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呼唤绿色生态课堂_第1页
科学呼唤绿色生态课堂_第2页
科学呼唤绿色生态课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呼唤绿色生态课堂严培源什么是绿色生态课堂?绿色生态课堂具有哪些属性?笔者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抛砖引玉。1、浓浓的人文气息科学课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即生态化。而生态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那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情感,尊重学生的创造欲,尊重学生的体验表现,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其具体表现是:(1)珍视学生主体科学,是最具科学启蒙性的学科。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的是科学知识的挖掘、微言大义的发现,而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却成了盲点。卢梭曾说,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断伤的结果。所以,绿色生态课堂要求废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非常宽松、融洽、和谐、民主、自由、愉快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求、质疑、讨论、交流、释疑,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爱意”、“诗意”、“情意”|和“创意”,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澎湃。(2)彰显个性差异台湾有一校训:“每个孩子被允许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咋看很不以为然,细品又很意味深长。是啊,每一个“我”独一无二,快乐的人生是“做我自己”,那干吗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呢?既然人具有多元智力(霍华德•多德纳),那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充分发挥人类进化所特有的灵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老师对学生充满的是尊重、期待、赏识和包容。这样,师生会在和谐中享受生态的温馨并自然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能得以充分的展现。3、创设教学情意场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力的绿洲,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而“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叶澜教授语)。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涵养人的情操、点化人的心灵;学生不仅仅是接受信息,更重要的是要用口去表述,用心去感悟,用脑去思考。科学学科是一门带有浓郁探究色彩的基础学科,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所以我们要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创设学生颇感兴趣的学习情意场,让学生在这个情意场中入境、生情、悟道。2、缓缓的动态生成绿色生态课堂,不再是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它应呈现生命态,具有开放性、非预设性和创生性,其课堂教学的节奏、内容、语言、活动等都应是动态生成的。(1)教学节奏的动态生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所以有人把节奏当作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若一堂课能像一段美妙的音乐,节奏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跌宕起伏,则会让学生如沐春风,身受感染。所以,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定要把握内容节奏的祥略缓急,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思维节奏的强弱交替,情感节奏的人文相宜。比如,简单有趣的内容快节奏,枯燥、抽象的东西慢节奏,注意在课堂上突出重点,主攻难点,解决疑点,需要祥讲的地方重锤敲打,精雕细琢,只需略讲的地方就一笔带过,而且对所提出的问题要留出多的时间思考、讨论、交流。(2)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古人在谈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言外之意,是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科学学科在内容上不那么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在意的是课程内容的甑别和整合,在意的是方法与知识的同构同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贯穿着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渗透着科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交织着科学方法的把握和学习,尤其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其生疑、质疑、辩疑,并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展探究,给学生立言评点的自由。(3)教学语言的动态生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作为科学老师的课堂语言,不应一成不变,而应亦庄亦谐。所谓庄,即用词准确、严谨、逻辑性强;所谓谐,即用语生动、有趣、幽默。若老师的教学语言平淡、生硬、枯燥甚至有失严谨、准确和科学,则势必达不到理想的目标。(4)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既然课堂中的每一个“我”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就是非预设的,是动态变化的,它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中又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要根据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生成情况组织教学,在当时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式教学活动。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教学行为的灵魂,要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落到实处,切实构建绿色生态课堂,绝非易事。若我们的老师怕出乱子、怕无法控制、怕浪费时间、怕打破预设的进程……老是瞻前顾后,是没有创新和突破的。古希腊有句名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的场所。3、默默的艺术感染科学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能教”并不太难,但“教好”实不容易。绿色生态课堂是对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学素养、综合能力的挑战,要想师生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确须具备一定的艺术。(1)点化艺术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感悟和熏陶,不能光靠“满堂灌”,要时时机智巧妙的运用点化艺术,让师生间心有灵犀。传说苏小妹以“闭门推开窗前月”为上联试探秦观,在秦观苦思不得其解时,苏轼旋投一石于旁边的金鱼缸中,秦观茅塞顿开,得出“投石击破水中天”的下联。同样,我们学生的聪明才智是无穷的,只要我们老师在关键处、在思辩中能适时又巧妙的加以点化,他们就会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2)幽默艺术幽默艺术是语言艺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幽默是智力的剩余”。我们教师以“舌耕为业”,课堂语言除了注意准确性、针对性、亲切性和鼓励性外,更要注重幽默性。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因为它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记忆;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提高效率;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多一些情趣;也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还可以消除尴尬和不愉快。假如你的课堂有一点幽默,那么就可以给学生多一份轻松,添一份喜悦,加一份成功!(3)设问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构建“问号场”。对学生而言,问题是放飞他们想象的钥匙,有了问题,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需要一种渴求。课堂设问的最大功能,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问题是“抓手”,就一堂科学课而言,要在开始感知时,问想法;在活动探究时,问矛盾;在总结回顾时,问收获。千万注意,科学课堂最忌生怕学生读不懂、悟不透而不停地“碎问”,更忌不着边际的乱发问。(4)激趣艺术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都说明,兴趣才是推动学习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作为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主体的角色,否则,“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至于激趣的方法,可谓千个师傅万个法:可以通过动情的导语引入、传奇的故事感染、漂亮的示范演示、美妙的音乐渲染、直观的实物展示、灵活的过渡诱导,还可以巧编口诀、顺口溜……不过,一个没有激情的科学教师,是怎么也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的,因此,我们要和学生同激动、同平静、同愉快、同悲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