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产生白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DNA相同B.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mRNA相同C.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相同D.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蛋白质相同2.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正常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D.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3.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4.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5.下图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C.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减小,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表述,错误的是()A.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能遗传给子代B.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是有害的C.基因突变易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基因A可以突变为基因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种多年生雌雄同株的植物,叶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该种植物叶色和花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在关系见下表:叶色花色表现型绿叶浅绿叶白化叶(幼苗后期死亡)红花黄花白花基因型BBBbbbD__E__D__eeddE_ddee注:除基因型为bb的个体外,该种植物的其他个体具有相同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请回答:(1)该种植物叶色的遗传符合____定律。(2)该种植物中有_____种基因型表现为绿叶黄花,纯合的绿叶黄花植株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3)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自交后代红花︰黄花︰白花的比例为_____。(4)现以一株浅绿叶的植株作亲本自交得到F1,F1早期幼苗的叶色有____。F1成熟后,全部自交得到F2,F2成熟植株中浅绿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8.(10分)图甲表示果蝇细胞某些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所示果蝇精原细胞完成完整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可用图甲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表示,与分裂前比较,分裂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__________;过程c最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作用,使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加倍。(2)图乙中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上,是一对____________基因,细胞分裂过程中,W和w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期。(4)果蝇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__对常染色体,有____________对性染色体。9.(10分)近年来,雾霾天气愈发严重和频繁,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引起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含碳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丁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2)若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丙增重200kg,最少要消耗甲_______kg。(3)雾霾中的颗粒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这属于__________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进入呼吸系统的颗粒物大多被呼吸道粘膜阻挡或被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这属于____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但颗粒物浓度若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负荷,则会破坏内环境稳态。(4)汽车数量的增加及汽油的不充分燃烧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因素,据此你认为防治雾霾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10.(10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①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③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基因型为Hh)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11.(15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进化的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我国的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存在__________隔离,二者的基因库_______________(“完全相同”、“完全不同”、“不完全相同”)。

(3)下图表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果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人号称“千杯不醉”,而转化为乙醛的人俗称“红脸人”,不能转化的人俗称“白脸人”。①“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种,“白脸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假如一对俗称“红脸人”的夫妇所生子女中,有1个“千杯不醉”和1个“白脸人”,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号称“千杯不醉”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

③根据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详解】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血干细胞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从而分化出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白细胞,但遗传物质与造血干细胞相同,所以两者的DNA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A正确,B、C、D错误,故选A。2、D【解析】试题分析:Smac(线粒体促凋亡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从线粒体释放属于胞吐作用,需消耗能量,A正确;癌细胞是不死细胞,所以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B正确;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C正确;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是协同作用,而不是相同作用,D错。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D【解析】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具有双层膜;水作为一种原料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含有DNA;内部含有酶。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线粒体的功能,产生氧气则是叶绿体的功能。【详解】①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两种细胞器,①正确;②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错误;③叶绿体产生氧气,线粒体消耗氧气,③错误;④光合作用存在水的光解过程,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所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有水作为反应的原料,④正确;⑤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DNA,⑤正确;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有酶的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而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⑥正确。综上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同点的是①④⑤⑥,D正确,ABC均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C【解析】

整个有丝分裂实验我们可以分为制作临时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两个大步骤。由于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所以不能看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由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在一个视野内有可能看不到各个时期的图像,所以需要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其他时期的图像。B、D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若要用高倍镜观察某一细胞,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再换高倍镜观察;视野的明暗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反光镜或光圈,而不是调节细准焦螺旋。【详解】A.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所以不能看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A错误;B.若要用高倍镜观察某一细胞,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再换高倍镜观察,B错误;C.由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在一个视野内有可能看不到各个时期的图像,所以需要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其他时期的图像,C正确;D.视野的明暗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反光镜或光圈,如果视野过暗,可以换用凹面反光镜增加视野的亮度,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高频考点,着重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解题关键是能够掌握显微镜使用注意点,难度不大。5、B【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a表示细胞分裂,该过程会增加细胞的数目,但不会增加细胞的种类;b表示细胞分化,该过程会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会改变细胞的数目;c表示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详解】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减弱,A错误;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但由于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B正确;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所以没有发生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C错误;进入c过程的细胞,逐渐衰老,从而表现为酶活性逐渐降低,代谢逐渐减慢,但细胞核体积增大,D错误。【点睛】注意: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这都是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过程中。6、D【解析】

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A、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能通过受精作用遗传给子代,A正确;B、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是有害的,多害少利,B正确;C、基因突变易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如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C正确;D、一个基因只能突变成其等位基因,A不能突变成非等位基因B,D错误。故选D。【点睛】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一个基因突变只能产生其等位基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分离2BdE12:3:1绿叶、浅绿叶、白化叶2/5【解析】

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该种植物的叶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该种植物叶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绿叶黄花植株基因组成为BBddE_,则该种植物中有BBddEE、BBddEe2种基因型;根据分离定律,纯合的绿叶黄花植株BBddEE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BdE。(3)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根据表中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红花︰黄花︰白花的比例为12:3:1。(4)浅绿叶植株Bb自交得到F1,根据分离定律,F1有三种基因型,早期幼苗的叶色有绿叶、浅绿叶、白化叶。白化叶个体在幼苗后期死亡,F1成熟后,全部自交得到F2,F2中BB个体比例为1/3+(2/3)×(1/4)=1/2,Bb个体比例为(2/3)×(1/2)=1/3,bb个体比例为(2/3)×(1/4)=1/6,白化叶个体在幼苗后期死亡,成熟植株中浅绿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3÷(1/2+1/3)=2/5。【点睛】解答第(4)小题最后一空时,应先计算出F2中所有基因型的比例,然后再考虑白化叶个体在幼苗后期死亡,计算成熟植株中浅绿叶植株的比例。直接用(2/3)×(2/3)=4/9得出的答案是错误的。8、a、b减半受精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等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伴性遗传,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伴性遗传的理解。解答此题,应明确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1)图甲a和b分别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中减数分裂完成之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过程c最可能发生受精作用,使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加倍。(2)图乙中细胞Ⅰ为精原细胞,则细胞Ⅱ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Ⅲ的名称是精细胞。(3)果蝇的红眼基因W、白眼基因w是一对等位基因,细胞分裂过程中,W和w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期。(4)果蝇的体细胞中有3对常染色体,有1对性染色体。9、分解者有机物(含碳有机物)5000非条件非特异性健康出行(多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少开汽车)、研发并利用新能源、提高汽柴油品级、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解析】(1)图中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因为家能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双向作用,所以甲是生产者,①代表的是将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固定到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②是将二氧化碳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呼吸作用,③是化学燃料的燃烧。丁因为每个箭头都指向丁,所以丁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2)若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丙增重200kg,要计算最少要消耗甲时需要采用最短的食物链最大的传递效率,本题中的食物链是固定的,所以应消耗200/20%/20%=5000kg的甲。乙和丙是生物,它们之间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的传递。(3)咳嗽是人人生来都有的,所以是非条件反射。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4)要防治雾霾应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健康出行即低碳生活,同时要研发并利用新能源、提高汽油柴油品质。点睛:判断碳循环中的各种成分时的突破点是应先找双向箭头,双向箭头的物质代表的一个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一个是生产者,在这两个中有很多箭头指入的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其余的成分就依次分析出来了。1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HHXTY或者HhXTY1/363/5【解析】

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详解】(1)根据试题的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①II﹣5没有患甲病,但有患甲病的姐妹,故Ⅱ5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HH、2/3Hh,Ⅱ5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TY,综合两对基因,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HHXTY、2/3HhXTY。②Ⅱ﹣6无甲病,无乙病,但是Ⅱ9是两病兼发的,故Ⅱ﹣6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H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