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医养生》_第1页
《秋季中医养生》_第2页
《秋季中医养生》_第3页
《秋季中医养生》_第4页
《秋季中医养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季中医养生2023/4/91编辑ppt中医养生文化中的“五行”五行:火、木、土、金、水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官:舌、目、口、鼻、耳五情:喜、怒、忧、思、恐五色:赤、青、黄、白、黑五味:苦、酸、甘、辛、咸编辑ppt五观与五脏的关系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编辑ppt五色与五脏的关系《黄帝内经》的《灵枢·五色篇》提出:“以五色命五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五色: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编辑ppt五味与五脏的关系《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编辑ppt传统中医认为养生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调补自身的元气保持气血畅通对健康长寿至关重要。编辑ppt深秋之月养肺为要十一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2023/4/97编辑ppt秋之食疗保健《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2023/4/98编辑ppt1、以清淡为主,宜偏向寒凉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淡薄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可见素、淡结合的饮食,对健康是有益处的。秋季饮食应当以清淡滋润为宜。宜食胡萝卜、西兰花、花菜、菠菜、豆芽、芹菜、小白菜、薯类等。寒凉食物有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藕、苦瓜等,此外,还有一些润燥养肺的食物,如梨、甘蔗、山药等。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少喝甜味饮料。2023/4/99编辑ppt2、晨起食粥,益于养生古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以说,秋季早餐最好喝上一碗粥,不但花钱少,关键是能泄秋凉,防秋燥,益于养生。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都是秋季药膳粥的精品。2023/4/910编辑ppt山药百合大枣粥[配方]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做法]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功效]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2023/4/911编辑ppt睡眠调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2023/4/912编辑ppt秋季服饰秋季提倡“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避免因多穿衣服产生的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阴气外泄等情况,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养生需要。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变化而异。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秋季气候变化大,衣服的增减要及时、适时。2023/4/913编辑ppt运动禁忌秋日清晨气温低,锻炼时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人体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损伤。锻炼时不宜大量出汗,衣服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2023/4/914编辑ppt药物养生秋季气候干燥,肝气旺盛,肝气虚弱,脾胃易受影响,所以季秋药补的基本原则应是以滋润为主,忌耗散,辅以补养气血。常用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地黄等。

2023/4/915编辑ppt秋之养生六忌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在民间素有“秋补”习俗。万物正可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八忌。2023/4/916编辑ppt一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糖类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进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事半功倍。2023/4/917编辑ppt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蛋白质过量会引起八大疾病。

2023/4/918编辑ppt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2023/4/919编辑ppt忌越贵越补“物以稀为贵”,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2023/4/920编辑ppt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火上加油”。2023/4/921编辑ppt忌重“进”轻“出”不少家庭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2023/4/922编辑ppt秋之疾病防治

伤风感冒

秋季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体质较好的人应以轻装薄素为主。体质较差的人应逐步增衣(秋收冬藏,过热则阳气不收)。

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