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像基础之电视摄像技术与技巧第1页/共319页2目录一、电视摄像工作八、抒情元素的运用二、电视摄像的基本技巧与要领
三、电视摄像的基本拍摄方法四、摄象机控制曝光的手段五、纪实摄像六、艺术摄像七、人物摄像的构图第2页/共319页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间的最大区别是它对于技术的强烈依赖性。电影画面和电视画面各有一套完整的制作系统。学习电视摄像与学习电影摄影一样,摄影师或摄像师必需将各自系统中的各技术环节的原理全面掌握,才能创作出好的影视画面。由于这些环节往往是环环相扣的,它们会不同程度地对最终所得的画面质量产生影响。一、电视摄像工作主菜单第3页/共319页4主菜单相对于电影摄影来说,很多人对电视摄像比较轻视。归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电视画面相对于电影银幕来说面积太小,画面冲击力不足。2.CCD的感光性能于电影胶片相比还相差许多。
3.只有真正的影院才能提供给观众全面的视听感受,电视则做不到。第4页/共319页5数字高清摄像机介入电影创作领域,逐渐打破了电影摄影于电视摄像的严格界线。如何用摄像机创作出电影胶片的画面效果,已经摆在电影摄影师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主菜单第5页/共319页6影视画面创作本身很像是绘画,它于一般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的笔、墨和纸比较特别。第6页/共319页7胶片和CCD都是光影画面的感觉体,而感光性能及成像尺寸的不同恰恰是造成电影画面与电视画面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所在。随着科技的发展,CCD的感光性能正在被不断地改进。尽管作为感光材料,它在许多方面都无法与胶片媲美,但它以自身独特的影像风格在市场中引领着另一番风景。第7页/共319页8电视画面的摄取是依靠电视摄像机来完成的,它在电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像电影机在电影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影像感觉和影像纪录的方式。电影摄影机所利用的影像感觉是电影胶片,电影胶片是一种精细的化工产品、是依靠光化学反应的原理来获的影像的。第一节:电视画面的摄取第8页/共319页9电视摄像机的影像感觉体则是CCD
【ChargeCoupledDevice】它是一种电子传感器。电影摄影机之所以能够获得每秒24格的运动画面,是因为它利用了间歇机械机构使胶片在暴光时静止、而在非暴光时运动。而电视摄像机对运动画面实现则是依靠CCD的电荷转移功能。第9页/共319页10电视摄像机区别于电影摄影机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磁带纪录格式,电视摄像机的CCD只承担光学影像的感应和影像信号的转移任务,而并不负责承载影像。在电视摄像中(通常指摄录一体机)形象的直接承载者是磁带(与之相比较电影胶片既是影象的感应者又是影象的承载者)。磁带本身的物理几何属性以及它对信号的记录格式将直接影响电视画面的再现质量。第10页/共319页111.电视摄像机的分类1)按性能用途分手体式摄像机:一般指家用的掌中宝式摄录一体机。新闻采访机:用于新闻采集的肩扛式摄录一体机。演播室用机:大型座机,体积大,成像好,通常是摄、录分离的。2)按成像质量分类广播级:演播室、ENG、EFP(解像力在800TVL左右)。业务级:俗称专业级(解像力在500TVL左右)。家用级:俗称家用级(解像力在300TVL以下)。第二节:电视摄像机的分类及组成:第11页/共319页122.电视摄像机的组成电视摄象机是一个集光、机、电于一身的影像摄取工具,他的主要任务是将景物影像的光学信号转换成为电视信号。以专业的摄录一体机为例,从外形结构来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第12页/共319页13摄像镜头、寻像器、摄像头、录像包、随机麦克、电池包、电缆接口七个部分。【便携式摄录一体机】第13页/共319页143.摄像机的主要构件1)镜头2)成像装置3)寻像器第14页/共319页15镜头: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是取景与拍摄的重要光学装置(一般都是变焦距镜头)。第15页/共319页16成像装置:成像装置是摄像机一个比较复杂的电器部分,主要功能是将从镜头进来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由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一个电器装置(由管式、集成电路板式两种。集成电路板式也称为CCD装置)。第16页/共319页17寻像器:寻像器是摄像师工作当中于摄像机沟通的一个重要通道。它能够显示摄像机工作的技术状况。也是摄取画面、构图画面、寻找画面及回看画面的一个重要窗口。第17页/共319页18主要连接导线视频线:输出、输入电视画面信号的导线。音频线:输出、输入音频信号的导线。射频线:传输被调制后的视频和音频导线。S—端线:输出、输入较高画面质量信号的导线。卡侬头三芯插头导线:输出、输入画面及音频信号的导线。卡侬头三芯插座导线:输出、输入画面及音频信号的导线。1394数据传输导线:数据信号线。三根莲花头视/音频导线:输出、输入画面及音频信号的导线。第三节:电视系统的主要线路与主要设备接口第18页/共319页19【莲花头视/音频输出、输入导线】第19页/共319页20【莲花头视/音频输出、输入插座】第20页/共319页21【s—端视频插头导线】第21页/共319页22【s—端视频插座】第22页/共319页23【卡侬头三芯音频插座导线】第23页/共319页24【卡侬头三芯音频输出、输入插头\插座导线】第24页/共319页25【射频输出、输入插头导线】第25页/共319页26【射频输出、输入插座】第26页/共319页27【卡侬头三芯音频输出、输入插座】第27页/共319页28【6.5音频输出、输入插头】第28页/共319页29【3.5音频输出、输入插头】第29页/共319页30【Q9视频插头】第30页/共319页31【Q9视频插座】第31页/共319页32【Q9视频插座】第32页/共319页33【卡侬头三芯视\音频输出输入插座】第33页/共319页34主要设备接口及接头主要设备:监视器、摄象机、非线性编辑机(主机)、录放机、电视机、VDR、DVD、VCD等都有相应的输入输出接口,常见的有卡侬头座、莲花座、Q9座、射频座等。主要接头:卡侬头、莲花头、Q9头、射频头等。第34页/共319页35第四节摄象机的主要按纽
变焦距镜头结构1.光圈调整环用于手动光圈调整。该调整环起作用的前提是光圈选择器置于M位置。2.变焦环用于手动变焦。该调整环起作用的前提是变焦(ZOOM)选择器置于手动(MENU)的位置。3.聚焦调整环用于聚焦调整。4.F.B调整环和F.B固定键用于当镜头第一次使用或更换镜头后,或变焦操作中,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都不能很好的重合时,需要调整法兰焦距(镜头法兰沿光轴到成像平面的距离)。5.特写(MACRO)环用于拍摄近距离景物的特写镜头。该环与特写键配合使用。6.变焦(ZOOM)选择器选择变焦操作模式。SERVO:电动变焦;MENU:手动变焦。第35页/共319页367.变焦遥控器接口用于通过8芯电缆线连接镜头遥控器,可进行遥控变焦。8.返回(RET)键用于当录像部分处于暂停(PAUSE状态时,按该键可在寻像器观看磁带在最后几秒记录的图象。9.录像机(VTR)键用于控制录像机记录(REC)、暂停(PAUSE)。10.及时自动光圈调整键当光圈(IRIS)选择器置于M位置时,按住该键可自东转换到自动光圈控制状态,释放后又回复手动光圈控制状态。11.光圈(IRIS)选择器用于选择光圈控制模式。A自动光圈;M手动光圈。12.电动变焦控制键用于变焦调整。W:广角端,即按住该端可使镜头焦距变短;T:望远(摄远)端,即按住该键可使镜头焦距变长。第36页/共319页37机身上的功能键分布1.话筒输入(MICIN)接口用于连接话筒。含48V话筒供电电源。2.寻像器(VF)接口用于连接寻像器。3.滤色片(FILTER)选择键用于选择色温校正滤色片。4.快门(SHUTTER)开关用于设置快门速度。CLS:清晰扫描;EVS;增强垂直扫描;OFF:关闭。5.白/黑平衡(WHT/BLK)开关用于自动白/黑平衡调整第37页/共319页386.自动光圈模式(A.IRISMODE)开关和指示灯用于在镜头上的光圈和选择器处于A(自动光圈时),能针对不同拍摄条件选择光圈进光量。BACKL(逆光)用于逆光作用下拍摄。SPOTL(追光灯):用于在类似追光灯照明下景象拍摄。STD标准:用于正常光照条件下进行拍摄。7.菜单(MENU)开关用于设置或显示基本菜单的各项设置。ON:进行设置STATUS:显示当前设置状态。8.白平衡(W.BLA)开关用于从预设置(存储于存储器A或B中的针对不同色温调整白平衡后的参数值)中选择白平衡设置。9.电源(POWER)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摄像机的工作电源。第38页/共319页3910.输出/DL/动态对比度控制(OUTPUT/DynaLatitude/DCC+)开关用于选择DDC+功能、DynaLatitude功能或彩条输出。CAM/DCC+):启动动态对比度控制功能,适于拍摄强光景物时,防止出现彩色失真;CAM/DL:启动DynaLatitude功能,适用于被摄主体在高亮度背景的场景中为了使主体的的暴光正常时使用;BAR:用于彩条设置。11.增益(GAIN)开关用于设置高/中/低增益值。默认H高:18dB
M(中):9Db;L(低):0db。也可由用户在—3dB~(+24db+DPR)和增益等值中任意设定高/中/低增益值。12.自动跟踪白平衡(ATW)键和指示灯用于随场景照明光色温变化而进行自动白平衡调整。13.耳机(EARPHONE)接口用于接入监听耳机。14.警告(WARNING)指示灯用于出现异常情况时,闪烁示警。该指示灯示警时,寻像器的警告指示灯也会闪烁。并显示警告指示第39页/共319页4015.CH-1/CH-2音频电平(AUTIOLEVEL)控制选择键用于选择CH-1/CH-2声道的音频电平控制方式。MAN:手动调整;AUTO:自动调整。16.监听设备(MONTTOR)音量调整控制键控制扬声器或耳机输出的监听音频音量。第40页/共319页41机身上的接口分布1.肩带挂环用于固定摄像机肩带。2.寻像器安装座用于安装寻像器。3.配件安装座和螺钉孔用于安装机头灯等附件。4.寻像器左右定位环用于调整寻像器左右位置。5.遥控器(REMOTE)接口
用于连接RM-LG1型遥控器,从而启用ClipLink功能的遥控操作。第41页/共319页42第一章思考题:电视画面的摄取过程与电影画面有何不同?电视系统中常用的导线有哪几种?接口有哪几种?接头有哪几种?摄录一体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如何?第42页/共319页431.手持固定拍摄目前,摄像机种类繁多,有广播、专业级的大型机,有家用级的小型机,就其体积重量而言,一般家用级小型机,都体积小,重量轻。适宜于手持拍摄,而不适宜于肩扛拍摄。手持拍摄时、主要注意双手持机的姿势、呼吸的配合、借助支撑物来稳定摄像机等。第一节:电视摄像的基本操作方式第二章:电视摄像的基本技巧与要领主菜单第43页/共319页44几种典型的手持姿势:站式【两肘内压】坐式【
两腿支撑稳定】跪式【
找准平衡】各种灵活方式【
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环境进行支撑稳定拍摄】运动拍摄时,要注意,持机姿势与迈步的配合。第44页/共319页452.肩扛拍摄广播、专业级大型机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重,适宜于肩扛拍摄。摄像机一般设计为右肩操作。固定拍摄时,除了要注意右肩的扛机姿势和右手持机的姿势外,也要注意腰部姿势,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呼吸配合。运动拍摄时.除了固定拍摄的基本功外,腰部的转动和双脚的迈步姿势也是不可忽视的技能。第45页/共319页463.摄像稳定器械无论是专业机还是家用机,也无论是固定拍摄还是运动拍摄.都适宜于采用专门器械来进行摄像机的稳定。电视摄像的稳定器械主要有:三脚架、独脚架、导轨、各类托架。第46页/共319页47第二节:电视摄像要领为了保正电视画面的效果和便于后期剪辑时镜头的组接,要求摄像人员拍摄时,必须按照:拍摄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平、稳,准、匀第47页/共319页481.平所谓“平”,是指无论拍摄的是静止或是运动的画面,所拍的画面必须尽可能地保持水平。在室外拍摄.可以地平线为依据;在室内拍摄,则可参照地角线和桌椅板凳边线,通过寻像器调整所摄画面的水平线,这是电视画面正常拍摄的基本要求。第48页/共319页49
2.稳所谓“稳”,稳是要求摄像机在摄取所有镜头时,应该平稳,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在拍摄静物画面或者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画面以及拍摄近景人物讲话等时最好把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以保持所摄镜头的稳定性。如果拍摄者只能徒手持机拍摄,则要尽量利用桌椅、墙壁等可以依托的物体。第49页/共319页503.准所谓“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①色温要准,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如果色温不准,电视画面就会偏色。②推、拉、摇、移、跟的运动拍摄的主体,聚焦要清晰,这就要求拍摄调整焦距快速、准确。拍摄中,多运用广角镜头过渡,然后再目测被摄对象的距离调整焦距。③在推、拉、摇、移、跟的运动拍摄中,它们的起、落幅画面都要准。起幅时能准确地表现拍摄场景内的主体和环境特点,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落幅时能让观看者看清画面内场景所处的地理位置、面貌特征和主体状态。第50页/共319页51④拍摄时机和构图把握准确。⑤光圈调整要准。⑥镜头的拍摄长度要准。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长度,是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需要,以及画面的景别大小来决定的。一般来说,每个镜头的有效长度不会少于8s,如果是远景、全景画面的拍摄,镜头长度要超过12s;中景画面的拍摄,镜头长度要超过10s;近景、特写画面的拍摄,镜头长度要超过8s。另外,在实际拍摄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编辑,一般来说,开始镜头的余量要多留5s以上(用于电子编辑)结尾时的镜头余量不能少于2s。第51页/共319页52拍摄每一镜头时,开机都要提前3s~5s,至少拍摄8s有效长度的画面后,再推迟2s~4s关机。此外,在一个镜头的起幅、运动、落幅三部分的时间安排上.需要考虑到所拍摄的素材镜头要为后期编辑留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因此.起幅画面要留足3S后镜头才开始运动,再加上提前3s开机每一个镜头的起幅画面要拍6s~8s,落幅画面也要在运动镜头停止后再留3s~4s。总之,必须牢记一点,拍摄每一个镜头“宁长匆短”。第52页/共319页534.匀所谓“匀”,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用电动变焦时,镜头的推拉速度容易控制:用手动变焦,则要反复练习,用力要均匀。在运动拍摄时,要注意摄像机镜头的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使电视画面模糊。当然,摇摄速度太慢视觉感觉也会不舒服。一般情况下,镜头在起幅和落幅时的速度应该慢一些,中间的运动状态变速要均匀。用三脚架摇摄时,云台要有良好的阻尼特性,便于均匀操作摄像机。如果是摄像师肩扛摇摄.就很难控制速度均匀,这就要靠拍摄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才能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第53页/共319页54产生画面抖动的主要原因有:持机拍摄中,没有掌握好均匀呼吸,上身有起伏,引起摄像机机身上下起伏、晃动,造成拍摄画面的抖动。手持摄像机操作时,机身的支撑力点不理想,手臂的轻微抖动引起拍摄画面抖动。第54页/共319页55为了减少拍摄者走动引起的垂直震动,双膝应略弯曲些,并以身体的转动来代替脚步的移动。在行进中的车船上拍摄,三脚架反而令操作不方便,(采用身体的灵括性来控制稳定是较好的方式)千万不能以车船上的任何物体作支撑,只能利用自身与车船的同步运动(身体可起减震、缓冲作用)来减轻晃动,求得较为稳定的电视画面。第55页/共319页56第三节:白平衡与黑平衡的调节
1.白平衡与黑平衡的调节原理白平衡调节与黑平衡调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被摄场景中的物体能够在视频显示终端得到正确的色彩再现。白平衡的调节是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要进行调整的一项重要调机环节。是为保证摄像机三基色工作状态保持一致,达到拍摄色彩还原真实、自然而设的调整按纽。在生活中色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调整白平衡。第56页/共319页57在进行白平衡调节时并不要求景物的白和影像的白必须要完全一样,它只要求能够达到色度再现的目标即可。(在视频系统中白色可以很容易地被不同的色彩信号来定义)白色是纯正色,容易观察到偏色现象,白色对偏色现象比较敏感。所以一般都使用纯正的白纸来调整白平衡,这样拍摄出的画面色彩还原就比较正常和自然。第57页/共319页58当然,为了达到要创意的画面影调效果也可以采取,利用调白平衡的操作,产生画面的偏色效果,来达到某种艺术的气氛。一般而言,白平衡调节要比黑平衡调节更为重要.这是因为随着亮度的降低人眼对色彩的敏感度会迅速下降,尤其是在很暗的暗部,人眼已不再过分要求色彩再现质量了。但从整个灰阶色平衡的角度出发,调节黑平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第58页/共319页59在白平衡调整中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场景中的哪一部分是白的二是何时调整白平衡第59页/共319页60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将一块标准白板放置在场景中对它进行白平衡调整即可。但是这种办法并非永远适用,尤其是对于拍摄场景中有超过两个以上的混合光照明的情况。比如,有时放置白板的位置与披摄主体位置的照明光源不一样,而被摄主体附近又无法放置白板。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可以在拍摄场景中寻找与照射主体的光源相近(最好是相同)的光源,而且最好在这种光源的照射范围内能比较容易地放置白板。这样调整的白平衡效果是一样的。对于何时调白的问题,结论是只要照明主体的光线发生了变化就要调白。这就是俗称的“动光之后先调白”的道理。第60页/共319页61
2.白平衡的调节步骤●粗调【色温选择拨盘】调整范围值:1#片:色温为32000K(日出、日落、室内灯光下拍摄)2#片:色温为5600K+1/8(强烈光线、高反光、室外拍摄)3#片:色温为56000K(普通日光下、室外拍摄)第61页/共319页62晴朗的蓝天12000k9300k6500k5600k5400k5000k4800k3400k3200k3000k2700k2500k2300k1900k30000k【常见光源的色温数据】日光二色灯HMI或白弧灯月光钨丝灯居室照明日落日出彩色电视显像管如图所示为常见光源的色温数据。摄影、摄像师应将其熟记在心,以便在实际拍摄中对光源进行有效控制。第62页/共319页63●微调【光圈选择挡】光圈选择挡选择在自动位置,焦距推止长焦顶端,让白纸充满整个画面(最少也要充满2/3画面),然后按黑平衡调整键2-3秒,在寻像器中出现“OK”字样,再按白平调整键2-3秒,待寻像器中出现“OK”字样,这样黑、白平衡就调整完毕。第63页/共319页64白平衡的调节具体步骤如下:(1)在摄像机的滤镜转盘上选择与照明光源色温相匹配的滤镜。(2)选择标准白卡纸(或选用较白的白纸)。(3)将镜头光圈放在自动状态。(4)使摄像镜头对准白卡纸并通过移动距离或推拉镜头使得白卡纸面积达到整个画幅画面的70%以上。(5)向上拨动摄像机正前下方的白/黑平衡调节钮AWB,直到寻像器中的操作显示由OP变为OK。
当OK显示在寻像器中时,表明白平衡调节完成。摄像机的寻像器中同时还会给出照明光源的具体色温数据。第64页/共319页653.偏色效果调节以上所述为白平衡的正常调节方法。在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白平衡调整来达到创作者主观需要的偏色效果。如让画面出现淡淡的暖调或淡淡的冷调效果其方法是:
对着想要达到的偏色效果色的补色调白既可。比如想要画面偏黄则对着蓝色调白。第65页/共319页66其原理如下所述:首先记住一个准则:
摄像机对着什么物体调白就会把什么物体当成是白色。第66页/共319页67一般在视频领域有专门用来凋白的色卡本,除了标准的白色卡之外,还有其它不同颜色的色卡,这些色卡的颜也都是经过标定的。色卡本在实际创作中是非常有用的(如国内常见的星光厂生产的色卡)。第67页/共319页68当要用摄像获取偏色效果时有需要特别说明:(1)摄像机通过白平衡凋节所能实现的偏色范围是有限的。这与白平衡调整电路的工作原理有关。如果创作者想获得偏色效果非常严重的画画,可以通过在镜头前加滤镜的方法来实现。(2)在拍摄实践中偏色效果不宜草率尝试。比如在影视剧创作中.导演对于某一段落的画面效果的把握往往是以它在整个片子中的位置和份量等来权衡的。但这种权衡往往会随导演想法的改变而变化。如果前期将画面拍成了偏色效果,再想通过后期设备来调整画面色彩会导致画面质量的损失。第68页/共319页69在专业摄像机上通常有两个白平衡存储挡(A,B)及一个预置档(preset)。在实际使用中摄像师可以将不同的调色效果存储在两个存储挡中。预置挡的用途是针对摄像师来不及调白的情况下使用,摄像机会根据摄像师所选择的校色滤镜自动调出机器内存储的白平衡数据。第69页/共319页704.调白失败调白失败的情况在实际拍摄中经常会发生。除了由光源照度过低或操作失误所造成的调白失败外,光源的色温问题是引起调白失败的主要原因。
5.黑平衡调节当摄像机拍摄纯黑物体时,即景物对光的反射率小于3%或者镜头光圈关闭时红、绿、蓝三路输出的电平称为黑色电平。这个电平送到显像管时荧光屏刚刚不发光,呈现为黑色。要使呈现的黑色为纯黑.要求摄像机输出的红、绿、蓝的黑色电平相等,称为黑平衡。第70页/共319页71黑平衡调节是指在关闭摄像机镜头光圈的情况下使摄像机工作,调节红路和蓝路的黑色电平,使它们都与绿路的黑色电平相等,即称为黑平衡调节。相应的调节电路即为黑电平调节电路。黑平衡调节要比白平衡调节简单得多,只要将镜头光圈放在自动状态并向下拨动白/黑平衡调节钮ABB,直到寻像器中的OP变成OK即可。第71页/共319页72第四节:聚焦、跟焦点和摄像机的主要附件
1.聚焦聚焦就是把摄像机的变焦距镜头的前焦、后焦调试清晰。一般采用特写对焦法和寻像器跟焦法:特写对焦法:就是把变焦距镜头推到最长焦画面的一个点进行调焦距使画面清晰。这样调焦后在整个短焦拉开拍摄中焦距都是清晰的。寻像器跟焦法:就是同时拍摄同时调整焦距的操作拍摄(要求对寻像器画面清晰度判断准确)。第72页/共319页732.跟焦点跟焦点是我们摄像人员经常要碰到的一个问题。由其是主体运动范围特别大、由纵深向前运动时,或几个景物离的近切大时,我们又要聚焦清晰,这样就必须跟焦点。跟焦点就是:在拍摄的同时按预知焦点的距离调整焦距的操作拍摄。注意的几个问题:●景深范围、光圈大小、焦距长短对聚焦都有直接关系。●在变焦距镜头中,当利用广角拍摄时就没有必要跟焦点了。●当变焦距镜头推到长焦这个点时,因为景深小了,跟焦点就很有必要了。第73页/共319页743.摄像机的几个主要附件1)话筒:摄像机的音频输入:
向一台摄录一体机中输入的音频信号水平有两种:麦克级输入(Mic)和线级输入(Line)。前者是一种较微弱、信号电平较低的音频输入,后者则是一种较强的音频输入。在进行音频信号输入时应看清接头处的标识——MIC或LINE,通常在专业级的音频输入设备的接口处都会有这样的标识。切记接头的类型本身并不代表音频信号的输入水平。(如图)第74页/共319页75XLR接口----------------LINE预放器MIC+48V
有独立供电
无独立供电第75页/共319页76
如果接头处标有麦克级(MIC)标志,说明音频信号可以直接由麦克风输入而不需要特别的信号放大;如果接头处标有线级(LINE)标志.而你又要用麦克风来采集声音,这时需要在音频输入接头与麦克风之间连接一个音频信呼的预放器,这个预放器可以将由麦克风出来的麦克级的音频信号放大为线级的音频信号.然后再次输入到摄录一体机中。音频接头有XLR接头、RCA接头和Mini接头等几种。其中,XLR接头被用于专业视频系统中,有5芯和3芯之分,同时还有公头与母头的区别。第76页/共319页77注意同期声的录音
声音是现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完整而深入。拍摄人物时应尽可能准确、清晰地采集片中人物交谈的话语、行动时的声效以及现场多元的环境声。第77页/共319页78对同期声的要求是:
简短、精炼、通俗、口语化,适合人物的年龄与职业特征。现场录音时,要注意话筒的位置、方向、角度,做好监听,鉴别声音的音量与音质,并注意在拍摄角度改变时保持录音效果的统一。第78页/共319页79通常家用数码摄像机用的都是内置话筒,拾音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当音源离得稍远一些就力不从心了。因此,我们拍摄时应尽量接近声音来源,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效果。有些品牌的数码摄像机具有“变焦话筒”功能,即话筒的拾音范围跟随着镜头的变焦范围改变,从而做到了对拍摄对象较为精确地拾音。我们在操作数码摄像机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触碰到话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杂音。此外,还有一个保证音频质量的小窍门:我们可以将普通的随身听耳机接在DV的AV输出口上,这样就可以实时监听DV的录音效果了。如果听到声音质量不够理想,可以立刻做出调整,从而保证了音频的质量。第79页/共319页802)电池、充电器:3)三角架:第80页/共319页81第二章思考题:1.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手持固定拍摄常采用的持机姿势有哪几种?2.拍摄操作有哪四个基本要领?各要领其含意?3.简述为什么要进行摄像机白平衡的调整?白平衡的主要调节步骤及范围值的含意。4.调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摄像机的主要附件是指哪几个?6.摄录一体机音频信号的输入水平有几种?它们各自有何特点?第81页/共319页82
第一讲:影调控制影调控制是我们在实际拍摄当中一个要特别注意的重要问题。什么是影调控制:在摄像过成中的视频图像中,外界一定的亮度、在画面中就表现出一定的密度,就是一定的影调。我们知道外界景物它们的亮度范围是非常广的,我们人眼能够适应的范围很宽泛,而摄像机能够适应的范围就比较窄,如亮的物体和暗的物体在一起时,就感觉亮的物体很亮,暗的物体看不清楚。这样就要进行影调控制。图象的质量和画面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拍摄当中就要对亮度进行控制(也就是对镜头的进光量进行控制)。这就是影调控制。第三章:电视摄像的基本拍摄方法主菜单第82页/共319页83怎样进行影调控制:主要有四个方面:1.进行景物的亮度控制:不要把很亮的物体和很暗的物体放在一个画面里或者是摇摄在一起。2.利用光线来降低反差:比如景物亮度范围很大时,我们可以利用降低光线来降低反差(针对布光条件下的操作)。3.光圈控制影调:比如要从很亮的地方拍到很暗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调整光圈的方法,使摄机适应亮度范围。第83页/共319页844.利用滤色镜片来调节影调:比如使用当时的亮度效果的滤色镜。总之,在影调的控制中,我们不要把反差很大的物体拍在一起,比如白墙、白色衣服大块地出现在摄象机构图画面中,这样画面就容易暴光过亮,摄象机就适应不了这样的亮度范围。另外,明暗反差大时就看保留什么,牺牲什么来进行影调的控制,我们要处理好主题与背景的关系。视频按钮第84页/共319页85第二讲:运动画面的造型特点与表意功能1.运动镜头(movieshot)1)什么是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也称作运动画面,是指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像机的镜头光轴、机位、镜头焦距有一者发生变化时所拍摄得到的片段。
2)运动镜头的造型特点与功用运动镜头是影视艺术独有的造型手段。第85页/共319页86摄像机运动是电视画面表现动感的主要外在运动形式之一,与节目后期制作中编辑镜头反映出的间接的画面运动方式相比,通过机位、焦距和镜头光轴的运动变化,在不中断拍摄的情况下,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表现对象的变化,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图、多元素的组合。第86页/共319页87运动镜头能增强画面动感,扩大镜头视野影响着相应的速度和节奏,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使观众在电视画面上直接感受到运动的画面效果。第87页/共319页88与固定画面相比,运动画面具有画面框架相对运动、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的特点。它通过动态的造型表现,连续记录被摄主体的运动并呈现在电视屏幕上。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了多变的拍摄角度,反映了摄像机与被摄对象间多变的空间关系与层次,形成了多角度动态构图的画面与美学效果。因此.运动拍摄也使人们的视听心理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第88页/共319页89镜头运动是有生活依据的,镜头的运动性与视觉的运动性形影相随。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心理感受的需要,调整自己观察的行为。摄像机凭借人们的经验找到了它的运动性。在电视拍摄中,人的心理活动需求和人们视觉的运动性,给摄像机的运动性提供了依据。被摄人、物的运动状态与摄像机的运动状态结合在一起,使影视成为真正“动”的艺术。第89页/共319页90电视摄像技术的发展与电视文化的逐渐发展成熟。使人们通过运动摄像对电视视觉表现样式和视觉感知潜能的开发不断深入和详尽。具有诸多先进功能的摄像设备、移动工具及图形纪录与处理技术的运用,创造出多变乃至新奇的运动方式,为电视观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奇幻世界.展现着电视传媒独特的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第90页/共319页91运动镜头的作用可以概述如下:(1)介绍环境,介绍事件发生的地点。运动镜头可以扩大镜头视野,客观介绍环境(2)客观描述主体情况(3)可使固定景物“动”起来(4)引起观众心理联想(5)形成电视片节奏(6)补救画面固定比例表现景物的局限性(7)利于表现事物细节和人物情绪第91页/共319页923)标准、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要求:在拍摄时,一个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要求包含这三个部分:
起幅——
运动过程——
落幅在拍摄中,起幅或落幅在内容上及形式(构图)上都要求明确。第92页/共319页93
(1)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地,有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色。
(2)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其要准确(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精确。第93页/共319页94拍摄时,如果我们把一个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拍得足够长(约8s~10s).那么,在后期编辑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三个镜头来用,运动镜头的运用方式非常灵活,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样的镜头.也被人们称为多功用镜头。第94页/共319页95在拍摄运动镜头时.一定要有起落幅.这是作为一种意识来要求的.运动要有起因和依据,并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视觉运动习惯,镜头运动中要注意把握好地平线,并不断修正画面构图。第95页/共319页962.常见的运动镜头形式与功能推/拉镜头的造型特点:什么是推/拉镜头:在许多资料中,对推拉镜头是这样描述的:推摄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从广角调至长焦)使画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第96页/共319页97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拉镜头。第97页/共319页98由此可见,拍摄推镜头或拉镜头的实现方式有二:一是在拍摄时沿镜头光轴方向移动摄像机的机位,使其逐渐靠近或远离被摄主体进行拍摄:二是通过连续改变摄像机光学镜头的焦距而连续地改变视角,由此带来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第98页/共319页99推/拉镜头的画面特征:推镜头拍摄的过程中,呈现出画面框架的向前运动,形成视觉前移效果。从画面看,画面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接近.画面表现出的视点前移,形成了一种由较大景别向较小景别连续递进的过程。推镜头使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成像面积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第99页/共319页100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推镜头具有明确的推进方向和主体目标,这就是推镜头所要强调和表现的被摄主体。所以,推镜头表现的重点在落幅,关键是“推”出了什么而不是推的过程。第100页/共319页101在美学特征上,二者表现的目的不同。变焦推镜头是显得把场景拉近到观众面前,就像我们使用望远镜规察远处的景物一样;而移动机位的推镜头则是显得让观众进入场景中间,物体空间关系在不断变化。移动机位的推镜头可产生“引人入境”到“引人入胜”的作用。第101页/共319页102拉镜头的画面特征: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拉的过程中造成画面框架的向后运动,使画面从某一主体逐渐退向远方,画面表现出视点后移,呈现出一种较小景别向较大景别连续渐变的过程。第102页/共319页103拉镜头可使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成像面积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随镜头向后拉开,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看起来由大变小,主体周围的环境则由小变大,逐渐展开空间范围。第103页/共319页104在实际拍摄中,推拉镜头通常是指通过调整摄像机光学镜头焦距的变化而使画面景别呈现连续变化。在大部分情况下,使用变焦距推拉作为改变视野的手段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而且在实施拍摄时也相当方便。第104页/共319页105还有一种属推拉形式的推拉:就是移动机位的推拉。第105页/共319页106拍摄推拉镜头应注意的问题:推镜头要有明确的意义,推镜头拍摄的重点是落幅。结构画面时,落幅画面一般为起幅画面的主体或构图中心,所以对落幅画面一定要有明确的设计,要特别注意拍摄中重点是推出什么,如细节、情绪或是情节上的戏剧元素等,如果镜头推上以后画面里并没有出现重要的或人们内心期待出现的东西,观众就会感到不满足。第106页/共319页107拍摄时,镜头起、落幅画面都要留有足够的长度。在推进过程中,画面构图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上,推进速度要与画面内情绪和节奏相一致。第107页/共319页108推镜头相当于人们注目凝神于一点时的视觉观察体验,它引导人们的视线集中于一个较狭小的视觉范围空间或投射在一个主体目标上。镜头处于长焦段时,画面景深小、纵向空间被明显压缩。第108页/共319页109拍摄推镜头时,随镜头集中的变化也带来景物成像时景深的变化,所以变焦拍摄推镜头时要保证落幅准确。实际拍摄时,应先将镜头推到被摄主体,聚焦,再将镜头拉开至合适的景别,正式开机拍摄录制。由于拍摄距离不变,所以,推的过程中无需再调焦而被摄主体形象始终保持清晰。第109页/共319页110拍摄急推镜头时,一般较少使用单个镜头而通常采用一组连续的急推镜头以加强画面情绪表现的力度。第110页/共319页111拍摄拉镜头时应注意的问题:拉镜头起幅画面应成为整个镜头的主体或构图中心,拉镜头时视角变宽,要注意落幅画面的饱满充实,落幅要停稳,禁止半途中止或变换镜头,拉镜头的速度也要注意有情绪的依据。第111页/共319页112与拍摄推镜头时需要严格控制镜头落幅画面构图的情形相比,拍摄拉镜头显得较为容易。因此有些摄像人员在实际拍摄操作时,常出现拍摄镜头素材中拉镜头较多、推镜头较少的情况,结果可能会造成后期编辑上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希望能予以注意。第112页/共319页113摇镜头的的特点:摇镜头摇摄,是指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像机机位不变,镜头光轴(机身)作上下、左右等方向的均匀摇动。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镜头画面称为摇镜头。第113页/共319页114摇镜头是最常见的镜头运动形式,在各类运动拍摄中应用最广泛,出现次数最频繁与其它运动形式交融也最为密切。第114页/共319页115摇镜头的分类:摇摄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按摇的方向、角度、速度等可作出以下大致的分类:
水平摇(横摇)—左摇(PanLeft)、右摇(PanRight)按摇的方向垂直摇(竖摇)—仰摇(TiltUp)、俯摇(TiltDown)
斜向摇按摇的角度扇形摇(小于180度的摇)半圆形的摇(相当于180度左右的摇)圆形摇(相当于360度的摇)
第115页/共319页116
慢摇中速摇 按摇的速度快摇 极快的摇(甩) 间歇摇(打点摇)第116页/共319页117摇镜头的功用:慢摇(常速摇)摇的速度比人眼观察事物的速度慢些。设计慢摇镜头的目的:一是,兴趣点遍布,逐一展示多个事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二是巡视环境,展示规模;三是,逐渐扩展事物,使观众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四是,制造悬念,加强期待效果;五是,提示人物精神面貌与内心世界烘托情绪与气氛。第117页/共319页118摇镜头在表现上,可以客观地反映摄像师眼前的景物形象,带来描述上的客观随意性,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强制性。第118页/共319页119在一个摇镜头中,镜头运动时间与画面框架的结合,积累地表现着空间形象。不通过剪接而让观众观察到画面内容的变化,与观看固定画面相比,人们观看画面内景物的时间相对短了,由于画面框架的移动,使观众在观看时受到某种制约(强制性)、具有一定指向性。第119页/共319页120展现广阔的空间视野,表达整体形象,保持大范围空间的完整统一。电视在运用固定画面表达广阔的场面和恢宏的气势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我们知道这是由于固定的画面框架在表现空间上的局限所造成的。借助摇摄的方法,随画框的运动扩展画面表现空间的范围,可以使观众的视野更加开阔。第120页/共319页121这种摇镜头多侧重于介绍环境、事件发生的地形、地貌,它与大景别(远景或全景)结合表现着开阔的视觉空间,尤其在表现广阔深远的场景时具有独特的表现力量。在表现上,这样的摇镜头侧重写虚,一般地,它不在意具体细节的描述而追求画面意境和整体气氛的表达,有较强的抒情性。第121页/共319页122拍摄时需要注意的是人站在某处转动头部或身体的视觉经验与使用摄像机摇摄的画面效果有很大不同:人的双眼视角(水平:140度左右)与摄像机视角(一般,水平50度—60度)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无论从摇的角度还是摇动的速度上,摄像机都不能完全模仿人们头颈或眼睛转动的视觉经验。一般来说,摇动的幅度以不超过135度为宜。第122页/共319页123移镜头的造型特点:移镜头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法拍出的镜头称为移动镜头或移镜头。第123页/共319页1241869年,(法)普罗米奥在威尼斯的游艇中受到启发,设想用移动的摄影机来使不动的物体发生运动,于是,他在电影中首创了横移镜头(Truck)。随摄影技术提高,各种形式的移动镜头相继出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第124页/共319页125移镜头是动态摄影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画面构图在运动中不断更新或完成。第125页/共319页126移动拍摄是以人们的生活感受为基础,生活中人们可以处在各种运动状态中进行观察,如:“东张西望”、“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登高远眺”等都是对人们处在运动中观察事物的描写,边走边看、乘车或乘船时观看周围景物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视觉体验,移动拍摄,正是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在电视屏幕上反映或还原出人们生活中的这一种视觉感受与处于运动中观察事物的心理状态。第126页/共319页127(2)移动拍摄的特征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所有的物体(无论处于静态或动态)都呈现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画面背景不断变化使镜头表现出一种流动感。第127页/共319页128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摄像机的运动带来了拍摄时视点的连续变化,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了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第128页/共319页129摄像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人们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的各种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当摄像机的运动是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主观视线时,尤其是剧中人的主观视线时,这种镜头运动就具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第129页/共319页130移镜头也是获得长镜头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可以丰富画面表现形式,获得特殊的视觉效果——情绪和气氛。第130页/共319页131(3)移动拍摄的方式:
横移(左移、右移)水平方向纵深移(前移动、后移动
曲线移动第131页/共319页132
升竖直方向
降第132页/共319页133横移拍摄的画面效果:拍摄静态对象时,可在画面上产生展示或巡视的视觉效果。这一拍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拍摄书架上陈列的图书、展台上陈列的展品、整齐队列中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工厂流水线上作业的工人、街道两旁和各式店辅等,横移拍摄的画面效果与我们边走边看或是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看到路旁景物逐一划过的视觉经验是相似的。第133页/共319页134如果被摄景物在外形上相关不大,而且摄像机与被摄物体的物理距离基本保持不变的话,被摄景物在屏幕的成像大小也是基本不变的。第134页/共319页135移动拍摄机拍摄动态对象时,如与被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基本一致,可在画面上产生跟随的视觉效果。第135页/共319页136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是影调控制?2.进行影调控制主要有哪几个方面?3.什么是运动镜头?4.概述运动镜头的作用5.一个标准、规范的运动镜头拍摄要求包含哪几个部分?6.按摇镜头的方向、角度、速度等可分为哪几种摇摄镜头?第136页/共319页137第四章:摄像机控制曝光的手段除去对被摄场景本身的照射光线的控制外对于给定的场景而言,摄像机上用于控制曝光的手段如下:1.光圈光圈是摄像机上进行曝光控制的手段。对于电视摄像来说,光圈只改变影像的整体明暗而不改变影像自身的光比。主菜单第137页/共319页1381)自动光圈模式电视摄像机曾被称为最为昂贵的测光表。当自动光圈被选择时,自动光圈控制电路就会开始发挥作用。当进入镜头的光量曾加时,自动光圈电路会立刻检测到所曾加的光量,并通过反馈电路驱动光圈控制机构,将光圈缩小到合适的程度,反之亦然。第138页/共319页139与摄像测光表一样,摄像自动光圈控制的依据是18%的中性灰。其测光的原理是:镜头对着什么测光,就把什么物体当成18%灰,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参数设定的不同,摄象机才会把18%灰的景物再现为中等明暗的影像(所为标准设定是指当摄象机伽玛设定在0.45时,NTSC制视频系统再现中灰的信号水平为55IRE左右,PAL制则为360mv6左右)。第139页/共319页140自动光圈在摄像中是非常有用的,它相当于一个测光表,为摄像师提供了重要的曝光基准。但是在摄像机拍摄过程中,一般要将光圈打回到手动模式。因为使用自动模式进行拍摄会产生由场景中亮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光圈变动,尤其是对于有运动物体存在的场景而言,使用自动光圈会导致忽明忽暗的现象产生。第140页/共319页141手动光圈模式当使用自动光圈完成测光后,应立即将光圈打回手动模式,然后手动调节光圈大小后再进行拍摄。第141页/共319页142以拍摄人脸为例,将人脸推满画面后打开自动光圈,通过自动光圈电路确定了F/4的光圈,然后将光圈打回手动,再根据人脸的实际亮度合理调整光圈大小。如所拍摄的人脸较暗,可适当将光圈放大;反之,如人脸较亮则可将光圈适当缩小半挡。当然,具体拍摄时应以画面的气氛要求为依据来确定光圈的大小。第142页/共319页1432、滤镜摄像机滤镜转盘上的灰镜可以非常方便地改变入射到CCD上的光量强弱。第143页/共319页1443、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每帧(场)画面的曝光时间,通过摄像机上的电子快门装置可以调整快门速度值。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所得画面的亮度越低;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所得画面的亮度越高。所以,在光圈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合适的景深),如果没有灰镜可以选择,就可以通过改变快门速度来改变曝光。第144页/共319页145曝光时间非曝光时间正常快门速度较快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变化原理图】一场画面一场画面第145页/共319页146但是,用改变快门速度来改变曝光的方式也会有副作用,尤其是当画面中有物体运动或镜头本身运动时,过快的快门速度会引起画面运动的跳跃感。第146页/共319页147电视摄像不同于电影摄影,电影摄影的拍摄频率是可变的,而电视摄影在特定的制式下拍摄频率是不可变的(如PAL制是50场/秒画面)。在这种不变的画幅频率下,快门速度的改变仅仅是改变了每场画面的曝光时间。当快门速度较快时,由于每场画面曝光时间的缩短,导致每次曝光与下次曝光之间的时间间隔变长,如果这种间隔加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在视觉上产生明显的运动跳跃感。第147页/共319页1484、增益摄像机上的增益设置会带来视频信号信噪比的降低。所以对于高质量的画面要求是不允许使用打开增益的方法来控制曝的。增益每增加6db相当于增加一挡光圈。第148页/共319页149对于模拟摄像机来说,增益对信噪比的降低非常明显,但对于数字摄像机,由于其内部采用了数字化的补偿电路,少量的增益对画面质量不会有明显影响。所以在光线不够强的情况下,略微打开一点增益(3db左右)是无太大关系的。第149页/共319页1505、斑马纹严格地讲,斑马纹并非是一种曝光控制的手段,它只是一种高光指示。但在曝光控制时,有效地利用斑马纹会给摄像师带来很大的方便。斑马纹是摄像机寻像器上输出信号的亮度指示。第150页/共319页151它所指示的亮度信号水平依赖于摄像机菜单中的参数设置。一般在出厂时斑马纹水平被设定在白电平的70%,对应于反光率为40%的景物,也就是与高加索人肤色的反光率相当,而且在此位置肤色的色彩再现是最好的。第151页/共319页152在被摄人物的脸部主光面以及窗口的部分区域出现了明显的斑马纹。摄像师在进行曝光控制时,如果以脸部再现为主,信号水平控制在这种程度是可以的。但对于具体场景,还应根据画面创作的气氛要求而定。第152页/共319页153有些数字摄像机会提供两种水平的斑马纹,也就是说可以有两种斑马纹分别用于指示两个不同的信号水平,比如可以将一个斑马纹设定在白电平的70%,而将另一个斑马纹设定在90%,这样就可以使摄像师得到更多的曝光控制的指示。第153页/共319页154既然斑马纹的设定是可变的,摄像师应根据自己实际创作的需要来设定斑马纹的信号指示水平。第154页/共319页155典型景物反光率与最终产生的电视信号水平比较第155页/共319页1566、动态反差控制电路(DCC)在我们每天接触到的自然场景中,亮度变化的范围由(20:1)-(1000:1)不等。第156页/共319页157前面的章节已经讲过,这样的亮度变化对于人眼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电视摄像机只能记录大约32:1的景物亮度范围,即由黑电平值(反光率3%)到白电平值(反光率60%)总共相当于不到5级的景物亮度级数。第157页/共319页158为了适应记录更大的景物亮度范围的要求,在电视摄像机上装备了高光处理电路:(比如我们的摄像机)OUTPUT/AUTOKNEE选择开关CAM,AUTOKNEEON:输出摄像机摄制的图像AUTOKNEE电路开始工做第158页/共319页159CAM,AUTOKNEEOFF:输出摄像机摄制的图像MANUALKNEE电路开始工做第159页/共319页160BARS:输出彩条信号AUTOKNEE电路开始工做第160页/共319页161AUTOKNEE功能:当拍摄背景相对非常明亮的人或风景时,背景将白化,背景上的建筑物和风景将很模糊,如果此时激活AUTOKNEE功能,背景将清楚再现。第161页/共319页162摄象机上装备的高光处理电路在下列情况拍摄时,此功能很有效:
1.在晴朗天空下拍摄阴影中的人
2.同时拍摄车内或室内的人和窗外的风景
3.拍摄对比强烈的景色第162页/共319页163这个电路的功用是:(动态反差控制电路)以对高光部分进行压缩从而扩大摄像机所能记录的亮度范围。而对高光部分的压缩程度可以由反差控制电路的调整来完成—动态反差控制电路。第163页/共319页164对于亮度范围很大的景物,其高光部分细节的再现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限制:其一为电平切割电路,其二为信号放大器中的拐点设置。第164页/共319页165白切割白切割电路共有三个,分别处在三原色信号通道中。其功能是限制任何超过电路预置的信号水平。第165页/共319页166其作用效果是:将所有超过预置的信号电平全部表现为与预置一样的白——即使高光的部分失去层次。(如图)第166页/共319页167高光层次正常动态范围暗部层次白切割黑切割【白切割原理图】第167页/共319页168拐点拐点被设置在摄像机机头部分的信号放大器中。它将那些可能被白切割电路切割掉的高光部分进行逐渐的压缩,能够加大摄像机对高亮度范围景物的记录能力,但同时会带来线性关系上的损失。第168页/共319页169动态反差控制(DCC)电路(如图)表示了动态反差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其方法是拐点固定,通过改变拐点以上线性部分的斜率来控制高光区域的压缩程度。另外还可以保持斜率不变,而通过拐点位置的上下移动来控制高光区域的压缩程度。有的摄像机可以将两种方面结合使用,具体可通过调节菜单来实现。第169页/共319页170-20-1+1+2斜率变化拐点固定超出正常曝光的级数动态反差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图100%输出电压对数值第170页/共319页171另外,对于DCC电路的使用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由于DCC电路利用平均反馈来调整电路,所以对场景中的瞬时高光(如汽车车灯)不会做出反应;第171页/共319页172其二,如果对于亮度范围低于40:1的场景使用DCC电路,不仅高光部分的再现会失真,而且会降低整个画面的再现反差。第172页/共319页173对一个镜头来说,摄像机在使用了DCC电路后所能容纳的景物亮度范围加大了,高光部和暗部都有了很好的层次表现。第173页/共319页174第四章思考题1.摄录一体机上的曝光控制因素有哪些?2.电视摄象机上装备的高光处理电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时此功能最有效?3.对于亮度很大范围的景物、其高光部分细节的再现主要受那两方面因素的限制?4.对一个镜头来说,摄像机在使用了DCC电路后所能容纳的景物亮度范围有什么变化?高光部和暗部都有什么表现。第174页/共319页175第五章:纪实摄像什么是纪实摄像:纪实摄像就是面对着现实的生活,真实的人、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拍摄,而提取的电视素材画面。主菜单第175页/共319页176纪实摄像总是伴随着生活的流程,来进行取舍的。纪实摄像它不干预生活,也不重复生活,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也不扮演不存在于镜头前的人和事,它是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传播信息,来反映生活的。第176页/共319页177纪实摄像的特点:
1.首先,以生活的同步进行:现代的纪实摄像是以生活同步进行的,而且很注意记录一段比较完整的过程。在这种过程的流动中间,它把人物的形像、声音、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它们相互形成的氛围、心态、完整的纪录下来。它有一种场进性的结构,显得信息量非常的大和活跃。第177页/共319页178在拍摄中摄像师,往往还没有真正的接触到要拍摄的主题时就开机拍摄了,保留有一种过程感,引起观众一种预知感,而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完成一种采访、寻访等主题的拍摄,伴着这一过程来拍摄,来搜索素材。这种纪实拍摄的手法,往往人物的谈话、事件的前因后果都比较自然的保留在画面里、让观众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精彩对话和情绪。在这种拍摄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摄像师不要轻意的停机,要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保留在资料里往往可以收到观众所期待的信息、而且也非常的鲜活、达到很好的再现效果。第178页/共319页1792.现场的同期声:在现代的纪实摄像中,提取现场的声音(同期声)也是非常重要的。声音也成为了很重要的“形象”,它可以更好的“视听结合”的表现人们的生活条件、生存状态、环境氛围、心态等等。利用声音可以让人们互相的交流,诉说彼此的心理话啊、回忆过去啊。它可以使得电视纪实画面更加的厚重,更加的赋予历史感。声画同步的拍摄更加展示了现代电视手段的风采、是一种纪实的美。第179页/共319页1803.现场的参与感:现代的纪实摄像还形成了一种现场的参与感,吸引被摄对象的参与和反馈,所以在现代纪实拍摄中,采取主持人的方式比较多(国外也是这样)利用主持人与被摄对象进行交流,形成一种很活跃的环境,可以使的信息量更大,非常具有纪实摄像的特色。第180页/共319页1814.提供大量的信息量:连续的拍摄(可利用穿插字幕、图表、来提供大量信息)。纪实与抒情也并不矛盾。第181页/共319页1825.挑、等、抢:
“挑”即挑选,是电视纪实摄像很重要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素材,这就是电视纪实摄像的“挑”。第182页/共319页183“等”就是要等待时机,等待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要求记者要特别的尊重生活、要有耐心、恒心,等待一些未知的新闻因素的出现,顺着生活规律去等待新闻事件的发展。第183页/共319页184“抢”就是一些突发性的新闻和一些特别有趣的新闻,要求我们纪实摄像要快速的冲上去,及时的能够开机,去抢拍那些新闻素材。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许多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和一些不可重复的历史瞬间。这样,就需要记者有过硬的本领,有一定的基本功去抢拍。第184页/共319页185总之,要以抢到新闻为主,或者说就是要挤啊,跑的快啊。新闻信息知道的快,敏感反应、动做快,也是一个纪实拍摄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第185页/共319页186纪实摄像的长镜头:长镜头是现代纪实摄像像当中的一个基本形态和拍摄方式。它是从电视纪实拍摄的本质特性要求出发的。第186页/共319页187长镜头在纪实摄像中的作用(运用):比如在一段记者出画面采访的实例中,就可以看出,长镜头便于保留一段完整的生活流程,有一定的过程。它对重要的事件有一定的提前量,便于捕捉一些鲜活的信息,而且可以给予观众某种期待,使得事件趋于高潮时、有一种准备,捕捉一些流动的生活信息(不间断的拍摄、提前开机的拍摄)。第187页/共319页188长镜头能够保存一段在时间、空间上的连贯性。在这期间人物的动作行为,他们之间相互的交流、人际之间的关系、包括积累一定的环境氛围,展示人物的生存状态。这些都是观众想了解,想看到的。都可以提供给观众,来思考、来欣赏。而且很具有纪实摄像的一种美感
。第188页/共319页189在电视纪实摄像中为了保持声音形象的完整性,我们也需要长镜头。人们经常对着主持人或者对着镜头,一起进行交谈、叙述自己的心里话,讲讲自己的生活情况,另外叙述一些过去的事、表达一些自己的心声的时候、需要诉说。这种诉说常常是纪实中非常赋予一种力量的表现形态,为了保证这种声音形象的完整性,长镜头就必须跟着声音走。第189页/共319页190在电视纪实摄像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偶发性的事件,比如: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人、发生的一些事。不是我们原来所想象的。这时就要求我们摄像人员不要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尚志市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安徽理工大学公开招聘电气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珲春市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生招聘98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引江济淮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韶关市南雄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及选聘10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 农村建房木工支模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运行态势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课件
-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背诵提纲
- 水表安装培训课件
- 华为干部晋升管理制度
- T/CACEM 31.5-2023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第5部分:服务区服务要求
- 个人雇工免责合同协议书
- 外贸矿产代理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