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演示文稿_第1页
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演示文稿_第2页
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演示文稿_第3页
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演示文稿_第4页
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演示文稿现在是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优选)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现在是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转型农业1.1农业组织创新背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1.农业组织问题和农业组织概念现在是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1.2.1市场化农业发展突出农业组织问题。1.2.

农业组织问题市场上显性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互动的市场竞争环境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农业资源要素竞争力农业经济组织竞争力农业产业竞争力现在是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现代化农业发展突出农业组织问题。软要素:技术农业组织硬要素:土地、劳动、资金现在是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制度创新突出农业组织问题。农业发展新阶段制度创新制度形式及特点政府制度市场制度企业制度强制性公平性约束性环境变化和偏好变化。市场边界的变化和契约的调整。现在是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1.3农业组织概念.农业组织的概念:

农业组织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为主体,为增进利益而组成的结构性整体。“组织”是要素的一种存在状态。“从数量和质量上将土地、劳动和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和方法”农民经济组织一方面是指农民相互经济关系的某种契约形式,或者说是农民从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农民为增进自身利益而组成的行动集团,为增进自身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农业组织的外延:企业意义上的农业组织。马歇尔所提出的“组织”概念,包容了企业内的组织形态、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产业间的组织形态和国家组织等多层次多形态的内容,其外延的界定具有较显著的宽泛性和不确定性。产业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农业组织”的外延现在是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现代农业组织及其创新的内涵:

首先,资源配置机制。其次,激励约束机制。再次,风险分担机制。

现代农业组织:是面向市场配置资源要素,进行专业化生产,广泛参与社会分工协作的农业组织方式,是有效率的组织系统。

现代农业组织创新:

是对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或变化,其本质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是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现在是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角色”2.农业组织创新理论及三个分析框架2.1新制度经济学及其核心理论2.1.1.新制度经济学简介(1)起点是1937的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提出交易成本概念(TransactionCosts),指出: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2)给出的结论是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规模S0TOE成本CS0S1S2C0T2O1O2T2制度的含义“规则”现在是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2)交易成本理论2.1.2三个核心理论及其主要结论(1)产权理论(3)契约理论R=f(G)R=f(M)R=f(T)O=f(R)=f(G,M,T)现在是1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2.2.农业组织的三个理论分析框架2.2.1.GMT模型ⅢⅡⅠ1.农地产权制度G2.政府权力和责任3.政府农业收入1.提供资源和要素M

2.给出市场信息。3.提供获利机会1.农业技术进步要求产权激励;

T2.增加资产专用性,决定交易性质0=

f(G,M,T)用于静态分析现在是1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政府制度(G)

市场制度(M)

农业生产力(T)

农业组织(O)生产性努力分配性努力政治主体市场主体生产力载体O=f(G,M,T)农业组织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为主体,为增进利益而组成的结构性整体。现在是1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2.2.2.SCP模型政府制度

G

农业技术水平

T

农业组织O=f(G,M,T)组织结构

S

组织行为

C

组织绩效

P

市场制度

M

用于比较静态分析现在是1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特征(S)业主制组织属于私人产权。财产法律所有者、管理者、决策者集于一个主体,即所有权、经营权和剩余权利集中于业主。合伙制组织以传统的家族、血缘、地缘关系上产生信任的契约式结构安排,形成共有产权。所有权、经营权和剩余权利集中于合伙人。合作制组织以合作契约形成共有产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成员拥有剩权利。所有者、劳动者(惠顾者)和经营者集于社员集体组织以严格的成员身份边界形成集体产权。所有权和经营相统一。剩余权利尤其是控制权,集中于管理层。股份合作制组织以集体成员相对平均持股、资本和劳动联合形成共有产权。集体拥有剩余控制权。按资分红与按劳分配相结合。股份制组织以财产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分离,形成共有产权。法人所有权持有者拥有剩余权力。按股分红。现在是1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农业组织

O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Ⅲ2.2.3.ITR模型

I=G+MⅣⅡⅠ

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的ITR模型农业技术

T资源禀赋

R政府制度

G

市场制度

M

用于动态分析现在是1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3.农业组织形式变迁的历史分析3.1.对我国三个农业组织形式的历史分析(1)私营农户

对“私营农户”组织的分析g1a稳定市场;利用私商,活跃市场;g1b发展农业生产,扩大供给、需求能力。g2a土地改革,界定土地农民所有的产权制度;g2b降低农业税收;g2c提供秩序、组织、技术等农村公共产品。m1市场交易的最基础的产权制度。m2a打开产品销路,提高了农民收入;m2b农民获得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m2c个体农户发生变化,提高效率。t1a技术水平对农村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的决定作用;t1b个体农户成为农业新技术需求和创新主体,对政府提出发挥作用要求;t2a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改变和塑造着市场主体,个体农户变化;t2b解放了的农村生产力,农业丰收,促进市场的更加繁荣;t2c技术推动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利于形成社会分工。私营农户人多地少,要求改变农村土地的畸型集中。现在是1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2)农业集体农业集体g1a计划经济;关闭自由市场。g1b农业发展迟缓,市场供给、需求不足。g2a界定农村土地公有产权制度;g2b农产品统购统销,索取“剪刀差”;g2c提供粮食增产技术。m1缺乏市场交易需要的制度基础。m2a农民没有致富的市场机会;m2b农民没有市场供给和需求能力;m2c缺乏市场主体,国营商业独家经营。t1a技术水平对农村土地公有产权制度的消极反作用;t1b农业集体成为农业技术接受者,而非创新者。t2a农业集体没有市场交易,技术对非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无影响;t2b被束缚农村生产力,无力促进市场繁荣;t2c推行粮食增产技术,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减少,不利于形成社会分工。“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对“农业集体”组织的分析现在是1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g1a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发展市场经济。g1b农业发展,市场供给、需求扩大;g2a农村土地“两权”分离,经营权稳定;g2b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流通体制改革;g2c提供现代技术要素。m1市场化促进政府制度改革。m2a市场为农民提供新的获利机会;m2b市场规模扩大,促进专业化生产;m2c农户经济地位提高,市场为提高效率提供条件。t1a技术水平决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并不断深化和完善;t1b农业向政府技术供给提出新要求;t2a农业技术资产专用性,决定交易性质,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经营组织;t2b农户经济的提升,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基础;t2c专业性现代要素技术,促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利于形成社会分工。家庭承包制耕地、“四荒”等不同类型资源发要求不同产权对“家庭承包制”组织的分析(3)家庭承包经营制现在是1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3.2.农业组织变迁类型及绩效MTGa:私营农户MTGb:农业集体MTGc:家庭承包制

三种农业组织的形成逻辑组织形式主要创新主体变迁类型制度绩效私营农户农民,政府诱致需求型高农村集体政府供给主导型低家庭承包经营农民,政府诱致需求型高现在是1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私营农户现在是2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政治运动塑造的人民公社,实现“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现在是2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现在是2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4.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及创新实践4.1.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组织创新规模SE成本CS0S1S2C0TO`T`S3E1E2E3O(1)组织规模的扩大(2)利益机制的形成A.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成本变化。B.技术进步条件下组织成本变化。A.利益增进机制。B.利益协调机制。0现在是2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4.2.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典型形式:现代农户的合作社4.2.1.农业生产特征对业主制组织形式的本质要求:

现代农户具有充分的激励机,合作社具有利益增进和协调机制4.2.2.现代农户的现代化特征(1)制度特征(2)组织特征A.市场化外向性: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而产生和发展。开放性:从家庭外部获得资源要素。竞争性:选择生产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产品。B.专业化首先,生产经营专业化。其次,内部劳动分工专业化。再次,技术和资产的专用性增强。C.社会化首先,经济联系网络化。其次,交易方式契约化。再次,区域生产专业化。A.现代化技术。B.规模化经营。C.企业化管理。D.现代化农民。现在是2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现在是2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传统农业转型农业现代农业梅勒农业发展阶段论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投入为特征。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较少为特征。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为特征的。拉南·魏茨农业发展阶段论维持生存农业阶段:以自给自足为特征。混合农业阶段: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现代化转型农业阶段: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速水农业发展阶段论增加粮食产量阶段: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政策在该阶段居于主要地位。提高农民收入阶段: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通过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这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农业结构调整阶段: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特征,农业结构调整是这一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农业发展三阶段及其特征4.3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实践4.3.1现代农户的形成现在是2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农村改革后中国农业发展三阶段及其特征1979-1984年1985-1997年1998年-发展目标农业增产,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战略调整,农业转型政策措施农村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供给。粮棉流通体制和价格改革,引导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和农业支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特征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主要靠劳动投入。传统农业工具逐渐减少,小型农业机械增加,良种普及率提高。完善农机、农技等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生产发展。现在是2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不同性质农户的特征传统农户转型农户现代农户生产要素特征主要投入土地和劳动,资本集约度低。资本集约度较高,土地和劳动收益较高。资本集约度很高,土地和劳动收益很高,有较好的资本收益。农业技术特征主要是物化技术投入,很少有专业技术和专用性资产。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能力较强,有一定的专业性资产。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有很大数量的专业性资产。经营组织特征经营者职业素质差,经济剩余少或无剩余,社会化程度小,其经营成果较差。经营者职业素质较好,有少量经济剩余,社会化程度较高,其经营成果一般。经营者职业素质较好,有大量经济剩余,社会化程度较高,其经营成果较好现在是2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生产要素特征现代农户的生产要素拥有量和构成农户性质经营规模(亩/户)农业劳动力数量(人)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元/户)劳动资本集约度(元/人)土地资本集约度(元/亩)现代农户4.991.3017692.3810414.419759.82转型农户5.411.415150.023519.181162.51传统农户3.931.121713.501371.74436.77平均4.361.214527.433126.271670.99劳动力农业投入度(%)农业劳动投入程度(%)农业雇工支出(元/年)粮食种植专业化程度(%)土地劳动集约利用程度(%)现代农户61.4586.53714.4776.9012.95转型农户54.6989.10278.1879.869.82传统农户44.3692.21182.2292.712.33平均48.7390.45470.4286.166.39现代农户的生产要素利用现在是2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现代农户、转型农户和传统农户的生产费用支出结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一产业总支出现代农户12.77%0.19%82.16%4.89%100.00%转型农户54.73%1.13%44.13%0.00%100.00%传统农户88.16%0.74%11.09%0.00%100.00%平均35.35%0.56%61.35%2.74%100.00%现在是3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农业技术特征现代农户的物化技术的购买投入量和支出额种籽化肥薄膜燃料农药数量(公斤/户)金额(元/户)数量公(公斤/户)金额(元/户)数量(公斤/户)金额(元/户)数量(公斤/户)金额(元/户)金额(元/户)现代农户49.92205.99567.69966.097.51102.0878.69345.70100.14转型农户33.64168.70613.291020.596.8477.5928.15142.7387.03传统农户22.21128.08313.97530.521.0911.116.9934.5045.39平均28.07143.25432.50725.093.8644.9221.78104.6164.04现在是3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种籽量(公斤/亩)化肥(公斤/亩)薄膜(公斤/亩)燃料(公斤/亩)现代农户10.00113.771.5015.77转型农户6.22113.361.265.20传统农户5.6579.890.281.78现代农户的单位面积物化技术投入量现代农户专用性资产拥有量房屋及建筑物(平方米/户)汽车(辆/户)大中型拖拉机(台/户)小型和手扶拖拉机(台/户)机动脱粒机(台/户)农用动力机械(台/户)水泵(台/户)役畜(头/户)产品畜(头/户)现代农户56.030.050.110.460.020.250.180.050.07转型农户19.740.020.020.520.040.200.250.100.30传统农户6.260.040.020.190.040.100.090.020.06平均17.250.040.030.330.040.150.160.050.15现在是3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农户的经营组织特征现代农户的经营组织特征农户经营组织规模农户劳动者素质组织化程度人口规模(人/户)劳动力人数(人/户)经营规模(亩/户)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岁)平均受教育年数(年)农业劳动力培训率(%)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比例(%)现代农户3.902.514.9941.988.0621.571.08转型农户3.952.695.4142.247.7416.261.09传统农户3.902.623.9342.257.6712.661.07粮食产量(公斤/户)粮食单产(公斤/户)出售农产品额(元/户)农业纯收入(元/户)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月)土地生产率(元/亩)现代农户3716.82401.9047095.0326874.202424.2034485.80转型农户3575.91417.138948.737677.53770.032478.12传统农户2269.06354.801843.762248.88308.62934.26现代农户的经营成果现在是3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美国农民现在是3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印尼农民现在是3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印度农民现在是3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中国农民现在是3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现在是3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现在是3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作用1.全面塑造新型农民

A: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成为合格的现代农业发展主体

B: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C: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成为合格的农村民主政治主体

首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其次,建立自律机制,提高信誉度。再次,化解市场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首先,维护土地权益。再次,实现村民自治。其次,提高影响决策力。首先,形成有效需求,提高获得现代要素的能力。最后,进行标准化安全生产,提高新产品市场竞争力。再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获利能力。其次,发展专业化生产,提高利用资源要素的能力。(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4.3.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社的发展现在是4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其他市场主体的价值交换与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交易增进利益维护利益实现利益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宽裕合格的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合格的市场主体合格的民主政治主体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在是41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作用2.全面当前解决“三农”问题

A:提高农民收入B:加快现代农业发展C:推进农村社会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农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首先,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民“抱团”闯市场,克服了单个农户的力量散、势力弱、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其次,打破农户内部配置生产要素的约束,优化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和提高生产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促进产业升级。首先,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扩散和传播,提高了技术水平。其次,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专业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度。首先,是理顺了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其次,是协调了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再次,是形成了农(农业发展)科(农业科技)教(农民教育)的有机联系;最后,是建立起新型的农民合作关系。现在是4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立和登记第三章成员第四章组织机构第五章财务管理第六章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第七章扶持政策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第一条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分析现在是43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A:立法背景和目的农业问题农村困境缺少合格的农民;缺少合适的农资;缺少合格的农产品。B:合作社的性质完善市场制度;创新组织制度不是政府,不能“政社合一”。不是集体,只能“合而不和”。不是商业,不能“销而不产”。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现在是44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C: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灵魂是民主职能是服务第三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二)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四)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五)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横向合作,纵向服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4)合作社的信用社会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现在是45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D:合作社社员的权利自主经营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权、控制权和收益权。E:合作社的资产和财务资产构成;社户结算;利润分配;资产解析。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一户一帐;社户对应。按“惠顾额”返利。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准。现在是46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背景:农村改革成立的合作组织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主要从事技术交流和推广活动。(3)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A: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背景:农业产业化一、由技术合作型向技术经济合作型升级,除了从事技术合作之外,还为会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农产品贮藏及运输等项服务。有些合作组织还办有经济实体,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二、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更宽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内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现在是47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到2006年立法。背景:农业发展新阶段。一、数量规模增加,质量提高,覆盖面扩大。二、推动了农民的集体行动和农村新的生产力形成。三、发展合作组织的社会影响增强。第四阶段:2007年实施合作社法以后。背景:现代农业发展。一、数量猛增。得到政策支持。二、制度健全。政府和合作社层面立体推进。三、规范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新政支持。国家新政,地方新规。现在是4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2007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的农户成员达到2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3.5%;两类农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23.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成员增收幅度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20%到50%。

2010年底,全国合作社数量超过35万家,较2009年底增长超过40%,大体平均每月新增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技术信息、手工编织、农家乐等农村各个产业,业务活动内容涉及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土肥植保、加工、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已有11个省市先后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法规。

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财政扶持方面,积极争取扩大财政扶持资金规模,主要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项目支持方面,农业部会同发改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