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_第1页
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_第2页
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_第3页
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_第4页
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运用理论联系的方法,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理解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是注意从理论本身的内涵和重大作用两个角度去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三要注意运用历史人物传记、专题文献片及对周围的社会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访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重点)2.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难点)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1.背景(1)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由于上书未被理睬和清廷的倒行逆施,孙中山放弃改良尝试,走上革命的道路。2.形成(1)过程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并在誓词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②1895年10月,兴中会在广州发动起义。(2)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始。1.下图是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将其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权主义。二、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1)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内容(1)民族主义①内容: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②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真正独立的内容。(2)民权主义①内容: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②局限:没有触动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社会阶级基础,即推翻封建地主士绅阶级的统治。(3)民生主义①内容:基本原则是“平均地权”,目标是通过实行“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消除贫富悬殊和社会革命。②局限: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希望用改良的方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3.地位及作用(1)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2)作用①它集中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成为团结广大革命力量、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武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轻巧识记]图示法理解三民主义2.观察下面的三幅图画,思考: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图一清帝退位诏书图二大总统誓词图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示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都告失败,使他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新的力量。(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提出(2)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1)民族主义: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求得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要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4.影响:同中国共产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的目标基本一致,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开展。[辨析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清朝统治,具有狭隘性。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相连,而旧三民主义只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3.孙中山晚年为什么会提出新三民主义?提示(1)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而告终;(2)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个人与时俱进的精神。4.谈一谈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提示(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的目标。(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5.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是什么?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提示(1)转变: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重新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2)影响: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推动了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主题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1.三民主义的内容史料一今者中国①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②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教你读史]①指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②指出当时中国处于满洲贵族以及外国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一,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族主义试图解决哪些问题?答案民权主义解决君主专制统治的问题,民族主义解决满洲及外国压迫的问题。史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问题思考](2)从史料二看孙中山所提主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难以得到农民的支持?答案核心内容: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史料(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问题思考]根据史料分析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史料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毛泽东[问题思考]史料中“这种三民主义”指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何“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答案新三民主义。原因: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在反帝反封建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一致的。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比较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相同: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增加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相同: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相同: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成为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题干中所列的各种救国救民的道路,都是采用改良的办法,结果这些努力都失败了,由此表明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2.“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结束帝国主义压迫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联俄、联共实现共同富裕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可以看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核心目的是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三民主义答案A解析材料明确说到“政治革命……尚未达到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平均地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是就革命的具体阶段分析,不是笼统地叙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4.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由“1924年”“孙中山”“诸君担负责任……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等信息可5.(2018·泰安高二检测)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的文件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共同目的是()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行全民族抗战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宣传新三民主义答案C解析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言论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目的就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这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项正确。[基础达标]1.(2018·承德高二检测)《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推翻满洲贵族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答案B解析《民报》宣传的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思是推翻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所以宣传“黄帝”就是推翻满洲贵族。2.(2018·锦州高二检测)“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族平等,消除贫富不均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答案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民权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族平等;民生是为解决财富分配问题而提出的,故B正确。3.《三民主义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答案C解析“吾党所宗”是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民权主义是十六字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内容。4.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平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答案A解析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是主张“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以此避免“欧美今日之不平均”,故A正确。5.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对当时革命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对其影响的阐述,正确的是()A.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B.造成了民主自由思想的产生C.促成了民主革命团体的形成D.感召了立宪派转投革命阵营答案A解析孙中山于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阐述了三民主义,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故A正确。6.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A.民族、民权、民生B.民族、民生、民权C.民生、民族、民权D.民权、民生、民族答案A解析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民族”指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民权”指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封建制度,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民生”指进行社会改革以满足人民生存需要,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7.(2016·山西学业水平测试)孙中山说:“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这表明他()A.主张联合苏俄共同革命B.认识到工农力量的重要性C.认为民族主义已经实现D.已经成为工农利益的代表答案B解析孙中山认为,中国国民党与民众结合后,中国民族才有胜利、自由与独立,故B符合题意。8.“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君主专制C.反对满洲贵族D.反对帝国主义答案D解析题中引文强调:只要反帝就可以享有自由和权利,把反帝作为必要条件。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A.兴中会纲领B.同盟会纲领C.三民主义D.三大政策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体现的重要原则是“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与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一致,故选D项。10.毛泽东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强调的是新三民主义()A.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B.符合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特点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D.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联俄”表明孙中山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联共”和“扶助农工”表明孙中山开始联合工人和农民开展革命。新三民主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也不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力提升]11.孙中山说:“譬如坐汽车的与开汽车的,坐汽车的是主人,他有的是权,不必有能……开汽车的是雇员,他有的是能……但是他并没有开到哪里的权……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出一个目标来,就像坐汽车的一般。”此话反映了孙中山()A.主张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B.宣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D.主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人民是民国的主人”反映了孙中山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答案A解析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地位,它是政治经济的根本,A选项符合题意。1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B.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C.脱离了中国的现实D.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答案D解析钱穆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集法西斯精神的优点,民生主义集苏俄共产政权的长处,民权主义集英美代议制的理论,体现了三民主义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故D项正确。14.章太炎评价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对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的努力是()A.建立同盟会B.提出“三民主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材料认为满洲贵族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敌,而实际上进入近代后,列强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满洲贵族的影响。联系孙中山的思想发展历程可知,孙中山所做的努力是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因此选C项。15.(2018·长安一中月考)“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答案D解析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