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之农资打假讲话发言稿_第1页
领导讲话稿之农资打假讲话发言稿_第2页
领导讲话稿之农资打假讲话发言稿_第3页
领导讲话稿之农资打假讲话发言稿_第4页
领导讲话稿之农资打假讲话发言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资打假讲话发言稿【篇一:农资打假工作总结】根据2008年2月28日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08年云南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州农资打假领导组及时研究部署,制定了《**州2008年农业执法工作意见》和《**州2008年农资打假工作方案》,以州农字〔2008〕4号文下发各县(市)农业局、畜牧局和州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相应制定了各县市《2008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方案》。有领导分管,职能部门具体抓落实。领导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按照各自职能和上级部门的部署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各县市加大了市场监管,加强了对农资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依法建立起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责任制。经过全州各级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通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取得较好成效。2008年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11824人次,印发宣传资料37.218万份,挽回经济损失277.95万元,查获产品数量166601公斤、2516台件,货值68.448万元,检查企业5808个,整顿市场2453个/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件,立案查处95件,查处结案75件。一、认真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根据省农业厅《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文件的通知》(云农办市〔2008〕7号)精神,**州农业局及时研究,转发了省厅文件,要求各县(市)农业局、畜牧局认真组织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做好农资的监管工作,全州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当地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于3月23—29日认真组织开展了2008年**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在“宣传周”活动中,全州共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218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6.2万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418场次,接待咨询群众27.25万人次,受理投拆举报4人次,案件回访5件,收看“3.15”电视专题人数178.25万人次,展销农资产品数量达8.37万公斤,245台件,价值376.94万元。二、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对农资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州农资打假协调领导组办公室于2008年5月13日和2008年10月24日两次组织成员单位(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供销社、发改委)及州农业局局属有关单位68人次分两个组,对宾川、祥云、巍山县、弥渡县四县农资监管和打假工作进行抽查,在听取了四个县的农资打假情况汇报后,检查组分别对祥云县祥城镇,宾川县金牛镇、州城镇,巍山县南诏镇,弥渡县弥城镇和寅街镇农资市场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户16户,抽查玉米品种28个,其中1户经营的2个玉米品种未建立经营档案,也未开据销售票据,这对维护经营者、消费者权益存在很大缺陷。所有经营门市部委托代销证书、证照、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等齐全,并能亮证照经营,符合规定要求,但是个别门市粘贴有未经审定品种的宣传资料。检查农药批发、零售经营单位21户,初查1370多个农药品种,抽查12个品种,其中,1个品种标签不合格(10公斤),现场进行了处理,3个品种生产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不符,即威海韩孚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的兰博80%,18包,山东汉克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早疫晚疫44包,山东松冈3%阿维菌素68包,100g/包。存在的问题是同一农药有很多商品名称,如有效成份为阿维菌素的农药,名称有害极灭、虫满光、阿维虫清等;在弥渡县寅街镇供销社景泉农资经营部有安徽省安庆农化工公司生产的10%草甘磷铵盐标识不清,农药的生产日期没有标注在药瓶上,药瓶的下面没有绿色环线的除草剂标志。检查中没有发现过期农药、甲胺磷等高剧毒农药。肥料主要对祥云、宾川、弥渡、巍山四县较大的农资批发市场进行检查,共涉及洋丰、欢乐谷、三宁、施丰源、海德曼、云叶、腾升、金沙江、古驿、彩云龙、沃夫特、大地、年胜、硝酸钾肥、艳阳天、金沂蒙、路先锋、黄金元素、龙虎、云丰、好又快、菜多收、大富、元丰、多利民、三叶环、施丰源、山花等40个品种,数量近4000吨,所查肥料外观完好,标识清楚,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产品执行标准齐全,生产企业、名称、厂址、电话等信息齐全,包装重量标识清楚,符合要求。仅发现极少量肥料有轻微结块现象。根据2008年2月28日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08年云南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州农资打假领导组及时研究部署,制定了《**州2008年农业执法工作意见》和《**州2008年农资打假工作方案》,以州农字〔2008〕4号文下发各县(市)农业局、畜牧局和州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相应制定了各县市《2008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方案》。有领导分管,职能部门具体抓落实。领导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按照各自职能和上级部门的部署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各县市加大了市场监管,加强了对农资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依法建立起了依劣农资坑农害农,值得我们注意。下面,就农资打假的相关问题,发表我的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农资打假的含义顾名思义,农资打假就是打击制造销售假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违法犯罪行为。这里的“假”,还应包括“劣”,即质量不合格。更广义的讲,农资打假是打击一切制售农业生产资料的违法犯罪行为。农资生产者及经营者的行为,只要危害农业生产,都应受到严历查处。二、假劣农资的危害农业生产环节多、周期长,从播种到收获,短则两三个月,长的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一旦假劣农资流入市场,必然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不但影响农民收益,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假劣农资就像农资市场当中的一颗“毒瘤”,必须予以清除,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科学、健康地发展。三、假冒伪劣农资的含义假冒伪劣农资简称假劣农资。假指假冒;劣是指品质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假冒是以此种品种冒充他种品种(如以协优63冒充川江优527,汕优晚三冒充冈优527等),或同一品种冒充不同生产企业或产地。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基本含义一致。(假劣种子、农药)。四、假劣农资的识别。假劣农资的识别、鉴定比较复杂,包括实验室的生化测定(如电泳法检测种子纯度,dna分析法测种子的真实性等)、田间种植鉴定(品种纯度鉴定)、直接观测等。生化测定要求条件高,田间种植周期长,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都不现实,这里简单谈一下具有常识性的直接观测经验和技术,供大家参考。(一)、杂交水稻种子的识别。从近几年发生的假杂稻种子事件看,造假者主要是以杂交稻谷和常规稻种子冒充杂稻种子销售。由于杂稻种子生产比常规稻复杂,其生产环境、生产材料及生产技术均与常规稻不同,所以杂稻种子与常规稻种子相比较有其显著的特点,农民朋友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鉴别真伪。1、种粒颜色:杂稻种子颖壳颜色不均匀,壳色灰暗,有生理性杂色,稃尖紫红色(俗称“乌嘴”);杂交稻谷与常规稻谷籽颜色均匀金黄,绝大多数常规稻谷稃尖与颖壳同色。2、夹柱率:亦称柱头外露率,是杂稻种子授粉结实后柱头外留在颖壳夹缝处干死后形成的一个黑点,杂稻种子夹柱率一般在50%以上,如冈优527为58.6%,汕优63为52.2%;而杂交稻谷的柱头外露率在20%以下,常规稻谷由于是自交结实,柱头一般不外露。3、开颖率:指颖壳(俗称谷壳)开启而关闭不好的籽粒所占的比率。籽粒颖壳闭合不好是杂稻种子特有的现象,是异交结实的显著特征,长粒型杂稻种子如金优63、准两优527等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测定,杂稻种子的开颖率与夹柱率之和在65%左右,如金优63两者之和为65.6%。长粒型杂稻种子开颖率高而夹柱率低,短粒型杂稻种子的开颖率低而夹柱率高。杂稻谷粒和常规稻谷粒则不开颖,颖壳关闭良好。4、种子饱满度:杂交稻种子从授粉到成熟时间短,灌浆不饱满,种子去壳后米粒腰中有凹陷,米粒形状不一致,胚部瘪。而杂交稻谷和常规稻谷米粒均匀、饱满。(二)假劣农药的识别1、看农药标签和包装外观(1)农药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号或生产批准证书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项和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等内容,分装农药的,还应当注明分装单位。缺少上述任何一项,则应对该农药提出疑问;(2)看产品计量包装。相同计量的产品规格应相同,不能有大有小,内外包装应完整,不能有破损;(3)看产品合格证。每个农药产品的包装箱内都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购买时一定要查看,以确保所购产品的质量。2、从农药物质形态上识别优劣(1)粉剂、可湿性粉剂应为疏松粉末,无团块、颜色均匀;(2)乳油应为均匀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如出现分层和混浊现象,或者加水稀释后的乳状液不均匀或有浮油、沉淀物,都说明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3)悬浮剂、悬乳剂应为可流动的的悬浮液,无结晶,长期存放,可能存在少量分层现象,但经摇晃后能恢复原状;(4)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状,表明已失效;(5)颗粒剂产品应粗细均匀,不应含有许多粉末。3、用简单的理化性能检查(1)可湿性粉剂:可取半匙药剂于一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合格品应较快的逐步湿润,全部湿润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将瓶摇匀静臵一小时,沉降物应很少;用手捏包装应手感均匀,无颗粒状;(2)乳油:用玻璃棒移取药液,滴入装满清水的玻璃杯中,合格品应迅速向四周扩散,稍加搅拌形成白色牛奶状,静臵半小时,无可见油珠和沉淀物;(3)悬乳剂:臵于水中可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液。4、上网核查国家规定,生产农药必须办理《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因此,在购买农药时可以用该产品的标签与登记公告或农业部网站进行核对,或者拨打包装物上的电话,如发现不一致应提出疑问,并及时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反映。(三)真假化肥的识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肥进行鉴别:(1)从外观来鉴别,如氮肥外观一般都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钾肥为白色或肉红色结晶,都略有吸湿性;(2)从化肥在水中的反应或溶解度来鉴别;(3)通过灼热反应来鉴别,一般化肥通过灼热都有些变化,如散发气味等;(4)通过化肥在碱溶液中反应的现象来鉴别,如放出氨气味,出现沉淀等。为了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常见化肥的性质和鉴别方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便于查阅,现分别叙述如下:【篇三:农资打假情况汇报材料】农业局农资打假情况汇报材料为了切实规范我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截止到9月30日,县农业部门已出动执法人员850人次,检查整顿农资生产、经营单位460家。抽查农作物种子标签116个,合格标签108个,不合格的8个;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检67个,不合格的2个,涉及种子类数量1000公斤;检查农药经营点440家,抽查农药标签98个,合格标签75个,不合格标签23个,不合格农药8000公斤;检查肥料生产、经营企业18家,责令限期整改的企业2家。全县共立案查处违反农业法律法规经营案件11件,目前已结案9件,罚没资金5万元,挽回农业经济损失30万元,其主要做法。一、加大宣传,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知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搞好农业执法的前提,今年我们才充分利用有影响并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村、农村集贸市场、农资集散地,组织执法人员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农资识假辩假、维权和科学使用等知识,我们组织植保站、土肥站、农技站、种子站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下到基层,巡回给群众讲授辨别真假农资的方法,怎样正确使用农资,进行了农资市场检查,并向群众介绍一批优质农资。今年以来,我们共开展了10多次培训班,全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00人次,出动车辆200车次,检查农资经营主体460个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达1.8万份。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对农资打假工作的宣传,邀请电视台参加,进行跟踪报道,或向新闻媒体提供相关素材,正面报道一些农资经营诚信企业的先进事迹,及时曝光查处一些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件,震慑不法分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反响。通过现场说法,提醒农民朋友购买农资一定要到正规讲信用的门市购买,购买时要看是否有“三证”。为17家农资经营店挂“农业科技入户服务站”牌。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受理咨询电话就达200多个。二、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为切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我局先后组织植保、土肥、种子等执法人员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农业行政处罚规定》、《农业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了执法程序,并组织考核。通过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制建设,打造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专职执法队伍,为全面做好农业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依法规范农资市场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净化农资市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假制劣活动,突出抓好重点市场、重点季节、重点环节的查处工作,严把生产、流通、使用的三个关口。在农药市场管理中,以抓源头治理为主,集中检查较大的批发门市部,定期不定期对小经营摊点进行突击检查。市场检查以检查无证经营、标签不规范、高剧毒农药及杀鼠剂为主要内容,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假冒伪造登记证号、修改标签内容等违法行为。四、相互协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在农资打假过程中,为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打击力度,我们主动与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农资打假工作,形成农资打假强大合力。在加强宣传和农资知识培训的同时,我们组织植保、土肥、种子、畜牧等委托执法单位对全县40多家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依法打击3家假冒伪劣化肥经销户,依法没收化肥1.5吨,查处7家农药经销户,暂扣假冒伪劣农资4件24.6公斤,责令退货两批次5件40公斤,查处2家种子经销户,异地封存假劣种子500斤,在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