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绪论-精神医学发展简史_第1页
(30)-绪论-精神医学发展简史_第2页
(30)-绪论-精神医学发展简史_第3页
(30)-绪论-精神医学发展简史_第4页
(30)-绪论-精神医学发展简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精神医学发展简史(一)国外精神医学的起源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医学之父),公元前古希腊医学家,提出:脑是思维活动的器官,精神疾病的体液病历学说。黄胆汁血液黑胆汁黏液(一)国外精神医学的起源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427-347年,哲学家、思想家),提出:精神疾病患者应当受到家人和社会很好的照顾。(二)中世纪宗教神学对精神医学发展的影响西欧医学为宗教和神学的附属,把精神疾病患者看成是鬼魔附体或灵魂出窍,并将精神疾病患者送至寺院,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治疗”。中世纪末,认为应该应用苦刑驱鬼魔才可拯救灵魂,因此,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受到监禁刑罚。反对此观点的人被认为异端邪说。(三)18世纪工业革命对精神医学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医学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精神疾病被看做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比奈(1745-1826年,法国精神病学家),是第一个被任命为“疯人院”的医生,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希区,在疗养院中使用受训过的女护士照顾精神疾病患者,自此,精神疾病的治疗模式进入了医院模式。(四)现代精神医学克雷丕林(1855-1926年,现代精神病学之父),将内外科疾病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精神疾病的研究,并提出精神疾病分类原则,创立了“描述性精神病学”,区分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与早发型痴呆。弗洛伊德(1856-1939年,运动精神病学派),认为人的一切思维、情感和行为都有其内在原因。AdolfMeyer(1866-1950年,精神生物学派),结合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观点,认为人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是进化的最高产物。1953年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发现和应用,越来越多人主张精神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五)我国精神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时期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