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一词多用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一词多用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一词多用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一词多用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一词多用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一词多用类试题专项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向的一项是(

)A.

B.

C.

D.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感吾生之行休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之二虫又何知

C.适莽苍者

彼且奚适也

D.不矜名节

犹蒙矜育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C.不忍杀之,以赐公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4、下列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相见常日稀 儿已薄禄相B.西当太白有鸟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C.悟已往之不谏 善万物之得时D.丞相祠堂何处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5、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既来之,则安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平明,汉军乃觉之

B.诸侯皆属焉/一篇之中三致之焉

C.虞兮虞兮奈若何/吾为若德

D.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乃自刎而死7、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引壶觞以自酌

②将军夜引弓

B.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

C.①慈父见背

②遂见用于小邑

D.①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②寻蒙国恩8、攻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动词,________________国与国不相攻动词,________________狂妄之辞不攻而自息动词,________________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动词,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动词,________________农攻粟,工攻器,贾(gǔ)攻货动词,________________9、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粗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10、下列加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

刑人如恐不胜

B.执手相看泪眼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犯乃死,重负国

D.余独不觉

鳏寡孤独1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即患秦兵之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欲以击柱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衡因上疏陈事D.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十年乃成12、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重见天日

重修旧好

B.处心积虑

处之泰然

C.以次充好

充耳不闻

D.鱼目混珠

混为一谈13、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亦已焉哉 子亦有不利焉B.怨灵修之浩荡兮 鸷鸟之不群兮C.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D.静言思之 今我来思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为之于未有魏王贻我大瓠之种C.死而不亡者寿吾为其无用而掊之D.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则所用之异也15、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彼且奚适也

④杨意不逢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访风景于崇阿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而莫之夭阏者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

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B.①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①负青天,然后图南

②且适南冥也

D.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7、道①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②会天大雨,道不通__________________。③道芷阳间行__________________。④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⑤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__。18、解释下列加粗的“务”的含义。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动词,_______________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动词,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名词,_______________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副词,_______________1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持千金之资币物④如姬资之三年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20、下列句中加粗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是说也,人常疑之 B.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C.汝识之乎?噌吃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1、下列对两组加粗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尔安敢轻吾射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险以远,则至者少A.两个“尔”相同,两个“以”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以”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以”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以”不同2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C.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2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翻译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C.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吾其还也D.以其无礼于晋 焉用亡郑以陪邻24、一词多义(1)策:蒙故业,因遗策振长策而御宇内策之不以其道(2)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5、多义词1.苦艰难苦恨繁霜鬓()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天下苦秦久矣()2.独百年多病独登台()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哀风急天高猿啸哀()秦人不暇自哀()君将哀而生之乎()4.回渚清沙白鸟飞回()峰回路转()少小离家老大回()回车叱牛牵向北()26、下列句子中一词多义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劳无功

C.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孔子师郯子、苌弘

吾从而师之27、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粗字。1.修①茂林修竹②况修短随化③乃重修岳阳楼2.次①列坐其次②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致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③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④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4.一①其致一也②一觞一咏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④六王毕,四海一⑤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5.于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当其欣于所遇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不拘于时,学于余28、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策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振长策而御宇内(_______)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_______)29、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0、下列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不知有汉

B.谨庠序之教

序八州而朝同列

C.学不可以已

已而遂晴

D.以致天下之士

而致千里31、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以供养无主

C.以五百岁为春

不足为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皆出于此乎32、下列对“师”字义项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⑧不耻相师⑨或师焉,或不焉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③

B.①③/②⑤⑥/④/⑦⑨/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33、一词多义34、下列各组中加粗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35、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知①知人者智②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③知之为知之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当①当其无,有车之用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③人君当神器之重④惴惴恐不当意⑤今当远离⑥木兰当户织⑦当奖率三军⑧安步以当车⑨当与秦相较3.为①埏埴以为器②为之于未有③窃为大王不取也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⑦不足为外人道也⑧庖丁为文惠君解牛4.伐①自伐者无功②伐无道诛暴秦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36、会会武等至匈奴副词,______________会论虞常动词,______________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______________37、解释下列加粗字。1.国①三国周郎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②去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2.故①故垒西边 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克,公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③广故数言欲亡 ___________________3.却①山头斜照却相迎 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却匈奴七百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却之不恭 ____________________4.且①何妨吟啸且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出,火且尽 ____________________③臣死且不避 ____________________38、得①虑而后能得__________________。②谁得而族灭也__________________。③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39、下列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择师而教之

C.①吾从而师之②乃大惊,问所从来

D.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②余嘉其能行古道40、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每薄暮下管键《狱中杂记》 与饮食之气相薄《狱中杂记》B.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C.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祭十二郎文》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侍坐》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项都当“旧”讲。B项分别是动词,说;动词,取道。C项分别是动词,好像;动词,及,比得上。D项分别是副词,任凭;名词,任务,责任。2、答案:C解析:3、答案:A解析: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三项都为代词。4、答案:C

解析:A.

相见常日稀

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儿已薄禄相

相貌。

B.西当太白有鸟道

介词,正对着

一夫当关

动词,阻挡,把守

C.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丞相祠堂何处寻

寻找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不久5、答案:D

解析:B,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A既而:不久。C全,都。D已经,……之后。6、答案:C解析:A项前句“乃”为副词,当“只”讲;后句“乃”为副词,当“才”讲。B项前句“焉”为代词,当“他”讲;后句“焉”为句末语气词。C项“若”均为代词,当“你”讲。D项前句“而”为连词,表递进;后句“而”为连词,表修饰。7、答案:D

解析:A.①举,拿②拉,拉开弓。B.①名词活用作动词,拄,拄着②鞭子,常比喻威势。C.①代词,相当于“我”②被。D.不久。8、答案:治疗;攻打;抨击,指责;制造,加工;研究,学习;治,从事某项工作解析:9、答案:B解析:10、答案:C解析:11、答案:B解析:A项,前句句意为:又恐怕秦国来攻打。之,作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后句句意为: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之,代上文所言之事。选项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B项,前句句意为:想要向庭柱上撞去。以,介词,用。后句句意为: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以,介词,用。选项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C项,前句句意为: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因,通过。后句句意为: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因,于是。选项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D项,前句句意为: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乃,于是,就。后句句意为:用了十年才完成。乃,才。选项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本题要求选择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12、答案:A解析: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焉”都是语气助词,不译。B.“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动词,思考/语气助词,无实义。故选D。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均为介词,译为“从”“自”。B项,代词,译为“事情”/助词,的。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D项,连词,那么/判断词,译为“是”。故选A。15、答案:C解析:16、答案:D解析:D项,智慧。A项,①几,②拼命追求的样子;B项,①毛,指草木,②打开粮仓;C项,①名词作动词,南飞,②名词,南方。17、答案:①宗旨;②道路;③取道;④原因,途径;⑤说,谈论解析:18、答案:致力于,从事;追求;事情;务必、一定解析:19、答案:B解析:①②微,如果没有,表示否定的假设或条件;③资,名词,礼品;④资,为动用法,为……蓄积准备;故选B。20、答案:D解析:A、B、C三项中的“之”是代词,D项中的“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21、答案:C解析: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两个“以”分别为连词,来;连词,表并列。22、答案:A解析:A项,等到;B项,书籍/写字;C项,经过/看望;D项,后来,接着/已经。23、答案:B解析:A.连词,或者/连词,至于。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C.代词,“他们的”/语气词,表祈使或商量,“还是”。D.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故选:B。24、答案:策:蒙故业,因遗策(名词,政策)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鞭打,鞭策)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给予)解析:25、答案:1.苦:副词,极,非常;动词,担心;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所苦2.独:副词,单独,独自;副词,岂,难道;形容词,独特的,特殊的3.哀:形容词,声音凄清;动词,伤悼,怜悯;动词,哀怜4.回:动词,鸟盘旋飞翔的样子;动词,曲折环绕;动词,返回,回家;动词,掉转解析:26、答案:D解析:27、答案:1.①高高的;②长,这里指寿命长;③修建2.①旁边;②次一等;③编次;④军队驻扎3.①意态,情趣;②到达;③取得,得到;④招致,引来4.①相同,一样;②都是数词,一;③把……看作一样;④统一;⑤一体,整体5.①介词,在;②介词,对于;③介词,从;介词,比;④介词,受到;介词,向解析:28、答案:名词,策略;名词,马鞭子;名词用作动词,鞭打;名词,简牍解析:29、答案:C解析:宾语前置标志,其余是结构助词“的”。30、答案:A解析:31、答案:B

解析:A项,前者动词,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