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第24届全国爱耳日讲座宣传医疗教学课件_第1页
全国爱耳日第24届全国爱耳日讲座宣传医疗教学课件_第2页
全国爱耳日第24届全国爱耳日讲座宣传医疗教学课件_第3页
全国爱耳日第24届全国爱耳日讲座宣传医疗教学课件_第4页
全国爱耳日第24届全国爱耳日讲座宣传医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耳日主题班会宣传介绍--03.033月3日全国爱耳日汇报人:XXX汇报时间:202X爱耳日简介01听力障碍02儿童/成人听力损失03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04目录

爱耳日简介01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爱耳日简介1998年,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问题,我国确定了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今年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2023年爱耳日主题:“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爱耳日简介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人。爱耳日简介爱耳日简介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宣传口号关注听障儿童,建设健康中国。01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现听障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03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02关爱听障儿童,用行动传递温暖04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听障儿童新希望06消除障碍,听见未来05关爱儿童听力健康07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宣传口号听力障碍02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什么是听力障碍?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是多少?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中度:听力损失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重度:听力损失61-80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极重度:听力损失≥81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听力障碍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上升到2.7%;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有听力障碍。青春期则高达3.5%;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01有家庭性耳聋病史者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02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03040506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03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儿童/成人听力损失儿童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损失,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进水,预防感冒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儿童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此外,应积极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儿童怎样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听力损失定期进行儿童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听力损失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其中6、12、24和36个月龄为重点年龄。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症状,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听力;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若孩子主诉“耳朵嗡嗡响”,家长应予以重视。儿童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听力障碍确诊后,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康复,这是实现成功听觉康复的前提。儿童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不能恢复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应首选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还可借助相关的辅听设备,实现更好地聆听与交流;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正常参与社会的目的。儿童影响集体教室声学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01混响:混响时间越长,谈话声就越混沌不清;距离:距离越远听得越差;噪声:噪声越大,信噪比越差,难以实现精准的言语感知;噪声与混响的交互影响:混响使得噪声变得更加自然和稳态,对言语中重要的声学或语言学线索造成更大程度的掩蔽。030204成人如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人可以通过在生活中自我检查初步判断自己的听力是否正常:●听不见/听不清楚频率较高的声音,如门铃声、电话铃声、女性或小孩的说话声、用指甲刮玻璃的声音等。●在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如在餐厅、音乐厅或超市里。●常觉得其他人说话喃喃、咬字不清。●常要别人重复说话才能听明白。成人如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家人常抱怨您将电视机或收音机音量调得太大。●接听电话时常听不清对方说的话。●常听不见别人在背后喊您。●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跟上别人说的话。成人怎样保护耳朵?1、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颔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推荐: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2、使用适配的耳机入耳式或头戴式耳机,最好是降噪耳机,适配的耳机可让使用者清楚地听到较低音量的声音。此外,降噪耳机可以降低背景噪音,让使用者可以听到较低音量的声音。经常在火车或飞机上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人应考虑在这些环境中使用降噪耳机。3、戴耳塞在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噪音巨大的场所,使用耳塞来保护听力。如果使用正确,耳塞可将噪音接触降低5至45分贝,具体取决于耳塞的种类。4、最好不要挖耳朵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5、限制每天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时间虽然降低音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将个人音频设备的使用时间限制在每天不超过一小时非常有利于减少接触噪音。6、父母需要发挥积极作用教育子女保护听力并监督其接触巨大噪音的情况;父母还需要在保护听力方面成为子女的榜样。鼓励给少年和青年等高风险人群。7、让听觉器官不时短暂休息去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事和其它嘈杂的场所时,不时离开让听觉器官短暂休息有助于减少接触噪声的总时长。8、注意听力损失的迹象如出现耳鸣,听门铃、电话铃和闹钟铃等高音时有困难,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在电话上),或者在餐馆或其它社交场合等嘈杂环境中跟不上别人的谈话,因而怀疑自己听力受损的人应寻求听力保健专业人员的帮助。04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救助对象有哪些?如何申请救助?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20号)。救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