传染病的特点。7、D【解析】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详解】牛奶、煎鸡蛋、牛排提供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缺少糖类,此食谱营养不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鸡腿汉堡、油炸薯条、可乐提供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缺少维生素和无机盐,此食谱营养不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米饭、提供维生素、无机盐和糖类,缺少蛋白质和脂肪,此食谱营不全面,故C不符合题意;肉片炒青椒,鲫鱼烧豆腐,青菜,米饭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糖类,此食谱营养全面,最合理。故选D。【点睛】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8、B【解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皮肤的再生功能。【详解】皮肤的表皮中具有生发层,生发层中有一些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对皮肤的生长和再生起重要作用。所以人体大面积烧伤后,需植皮使伤口尽快修复,起主要作用的皮肤结构是生发层。A、角质层的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和病原体侵入人体,所以具有保护作用,故不合题意。B、生发层中有一些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对皮肤的生长和再生起重要作用,故符合题意。C、真皮中有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血管、感觉神经末梢等,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故不合题意。D、皮下脂肪不属于皮肤,故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皮肤的再生功能往往会被忽视9、D【解析】

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口堵耳,其目的是为了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10、A【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可能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故在尿液中发现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A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11、B【解析】

人类活动的加剧,严重破坏了生物圈的环境,比如大气污染,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详解】A.生物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B.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B符合题意;C.乱砍滥伐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D.随意丟弃废旧电池是金属污染,不是大气污染。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考查全球大气污染问题。12、B【解析】

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详解】原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被虑过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综上所述,一个健康人的原尿中不可能出现红细胞。如果原尿中出现红细胞应该是肾小球的滤过出现了问题,是由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的,可能患了肾小球炎。

故选:B。【点睛】关键知道血细胞不能被肾小球滤过,全部进入出球小动脉进行血液循环。13、C【解析】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详解】图中A是指血液由分支血管流入主干,指的是静脉,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所以选项B也表示静脉。动脉是指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液流动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故选项C符合题意。D血管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14、D【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是道基础,主要考查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15、B【解析】在脊髓中央,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在脊髓的中央叫灰质,呈蝴蝶状,脊髓灰质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叫白质,位于脊髓内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可见B错误。

16、C【解析】③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①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因此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③动脉>①静脉>②毛细血管,C正确。17、B【解析】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故选B。【点睛】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18、A【解析】

人体的呼吸包括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详解】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头部毛细血管处含氧量低,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将运来的氧气释放供组织细胞利用,发生气体交换后,由于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组织处毛细血管中血液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故选A。【点睛】血红蛋白的特性,组织细胞和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及血液成分的变化。19、D【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

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如猪肝)中含量丰富,因此患了夜盲症,应多吃一些猪肝、瘦肉、黄玉米等。【点睛】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功能,重点了解维生素A的作用、缺乏症以及食物来源。20、C【解析】三支试管滴加碘液后,实验结果是①号加入唾液,充分搅拌,唾液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加入清水,淀粉没有分解,遇碘变成蓝色,③号试管加入唾液,但是馒不搅拌,唾液与馒头块接触有限,未被消化,遇碘变成蓝色,故A不符合题意;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②号和③号试管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出现了两个变量,不符合实验设计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变量是搅拌,变量惟一,符合实验的设计的要求,故C符合题意;滴加碘液后,若①号试管不变蓝,②号试管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D【解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据此解答。【详解】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因此只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消化道是大肠,D正确。【点睛】掌握了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解答的关键。22、B【解析】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了。【详解】A、吃食物流唾液,是先天性的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图A中,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不符合题意。B、铃声刺激在没有与食物结合前,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图B中,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符合题意。C、图C表示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铃声就成了狗进食的信号,铃声由无关刺激变为条件刺激,不符合题意。D、当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若长期只给予铃声刺激不给食物,则铃声一唾液分泌反射消退,不符合题意。【点睛】掌握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本题解题关键。23、B【解析】试题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24、C【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A、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A正确;

B、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正确;

C、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C错误;

D、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D正确。

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平时只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并结合神经系统的组成图记忆。25、A【解析】试题分析: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解:A、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75次左右.故每做1次人工呼吸,应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反复进行.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按照单人复苏方式应为30:2,也就是做2次人工呼吸,就要挤压心脏30次.A正确;B、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B错误;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错误;D、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要在有效期内服药,超过有效期药性会发生变化,不能服用,D错误;故选A考点: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26、B【解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在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时,药物被臀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所以,人有时需从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测,则在心脏中最早发现这种药物的部位是右心房。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27、D【解析】

将试管放在37度温水中的目的模拟口腔里的温度,该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详解】消化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其最适温度是人体内的温度,即37℃左右;因此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度温水中的目的是为了使唾液淀粉酶发挥最大的催化作用。故选:D。【点睛】模拟口腔温度,该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28、A【解析】试题分析:胰腺包括内外两部分,外面分泌胰液,用来消化食物,里面的胰岛分泌胰岛素,来调节糖的代谢,A错误;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B正确;侏儒症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男性的睾丸分泌雄性激素来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女性的卵巢分泌雌性激素来完成女性的第二性征,D正确。考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9、B【解析】

呼吸运动的动力来自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此题可以从在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方面来分析解答。【详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B正确。【点睛】掌握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30、B【解析】

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详解】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A正确;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个左右半球之间通过神经联系,B错误;小脑能够协调人体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C正确;脑干内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D正确。【点睛】明确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即能正确答题。31、D【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另外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也可以预防“大脖子病”,可见D正确。32、B【解析】试题分析: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外耳道不会导致耳聋,故A错;鼓膜能将声波转变成振动波传至听小骨,所以鼓膜戳伤可能会导致耳聋,故B正确;咽鼓管与耳的听觉关系不大,故C错;半规管位于内耳,掏耳垢一般不会戳伤半规管,故D错。【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掏耳垢对耳的影响,理解鼓膜对听觉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A【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出血的护理;解答时可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方面来切入。【详解】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远心端结扎;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远心端压住,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A符合题意。【点睛】熟记动脉、静脉血液流动的方向和止血的方法。34、A【解析】血红蛋白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35、D【解析】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2)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3)肝脏分泌胆汁并流入胆囊,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微小颗粒。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5)肠腺在小肠内,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详解】A、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二者都不能消化脂肪,A错误;B、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不能消化脂肪,B错误;C、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分解功能,只能够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C错误;D、肠液和胰液的消化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D正确。【点睛】注意胆汁的作用,因它不含消化酶,只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进行物理消化。36、(1)肺静脉氧气(或O2)(2)(肾小球的)过滤作用(3)胰岛素(4)心脏【解析】

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那么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所以C中氧气的含量高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而其余的成分进入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胰岛的作用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当进食后,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心脏的肌肉发达,因而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就象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37、蝗虫牛肾蕨用途牛与鸡【解析】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详解】(1)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A代表的生物是蝗虫;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C代表牛;肾蕨不能产生种子,属于孢子植物中的蕨类植物,因此F代表肾蕨。(2)按照用途生物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牛属于家畜,鸡属于家禽,因此将牛和鸡进行分类时,还可用用途作为分类的依据。(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牛与鸡同门不同纲,牛与蝗虫同界不同门。界比门大,故牛与鸡的共同特征比较多【点睛】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的认识。38、视网膜循环系统激素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减少手机或电脑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意思合理即可)配戴凹透镜【解析】

(1)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佩带凹透镜矫正。【详解】(1)观上图可知,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该反射是从眼睛获取信息形成视觉开始的,所以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由松果体分泌后,经循环系统运输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褪黑素会反过来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是激素调节。(2)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所以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从而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要下降。(4)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