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氧 B.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C.相同质量的糖类比脂肪所含的能量多 D.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A、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最高的是氧,A正确;B、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B正确;C、与脂肪相比,相等质量的糖类中氢元素含量少,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脂肪少,C错误;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

2.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藻叶片可用作观察叶绿体的材料

B.黑藻成熟叶片可用作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

C.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

D.黑藻成熟叶片不可用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答案】C【解析】A、黑藻叶片含有叶绿体,且为单层细胞,是观察叶绿体的良好材料,A正确;B、黑藻成熟叶片含有大液泡,且叶绿体的存在使得细胞为绿色,可用作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B正确;C、黑藻是多细胞藻类,黑藻叶片中的细胞为单层细胞,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C错误;D、黑藻成熟叶片高度分化,不会分裂,不可用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D正确。故选C。

3.已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左右。下表是某同学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改进措施中合理的是(

)组别实验温度3%淀粉溶液1%α-淀粉酶溶液1min后碘液(棕黄色)检测150℃2mL1mL溶液呈棕黄色255℃2mL1mL溶液呈棕黄色360℃2mL1mL溶液呈棕黄色A.5min后进行碘液检测 B.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5mL

C.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 D.将α-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2%【答案】B【解析】A、三组实验的温度不同,但1min后滴加碘液溶液呈棕黄色,说明三组实验中淀粉都基本无剩余,即底物都被反应完,而延长时间5min后再进行碘液检测,不会改变实验结果,A不符合题意;B、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5mL,可确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因酶活性不同而使淀粉剩余量不同,用碘液检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B符合题意;C、由表格可知,三组不同温度的实验中淀粉全部分解成葡萄糖,若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需要加热,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C不符合题意;D、表格中在淀粉酶溶液浓度为1%时、1min后已经将淀粉分解完,若将α—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2%,反应速率加快,1min后实验结果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种类

B.人体红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

C.分化后的细胞失去全能性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不能增加细胞种类,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B错误;C、分化后的细胞全能性低,C错误;D、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D。

5.下图为真核细胞核仁中形成rRNA的DNA片段进行转录的状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段是此时该DNA未被转录的区段 B.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C.d是转录产物rRNA的5'端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答案】B【解析】A、据图可知,b阶段没有RNA产物,所以b段是此时该细胞未被转录的区段,A正确;B、根据RNA的长度可知,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B错误;C、基因的转录是从RNA链的5'端向3'端延伸,据RNA的长度可知,在a区段,f较c更长,是rRNA基因转录产物的5'末端,C正确;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B。

6.若控制家蚕某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且ZaW胚胎致死。现用杂合的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杂交,产生的F1自由交配,则F2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A.1/3 B.4/7 C.1/2 D.3/7【答案】D【解析】杂合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Za,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W,杂合的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杂交,产生的F1为ZAW、ZAZA、ZAZa。F1中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1/2ZA、1/2W,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3/4ZA,1/4Za,F2为3/8ZAZA,1/8ZAZa,3/8ZAW,1/8ZaW,其中1/8ZaW死亡,故F2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3/7。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研究发现,人体体重与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瘦素有关,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某同学昼夜节律紊乱、进食频率过高,导致瘦素分泌增加,形成瘦素抵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瘦素在过程①中通过血液运输

B.瘦素的分泌存在过程②负反馈调节

C.图中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形成瘦素抵抗的原因是靶细胞内受体数量不足【答案】D【解析】A、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其①作用特点通过血液运输,A正确;B、瘦素反作用于脂肪细胞,抑制脂肪的形成,②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C、由图可判断瘦素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正确;D、人体昼夜节律紊乱、进食频率过高,导致瘦素分泌增加,瘦素是蛋白类激素,形成瘦素抵抗的可能原因是靶细胞上瘦素受体数量不足,瘦素无法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D。

8.某一种群由于地理隔离形成种群甲和种群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经长期地理隔离,就会产生生殖隔离

B.若甲和乙仍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相同的种群基因库

C.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即使甲和乙能自由交配,也不能确定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A、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甲和乙两个种群因长期地理隔离,不一定就能形成新的物种,故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B、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甲、乙属于两个种群,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具有的基因库不一定相同,B错误;C、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错误;D、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甲和乙能自由交配,但未必可以产生可育后代,故不能确定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D。

9.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秋菊切花为材料,探究KT(一种细胞分裂素)对鲜切花进行保鲜的适宜浓度,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越多说明切花新鲜程度越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T0T1T2T3T4T5KT浓度(mg/L)051020?80结果A.实验前,各组切花的新鲜程度应相似

B.根据KT浓度梯度分析,表中“?”处为“40”

C.切花新鲜度可用相同时间内每组脱落的花瓣数衡量

D.应在5mg/L-20mg/L之间设置更小浓度梯度,进一步探究切花保鲜的最适KT浓度【答案】D【解析】A、切花的新鲜程度属于无关变量,实验中各组应一致,A正确;B、根据KT浓度梯度分析,T1与T2两组浓度差5,T2与T3两组浓度差10,据此推测表中“?”处为“40”,B正确;C、因变量是切花新鲜度,可用相同时间内每组脱落的花瓣数衡量,C正确;D、应在5mg/L-40mg/L之间设置更小浓度梯度,进一步探究切花保鲜的最适KT浓度,D错误。故选D。

10.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原料和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B.装置密闭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变化是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C.葡萄酿酒过程中,使用果胶酶利于出汁,还能提高酒的透明度

D.由果酒制作转为果醋制作时,不仅要升高发酵温度,还要注意通气【答案】A【解析】A、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消毒处理,而原料不需要消毒,因为菌种来自原料本身,消毒会导致菌种被杀死,A错误;B、装置密闭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酒精积累,酒精度逐渐增大,而在发酵后期由于底物被大量消耗,导致酒精度趋于稳定,B正确;C、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使葡萄酿酒变得更容易,且果胶酶能够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因此还能提高酒的透明度,C正确;D、果酒制作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果酒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8~25℃,制作果醋需要的菌种是醋酸菌,为需氧菌,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由果酒制作转为果醋制作时,不仅要升高发酵温度,还要注意通气,D正确。故选A。

11.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发生了如图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气流信号是无关刺激

B.声音信号是非条件刺激

C.气流信号不再引起眨眼反射

D.经过训练,声音信号由无关刺激转为条件刺激【答案】D【解析】A、气流信号能引起眨眼反射,不属于无关刺激,A错误;B、声音信号引起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所以声音信号不属于非条件刺激,B错误;C、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故气流信号依旧能引起眨眼反射,C错误;D、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声音信号和气流信号能引起大鼠发生眨眼反射,经过训练后,当只有声音信号时,大鼠眼眨肌还能出现电信号,说明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声音信号由无关刺激转为条件刺激,D正确。故选D。

12.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在受体体内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B.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精子获能发生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

C.受精过程中,透明带处会出现阻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

D.对桑椹胚进行胚胎分割移植时,应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答案】C【解析】A、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是胚胎在受体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基础,A错误;B、哺乳动物受精前,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该过程被称为精子获能,故精子获能的场所是雌性动物生殖道,B错误;C、受精作用过程中,透明带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卵黄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C正确;D、胚胎分割的对象是桑椹胚或囊胚,在对囊胚分割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D错误。故选C。

13.人们在研究、利用微生物时,需用无菌技术培养获取纯种微生物,并对其进行计数或保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低

B.培养基配制过程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定容、灭菌、倒平板

C.高压蒸汽灭菌后,打开排气阀,待压力表指针降至“0”后开盖取物

D.获得纯种微生物后,利用涂布平板法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进行低温保存【答案】A【解析】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常形成一个菌落,因此结果往往比实际值低,A正确;B、培养基配制过程是计算、称量、溶化、定容、调pH、灭菌、倒平板,B错误;C、高压蒸汽灭菌后,待压力表指针降至“0”后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C错误;D、获得纯种微生物后,利用划线分离法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进行低温保存,D错误。故选A。

14.下图是生产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过程经细胞融合,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有一种

B.③过程经过选择培养后,只有自身融合的细胞死亡

C.④过程进行抗体检测,若结果为阴性,则应重新实验

D.为保证获得足量相应的B淋巴细胞,①过程应给小鼠注射大量的新冠病毒【答案】C【解析】A、②过程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有多种,A错误;B、③过程经过选择培养后自身融合细胞和未融合的细胞都死亡,B错误;C、④过程若进行专一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细胞融合失败,需要重新实验,C正确;D、为保证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①过程应给小鼠注射适量的新冠病毒的相应抗原,D错误。故选C。

15.下列有关细胞质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和大多蛋白质分子能运动有关

B.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但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可能进入

C.细胞质膜中的磷脂具有疏水的尾部,水分子只能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D.细胞质膜中的糖蛋白绝大多数分布在外侧,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密切相关【答案】ABD【解析】A、细胞质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蛋白质分子都能移动,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但是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有时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可能进入,B正确;C、水分子也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错误;D、细胞质膜中的糖蛋白绝大多数分布在外侧,具有识别作用,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ABD。

16.下图表示人体精巢中某细胞的分裂过程(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Ⅰ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B.过程Ⅱ发生了着丝粒分裂

C.精巢中,a类型细胞数量与b类型细胞数量相当

D.细胞c

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BD【解析】A、据图中染色体颜色可知,过程中Ⅰ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A错误;B、Ⅱ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B正确;C、细胞a未发生变异,细胞b发生过基因重组,因此细胞a的数量多于细胞b数量,C错误;D、图示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精细胞c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BD。

17.某二倍体生物的基因A可编码一条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突变成基因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转录形成的mRNA上至少有64个密码子

B.基因A突变成基因a后,基因的热稳定性升高

C.基因A突变成基因a后,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D.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答案】ABC【解析】A、63个氨基酸对应63个密码子,另外还应有一个终止密码子,即至少有64个密码子,A正确;B、突变后,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碱基对,增加了氢键数量,基因的热稳定性提高,B正确;C、在基因A纯合、A对a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一个A基因突变成a基因,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C正确;D、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致使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则突变点后的氨基酸序列都消失,突变前后编码的肽链可能差异显著,D错误。故选ABC。

18.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它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草莓体内逐年积累,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下图是育种工作者选育高品质草莓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方法一中,甲常选用茎尖,原因是其几乎未感染病毒

B.通常采用95%的酒精和5%次氯酸钠溶液对甲进行消毒处理

C.A、C两个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都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

D.判断两种选育方法的效果都需要通过病毒接种实验【答案】BD【解析】A、植物的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几乎不含病毒,因此对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株,A正确;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需要用75%的酒精和5%次氯酸钠溶液对甲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B错误;C、A、C两个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都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再分化形成根芽,最终发育成植株,C正确;D、方法一获得的无病毒苗应根据植株性状检测,不需要接种病毒;方法二获得的抗病毒草莓需要通过接种病毒检测,D错误。故选BD。

19.下图是某地推广“稻—鳖—鱼—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示意图,最终实现全程化肥、农药零投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农业生态系统

B.该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利用

C.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该系统内物质自给自足,所以实现化肥、农药零投入【答案】AD【解析】A、生态系统还应包括无机环境,A错误;B、该系统物质循环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利用,B正确;C、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应该包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以及流入该生态系统有机物中的能量,C正确;D、该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所以实现化肥、农药零投入,D错误。故选AD。

20.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植株最后长出的、位于最上部的叶片称为旗叶(如图1),旗叶对麦穗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图2为小麦旗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简图(①~④表示过程)。图3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下,某小麦品种旗叶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表1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该小麦品种旗叶的部分生长指标。表2为甲、乙两个小麦品种在灌浆期、成熟期的光合作用相关数据(注:灌浆期幼穗有大量有机物输入,成熟期几乎无有机物输入)。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相对平均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强13.64.33中15.34.17弱20.43.87

表1生长期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甲乙甲乙甲乙灌浆期68521853197621.6727.26成熟期75721732136519.1712.63

表2(1)与其他叶片相比,旗叶进行光合作用更具优势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据图2分析,晴朗的白天,旗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编号表示);过程④发生的场所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2)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上。可用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旗叶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3)据图3和表1数据分析,该小麦品种的旗叶是如何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的?___________(4)从表2中的数据推测,___________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理由是该品种___________。(5)根据表2中数据可知,甲、乙品种小麦从灌浆期到成熟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都有所下降。经研究,科研人员确认了某种原因并进行如表3所示的验证实验,请完善表中的空白内容。项目内容实验操作取等量的同种小麦在①___________时的叶片,通过提取并分别测定各组叶片中的②___________含量。预测结果处于灌浆期的小麦叶片中该物质的含量高。实验结论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③___________造成的。实验拓展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还可能是④___________。

表3【答案】(1)光照强度(或者光照充足、光照强等)

①③④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2)类囊体膜(或基粒)

无水乙醇(或丙酮、有机溶剂)(3)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或光合面积)来适应弱光环境(4)乙

灌浆期最大净光合速率高(5)①灌浆期和成熟期

②叶绿素(或光合色素)

③叶片中叶绿素(或光合色素)含量下降

④从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植株的呼吸速率提高(答案合理即可给分)【解析】(1)旗叶叶片面积大,能够吸收利用更多的光照强度;晴朗的白天,旗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过程是细胞呼吸(③④)和光反应阶段(①);过程④为葡萄糖产生CO2和[H]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H])和线粒体(丙酮酸+水→[H]+CO2)。(2)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光合色素为脂溶性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3)叶绿素可以吸收、转化光能,小麦品种的旗叶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或光合面积)来适应弱光环境。(4)结合表格可知,乙品种的灌浆期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产量较高。(5)要验证甲、乙品种小麦从灌浆期到成熟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都有所下降,则取等量的同种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时的叶片,通过提取并分别测定各组叶片中的叶绿素(或光合色素),可以反映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处于灌浆期的小麦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高,说明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或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为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从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植株的呼吸速率提高,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21.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包膜表面有一种刺突蛋白(蛋白),其侵染宿主细胞的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图2是最新研发的防治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工作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___________;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提倡佩戴口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图1中,病毒的入侵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功能。组成病毒包膜的化学成分中,除蛋白质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3)图2中,接种mRNA疫苗后,人体内___________(选填“会”、“不会”)产生完整的病毒。(4)图2中,细胞X由___________细胞发育而来,它将病毒的抗原提呈给___________细胞,使之激活并分泌___________,随之分泌物将作用于___________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答案】(1)病毒的核酸(或病毒的RNA)

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2)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或识别)

磷脂(或脂质)(3)不会(4)造血干

辅助性T

细胞因子

B【解析】(1)临床上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疑似患者的呼吸道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或病毒的RNA),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是否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日常生活中,提倡佩戴口罩的目的是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2)新冠病毒的蛋白能特异性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病毒外膜可与细胞膜融合并以核衣壳的形式进入细胞,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或识别)功能;分析组成病毒外膜的化合物成分应该和细胞膜相似,因为两者可以融合,所以主要是蛋白质和磷脂(脂质)。(3)新型mRNA疫苗是将病毒的某种抗原蛋白的mRNA转入人体细胞中,在mRNA的指导下合成特定的抗原蛋白,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因此该mRNA不是新冠病毒的完整核酸,接种mRNA疫苗后,人体内不会产生完整的病毒。(4)由图可知,细胞X是抗原呈递细胞,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2.同一湖泊中通常会生长大量的微囊藻和绿藻,绿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浮游动物的重要饵料。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时,微囊藻等蓝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难被降解的藻毒素,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和人类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湖泊的湖岸边到湖心处分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这体现了群落___________的结构。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___________的结果。(2)微囊藻产生的藻毒素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水生动物中毒和死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其___________稳定性。(3)科研小组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Z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1,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据表分析,X是指___________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______。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请保留一位小数)。生物类型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X未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44.05.095.0Y0植食性动物9.51.511.0Z5.0肉食性动物6.80.57.2011.0(4)研究者获得一株棕鞭毛虫(以浮游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为研究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解藻毒素的效果,采集表层下40cm的富营养化湖水注入透光透析袋中,添加棕鞭毛虫后放置于原位,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①棕鞭毛虫能清除微囊藻和降解藻毒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为保护某湖泊的生物多样性而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保护。②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③实验结果表明,棕鞭毛虫对湖泊群落的影响是___________。【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非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水平

协同进化(2)抵抗力(3)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80.5J⋅cm−2⋅a−1

13.7%(4)①间接

就地

②不添加综鞭毛虫,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

③促使了以蓝细菌为优势类群向以绿藻和其他藻类为主的群落的演替,改善了群落结构【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群落中,不同地点分布着不同生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2)微囊藻产生的藻毒素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水生动物中毒和死亡,造成该生态系统结构变简单,从而降低抵抗力稳定性。(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分为流入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和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所以X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输入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6.8+0.5+7.2=14.5J⋅cm−2⋅a−1,其中有11来自外来有机物的输入,所以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为3.5J⋅cm−2⋅a−1,所以Z为3.5,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9.5+1.5+11+3.5=25.5J⋅cm−2⋅a−1,其中有5来自外来有机物的输入,所以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Y为20.5J⋅cm−2⋅a−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44+5.0+95+20.5=164.5J⋅cm−2⋅a−1,所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164.5+5.0+11.0=180.5J⋅cm−2⋅a−1。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3.5÷25.5×100%≈13.7%。(4)①棕鞭毛虫能清除微囊藻和降解藻毒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为保护某湖泊的生物多样性而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本实验中,为研究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解藻毒素的效果,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棕鞭毛虫,所以对照组的处理是不添加棕鞭毛虫,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据图可知,实验组蓝细菌数量降低,而绿藻和其它藻类的比例逐渐升高,棕鞭毛虫对湖泊群落的影响是促使了以蓝细菌为优势类群向以绿藻和其他藻类为主的群落的演替,改善了群落结构。

23.鱼鳞病(相关基因为A、a)和遗传性肾炎(相关基因为B、b)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注:基因位置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图1是某鱼鳞病患者家系,图2是某遗传性肾炎患者家系,每个家系中只有一种遗传病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和图2判断,鱼鳞病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遗传性肾炎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若仅考虑各家系中的遗传病,据此推测,图1中“?”为正常女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_,图2中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2)现将相关DNA片段进行酶切,分离得到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片段。下表记录了两个家族中部分家庭成员的检测结果(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表示未检测)。图1家族图2家族Ⅱ-5Ⅱ-6Ⅰ-1Ⅰ-2Ⅱ-2Ⅱ-3基因A、a基因1基因2基因B、b基因3基因4①表中基因1~4中,代表基因A的是___________,代表基因B的是___________。②图1中,Ⅲ-9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图2中,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③若图1中的Ⅲ-8与图2中的Ⅱ-1婚配,则其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8或1/2

Bb或XBXb(2)①2

3

②1/4

bbXAXA或bbXAXa

③7/24【解析】(1)分为析图1可知,Ⅱ-3和Ⅱ-4表型为正常,Ⅲ-7表型为患病,所以鱼鳞病为隐性遗传,其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析图2可知,Ⅰ-1和Ⅰ-2表型为正常,Ⅱ-2表型为患病,所以遗传性肾炎为隐性遗传,遗传性肾炎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图1中,若为常染色体遗传病,Ⅱ-3基因型为Aa,Ⅱ-4基因型为Aa,后代中A-为3/4,为正常女性的概念为3/8,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3基因型为XAY,Ⅱ-4基因型为XAXa,后代中XAX-为1/2,所以图1中“?”为正常女性的概率是3/8或1/2。图2中,若为常染色体遗传病,Ⅱ-2和Ⅲ-1基因型都为bb,Ⅱ-3表型正常,所以基因型为Bb,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2的基因型为XbY,Ⅲ-1基因型为XbXb,所以其基因型为XBXb。(2)①图1中,若为常染色体遗传病,Ⅲ-8的基因型为aa,Ⅱ-5和Ⅱ-6基因型都为Aa,根据电泳条带可知,鱼鳞病应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8的基因型为XaXa,Ⅱ-5的基因型为XAXa,Ⅱ-6基因型都为XAY,所以基因1是a,基因2是A。图2中,根据电泳条带,Ⅰ-2个体B、b均含有,所以遗传性肾炎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3为B,基因4为b。②图1中鱼鳞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5的基因型为XAXa,Ⅱ-6基因型都为XAY,所以Ⅲ-9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4,图2中遗传性肾炎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条带分析基因1是a,基因2是A,基因3为B,基因4为b,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③图1中的Ⅲ-8的基因型为1/2BBXaY和1/2BbXaY,图2中的Ⅱ-1的基因型为1/6BBXAXa、1/6BBXAXA、2/6BbXAXa、2/6BbXAXA,后代中患鱼鳞病的概率为1/12,患遗传肾炎的概率为1/4,其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12×3/4+11/12×1/4=7/24。

24.人体肝脏细胞中的乙醛脱氢酶2(ALDH2)是人体酒精代谢中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定点诱变技术对ALDH2基因进行改造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具有较好溶解性的乙醛脱氢酶2。所用质粒和操作过程如下图。其中,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质粒的外侧链为a链,内侧链为b链。基因Ampr转录的模板链属于a链的片段。改造后的ALDH2基因编码区首端到末端(其中一条链)的序列为5′-ATCCATGCGGCTC…(中间核苷酸序列)…CAGTGTAGCG-3′。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BamHⅠPstⅠXhoⅠXba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5′→3′)G↓GATCCC↓TGCAGC↓TCGAGT↓CTAGA(1)通过定点诱变技术可制备自然界原本__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蛋白质。(2)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