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1.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能量。2.重点:说明人体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意义。知识点一:食物中储存能量阅读课本,并划出重点内容,再完成下列各题。1.食物为人体提供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和。
2.每克食物在体外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
3.每克脂肪中所储存的能量平均为()kJkJkJkJ4.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其次是,还是储备的能源物质。
知识点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阅读课本,划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在体外可以通过释放出来,在人体细胞内通过释放出来。
2.生物体细胞内等有机物分解并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3.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去向是()A.构成细胞 B.与血红蛋白结合C.分解有机物 D.交换二氧化碳4.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变少了,而变多了。
5.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A.吸入氧气 B.呼出二氧化碳C.表示人活着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活动:探究不同食物储存能量的差异。阅读课本热量测定仪的制作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热量测定仪,再按照下列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回答相关的题目。实验目的:使用简易的燃烧装置,测定花生米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操作步骤:①用天平称出花生米质量。②用量筒取50毫升水倒入锥形瓶内,并放入固定好的温度计,测定并记录水的温度T1。③取花生米插在解剖针上,用酒精灯点燃后迅速移至锥形瓶下方。④待花生米完全燃烧后,测定并记录锥形瓶内的水温T2。⑤天平称出花生米燃烧后的质量。⑥重复步骤②至⑤,再做两次。⑦计算花生米燃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并记录,取重复实验的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的热价是指。据测定,脂肪的热价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它提供的吗?
(2)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是。
(3)要保证食物在体外能够充分燃烧的条件是。
2.活动: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了解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实验步骤:①取大小相同的四个瓶子(250mL),分别标号为A、B、C、D。②打开A和B的瓶盖,置于空气中3min后盖上瓶口,使瓶内气体成分与相同。
③取一根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瓶内气体成分中含有较多的的气体。
④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⑤分别向B和D瓶中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实验讨论:(1)A和C瓶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请说出实验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幼儿教育试题及答案
- 村办产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爱情著名测试题及答案
- 单位应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产品测量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分析纺织行业中的技术变革对考试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安徽中专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创意策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术设计师考试内容要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试技能要求试题及答案
- 药事管理与法规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石河子卫生学校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五级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10kV变电站专项电气试验及调试方案
- DL-T901-2017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防腐蚀材料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GB/T 3428-2024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 ISO 15609-1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规范中文版
- MOOC 英语语法与写作-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 电子书 -《商业的底层逻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