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试验1_第1页
化学工艺试验1_第2页
化学工艺试验1_第3页
化学工艺试验1_第4页
化学工艺试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化学工艺试验1工艺试验教材

试验1过氧化环己酮的制备

一、试验目的

1、把握过氧化环己酮的制备原理和试验方法;2、把握低温试验技术。二、目标产物的性能与用途

过氧化环己酮(cyclohexanoneperoxide)又称1-[(1-过氧化氢环己基)过氧基]环已醇,分子式C12H22O5,相对分子质量246.3,淡黄色针状结晶或粉末,熔点77~79℃,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酸、丙酮、苯和石油醚。理论活性氧量12.99%,属强氧化剂。分解温度:174℃,半衰期1min;97℃,半衰期10h。寻常为50%的DBP或DOP溶液,呈白色糊状物。

由于分子中含低键能的过氧键,受热易分解而产生反应活性极高的自由基,所以过氧化环己酮主要作为引发单体进行聚合的引发剂。它还是涂料和胶粘剂的常用固化剂,主要用于引发剂、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在玻璃钢制品、高级聚酯家具、不饱和聚酯胶粘剂和不饱和聚酯腻子(原子灰)等产品的制造中起重要的作用。三、试验原理

环己酮在无机酸(一般是硝酸或盐酸)的催化下,被过氧化氢氧化成过氧化环己酮。

O2O2H2O2OH2O

反应过程放热,为了防止产物过氧化环己酮和试剂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混合反应物时需在冷却下(在冰浴上或在反应混合物中直接加冰)进行,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20℃以下。但要注意不可把温度降得过低,以免反应过于缓慢而导致反应不完全。四、试验装置与试剂

滴液漏斗,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环己酮,双氧水,无机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五、试验操作步骤

(1)在250ml烧瓶上装滴液漏斗、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不可密封。参与25g(0.25mol)环己酮,用冰水冷却至5~8℃。另外,在小烧杯中参与32.5g(0.265mol)30%双氧水,用冰水冷却至5~8℃,备用。

搅拌下将预冷过的双氧水渐渐滴参与环己酮中,在滴加过程中瓶内物料的温度上升,注意用水进行有效降温并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保持在30℃以下进行。双氧水滴加完后温度降至15℃,然后滴加预冷至5~8℃的5g15%盐酸,开始滴加时温度上升较快,用水进行有效降温并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严格不超过30℃。加酸完毕,反应物料逐渐稠厚,必需不断搅拌,以免结块。继续反应0.5h,此期间逐渐有产物过氧化环己酮晶体析出。参与10~20℃的50ml去离子水稀释反应,继续反应0.5h。静置,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晶体至中性,抽滤,晾干,过氧化环己酮晶体约27g,产率约90%。

用熔点仪测定产物的熔点。

枯燥过的过氧化环己酮晶体与等质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搅拌成为悬浮浆液,装入瓶内并于低温保存。

(2)试验时间3~4h。六、试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1)试验记录

表1制备过氧化环己酮的试验记录

OOHHO产品名称过氧化环己酮产品名称过氧化环己酮性状产率/%产量/g表2过氧化环己酮的制备的数据处理记录

七、试验本卷须知

(1)产品质量标准和使用:

晶状的过氧化环己酮因含有过氧键,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室温下逐渐分解出氧,受热时分解迅速,易发生分解和爆炸。为了安全,寻常参与等质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配成浆液,使活性氧含量由13%降到6%左右。尽管如此,产品仍须避免在较高温度下贮存使用。此外,产品对铁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敏感,应使用玻璃或塑料瓶包装。

浆状产品应符合以下标准: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糊状物固含量:50%左右活性氧含量:>6%pH值:6~8分解状况:97℃,半衰期10h;174℃,半衰期1min

本品用于固化不饱和聚酯涂料时,用量一般为总量的2~3%,而且要在即将施工时将二者混合,即混即用。常温下只需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即开始固化并迅速固化完全。混合后的固化剂涂料或胶粘剂要一次用完,不能保存。

(2)本产品属二级有机氧化剂,—般贮运中加水或惰性有机溶剂作稳定剂。(3)密封包装,贮于通风、阴凉处。八、思考题

过氧化环己酮在制备时为什么要在低温下进行?九、将250mL三口烧瓶装上机械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两口加料管,两口加料管上口分别连接温度计和滴液漏斗。参与0.3g十二烷基硫酸钠,1g乳化剂OP-10和50mL去离子水。搅拌并加热升温至60℃左右。待乳化剂溶解后,参与2g过硫酸铵水溶液、4g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的混合单体和2mL丙烯酰胺水溶液。搅拌升温,在20min左右使反应温度上升到78~80℃。然后将剩余的混合单体、丙烯酰胺水溶液以及2mL(约剩余1mL)过硫酸铵溶液分屡屡轮番滴入反应混合物中,约2h内滴完。此过程中要保持反应温度在78~80℃之间。然后将剩余的过硫酸铵溶液一次参与,提高反应温度至88~9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20~40min,然后冷却至60℃。加浓氨水将反应混合物的pH值调理至8~9,得到乳白色的粘稠乳液成品约90g。

用粘度仪测定产物的粘度。(2)试验时间约6h。(3)胶接试验

使用本试验制得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与市售胶水、聚乙烯醇缩醛乳胶、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等比较胶粘效果。方法如下:将标签纸涂一层上述胶粘剂,然后粘贴在普通盛饮料的聚丙烯塑料瓶上,在40℃的烘箱中烘干。放置24h、48h和96h后,比较不同胶粘剂的胶粘效果。经96h后标签仍能粘在瓶上,并可反复撕贴,说明胶粘剂符合使用要求。六、试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1)试验记录聚丙烯酸酯乳液外观:。称量瓶质量:g;烘干前(称量瓶+样品)的质量:g;烘干后(称量瓶+样品)的质量:g。

(2)数据处理

固含量=枯燥后样品质量?100%枯燥前样品质量七、试验本卷须知

(1)瓶装的试剂级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需蒸馏后才能使用。(2)搅拌速度要适当,升温不能过快。

(3)滴加单体的速度要均勾,防止加料太快发生爆聚冲料等事故。过硫酸铵水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