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探究_第1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探究_第2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探究_第3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探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探究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逐渐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要求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增加了“综合与实践”这一课程,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并重,成为四大课程内容。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的意义、特征以及课程实施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数学课程标椎》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综合与实践”的引入不仅使得数学课程更加精彩,更能够提升数学教育教学的意义,让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各学科以及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紧密相连。然而,面对实际教学的现状可发现,因为对综合与实践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多数教师都不能保证“综合与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而且许多教师都将这一板块当作之前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回顾,有些教师甚至直接越过这一板块的知识开展后续知识教学。缺少“综合与实践”课程实践,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多是以填充式的知识以及各种练习题为主,缺少数学课程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割裂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践探索,就必须要正视"综合与实践"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课程不是简单的某一概念知识的传授,也不是某一思维方式的讲解,是需要学生基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综合性的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同时不能让学生把''综合与实践”课按照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来学习,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学习活动,通过问题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努力或通过老师的帮助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的数学思考的环节,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许多创新性的思想,再由学生进行验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从之前的"双基”逐步发展为"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在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总目标中也阐述了除要注重数学知识、技能的发展,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综合与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能够提高实事求是的数学学习态度,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已有知识与生活、与各个学科以及学科知识相联系,使得数学知识不会变成独立的个体。充分的数学知识是保证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前提,而综合与实践课程又能够综合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在这种不断循环过程中,使得学生积累大量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活动经验,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可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基本特征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或数学活动技能等,尤其体现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其次,还指的是教学活动的综合,综合实践课程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课程,而是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探讨、分类、合作等方式逐步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活动,是多种活动形式的综合。数学知识是分布在各个学段和各个课程之中的,因此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都是零散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较为复杂和繁琐的,是需要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的,而不是单一的某个数学知识或数学方法,因此,学习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综合与实践课程就是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搭建知识结构,在之后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也能够灵活调动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践性综合实践课程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是综合活动课的基础。综合实践课程以实践为教学载体,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该在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延伸问题层面、结合其他方面积极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综合与实践课程中实践性也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动脑思考、积极动手操作,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多方面多层次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对数学的热爱。活动性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一个由问题引入、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思考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的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活动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止学生个体参与,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积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并且在获得结束后做到完整的活动评价体系,保证活动的高效性。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综合运用自身巳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积累活动经验,促进自身素质发展。探索性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问题作为知识的载体来激发学生思考的课程,需要在学生不断的分析思考中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与自己认知冲突的情况或者遇到较为难以突破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自己逐步探索,结合已有的知识技能不断尝试操作才能够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课程中的问题一般基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但又可以通过学生的不断分析和学习之后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需要学生努力思考,积极采取多样的方式和策略去解决问题。问题性问题性是综合与实践课程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而问题是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参与的活动课程,整个活动课程不仅包含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还包括了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积累以及应用。数学问题贯穿整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始终,追究其本质可以说综合实践课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解决所面对的各个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情境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问题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教学活动情景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是否与本节课知识相关,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积累到活动经验、习得知识技能、提高学习成绩;(2)教学活动情景具有实际性。教师在选取教学活动情景时要注意活动素材要源于生活,贴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学会解决问题;(3)教学活动情景要具有开放性。学生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层次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要具有开放性,能够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且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积极鼓励学生,不可一概而论。综合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引课程实施的方向,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以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解读之后,依照学生的学习心理水平以及''最近发展区”制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教学目标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但又独具特点的关系。(1)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相应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技能;(2)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式,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3)情感态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在学习中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要坚定不畏困难的决心坚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通过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必要时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保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分析考虑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确定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创作动手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以及活动经验,还要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解决问题之后所产生的成就感驱使学生能够得到满足,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同时也需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素养教师在“综合与实践”课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总结者的身份,一位优秀的老师不仅可以在综合实践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更高效的活动场景,更能够指导每一位学生综合性的运用自身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活动任务,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素养对于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展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观摩学习来提高自身教学素养,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加教学讲座,观看实际课堂等渠道,汲取别人的优点,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积累经验;还可以学习别人的教学方式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改动,从而扩展自身技能;还可以参与校内外教师培训,向专家、教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理念等,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教师需要多进行实战训练,积累教学经验,并且多加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教学中的缺陷。除此之外,教师之间还可以互评,客观的评价自身和他人,更正教学中的不足。即使教师在上课之前做了再精细的教学方案过程,但教学中的不足只有在真正上课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案,要多进行教学练习,根据学生实际以及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改正和调整。最后,教师之间可以组织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将所有科目相同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集体讨论,安排教学进度,探讨教学方式;还可以召开教学研讨会,围绕教材、学生、课程目标制定教学方式等,提供教学建议。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持续发展的主体,学生才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主动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去创设活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课题活动的制定,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主题的设计中,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见识感想去设计主题,既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活动中,还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其次,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实践,转换教学方式,从之前的“满堂灌”转化为“自主探究”的方式。“综合与实践"课程是要求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课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是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示范者,而是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指导者。同时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评价,综合关注学生发展《新课标》指出: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可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评价。在综合与时间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一系列行为,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等,才能够在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做出客观、综合性的评价。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思维方式灵敏、态度端正,教师也可以当场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表扬,如:你的方式很特别、你的态度真严谨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还可以激励其他同学,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其次,有些学生可能会反应较迟钝,在反复遭受挫折之后会出现消极心理,教师也不该去批评学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引导,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努力解决问题,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注重评价多元化,不仅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还有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主体多元是指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让评价更全面。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个性,从而选取更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