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5篇)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5篇)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5篇)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5篇)_第4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篇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的观测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复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⑶有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白什么?这样打比方适合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其次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复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状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探讨: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探讨: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探讨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测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形状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篇二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擅长观测,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状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会提出以下问题: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

(2)是谁发明的?

(3)他是怎样发明的?)

3、板书:雷奈克。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大量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方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补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字词有:肺结核、疾病、内脏、思考。

领读后,教者讲:

内脏(zang):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包括心、肺、胃、肝、脾、肾、肠等。

肺(fei)结核(he):慢性传染病,病症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俗称痨病。

2、默读其次自然段,学生提出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胸腔。

领读后,问:哪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讲?

(不必老师讲的: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

教者讲:胸腔:(指着人体具体部位,大致地讲)体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部。

3、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

(1)教者联系课文内容讲:

分析: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状况研究,找出病根所在。效果:(用空心木管听诊)产生的结果。

(2)联系插图讲:喇叭状——像喇叭的样子。

4、集中透露生字词。听诊器雷奈克思考木棍分析肺结核喇叭状沿着效果胸腔跷跷板疾病内脏一枚

(1)领读,对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2)探讨:怎样记住生字字形?

①熟字换偏旁:

核:“该、孩〞去掉左偏旁加上“木〞字旁。

状:“壮〞字去掉“士〞,换上“犬〞。或“伏〞字去掉“亻〞旁换上“丬〞。

效:“郊〞字去掉“阝〞,换上“攵〞。棍:“混〞字去掉“氵〞,换上“木〞。

沿:“船〞字去掉“舟〞,换上“氵〞。索:“素〞字去掉上面的“〞换上“十〞加“〞

②部件法:

析:记住“木〞和“斤〞;克:记住“十〞、“兄〞,或“古〞、“儿〞。

③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三撇(彡)。

(3)教者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

三、写字指导

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右边部分“巿〞的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其次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3、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思考木棍分析效果外形肺结核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不妨开展整治,最终教者可以用商榷的口吻归纳本文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整日思考〞)

可能有以下几种状况:

(1)忧伤:这个词表现了雷奈克作为一个医生,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看到大量肺结核病人痛楚地死去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他能发明听诊器的动力。

(2)整日思考:雷奈克所以能发明听诊器,是他不断思考的结思。正由于他“整日思考〞,所以他看到两个男孩在跷跷板上玩游戏,他就能留心观测;正由于他“整日思考〞,所以他能试验;正由于他“整日思考〞,所以他能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继续改进。

(3)吸引:由于有了男孩做游戏的“吸引〞,他才会去听、去试验。

(4)又发现:雷奈克医生不满足现状,继续研究,继续改进,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中,“忧伤〞要读得消极,“整日思考〞要读重音,速度较慢。

(2)其次自然段。

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明了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明了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上句句末用的是慨叹号,下一句用的是句号。读上一句要读出愉快的语气)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读上一句,要把两个慨叹号所表达的冲动、兴奋的语气读出来)

3、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1)探讨: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分哪几个阶段?(板书:忧伤——思考——启示——试试——又发现)

(2)轻声读两个男孩玩跷跷板的情节,回忆并口述,同座对说。(3)复述雷奈克试验的状况。

(4)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雷奈克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细心听)

(5)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明了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真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状况下用,探讨后教者小结:

①“假如〞是假设某种状况成为现实,“就〞是产生的结果。

②“果真〞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三、作业

1、练习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搜集发明家的小故事,开个小型故事会

<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篇三

《“东方之珠〞》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其次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1、录音带。

2、投影片。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两课时。

1、透露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别致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广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风景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绚烂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开启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读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拣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方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由于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由于它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骄傲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其次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用了哪两个词点明白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善)

⑤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善就描绘了一同美好和画面。温暖温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由于人们……,所以感受到了安逸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安逸极了,是由于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改正姿态)

要注意对简单写错的字的指导。

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其次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有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有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状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漂亮。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漂亮风景。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依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状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篇四

《小露珠》

一、引发话题

1、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露珠吗?细心地观测过吗?那咱们就走进大自然,细细地瞧瞧小露珠,一会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小露珠图片)想说点什么吗?

2、导入课题:这么美、这么可爱的小露珠,想不想去大自然中找找它?那就让我们走进夜幕,去寻觅小露珠的踪迹吧!

二、新授

(一)第一自然段

1、(课件演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开启书,再去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结合方才的动画,细心品味,怎样来读好这一段?

(从朗读中感悟到小露珠由小变大的艰苦小露珠的可爱)

(二)创设情境,运用实践

1、小露珠是那样可爱,小动物们都喜欢它(板书:小动物喜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相象一下,假使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会怎么向小露珠问好?请同桌挑拣最喜欢的一段,反复读读,相互指导,争取读好它。

2、老师把小动物的经历拍成了动画片,可是来不及配上声音,有哪位小朋友乐意当配音演员的?

(勉励其余同学:别泄气,评论家才是最了不起的角色,谁想当?我们都来当评论家,细心看,细心听,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评论,看谁能戴上评论家的桂冠。)

3、全体参与评一评,指导读好“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三个词组,体会称赞之情。

4、创设对话情境:现在每个同学都是一种小动物,老师是小露珠,你们见了我,会怎么向我问早?(走入学生中间,主动向“小露珠〞问好,启发“小动物〞“小露珠〞主动问早)

5、小结:小动物们主动向小露珠问早,它们都喜欢小露珠,板书:由于它:

(请生上黑板板书)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小动物们喜欢,花草树木也喜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细细体会一下。

2、交流。

3、指导朗读:小露珠的到来给花草树木带来了这么大变化,在露珠的滋润下,都是那么有活力,有活力,同学们看:多媒体:花草树木)这么漂亮,这么富有活力的景象你能读出来吗?试着读读。

(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的形式)师简评。

4、创设写话情境:

(1)假使你是画面中的鲜花、嫩草,或者文中的向日葵、喇叭花,你能来称赞一下此时此刻自己的漂亮神态吗?

(2)现在老师就是画面中的一棵小草,先听老师称赞一下自己好吗?

我是一棵小草,我的身上沾满了一颗颗圆润的小露珠,太阳出来了,小露珠反射着霞光,就像一颗颗闪闪的小星星。它们让我更加漂亮,更有活力了。(课件演示)

(3)这是老师对自己神态的称赞,你们准备怎样来称赞自己呢?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

(4)交流、评价。老师觉得他说得美极了。你最欣赏他说的哪句话?(比喻)

5、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花草树木在小露珠的滋润下都是那样的活力勃勃,就让我们试着将这段背一背,把这美景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吧。

6、小结:小露珠的到来使花草树木变得如此的漂亮,你认为小露珠仅仅是美在外表吗?还美在哪儿?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多媒体)天逐渐亮了,小露珠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逐渐地蒸发变小了,它的身子越来越轻,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它就要走了,就要向大家道别了。引读(多媒体):向日葵向它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此时此刻,你不想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吗?

2、那,让我们一起来挽留小露珠,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3、学到这儿,你们也一定喜欢上了小露珠了吧?那我们一起来称赞一下小露珠好吗?

(你可以把课前从课外资料中搜集到的一些称赞小露珠的句子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也可以把搜集到的句子和书上的句子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来称赞小露珠。)

4、自由准备后交流。

三、总结

听着同学们的称赞,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称赞一下小露珠。(概括板书):

小露珠,小动物

喜欢你,植物喜欢你,由于你不仅有闪亮、透明、圆润的漂亮外表,(板书:外表美),你更有一棵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板书:心灵美)

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象小露珠这样美好的事物,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四、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大量感受要告诉朋友,告诉亲人,告诉。好,那老师向大家提个建议:你可以通过你喜欢的方式,例如:(朗读、背诵、写感想、绘画、唱歌、舞蹈等)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篇五

《石头书》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吸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古怪聚精会神踪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状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示。

6、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