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课件 14.小檗科、防己科、木兰科、樟科_第1页
生药学课件 14.小檗科、防己科、木兰科、樟科_第2页
生药学课件 14.小檗科、防己科、木兰科、樟科_第3页
生药学课件 14.小檗科、防己科、木兰科、樟科_第4页
生药学课件 14.小檗科、防己科、木兰科、樟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来源]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叶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Maxim.、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et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Maxim.、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koreanum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采制、产地]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粗梗及杂质,晒或晾至半干后扎成小捆,再晒干或晾干。浙江产箭叶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以夏、秋季最高。淫羊藿主产于陕西、山西、四川;箭叶淫羊藿主产于湖北、浙江、四川、陕西;柔毛淫羊藿主产于四川;巫山淫羊藿主产于陕西、四川;朝鲜淫羊藿主产于辽宁。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植物形态]

1.淫羊藿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生多数须状根。茎直立。通常无基生叶,茎生叶2枚,生于茎顶,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纤细小锯齿,上表面绿色,无毛,有光泽,下表面疏生毛茸,沿叶脉处较多。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及花梗被黄色腺毛,花梗基部有膜质苞片,花白色,有时略带淡黄色。蓇葖果纺锤形,种子深棕色。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植物形态]

2.箭叶淫羊藿

根茎较细,结节状,横走,鳞叶数较多。基生叶1~3,茎生叶2,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基部显著不对称,外侧呈尖耳状,边缘锯齿尖密;叶下表面被稀疏毛茸。总状花序或下部成圆锥花序,花序轴及花梗被稀疏腺毛或无毛。花白色,外轮萼片较小,易脱。花瓣囊状,花距远较内轮萼片短。蓇葖果卵圆形,宿存花柱短嘴状。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植物形态]

3.柔毛淫羊藿植物形态与箭叶淫羊藿相似,但根茎发达,不规则状分枝,横走。叶背面及叶柄密被白色长柔毛。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植物形态]

4.朝鲜淫羊藿

根茎略呈圆柱形,横走。茎及叶柄具明显细纵棱。茎生叶1,二回三出复叶,叶片卵形至宽卵形,纸质至薄革质,先端尾尖,基部心形,叶缘锯齿纤细,叶背面有稀疏长毛或近无毛。花序轴及花梗无毛。花大,黄白色至淡黄色,花瓣有长距。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植物形态]

5.巫山淫羊藿

茎生叶2,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片披针形,长度可大于宽度5~6倍,叶背略呈灰绿色,有稀疏毛茸。花梗具腺毛,花大,直径可达3cm,淡黄色。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性状]1.淫羊藿地上部分长在30cm左右。茎细长圆柱形,平滑,具光泽,略有纵棱,黄绿色或棕黄色。茎生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中间叶片较两侧叶片较大,先端锐尖,中央小叶基部深心形,两侧小叶基部偏斜,边缘有细毛状小锯齿,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略有光泽,无毛,下表面灰绿色,有稀疏毛茸,沿叶脉处较多。中脉基部与叶柄交接处有长柔毛。叶片近革质,较脆,气弱,味微苦。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性状]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性状]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性状]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显微特征]

1.淫羊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细胞近方形,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下表皮有气孔,有时可见非腺毛。主脉部位的薄壁细胞木化,维管束3个,外韧型。叶肉部位栅栏组织2~3列细胞,形状短小,排列不整齐,有的细胞内含深色物;海绵组织细胞排列较疏松,支脉维管束明显,周围异细胞中含草酸钙棱晶或柱晶。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显微特征]

2.朝鲜淫羊藿:主脉维管束3个,栅栏组织1列细胞,稀2列,异细胞含草酸钙柱晶。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显微特征]

3.箭叶淫羊藿:上表皮外侧角质层厚,主脉维管束5个,栅栏组织1列细胞,稀2列。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显微特征]

4.柔毛淫羊藿:主脉维管束5个,栅栏组织细胞1列,稀2列,有较多的残留非腺毛。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显微特征]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显微特征]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显微特征]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化学成分]

淫羊藿含淫羊藿甙(icariin)、淫羊藿次甙(icarisoside)等,朝鲜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淫羊藿新甙(epimedoside)A、B、C、D、E等。箭叶淫羊藿含淫羊藿甙、脱水淫羊藿甙元-3-O-α-鼠李糖甙,淫羊藿甙元-3-O-α-鼠李糖甙,槲皮素等。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药理功效]

1.雄性激素样作用:以叶和根的作用最强,果实次之,茎部弱。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加冠脉流量、耐缺氧、保护心肌缺血、降压等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活性成分。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使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加速。

4.促进骨质生长:

另外,尚有抗衰老、抗疲劳、抗病毒等作用。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性味功效]

本品性温,味辛、甘。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萎遗精,筋骨痿软,骨寒湿痹,麻木拘挛。尚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症,冠心病,支气管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肝炎等症。用量3~9g。

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气短喘息,倦怠乏力。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仙灵骨葆胶囊,是在苗族民间验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研手段研制成的新型民族药。药物有淫羊藿,丹参,续断,知母等。能控制骨质疏松引起的各种疼痛,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发生,促进骨折愈合。淫羊藿HerbaEpimedii小檗科[附注]

1.淫羊藿属植物在我国有10余种,除朝鲜淫羊藿外均为我国特有种,除上述几种外,尚有宝兴淫羊藿EpimediumdavidiFranch.主产云南,湖南淫羊藿E.hunanense(Hand.-Mazz.)Hand.-Mazz.主产湖南,尖叶淫羊藿E.acuminatumFranch.主产四川、云南、贵州,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Stearn.主产贵州,茂汶淫羊藿EpimediumplatypetalumK.Mayer主产四川等,均含黄酮类成分,有的种含量亦较高。

2.淫羊藿叶中的总黄酮及淫羊藿甙含量均高于茎,有的可高达10倍以上,故应用时可以叶为主。

3.本草纲目所载的淫羊藿根是多种淫羊藿的根茎,用于治虚淋、白浊、白带、月经不调、小儿雀盲及痈疽成脓不溃。习惯应用较少,由于根茎中亦含黄酮类成分,可进一步加以利用。

防己RadixStephaniaeTetrandrae【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销全国大部分地区。【植物形态】【性状鉴别】块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或剖切成半圆柱形块状或块片状,常弯曲如结节样。去栓皮的药材表面淡灰黄色,可见残留的灰褐色栓皮,弯曲处有深陷的横沟。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木部占大部分,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纵剖面可见导管束条纹。气微,味苦。123456木栓层常已除去或有残存,完整者约至20列细胞。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韧皮部外缘有单个或2~3个成群的石细胞或纤维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径向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射线宽广。【显微鉴别】【化学成分】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总量可达2.3%,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轮环藤酚碱、防己诺林碱等。

粉防己碱R=CH3防己诺林碱R=H【功效与主治】味苦、辛,性寒。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功能。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下肢湿热、疮毒、湿疹等。用量4.5~9g。

抗风湿药及抗癌增效药

广防己RadixAristolochiaeFangchi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

AristolochiafangchiY.C.WuexL.D.ChouetS.M.Hwang的干燥根。主产于广东、广西。Aristolochiafangchi木栓层厚,皮层狭窄,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较宽,韧皮射线宽,向外渐扩大成喇叭状,有石细胞群和簇晶散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束向外呈二歧或多歧分叉;髓部较小,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产生额外形成层,向内产生韧皮部,向外产生木质部,形成异型复合维管束。【显微鉴别】【化学成分】含马兜铃酸等。【功效】性寒,味苦、辛。祛风止痛,清热利水。有毒!木防己

RadixCocculiTrilobi【来源】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trilobus(Thunb.)DC.的干燥根。防己类生药的基源、成分及功效辨析粉防己防己科Stephania

粉防己碱利水消肿

tetrandra

祛风止痛木防己防己科Cocculus

木防己碱利尿消肿

trilobus

除湿镇痛广防己马兜铃科Aristolochia

马兜铃酸

祛风止痛

fangchi

清热利水生药名科名拉丁名主要成分功效汉防己防己木兰科

Magnoliaceae1.木本,稀藤本,体内常具油细胞。2.单叶互生,托叶大而早落,托叶环明显3.花单生,多两性,花被不分化;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于延长花托上。4.果实为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1.挥发油普遍含有2.异喹啉类生物碱类3.木脂素类五味子属4.内酯类倍半萜类内酯,含笑属,八角属形态特征化学特征延长花托雌蕊雄蕊花被不分化花托雌蕊雄蕊子房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延长花托上。雄蕊花被聚合蓇葖果胚乳厚朴来源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干燥干皮、根皮、枝皮4~6月剥取干皮微煮,发汗,蒸软,卷成卷筒状干燥采收加工主产于湖北、四川,质佳,“紫油厚朴”或“川朴主产于浙江、福建,“温朴”性状特征呈卷筒状(筒朴)或双卷筒状(如意朴)干皮靴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鳞片状栓皮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平滑,具细密皱纹,指甲刻划显油痕气味气香,味辛辣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外侧颗粒性,可见光亮的小结晶,内层纤维性,紫褐色可成层剥离根皮:呈单卷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枝皮:呈单卷筒状,厚1~2mm;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1-木栓层2-栓内层3-石细胞4-射线5-韧皮部6-油细胞7-纤维束8-草酸钙方晶横切面特征石细胞木栓细胞筛管分子纤维束油细胞粉末特征功效:性温,味苦、辛。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由于湿滞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出现腹胀、吐泻,便秘,痰饮咳喘半夏厚朴汤-梅核气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故名。其病因与七情不畅、气血痰郁有关,多发于女性。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病。

药理作用肌肉松弛平滑肌中枢抑制作用抗溃疡作用肉桂CortexCinnamomi【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亚热带地区。【植物形态】1、油桂筒(官桂):5~6年树皮、枝皮,晒1~2天,卷成圆筒状,阴干。

2、企边桂:10余年生树皮,将两端削成斜面,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晒干。

3、板桂:老树干离地30cm处,作环状剥皮,木夹中压成长板状。

4、桂心: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边条,削去栓皮。

5、桂碎:加工过程中余下的块片。【采制】“官桂”多呈筒状,“企边桂”浅槽状。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紫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性状鉴别】企边桂官桂木栓细胞数层,最内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增厚。皮层较宽,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石细胞外侧伴有纤维束。韧皮部约占皮厚的1/2,射线宽1~2列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有纤维、油细胞、粘液细胞散在。

【显微鉴别】木栓层:最内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增厚。中柱鞘部位的石细胞群射线细胞含草酸钙针晶粉末红棕色。1、纤维大多单个散在,长梭形,壁甚厚,木化,纹孔不明显。2、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3、油细胞类圆形。4、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射线细胞中,也有小柱晶和小方晶。5、木栓细胞多角形,含红棕色物。122345【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约1.0~3.4%,油中含桂皮醛75~95%、醋酸桂皮酯、丁香酚、桂皮酸、苯甲酸乙酯、桂二萜醇、乙酰桂二萜醇等。

桂皮醛R=H桂皮酸R=OH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抗溃疡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镇痛、解热【药理作用】【功效与主治】辛、甘,大热。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附注】

1、桂子FructusCinnamomi

:为肉桂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含挥发油2.90%,油中含桂皮醛4.26%。药理作用与肉桂相似。性温,味甘、辛,能温中散寒;用于胃寒疼痛呕哕等。用量3~6g。为肉桂的干燥嫩枝。含挥发油0.2~0.9%。药理作用与肉桂相似。能发汗解肌,温经通络。

2、桂枝RamulusCinnamomi:3、桂皮来源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其中主要为阴香C.burmanniiBl.、钝叶桂C.bejolghotaSweet.、华南桂

C.austro-sinenseH.T.Chang及天竺桂C.japonicumSieb.等的树皮。一般皮较薄,质硬,干燥不油润,香气淡。多作香料或副食佐料,很少供药用。五味子

FructusSchisandrae[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

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植物形态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功效习题五味子落叶木质藤本,嫩枝红棕色。揉捻有柠檬样香气;叶于幼枝上单叶互生,在老茎上则丛生于短枝,叶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短小疏齿。花单性异株,花梗细长柔软;浆果球形,肉质,深红色。[植物形态]华中五味子枝圆柱形;花单生或1~2朵生于叶腋。[植物形态]北五味子:果实呈暗红色皱缩球形或扁球形,种子1~2粒,肾形,有光泽;种皮硬脆,富油质。果肉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或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北五味子种子南五味子种子北五味子果穗北五味子北五味子南五味子[性状]北五味子果实纵切面:[显微特征]

外果皮1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间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1列小细胞。种皮外表皮1列栅栏状石细胞;其下为3~4列较大的石细胞;再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1列,长方形,含棕黄色挥发油;种皮内表皮1列小细胞,壁稍厚。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北五味子果实横切面外果皮油细胞中果皮内果皮种皮表皮石细胞油细胞种皮内表皮细胞胚乳[显微特征]

1.种皮外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或长多角形,孔沟极细。2.种皮石细胞呈类多角形、不规则形,纹孔较大而密。3.果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油细胞散在。果皮表皮细胞及油细胞种子表皮石细胞

13[显微特征]

北五味子粉末1.含木脂素约5%,主要有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等;2.其次含脂肪油约33%,有机酸9.1%。[化学成分]R1R2R3R4

R5R6五味子素OCH3OCH3OCH3OCH3OCH3OH去氧五味子素OCH3OCH3OCH3OCH3OCH3Hg-五味子素OCH3OCH3OCH2OOCH3H五味子酚OCH3OCH3OCH3OCH3HOH五味子醇OHOCH3OHOCH3OCH3OH1.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具有适应原样作用。2.五味子甲素改善肝功能作用。3.五味子有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脏、肾脏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功能作用4.五味子提取物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等作用。性温,味酸、甘。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心悸失眠,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等症。药理作用功效十字花科

Cruciferae(Brassicaceae)1.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2.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四强雄蕊;子房上位,心皮2,合生,由假隔膜分为2室。3.长角果或短角果。化学特征1.芥子苷(含硫苷);本科特征性成分

2.强心苷类;糖芥属,桂竹香属

3.含氰基(-CN)、异硫氰基(-NCS)、巯基(-SH)化合物。

4.尚含生物碱、脂肪油、四萜类化合物形态特征萼片4;花瓣4,呈十字形花冠。雌蕊由2心皮组成,被假隔膜分为2室。雌蕊雄蕊萼片短角果长角果雄蕊6个,2短4长,为四强雄蕊。假隔膜种子假隔膜假隔膜十字花科

Cruciferae(Brassicaceae)本科植物约350属,3200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96属,430余种。主要生药有大青叶、板蓝根、芥、蔊菜、小花独行菜、播娘蒿等。大青叶

FoliumIsatidis【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叶。【植物形态】【性状鉴别】叶多卷缩,完整叶片呈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约5~20cm,宽约2~6cm;暗绿色,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基部狭窄延成翼状叶柄,长4~10cm。质脆易碎。气特殊,味微酸,苦涩。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一列横向延长的细胞,外被角质层;栅栏细胞3~4列,近长方形,与海绵细胞分化不明显;主脉维管束4~9个,外韧形,维管束上、下侧可见厚壁组织;薄壁组织中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显微鉴别】大青叶横切面组织简图①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或稍弯曲,表面观呈连珠状增厚。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粉末显微特征②靛蓝结晶蓝色,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呈细小颗粒状或片状,常聚集成堆。③橙皮苷结晶分布于叶肉或表皮细胞中,淡黄绿色或无色,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呈针簇状。【化学成分】叶含靛玉红、靛蓝、色胺酮等。HH靛玉红靛蓝HH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免疫增强【药理作用】【功效与主治】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疽,热痢,扁桃体炎,急慢性肝炎,乙型脑炎,瘁腮,喉痹,丹毒,痈肿等。用量9~15g。【附注】1.商品大青叶来源:

商品大青叶来源有五种,分别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蓼科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