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昌乐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昌乐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昌乐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昌乐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昌乐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以下各项依次对应如图的甲、乙、丙、丁,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B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C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A.A B.B C.C D.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膀胱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B.进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静脉C.肾小球和肾小囊具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D.原尿和终尿成分相同,但位置不同3.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C.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4.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液体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血浆7.50.10.020.9原尿0.150.10.020.9尿液0.10.01.81.1A.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C.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水被重吸收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5.下列对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B.含氧和养料多的血是动脉血,含二氧化碳和废物多的血是静脉血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是静脉血D.能流动的血是动脉血,不能流动的血是静脉血6.芹菜、柑橘、玉米、甘薯等食物中含有许多细丝,这些细丝是一种膳食纤维。下列有关膳食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A.膳食纤维是一类特殊的维生素,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B.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C.膳食纤维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有利于维持正常体重D.膳食纤维是肠道里的匆匆过客,最终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7.下列各项中,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A.不以种子繁殖后代 B.无根、茎、叶的分化C.有根、茎、叶的分化 D.均生活在陆地上8.以下生物都属于鱼类的是()A.甲鱼、鳖鱼 B.娃娃鱼、鲍鱼C.金鱼、海马 D.鲸鱼、鲍鱼9.下面是某同学的部分观察结论,与事实相符的是()A.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B.小鱼尾鳍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C.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D.动脉内有动脉瓣、静脉内有静脉瓣、心脏内有房室瓣10.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大脑和小脑 D.脑神经和脊神经11.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①管壁较厚

②管壁较薄

③弹性大

④弹性小

⑤管腔大

⑥管腔小⑦管内血流速度快

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⑨不具瓣膜

⑩常具瓣膜。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⑧⑩12.利用下列哪组消化液,能够很快地清除容器中的油垢()A.唾液、胃液、肠液 B.胰液和肠液C.胰液、胆汁、肠液 D.胃液和胆汁13.喝酒伤胃,喝酒后人体内吸收酒精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 B.胃 C.大肠 D.小肠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A.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率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使用D.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木材15.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下列哪些腺体分泌的()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16.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身高突增,心肺等器官功能增强 B.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C.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17.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动脉的是()A. B.C. D.18.下列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19.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的方式不同 B.脑发育程度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祖先不同20.2017年农业部联合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启动了“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牛奶为青少年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A.维生素A和钙 B.蛋白质和钙C.维生素A和糖类 D.蛋白质和糖类21.地球一小时(Earth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2019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30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指的是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B.通过②过程不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地球上碳会因为生物的消耗而逐渐减少22.提起艾滋病来人们都感到很害怕,下列哪些途径不会传染艾滋病()A.和艾滋病患者共用茶杯和碗盘B.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通过分娩、哺乳等过程把病毒传给婴儿C.和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针头或针筒D.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23.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尿素 B.无机盐C.葡萄糖 D.水24.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的实验结果。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①、③实验可知:胰岛素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现象的出现B.由①、②实验可知:胰腺萎缩的部分可防止糖尿现象的出现C.由②、③实验可知:胰岛素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25.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B.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构成完整的循环路线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26.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拟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肺,则C中流着静脉血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C.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27.下列不属于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的是()A.管腔大,弹性小B.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血流速度最慢D.数量多,分布广28.具有排泄作用的皮肤结构是A.汗腺 B.表皮C.皮脂腺 D.毛囊29.构成人体股骨的主要组织是()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30.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A.糖类、蛋白质和脂类B.维生素、水和无机盐C.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糖类D.维生素、糖类和蛋白质31.下列各组营养物质,能直接吸收的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水、蛋白质、葡萄糖C.淀粉、脂肪、蛋白质 D.脂肪、氨基酸、葡萄糖32.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B.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C.喝进的部分水随4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33.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方向只能是()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C.右心室→右心房→肺静脉 D.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34.旅客坐车时闭上眼睛也能判断汽车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半规管 C.前庭和耳蜗 D.鼓室和耳蜗35.下图为眼球的结构图,图中哪个结构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A.① B.④C.⑤ D.⑦36.下表是甲、乙、丙三个人的原液检查的几项指标数据(“+”表示有该物质,“-”表示没有该物质),回答问题:红细胞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水健康人甲-001.81.196病人乙+301.8++病人丙-00.11.8++(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病人乙是肾脏中的______出现了病变,病人丙则是肾脏中的______出现了病变。(2)尿液中含量最多的代谢废物是______,人体的其他代谢废物只有溶于其中才能排到体外;因此,每天适量____和适时排尿非常利于身体健康。37.下图1为人的发育过程概念图,图2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男性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A]_______和分泌______。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图2中的[③]______。(2)受精过程是指[A]和卵细胞结合形成[C]______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图2中女性的[_____]______中完成的。胚胎和胎儿的发育是在图2中的[①]______中进行的。(3)当胎儿发育成熟后就从母体中生产出来,该过程叫______。38.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可以将合理营养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或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的状态。“二”指每日摄入淀粉250~350克(相当于主食300~400克),各人可依情况酌情增减。“三”指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100克;或鱼虾100克。“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广东型膳食每日摄盐6~7克);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进餐次数可适当增加,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五”指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请分析上述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资料是否与“平衡膳食宝塔”基本相符?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2)粗、细粮搭配的主要作用是能有效预防哪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________________(3)请参照上述资料,自定食物品种名称,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指出是否做到了“营养全面、经济实惠”?_______________39.图甲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胰岛素降低血糖含量的机理示意图,其中葡萄糖转运蛋白质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分析,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图甲中作为效应器的____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所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2)激素只有与受体细胞的受体蛋白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分析图乙可知,胰岛素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蛋白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另—方面促进_____。(3)科学家发现黑色棘皮症的部分患者体内出现一种抗体,能与胰岛素受体蛋白发生结合。对这类人检测会发现血糖浓度_____(填“偏髙”或“偏低”)。(4)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不方便,患者痛苦,如果能口服就好多了。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胰岛被破坏的若干小鼠、胰岛素为实验材料,以探究口服胰岛素能否治疗糖尿病。(提示:高温能破坏胰岛素的活性)a:_____;b:甲组口服_____,乙组口服_____;c:一段时间后,采集两组小鼠的血液,检测其血糖含量。40.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与此有关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请填写字母A唾液B肠液C胰液D胃液E胆汁)。(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__________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主动脉运离心脏,运至全身。(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下图示)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_________的滤过作用进人原尿,在[]_______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同时释放_____________。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参考答案1、D【解析】

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的现象。上面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约占55%,下面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约占45%。中间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到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正确;B、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B正确;C、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C正确;D、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人体重要器官的组成和功能。2、C【解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排出尿的器官。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详解】A、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器官,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A错误。

B、进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出球小动脉,B错误。

C、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

D、血液的成分和原尿的成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D错误。

故选:C【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模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尿的形成过程。3、A【解析】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解答:A、由图示中的箭头可以看出,肺泡内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d气体进入肺泡,说明是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箭头bc可以看出,血液中的气体进入组织,组织里的气体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A正确;B、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导致肺内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过程和吸气过程正好相反。而b、c指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在组织里的交换,和吸气、呼气是同时进行的。B错误;C、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故C说法错误;D、c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属于体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D错误。(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故选A4、B【解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详解】A、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被滤过后又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了,而不是葡萄糖不能被滤过。B错误;

C、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大部分水被重吸收回血液,而没有重吸收尿素,C正确;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B。5、C【解析】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动脉血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但含养料不一定多,如肝门静脉含养料多;静脉血是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B错误;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C正确;不管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都能流动,D错误。6、A【解析】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膳食纤维是肠道里的匆匆过客,最终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膳食纤维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有利于维持正常体重,同时还可以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等。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的消化。理解和掌握膳食纤维的成分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详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在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不以种子繁殖后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这三种植物共有的特征。8、C【解析】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详解】A、甲鱼、鳖鱼,二者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B、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B错误;C、金鱼、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来游泳,故属于鱼类,C正确;D、鲸鱼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鱼类的特征。9、B【解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错误;毛细血管的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腔极细,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见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就是毛细血管,B正确;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C错误;静脉内有静脉瓣,房室瓣存在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动脉瓣存在于心室与动脉之间,D错误。10、A【解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注意掌握。11、C【解析】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解答时可以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详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12、C【解析】解:A:唾液不含消化脂肪的酶,唾液里含有淀粉酶,水解多糖类的,胃液只含消化蛋白质的酶,故不选.B:胰液和肠液虽含有脂肪酶,胆汁是一种消化液,不含消化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的特点.13、D【解析】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详解】A.口腔不具有吸收功能,A不符合题意。B.D.胃仅能吸收少量的酒精,大部分的酒精都是由小肠吸收,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C.大肠主要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不吸收酒精,C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14、D【解析】

改善环境的具体措施: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物防治;植树造林等。【详解】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可减少尾气排放,利于改善环境,A正确;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能量利用率,利于改善环境,B正确;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可减少环境污染,利于改善环境,C正确;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改善环境,D错误。【点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15、A【解析】在口腔中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对淀粉都具有消化作用。16、D【解析】

考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发育特点.【详解】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际中,要做到自尊、自爱.故断绝与异性的一切往来,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不是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征.故选D17、C【解析】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详解】图中A是指血液由分支血管流入主干,指的是静脉,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所以选项B也表示静脉。动脉是指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液流动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故选项C符合题意。D血管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18、C【解析】试题分析:消化道的组成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呼吸道的组成自上而下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因此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咽。考点:本题考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D【解析】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都属于高等的哺乳动物,其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详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故A正确;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故B正确;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故C正确;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理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B【解析】

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不同的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详解】牛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21、C【解析】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详解】A.图中①过程是生物成分释放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指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②过程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圈中的生物成分,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通过②过程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B错误;C.③过程是燃烧花丝燃料释放到大气中。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二氧化碳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所以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是正确的。C正确;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和通过呼吸作用把碳释放给大气的速率大体相同。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储存库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中去。除了大气以外,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海洋是一个重要的储存库,它的含碳量是大气含碳量的50倍。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被固定的碳,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以CO2的形式有回到了大气圈。此外非生物的燃烧也使大气圈中的CO2的含量增加。所以地球上的碳不会因为生物的消耗而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22、A【解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详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因此,“和艾滋病患者共用茶杯和碗盘”不会感染艾滋病。

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此题可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更好的预防艾滋病。23、C【解析】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故选C考点定位:尿液的形成过程。24、B【解析】试题分析:A.①和③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是否注射了胰岛素提取液,注射胰岛素的动物不出现糖尿,不注射胰岛素的狗出现糖尿,说明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故A正确;B.①、②也能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胰岛素.①组切除了胰腺,胰岛随着被切除,不能分泌分泌胰岛素,出现了糖尿;②组结扎了胰管,胰腺萎缩,不能产生胰液,但胰岛细胞活着,能够分泌胰岛素,故而能够分泌胰岛素,没有出现糖尿.说明胰岛素可以防止糖尿的产生.故B不正确;C.②和③能形成对照,变量是否有胰岛,但都有胰岛素,说明了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故C正确;D.②和③实验中动物的体内都有胰岛素,动物都不出现糖尿,而①切除了胰腺即没有胰岛素,出现了糖尿,说明了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素有关.故D正确.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25、D【解析】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A正确;体循环和肺循环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B正确;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C正确;在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D错误。点睛: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26、C【解析】试题分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A、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错误;B、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B错误;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D、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27、A【解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详解】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故选A。【点睛】明确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8、A【解析】试题分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皮肤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附属物,汗腺能分泌汗液,是形成汗液的器官,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和尿素,所以排汗是排泄的途径之一,可见人体的皮肤有排泄功能,是与汗腺有关的,其次皮肤还有保护、分泌、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29、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其中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营养、支持、连接、保护等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股骨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骨骼的组成,容易题,属于了解层次。30、A【解析】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能构成人体细胞,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详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能够燃烧,可以变成碳,属于有机物;而水分和无机盐不能燃烧,属于无机物。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是不能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因而也是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能构成人体细胞,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可见A符合题意。【点睛】明确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就能解决此类题目。31、A【解析】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无机盐。其中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有机物,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无机盐、水、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吸收。【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有机物,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A正确。【点睛】掌握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特点。32、C【解析】试题分析:1肾小球的开始端是入球小动脉,末端是出球小动脉,A错误;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B错误;人喝的水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到排出体外所经历的途径是:水→消化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可不经过肾静脉,C正确;3是原尿,4是尿液,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但是4中不含葡萄糖,D错误。考点: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33、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详解】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心脏瓣膜的作用。34、B【解析】

耳的结构图如下: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详解】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旅客坐车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准确判断汽车行使速度的变化和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耳各部分的结构功能。35、D【解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中①睫状体,②是瞳孔、③晶状体、④角膜、⑤巩膜、⑥脉络膜、⑦视网膜。【详解】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人体视觉的形成是这样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眼球的结构中对光线敏感,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⑦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点睛】熟知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36、肾小球肾小管水饮水(或“喝水”、“补充水分”)【解析】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肾小管有炎症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详解】(1)病人乙的尿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病变部位最可能是肾小球,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内,进而通过尿排出。病人丙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有问题。

(2)人体排出尿液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尿液中含量最多的代谢废物是水,尿液中含有尿素等废物,在人体积聚久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调节了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还维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水,以保证废物及时随尿排出。【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37、精子雄性激素卵巢受精卵②输卵管子宫分娩【解析】

观图可知:图1中A精子,B卵巢,C受精卵,D受精作用;图2中①子宫,②输卵管,③卵巢,④子宫内膜,⑤阴道;【详解】(1)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A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因此产生卵细胞B的结构是图2中③卵巢。(2)A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C受精卵是在图2中的②输卵管内形成的。胚胎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图2中的①子宫。(3)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8、基本相符;因为资料中已包含了五类食物,而且比例适当(或均衡地含有五类食物,营养既全面又不过剩)维生素B1缺乏症设计的食谱应有五类食物,而且比例适当【解析】(1)“平衡膳食宝塔”由下往上⑤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④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