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课稿中卫市第二小学常玉琴教学理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在品词析句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力量。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音乐伴奏2、课前了解地震的知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读明法,创境揭题1、在我们这册书的第六单元安排了一篇有关父母之爱的课文,请看本单元导读为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2、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西北部发生了里氏级的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灾难中,有一对父子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看看在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设计意图:学习一组新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组课文围绕的专题和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很好地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课前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描写的大地震中,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记下不懂的问题。2.谁来把词语读读。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自学生字词,并从整体了了解课文的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三、深入情境,自读感悟1.从哪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呢?谁能找到相关语名说一说?2.绝望中,他猛然想到了什么?(板书: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你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3.此时此刻,阿曼达被压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父亲将会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父亲那些能够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作上记号。还可以试着用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设计意图: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人,是“对话”的中心,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找描写大地震的语句,使学生进入到大地震情境中,为学生感受父亲了不起做好了准备,接着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那些能够震撼心灵的场景作上记号,并试着用一个词写下感受,这样让学生品读勾画写批注,从中感悟父爱的了不起。)四、深读课文,品评父爱刚才同学们有的动笔写,有的和同学说,非常认真!谁来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生读,说感受。②还有谁被这句话感动了?举手。看来这句话是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我们再来读一读。③“没人再来阻挡他”。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都有哪些人劝阻过?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请三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他们的话(为什么要劝阻这位父亲。)但是父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过于悲痛,精神(生:失常了)他是真的失常了吗?(生:……)而是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而一切都源于一个字—爱!④所以,他挖了8小时……(生:12小时,24小时……)为了找到儿子,他不顾别人的劝阻,8小时过去了,就在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看第5段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别人不挖他要挖?就为了这个承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⑤12小时过去了,又可能发生什么事情?父亲会想什么呢?(生:……)没有人帮助他,反而认为他精神失常了,但是父亲有没有停止?为什么?(生:……)所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⑥24小时过去了,24小时是多长时间?又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但这样,孩子的生还机会非常渺茫,可是父亲有没有放弃呢?为什么?⑦36小时过去了,父亲已经挖了多久?儿子生还的机会更加渺茫了。此时的父亲心情会怎样?⑧漫长的36小时过去了,此时父亲的外貌已经变成什么样了?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是啊,任凭衣服破得让人不能忍受,任凭自己伤痕累累,但是他有没有停止?因为他曾经对儿子说过……(生深情地再读)⑨父亲的爱创造了奇迹!当他挖到38小时时候,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生:……)我想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将深深地烙在这对父子的心中!烙在所有人心中!(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情境,交流自读感悟,这样做引导学生通过对父亲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有三个场景感天动地,先让学生朗读,谈体会,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想象当时情境。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五、拓展延伸,为丰满“爱”而吟诵。1.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拿起笔就把心里想得写下来。可以是一句话、甚至一个符号。2.教师与学生交流感受。3.最后,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两篇好文章:《地震中的撑起》《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相信你们用心感受之后,会再掬起一滴感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