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姚军虎_第1页
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姚军虎_第2页
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姚军虎_第3页
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姚军虎_第4页
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姚军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姚军虎第1页/共35页2023/3/282内容1传统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特征2国际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六大趋势3现代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及研究内容4饲料科学研究领域5大力开拓微观层次的营养学研究第2页/共35页2023/3/2831传统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特征★

思维方式:以分析方式为主★研究方法:以分析法和传统黑箱法为主★

研究领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动物营养需要★

主要特征:静态描述★

饲料营养措施:饲养标准为中心,单项措施或几项简单相加措施第3页/共35页2023/3/284

(1)营养理论由单纯关注动物生产指标扩展到饲料安全、动物健康、畜产品品质和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研究视野更宽阔。

(2)现代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动物营养需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动物营养学研究领域空前广阔。2国际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六大趋势第4页/共35页2023/3/285(4)营养调控已成为动物营养学发展的主旋律。(5)理论整合和技术系统集成已成为动物营养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发展的时代特征。(6)广义营养学和系统动物营养学有力促进了动物营养学发展。第5页/共35页2023/3/286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面※

评定指标克服表观性。※

饲料间和饲料营养物质间组合效应为研究热点。※

评定手段的现代化,如:快速体外试验技术、NIR技术等。第6页/共35页2023/3/287动物营养学研究范围变迁i+1群体I个体i-1器官i-2组织i-3细胞i-4亚细胞i-5分子传统动物营养学研究层次(古典和现代阶段)传统动物营养学研究层次(近代和当代阶段)系统动物营养学研究层次第7页/共35页2023/3/288

生物信息是有等级次序的,而且沿着不同的层次流动。一般说来,生物信息以这样的方向流动:DNAmRNA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细胞器官个体群体。每个层次信息都对理解生命系统的运行提供有用的视角。面对复杂的生命系统,必须整合所有视角的所有信息才有可能最终理解生命的现象。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或技术,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机体的营养代谢进行的观察和研究,得到各种具体的知识,提出各种相应的理论。学习动物营养学时必须弄清各种具体的知识是从哪个层次上的研究观察得来的。第8页/共35页2023/3/289从科学发展史来看,任何一门科学都经历着一个由整体向局部,有粗略到精细的发展历程。对动物营养代谢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机体整体层次,必须逐步经过器官和组织层次深入到细胞和分子层次。而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研究最终又必须提高机体层次的整体水平,才能全面、完整地弄清动物机体复杂的营养代谢规律。一般说,不能简单地把某一层次上研究所得的知识或理论用来解释或推论另一层次上的营养代谢规律。在动物营养研究中间必须注意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组织,以及机体整体不同层次研究之间的整合、协调、交叉和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第9页/共35页2023/3/2810动物营养学研究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从机体黑箱单层次向机体多层次(消化道和组织代谢层次),进而向机体全层次(特别是细胞和分子层次)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深入对机体全层次的研究标志着动物营养学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是一个动物营养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它要求动物营养工作者必须具备新的研究思路和技能才能适应动物营养学的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在细胞层次上进行研究时,不能简单地把在整体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直接用来推论或解释这些细胞在完整机体中的活动和功能。分子营养学只是动物营养学在对机体全层次研究中间一个新的研究层次。分子营养学目前刚具雏形,正处于不断完善的初级阶段。分子营养学研究不可能完全替代动物营养学对机体全层次的研究。第10页/共35页2023/3/2811

动物营养需要研究领域※动物营养需要量动态模型化。※营养指标更加系统化和体现营养实质。※

动物营养需要研究从整体动物水平向消化道和组织代谢层次深入。※

动物营养需要固定不变的模式受到挑战,营养优化决策已成为动物饲养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1页/共35页2023/3/2812

广义动物营养学涉及的内容※饲料安全和卫生※

动物采食调控※

饲料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消化道微生物体系的调控※营养与动物机体防御体系※营养与抗氧化应激※营养状况评分体系第12页/共35页2023/3/2813

动物营养学的两大重要新领域※

分子营养学:营养基因组学与传统营养学方法的结合,可提供营养物质代谢调节动力学信息,阐明营养物质与代谢疾病和免疫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营养学措施降低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第13页/共35页2023/3/2814(4)营养调控已成为动物营养学发展的主旋律※

理论研究的转变:营养需要研究转变为以营养调控为中心。※动物机体内部营养自我调控功能和机理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器官和组织间营养分配,各种营养物质代谢稳衡控制和基因组对营养物质代谢调控影响研究不断加强。第14页/共35页2023/3/2815※动物营养应用技术由单纯营养补添为主向以营养调控为主导转变。※模型化研究中大量使用的决定性模型和经验性模型向机制性模型转变。※新型调控型添加剂研究、开发活跃。第15页/共35页2023/3/2816(6)广义和系统动物营养学有力促进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广义营养学(TotalNutrition)比利时C.A.Adams提出

a营养决策目标和内容由动物养殖扩展到人类整个食物链。

b营养调控措施以充分调动动物自身的调控功能和尽量利用天然的调节剂,少用药物和抗生素。

c对饲料营养成分的研究扩展到营养活性物质。※系统动物营养学(SystemsNutritionofAnimal)卢德勋博士提出

a研究对象:动物营养系统(非实物)

b整体思维方式: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c研究目标和内容:实现动物营养调控第16页/共35页2023/3/28173现代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及研究内容主要任务:※改进﹑丰富和发展传统动物营养学现有的理论和技术。※建立新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拓宽研究领域:器官组织间营养分配规律;基因组对营养代谢调控;营养信息传递以及通过营养减少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第17页/共35页2023/3/2818营养需要量研究方面需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动物营养需要量模型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动物营养需要量指标由单纯黑箱指标向现代化指标体系转变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研究从动物整体水平向消化道和代谢层次深入动物营养需要量固定不变的陈旧观念受到质疑和挑战,营养优化决策已成为动物营养实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18页/共35页2023/3/2819营养需要量方面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内容:﹡畜禽能量、蛋白质营养需要量模型化研究。

﹡与日粮营养物质利用有关的营养学参数研究。

﹡畜禽营养需要量动态规律研究。

﹡畜禽营养需要量新指标和新技术研究。

第19页/共35页2023/3/2820﹡应激状态下保持动物最适免疫功能的营养需要量。﹡日粮纤维物质营养生理特性及提高纤维物质利用率技术措施研究。﹡营养与繁殖相互关系及繁殖对营养需要量的影响。第20页/共35页2023/3/2821﹡畜禽重要组织和器官对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畜禽采食量调控的生物学机制及调控技术的研究。﹡畜禽能量和能量载体物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畜禽日粮营养物质平衡指标和平衡技术的研究。﹡畜禽营养需要优化决策软件系统研制。﹡畜禽氨基酸、肽营养及其优化模式的研究。﹡畜禽矿物质需要量模型化研究。第21页/共35页2023/3/2822※技术集成和创新方面

﹡畜禽营养调控技术及其系统集成研究。

﹡畜禽营养检测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制。

﹡畜禽营养预测技术及优化决策技术研究。

﹡畜禽自我营养调控功能机理和规律研究。

﹡通过营养措施减少养殖业污染的技术集成研究。

﹡畜禽营养生理过程体外模拟技术及设备研制。

﹡畜禽消化道微生物区系与营养关系研究。

﹡反刍动物瘤胃调控技术及其系统集成。第22页/共35页2023/3/2823

※新领域方面的研究﹡基因组对主要营养物质代谢调控的生物学机制。﹡营养信息传递系统的研究。﹡门静脉灌流组织(PDV)肝脏内营养物质流通速度和代谢规律研究。﹡营养对肉蛋奶成分的调控技术研究。﹡营养与畜禽福利相互关系的研究。﹡营养与畜产品安全的研究。第23页/共35页2023/3/2824

4饲料科学研究领域

影响力较大的两方面:

※对饲料组成的重新认识。

※日粮内饲料间的组合效应研究。第24页/共35页2023/3/2825饲料营养物质(CH2O,EE,CP,Vit,矿物质)兼性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和毒物)营养活性物质(抗氧化物质,抗微生物物质,寡糖类,酶类,乳化剂,色素,风味剂)第25页/共35页2023/3/2826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面应在以下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所使用的指标由单纯黑箱指标向现代化指标体系转变日粮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可加性(additivity)原则受到挑战,组合效应研究正在成为热点评定手段现代化大大提高了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水平第26页/共35页2023/3/2827※兼性营养物质低水平时具有营养活性,高水平时有害。※营养物质和营养活性物质高水平时对代谢有负面作用。※营养活性物质的功能:

☆抗氧化和抗微生物

☆影响消化和吸收

☆影响采食

☆影响免疫

☆抗病力和动物健康第27页/共35页2023/3/2828

饲料科学研究领域﹡饲料内营养活性物质及其营养活性研究。﹡饲料内营养物质、营养活性物质及其营养活性的研究和开发。﹡饲料间组合效应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见下页)。﹡饲料间组合效应评价体系研究。第28页/共35页2023/3/2829影响食糜流通速度和滞留时间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缓冲能力、瘤胃发酵底物的相互竞争、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模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影响内源营养物质的周转影响日粮能量浓度影响消化酶的渗透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平衡影响动物本身自我营养调控功能运行在分子水平影响基因的表达饲料组合效应所涉及的可能机制第29页/共35页2023/3/2830﹡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合成新型饲料添加剂。﹡益生素、前生素和合生素的研究与开发。﹡新型营养调控剂的研究与开发。﹡快速简便的饲料分析技术和设备的研制。﹡粗饲料品质评定技术的研究。﹡利用植物遗传育种技术提高天然牧草和谷物饲用价值的研究。第30页/共35页2023/3/28315大力开拓微观层次的营养学研究

研究目标

研究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营养物质代谢、动态变化、运行机制以及整体调节机制;研究营养物质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营养物质之间、营养物质与基因之间、营养物质与各种调节因子之间以及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动物机体生产性能、健康影响的规律和机制。第31页/共35页2023/3/2832大力开拓微观层次的营养学研究

研究任务

筛选和鉴定机体对营养物质做出反应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