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54 含解析_第1页
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54 含解析_第2页
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54 含解析_第3页
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54 含解析_第4页
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54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一、选择题下表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读表回答1~2题.矿产省(区)①②③④河北省5.912.711。73。3黑龙江省5.900。6531。6四川省2.88.15。10.14M3。70。74.30。051。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A.石油、盐、煤、铁 B.盐、石油、铁、煤C.煤、盐、铁、石油 D.铁、煤、盐、石油2.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A.山西B.安徽 C.广东D.新疆下图为我国赣南地区简图,该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读图回答3~4题。3.赣南地区作为资源型区域,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②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④改善投资环境,承接西部产业转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4.下列关于图中18°C等温线从甲地到乙地的缺失部分,绘制合理的是()能源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称为消费隐含能源。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的能源强度和人均消费隐含能源统计。读图,完成5~6题。5.与宁夏相比,天津的()A.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高B.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低C.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低D.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高6.图中Ⅰ、Ⅱ、Ⅲ、Ⅳ四个象限所代表的区域,最适宜建设能源基地的是()A.ⅠB.Ⅱ C.ⅢD.Ⅳ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7~8题。7.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各企业之间具有生产上的联系,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B.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各企业均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工业生产C.该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质优价廉,为各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D.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排放出大量的废水,集中布局便于污染治理8.下列叙述不符合图示区域未来发展方向的是()A.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下图表示中国1978年~2006年能源生产重心(区域能源产业产量空间分布的重心)变化轨迹(不包括港澳台)。据此完成9~10题。9.1978年~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A.西南方向移动 B.东南方向移动C.西北方向移动 D.东北方向移动10.中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振 B.东南沿海产业结构的提升C.高耗能工业比重的提高 D.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因素有(双选)()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C.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2.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双选)()A.天然气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C.核能资源丰富 D.太阳能资源丰富二、综合题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和常规天然气一样,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美国依靠页岩气将走向能源独立,我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我国页岩气储备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下图为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和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分布区地质结构图。(1)评价我国页岩气的开发条件。(2)分析与阿巴拉契亚盆地相比,四川盆地开采页岩气会遇到哪些困难?(3)现有的页岩气开采过程,是将以百万升计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通过高压一起注入页岩井下,压裂岩层,使页岩气溢出.分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答案精析1.C2。B[第1题,黑龙江省因有大庆油田等,石油资源丰富,但该省几乎没有盐场,又可知四川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主要的井盐分布区,盐资源丰富,故④为石油,②为盐.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M省(区)四种矿产中铁所占比重最大,煤次之,石油所占比重最少,则该省是安徽;山西省煤产量所占比重最大;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沿海,油气资源、盐类资源应比煤、铁资源丰富;新疆的四种矿产中产量比重最大的应是石油,其次为煤。]3.C4。B[第3题,赣南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作为资源型区域,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一方面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承接西部产业转移,因为转移的往往是资源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形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所以本题C项正确.第4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据图可知:甲、乙之间分别有一河谷和山脊,等温线应先向高纬后向低纬凸出,所以本题B项正确。]5.A6。D[第5题,天津人均消费隐含能源大于1。9吨/人,宁夏为1。4吨/人,说明人均消费水平高,单位生产总值消费能源天津为0.7吨/万元,宁夏为2。3吨/万元,说明天津能源利用率高于宁夏。第6题,能源基地建设需要邻近能源产地。据图分析,象限Ⅳ能源储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为了开发利用能源,发展经济,应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能源基地.]7.A8。B[第7题,鞍钢等自发形成的传统工业区中,各个企业聚集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投入—产出联系,目的是减少运费,降低成本。第8题,传统工业区的振兴,主要是利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也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但不能完全脱离原有基础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9.A10。D[第9题,从图中可以读出1978年~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的移动方向是西南方.第10题,我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的能源生产情况密切相关,随着三峡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而发生变化。]11.AB12。AB[第11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第12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源较少。]13.(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外运条件好.(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缓解煤炭外运压力。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14.(1)有利条件: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资源储量有保障;我国能源消费量大,页岩气市场广阔;页岩气清洁、高效,污染小,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利条件:页岩气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与消费地相距较远,运输成本高;页岩气分布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短缺,限制开采深度.(2)埋藏深;(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多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开采活动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开采活动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技术较为落后,开采成本较高。(3)大量取水和钻井会破坏地表环境,导致生态破坏;开采过程中会污染地下水;随页岩气溢出可能含有化学药剂的水,污染地表环境。解析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困难及产生的环境问题.第(1)题,开发条件可以从资源分布、资源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注意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第(2)题,相对于阿巴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